全面提升我国产业技术水平的思路

来源 :中国经贸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nom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和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我国产业技术发展面临新的形势。正确把握我国产业技术发展的现状、问题和新机遇、新挑战,及时找准加快提升产业技术水平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全面提升我国产业技术水平及产业国际竞争力,是我国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极其重要任务。
  
  一、把握新形势,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
  
  随着国际产业竞争日趋激烈和全球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的兴起,我国产业技术发展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挑战,也具备跨越式发展的新机遇。
  (一)外国日益强化对华技术壁垒和知识产权屏障,我国经济安全形势空前严峻
  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通过技术引进和外资引进,有效促进了产业技术进步,保持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但随着我国产业不断发展和竞争能力逐步提高,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日益强化对我国的技术壁垒和知识产权屏障,加紧通过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将技术独占优势转化为市场垄断优势,直接影响了我国产业发展,也成为我国经济安全的一个重大隐患。新兴工业化国家也日趋加强技术垄断。如2007年,韩国制定了《防止产业技术外流及产业技术保护法》,加强对电子、汽车、钢铁、造船、核能、信息通信、航天等国家核心技术的保护力度。国外不断趋紧的技术封锁,已严重危及我国国家经济安全。
  (二)主要国家注重通过产业技术新政策强化本国产业优势,我国产业发展压力加大
  制定和实施相关产业技术政策,推动产业技术结构升级,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一直是各国推动经济发展的通行做法。近年来,随着国际竞争加剧,各国都增强了政府推进产业技术进步的宏观强制作用力。如美国于2004年2月发布了“鼓励制造业创新”的总统行政令;同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2004年制造技术竞争能力法》,强调通过财政支持发展新的制造技术,提高美国的制造能力;2006年又组织实施《美国竞争力计划》。德国于2007年8月通过了《德国用能产品生态设计法草案》。韩国则于2003年12月成立外国研发机构投资商委员会,2004年成立国际科学技术合作财团,重点引进海外优秀研究开发中心和教育机构。归根结底,各主要国家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努力营造自己的产业发展优势,保持产业发展的竞争力。
  (三)资源、能源、环境制约加剧,“两高一资”产业发展问题突出
  2002年底以来,我国再次进入重化工业发挥特殊重要作用的阶段,经济增长速度从2003年到2007年连续五年保持在10%以上。但是,按现行汇率计算,我国单位资源的产出水平仅相当于美国的1/10、日本的1/20、德国的1/6;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目前,我国大气受污染的城市占44.8%,9.1%的城市空气污染严重,1/3的国土面积受到酸雨影响。基于较低技术水平的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的严重后果。与此同时,我国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不断上升,人民币不断升值,产业发展的成本呈不断上升趋势。面对产业发展成本上升、产业竞争力降低、产业技术难以引进和产业发展不可持续等严峻问题,我国必须大力发挥国家产业技术政策的作用,加大对产业技术自主创新的引导和支持力度,加快突破制约我国产业发展和竞争能力提升的产业共性关键技术与装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四)新一轮科技革命呈群体突破态势和加速产业化趋势,改善我国产业国际分工地位面临难得机遇
  当前,以BT(生物技术)、NT(纳米技术)、ET(环境、能源技术)和CT(数字内容技术)等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兴起。与近代历史上几次技术革命有所不同的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不是单一技术、单一产业的发展,而是群体技术的突破和群体产业的兴起,并且科学和技术之间、各学科之间呈高度融合趋势,基础研究成果往往在中间成果阶段就申请了专利并迅速转化为产品走进生活。这更突显了确立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乃至主导地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国在IT产业领域积累了几十年竞争和发展的软、硬成果,尽管目前仍然落后于发达国家,但已经把我国工业化的进程推进到了可以而且必须以技术创新为持续动力的发展阶段,使我国有条件通过制定国家产业技术政策,组织力量、抓住机遇,加快促进BT、NT、ET和CT等新兴技术产业化,积极培育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和新能源产业等新兴产业,从而彻底改善我国产业国际分工地位、推动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立足新起点,辩证认识我国产业技术发展的成就和差距
  
  纵向比较看,我国产业技术体系不断完善、产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产业技术结构不断优化;但横向比较看,我国产业技术水平、产业技术结构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还相当明显。
  (一)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产业技术体系基本形成,但与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要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农业、基础产业、加工工业、第三产业、高技术产业等领域的技术不断发展,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技术体系,支撑我国建立起了相对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推动我国2007年GDP现价总量达到3.61万亿美元,比排名世界第三的德国仅相差2000亿美元左右。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多数产业技术水平较低,特别是核心技术缺失,因此大而不强。如目前我国钢铁工业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只有30%左右,吨钢耗水是国际先进水平的3—5倍;我国主要电子信息产品产销量居世界前列,但绝大多数企业没有核心技术。
  (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取得新进展,但依然受重大技术瓶颈的制约
  在国家相关政策引导和专项措施推动下,我国传统产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取得了新进展。如随着钢铁产业连铸、高炉长寿、高炉喷煤、转炉、连轧化和综合节能等关键共性技术的突破,我国吨钢综合能耗从1990年比发达国家高出一倍,到2007年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目前,我国已在电力、机械、化工、造船等重要领域掌握了相当的核心技术,如大型水轮发电机组的设计、制造技术;高等级公路建设成套技术、大跨径桥梁和深水筑港技术等关键技术;全氟离子交换树脂和工业离子膜核心技术等等,打破了发达国家数十年的技术垄断。一些关键技术,如高压输变电技术、铁路重载技术、港口集装箱储运技术、5万吨/年氯化聚乙烯(CPE)成套生产技术、万吨级池窑拉丝技术等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大部分传统产业的发展仍然受到不少重大、关键技术的制约。如纺织行业依然受纺织机械数字化加工技术,高性能、功能化纤维加工技术等的制约;钢铁行业受非高炉炼铁关键技术,高质量、高性能钢材轧制与检测技术等的制约。
  (三)产业技术结构得到优化,但仍处于较低层次
  在产业技术进步的强大动力推动下,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加快向高度化和重化工业化推进,产业之间和部门之间不协调的矛盾基本缓解。如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从1990年的27.1%、41.3%和31.6%,演变为2000年的15.1%、45.9%和39.0%,2006年进一步演变为11.7%、48.9%和39.4%。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1990年的36.7%提高到2000年的40.4%,2006年达到43.3%。工业内部结构升级的趋势也相当明显。技术密集型部门比重从1990年的30.8%提高到2000年的37.2%,2006年进一步提高到38.63%;而劳动密集型部门的比重则从1990年的33.6%下降到2000年的25.9%,2006年进一步下降到22.8%。从制造业情况看,国家大力支持重大技术装备研制的政策效应开始显现,2001—2006年,交通运输设备制造、机械、电子等装备及加工组装工业高速发展,其增加值在工业中所占比重增加了2.3个百分点。但是,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主要表现为以产业结构和部门结构变化为标志的名义高度化水平较高,而以附加价值、技术含量和国际分工地位为主要特征的实际高度化水平仍然较低。这表明我国产业技术结构仍然处于较低层次。
  
  三、明确新任务,找准产业技术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我国产业技术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推动我国产业实现又大又强发展目标,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产业技术发展的指针。近期要突出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两高一资”产业技术升级、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等重点。
  (一)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技术的融合,着力提升传统产业现代化水平
  信息技术是具有较强渗透性、带动性和较高共享性的技术,是促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产业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经营管理效率和现代化水平,从而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仍然是一个以传统产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举足轻重。但是,相当一部分企业的生产经营等方面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仍较低、企业集成化信息系统尚处于起步阶段。为实现我国产业技术发展的新突破,就必须推进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技术紧密融合,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生产组织、安全管理等技术的融合发展;着力突破智能设计、数字制造、协同管理、智能控制系统等制约,加快传统工业新型化进程。
  (二)提升比较优势产业和重点产业关键技术,着力促进“两高一资”产业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纺织、建材、钢铁、有色金属、煤炭和部分机电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具备明显比较优势,但存在资源、能源消耗较大,环境污染较严重等不可持续发展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归因于产业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缺失,工艺技术难以进一步提高,相关装备难以满足工艺要求。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应切实加大对传统优势产业和重点产业关键技术的自主开发力度,重点开展资源高效利用、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和节能减排关键技术的开发、集成和推广应用,提升比较优势产业的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着力打造可持续的产业竞争新优势。
  (三)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是加快突破产业技术瓶颈、整体提升产业技术水平、进一步做大做强高技术产业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快实现新型工业化、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必由之路。重点要抓住新一轮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加快推进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加快培育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同时,大力支持企业间联合开发产业共性关键技术,促进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绿色化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应用,实现快速度、大幅度提升我国产业技术水平,加快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
  
  四、探索新机制,全面提升我国产业技术水平
  
  面对我国产业技术发展的新形势、新起点和新任务,加快产业技术自主发展的重要性尤显突出。但产业技术自主发展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需要各利益攸关方协同推进。当务之急,是要探索建立对制度安排的功能与绩效发挥具有至关重要作用的相关机制。
  (一)加快探索促进技术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的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
  科学技术只有渗透到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中去,或者说只有被企业采用,才能从第一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发达国家和地区,技术创新要素主要集中在企业。近年来,我国也已充分认识到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的重要性。但一方面,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国际垂直分工地位的影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至今普遍十分薄弱;另一方面,促进应用技术开发项目、工程技术人才和技术开发资金等技术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的机制尚未建立,因而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远未确立。如我国在制造业方面设立的16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只有1家设立在企业;150多家国家重点实验室100%均设置在高校与科研院所。又如,我国政府2006年提供的科技经费中投入到大中型工业企业的仅占8.6%,而投入到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的分别占68.0%和23.4%。要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需要努力探索建立企业牵头、学研响应、资介贸辅助的技术创新机制,制、修订向企业倾斜的科技、财政、税收、金融、人才和知识产权等相关政策,引导技术创新要素和知识产权成果更多、更快地涌向企业。
  (二)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多层次产业技术共存共进机制,适应市场及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多层次需求
  我国幅员辽阔。受区位、自然、历史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东中西部之间、城乡之间生产力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特点。同时,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产业技术水平总体上处于较低层次。另外,国内外市场需求也存在多样性和多层次性。因此,多层次产业技术共存具有合理性。但一段时期以来,我国在产业技术发展中出现几个倾向性问题,一是过于追求世界领先技术,为此不惜采用国外哪怕尚不成熟的高精尖技术,重名胜于重实,这使我国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国外先进技术的试验田和买单者;二是对高新技术开发和传统产业技术升级统筹不足,特别是对传统产业改造中的关键技术开发重视不足,这有可能使我国既没能创造出高新技术产业竞争新优势又失去传统产业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三是重视技术的先进性而忽视技术的多层次性,在产业技术限制、淘汰中存在按先进标准和规范“一刀切”现象,这有可能导致我国产业技术断层和区域经济发展更加失衡。为遏制上述倾向性问题继续发展,我国产业技术发展应从我国国情出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多层次产业技术共存共进机制,使先进技术、中高技术和中低技术得以协调、衔接,并且都有机会不断发展,形成产业技术水平由低到高并不断优化的多层次立体结构。
  (三)努力探索和建立把战略性产业技术发展上升为国家意志和行为的机制,加大我国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保障系数
  我国目前虽然总体上还处在世界主流经济的边缘、国际分工的外围和产业链的下游,战略性产业技术处于空心化状态,但已不由自主地卷入依靠自主技术创新的高层次国际竞争。一则战略性产业技术事关我国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花再多钱也买不来,只能依靠自主创新;二则战略性产业技术发展资金投入大、组织难度大,存在市场失灵,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三则我国财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对战略性产业技术发展已经具备一定的支撑能力,因此,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适时把战略性产业技术发展上升为国家意志,举全国之力尽快取得突破,对提升我国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大我国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保障系数具有重大意义。为此,要积极探索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把战略性产业技术发展上升为国家意志和行为的决策机制和实施机制,通过制定、完善和强化国家产业技术政策,推进战略性产业技术群加速发展。
  (作者单位:曾智泽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崔岗、王锐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产业司产业技术处;钱涛、张燕、石勇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
其他文献
义乌市蓝剑蚊香厂坐落于中国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义乌市,是一家以专业制造电子空气清新器、电热蚊香器、电热蚊香片、电热蚊香液为主的企业,其中公司生产的电子空气清新器、
随着MO存储器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产生了一种大幅度增加容量的“光道密度加倍法”技术──Land/Groove记录技术。本文给出了一种基于串扰抵消器的Land/Groove记录系统,对其自适应
保罗·伯特尼PaulR.Portney,华盛顿未来资源研究中心(RFF)主任,亚里桑那大学艾勒管理学院院长,团体平均燃料节约经济(CAFé)标准效率与影响委员会主席,能源与环境部、自然科学
Two sapphire substrates were tightly bonded by irradiation with a 1064 nm nanosecond laser and using a sputtered 50 nm-titanium thin film as an absorbing medium
东芝公司通过与其中国总代理联想集团,在中国大张旗鼓地推出了其笔记本电脑的全线产品。产品的丰富未免使人眼花缭乱。下面我们就对这些产品的优良特性作一介绍,使您心中有
亚历山大·伯格来自于瑞典斯德哥尔摩,如今已是有20余年摄影经验的摄影师,曾经为著名摄影师安妮·利博维兹、帕特里克·迪马切里尔、布鲁斯·韦伯、阿尔伯特·怀特森等工作。
在现代繁华的都市中,车灯与车 灯链接,信号与信号的交流,汇成都市 美丽的夜景。而汽车看似浪漫的灯光, 同样有来自安全方面的考虑。正确使 用车灯,能为你的安全行车带来保障
The remarkable experimental progress in the studies of collisionless shockwave(CS)in laboratories employing highpower lasers is briefly reviewed.The results sho
金色的秋天,当举国欢庆我们伟大的祖国49岁生日的时候,我国民族计算机工业先驱——中国长城计算机集团公司也传来了无比骄人的销售业绩,据长城集团销售报表统计,1998年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