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下发 《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征求意见稿)》,该意见稿中明确了支付机构开展条码业务需要遵循的安全标准。这也是央行在2014年3月紧急叫停二维码支付后,首次官方正式承认二维码支付的“合法”地位。
诞生初期隐患重重被叫停
二维码并非诞生于支付行业,但2011年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机构陆续将其引入支付领域,因使用便捷、支付环境门槛低等特点,扫码支付很快流行起来。与二维码蓬勃兴起相伴的是不少业内人士的担忧:二维码没有防伪功能;支付指令验证手段单一;容易被不法之徒利用。事实上,确实有不少用户“中招”,扫码后手机被植入木马病毒,银行卡号、验证码等信息泄露,导致资金损失。另外,二维码支付向线下实体商户推广较快,但交易差错处理、纠纷解决机制等配套规范并没有跟上。
央行支付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推出初期,二维码支付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检测认证标准,更没有相应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如果全面推广可能会引发大面积用户资金损失、信息泄露风险。因此,2014年3月央行叫停二维码支付。
推广条件逐渐成熟
虽然2014年3月二维码支付被央行叫停,但央行最初对二维码支付的态度扔持观望态度,央行一方面指导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和银行卡清算机构研究制定相关规范和技术标准;另一方面也未堵死扫码支付探索之路。在央行有限度地支持下,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机构推出“反扫”,让商户用扫码器扫消费者生成的二维码,一定范围内推进二维码支付发展。而随着条码支付技术、消费者支付安全意识的不断提升,监管部门对二维码支付的态度逐步发生转变,不仅明确其“作为银行卡支付有效补充”的支付定位,还将在规范制度确立后全面推开。其实在此前,央行也曾向支付清算协会、银联发函确认二维码支付地位。央行要求支付清算协会在前期相关工作基础上,按照要求,会同银行卡清算机构、主要商业银行和支付机构出台条码支付行业技术标准和业务规范,并在个人信息保护、资金安全、加密措施、敏感信息存储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
据了解,此次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征求意见稿紧紧契合网络支付新规,处处体现了监管思路。征求意见稿总共六章,包括总则、条码生成和受理、条码支付特约商户管理、风险管理、纪律与责任、附则共69条。央行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待条件成熟后,将适时推动二维码支付自律性标准上升为金融行业标准。
二维码支付市场格局或将改变
近年来,二维码支付在餐饮、超市、便利店等支付场景的受欢迎程度有增无减,支付宝、微信支付两家机构在二维码支付领域占据着绝大部分市场。央行名义上的暂停并未能阻止二维码支付这两年来的飞速发展,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全年市场交易规模达到16.3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4.2%。而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已经完成了大量线下商户场景的覆盖。即便是一些没有申请商户二维码的街边小店,也可直接采用个人二维码收款。
据统计,我国手机支付的用户规模增长迅速,移动支付笔数和金额近两年来也快速大幅增长。而二维码支付将带来更加快速和便捷的体验。与此同时,业内各界也均没有放弃二维码支付业务。2014年底,已经有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着手研究二维码支付。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积极布局线下二维码“被扫”模式,由商户扫客户二维码进行支付,取得了快速增长。今年的7月15日,工商银行正式宣布在行内推出二维码支付产品,成为国内首家具备二维码支付产品的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银行等其实也早已支持二维码转账。中国银联与部分商业银行开展合作,拟把二维码充实到“云闪付”产品中……对于传统金融机构来说,目前,由于各方面发展条件都较成熟,银行在此节点发力二维码支付产品,或许不失为一个发展的好时机。
促进各种支付工具发展的最大动因是消费者。支付产业发展不仅是支付工具的创新,更是源于背后的市场需求、商业模式、生态圈等。当银行机构、非银机构、商户等市场主体各显神通时,合作空间也越来越大,将为消费者带来更加便捷和安全的支付体验。
纵观国外扫码支付
在日本街头,广告牌、宣传页上,往往都会印有二维码,供人们扫码浏览或者下载相关内容。在移动支付领域,有报道称,韩国与日本是使用二维码支付比较早的国家,普及率相对较高。
俄罗斯支付市场近几年迅猛发展,从原始的现金交易到刷卡二维码付款,一夜之间俄罗斯人越来越不爱用现金。由于消费者将现金放在电子钱包完全没有利息,只能用于消费,而取回余款还要交上一笔手续费。所以综合比较,移动支付则有更多的便携和优惠。由于俄罗斯金融市场完全开放,银行数量非常多,银行卡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同时,因为各大支付系统也在俄罗斯市场疯狂攻城略地,中国银联、美国维萨、万事达、俄罗斯本土系统普罗 100,以及日本吉士美卡等,都积极与本土商家合作,推出各种充满诱惑的促销活动,结果让越来越多的俄罗斯民众放弃现金支付,而选择移动支付。
在美国, eBay(易贝)公司的全资子公司PayPal(贝宝),被视为相关领域的领跑者。2013年10月,PayPal(贝宝)宣布推出针对实体零售店的新付款方式,让用户可以通过二位码或为每笔交易发送的验证码来结账。但美国的移动支付渗透率远落后于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国家。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的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总规模达9.31万亿人民币,而同期的美国移动支付市场交易总额仅为87亿美元,约合522亿人民币。美国的移动支付之所以还未被广泛采用,重要原因在于其信用卡体系已经十分完善,刷卡消费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种习惯。
诞生初期隐患重重被叫停
二维码并非诞生于支付行业,但2011年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机构陆续将其引入支付领域,因使用便捷、支付环境门槛低等特点,扫码支付很快流行起来。与二维码蓬勃兴起相伴的是不少业内人士的担忧:二维码没有防伪功能;支付指令验证手段单一;容易被不法之徒利用。事实上,确实有不少用户“中招”,扫码后手机被植入木马病毒,银行卡号、验证码等信息泄露,导致资金损失。另外,二维码支付向线下实体商户推广较快,但交易差错处理、纠纷解决机制等配套规范并没有跟上。
央行支付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推出初期,二维码支付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检测认证标准,更没有相应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如果全面推广可能会引发大面积用户资金损失、信息泄露风险。因此,2014年3月央行叫停二维码支付。
推广条件逐渐成熟
虽然2014年3月二维码支付被央行叫停,但央行最初对二维码支付的态度扔持观望态度,央行一方面指导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和银行卡清算机构研究制定相关规范和技术标准;另一方面也未堵死扫码支付探索之路。在央行有限度地支持下,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机构推出“反扫”,让商户用扫码器扫消费者生成的二维码,一定范围内推进二维码支付发展。而随着条码支付技术、消费者支付安全意识的不断提升,监管部门对二维码支付的态度逐步发生转变,不仅明确其“作为银行卡支付有效补充”的支付定位,还将在规范制度确立后全面推开。其实在此前,央行也曾向支付清算协会、银联发函确认二维码支付地位。央行要求支付清算协会在前期相关工作基础上,按照要求,会同银行卡清算机构、主要商业银行和支付机构出台条码支付行业技术标准和业务规范,并在个人信息保护、资金安全、加密措施、敏感信息存储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
据了解,此次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征求意见稿紧紧契合网络支付新规,处处体现了监管思路。征求意见稿总共六章,包括总则、条码生成和受理、条码支付特约商户管理、风险管理、纪律与责任、附则共69条。央行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待条件成熟后,将适时推动二维码支付自律性标准上升为金融行业标准。
二维码支付市场格局或将改变
近年来,二维码支付在餐饮、超市、便利店等支付场景的受欢迎程度有增无减,支付宝、微信支付两家机构在二维码支付领域占据着绝大部分市场。央行名义上的暂停并未能阻止二维码支付这两年来的飞速发展,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全年市场交易规模达到16.3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4.2%。而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已经完成了大量线下商户场景的覆盖。即便是一些没有申请商户二维码的街边小店,也可直接采用个人二维码收款。
据统计,我国手机支付的用户规模增长迅速,移动支付笔数和金额近两年来也快速大幅增长。而二维码支付将带来更加快速和便捷的体验。与此同时,业内各界也均没有放弃二维码支付业务。2014年底,已经有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着手研究二维码支付。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积极布局线下二维码“被扫”模式,由商户扫客户二维码进行支付,取得了快速增长。今年的7月15日,工商银行正式宣布在行内推出二维码支付产品,成为国内首家具备二维码支付产品的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银行等其实也早已支持二维码转账。中国银联与部分商业银行开展合作,拟把二维码充实到“云闪付”产品中……对于传统金融机构来说,目前,由于各方面发展条件都较成熟,银行在此节点发力二维码支付产品,或许不失为一个发展的好时机。
促进各种支付工具发展的最大动因是消费者。支付产业发展不仅是支付工具的创新,更是源于背后的市场需求、商业模式、生态圈等。当银行机构、非银机构、商户等市场主体各显神通时,合作空间也越来越大,将为消费者带来更加便捷和安全的支付体验。
纵观国外扫码支付
在日本街头,广告牌、宣传页上,往往都会印有二维码,供人们扫码浏览或者下载相关内容。在移动支付领域,有报道称,韩国与日本是使用二维码支付比较早的国家,普及率相对较高。
俄罗斯支付市场近几年迅猛发展,从原始的现金交易到刷卡二维码付款,一夜之间俄罗斯人越来越不爱用现金。由于消费者将现金放在电子钱包完全没有利息,只能用于消费,而取回余款还要交上一笔手续费。所以综合比较,移动支付则有更多的便携和优惠。由于俄罗斯金融市场完全开放,银行数量非常多,银行卡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同时,因为各大支付系统也在俄罗斯市场疯狂攻城略地,中国银联、美国维萨、万事达、俄罗斯本土系统普罗 100,以及日本吉士美卡等,都积极与本土商家合作,推出各种充满诱惑的促销活动,结果让越来越多的俄罗斯民众放弃现金支付,而选择移动支付。
在美国, eBay(易贝)公司的全资子公司PayPal(贝宝),被视为相关领域的领跑者。2013年10月,PayPal(贝宝)宣布推出针对实体零售店的新付款方式,让用户可以通过二位码或为每笔交易发送的验证码来结账。但美国的移动支付渗透率远落后于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国家。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的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总规模达9.31万亿人民币,而同期的美国移动支付市场交易总额仅为87亿美元,约合522亿人民币。美国的移动支付之所以还未被广泛采用,重要原因在于其信用卡体系已经十分完善,刷卡消费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