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会军,男,1956年7月生,北京市人。1978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电影摄影专业,大学本科学历,1982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获文学(电影摄影)学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现任北京电影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教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北京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影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影家协会高校联盟主任;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副主任;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电视剧艺术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常务理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全国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摄影家协会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部部长;北京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导师、教授;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北京影视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主任、首席专家;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艺术》杂志编委;中国商务广告协会副会长;中国城市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电影:拍摄电影10余部。《邻居》,摄影助理,1982年荣获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小院》,摄影师,1993年入选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学生短片电影展。《黑太阳731》,摄影师,1989年入选西柏林国际电影节,并获“社会学”特别奖。《天生胆小》,摄影师,荣获1994年上海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影片奖”,“最佳男主角奖”;荣获第18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最佳女配角”。《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文学顾问,2002年荣获中国长春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导演处女作奖”,“最佳女配角奖”;2003年荣获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三等奖”,“电影新人奖”,“优秀女演员奖”。《白色栀子花》,出品人,监制,2005年2月入选德国柏林电影节参展放映;2005年入选第七届意大利远东国际电影节,荣获“最佳影片”,入选哥伦比亚国际电影节。《小兵张嘎》(动画故事电影),监制,荣获2006年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荣获北京市“文学艺术奖”。《好人丛飞》,策划、总导演,2007年荣获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处女作奖”提名。《岗拉梅朵》,监制,2008年美国洛杉矶第二届中美影展荣获“金天使”大奖。《我的梦》(纪录片),总监制,荣获2008年希腊第二届国际残疾艺术电影节“原创纪创新奖”,获2009年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记录片提名奖”。《靖国神社》(纪录片),出品人、监制,2006年入选韩国釜山电影节放映;2006年荣获柯达最佳影片;2008年入选美国圣丹斯电影节“世界影像单元”参展放映;2008年入选德国柏林电影节参展放映;2008年荣获香港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电影人道大奖”;2008年入选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参展;2009年荣获日本全国电影联盟颁发的2008年度“日本全国映连奖”特别奖;导演荣获日本全国电影联盟颁发的2008年度“日本全国映连奖”特别奖。
电视剧:担任导演、摄影、策划、出品、监制的电视剧、电视片200多部集。《天边有群男子汉》,摄影师,1992年荣获全军优秀电视剧一等奖。1992年荣获全国电视剧“飞天奖”三等奖。《但愿人长久》(电视电影),导演,2001年荣获首届中国电视电影“百合奖”二等奖。《我真棒》(电视电影),导演,2002年荣获中国电视电影“百合奖”“最佳儿童片”奖。
电视片:《霸王别姬》,摄影师,荣获1996年中国音乐电视大奖赛金奖;获1996年中国音乐电视大奖赛“最佳摄影奖”。《花街》,摄影师,荣获1996年中国音乐电视大奖赛银奖 。《父母中国》, 摄影师,荣获1996年中国音乐电视大奖赛铜奖、银屏奖。《天长地久》,摄影师,荣获1997年中国音乐电视大奖赛银奖。《B种情感》,摄影师,荣获1999年美国费城国际电影节“最佳亚洲音乐奖”。《精忠报国》,监制,荣获2000年香港CHINAL[V]“神洲杯”“最佳录影带奖”;荣获2001年中国音乐电视大奖赛银奖、“最佳美术设计奖”。《梦——北京电影学院故事》(纪录片),顾问、监制,2001年荣获第28届日本放送“文化基金奖”、日本电视制作联盟“优秀纪录片大奖”。《临安遗恨》,荣获匈牙利2002年布达佩斯国际电视节“音乐电视奖”。
学术著作:撰写、主编、出版学术专著20余部。主要独立学术专著有《电影摄影画面创作》《北京电影学院78班回忆录》《脉络的呈现——电影艺术创作理论》《还是同学少年》《风格创造——张艺谋电影创作论》,其中《电影摄影画面创作》为国家教育部科研立项项目、国家级高等学校重点教材,2000年荣获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部级优秀教学、科研成果 “一等奖”。《银幕创造——与中国当代电影摄影师对话》,2005年荣获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部级)优秀成果著作类 “二等奖”。《影片分析透视手册》,2005年荣获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部级优秀科研成果文科著作类“二等奖”。《新世纪电影学论丛》(2003卷、系列专著),2004年被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列为“北京市高等学校精品教材”。《银幕追求——与中国当代电影导演对话》(2),2006年荣获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四届“学会奖”的著作类一等奖。
论文、科研:先后发表学术、专业、教育、艺术、技术、创作论文100余篇;发表翻译、校对译文20余篇;主持参加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省部级北京市和学院的人文、技术、社会、教育等科研项目8项。
奖励:1999年被授予由国家教育部、文化部、共青团中央、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北京市政府、联合评选的99全国大学生艺术节“优秀指导教师奖”。2001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高校领导干部“先进个人”。2004年被意大利共和国总统授予“意大利仁惠之星勋章”(三级勋章)。2006年被中国文化产业(国际)论坛组委会授予“中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特殊贡献大奖”。2006年被北京市教育工会授予2006年度“优秀教职工之友”称号。2007年获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优秀提案奖”。2009年获得中共北京市教育工作委员会和北京市教委的嘉奖。2009年“国家级精品课程——《电影摄影创作》(成果主要完成人)”获得2008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北京市级“一等奖”。
访问、讲学:多次率中国电影代表团、学院电影教育代表团到国外访问,并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大学、电影院校、研究机构进行电影专业交流和讲学,举办《中国电影创作》《中国电影“第五代”创作》《“第五代”电影》等电影专业方面的学术讲座。在国内多所大学、电影学术机构及香港、台湾地区的大学就《中国电影教育》《电影创作及理论》等题目进行讲学、目前,在北京电影学院担任和开设的课程有:影片分析、电影画面、电影摄影艺术、电影艺术创作及理论等。(文字来源:网络)
电影:拍摄电影10余部。《邻居》,摄影助理,1982年荣获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小院》,摄影师,1993年入选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学生短片电影展。《黑太阳731》,摄影师,1989年入选西柏林国际电影节,并获“社会学”特别奖。《天生胆小》,摄影师,荣获1994年上海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影片奖”,“最佳男主角奖”;荣获第18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最佳女配角”。《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文学顾问,2002年荣获中国长春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导演处女作奖”,“最佳女配角奖”;2003年荣获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三等奖”,“电影新人奖”,“优秀女演员奖”。《白色栀子花》,出品人,监制,2005年2月入选德国柏林电影节参展放映;2005年入选第七届意大利远东国际电影节,荣获“最佳影片”,入选哥伦比亚国际电影节。《小兵张嘎》(动画故事电影),监制,荣获2006年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荣获北京市“文学艺术奖”。《好人丛飞》,策划、总导演,2007年荣获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处女作奖”提名。《岗拉梅朵》,监制,2008年美国洛杉矶第二届中美影展荣获“金天使”大奖。《我的梦》(纪录片),总监制,荣获2008年希腊第二届国际残疾艺术电影节“原创纪创新奖”,获2009年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记录片提名奖”。《靖国神社》(纪录片),出品人、监制,2006年入选韩国釜山电影节放映;2006年荣获柯达最佳影片;2008年入选美国圣丹斯电影节“世界影像单元”参展放映;2008年入选德国柏林电影节参展放映;2008年荣获香港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电影人道大奖”;2008年入选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参展;2009年荣获日本全国电影联盟颁发的2008年度“日本全国映连奖”特别奖;导演荣获日本全国电影联盟颁发的2008年度“日本全国映连奖”特别奖。
电视剧:担任导演、摄影、策划、出品、监制的电视剧、电视片200多部集。《天边有群男子汉》,摄影师,1992年荣获全军优秀电视剧一等奖。1992年荣获全国电视剧“飞天奖”三等奖。《但愿人长久》(电视电影),导演,2001年荣获首届中国电视电影“百合奖”二等奖。《我真棒》(电视电影),导演,2002年荣获中国电视电影“百合奖”“最佳儿童片”奖。
电视片:《霸王别姬》,摄影师,荣获1996年中国音乐电视大奖赛金奖;获1996年中国音乐电视大奖赛“最佳摄影奖”。《花街》,摄影师,荣获1996年中国音乐电视大奖赛银奖 。《父母中国》, 摄影师,荣获1996年中国音乐电视大奖赛铜奖、银屏奖。《天长地久》,摄影师,荣获1997年中国音乐电视大奖赛银奖。《B种情感》,摄影师,荣获1999年美国费城国际电影节“最佳亚洲音乐奖”。《精忠报国》,监制,荣获2000年香港CHINAL[V]“神洲杯”“最佳录影带奖”;荣获2001年中国音乐电视大奖赛银奖、“最佳美术设计奖”。《梦——北京电影学院故事》(纪录片),顾问、监制,2001年荣获第28届日本放送“文化基金奖”、日本电视制作联盟“优秀纪录片大奖”。《临安遗恨》,荣获匈牙利2002年布达佩斯国际电视节“音乐电视奖”。
学术著作:撰写、主编、出版学术专著20余部。主要独立学术专著有《电影摄影画面创作》《北京电影学院78班回忆录》《脉络的呈现——电影艺术创作理论》《还是同学少年》《风格创造——张艺谋电影创作论》,其中《电影摄影画面创作》为国家教育部科研立项项目、国家级高等学校重点教材,2000年荣获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部级优秀教学、科研成果 “一等奖”。《银幕创造——与中国当代电影摄影师对话》,2005年荣获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部级)优秀成果著作类 “二等奖”。《影片分析透视手册》,2005年荣获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部级优秀科研成果文科著作类“二等奖”。《新世纪电影学论丛》(2003卷、系列专著),2004年被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列为“北京市高等学校精品教材”。《银幕追求——与中国当代电影导演对话》(2),2006年荣获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四届“学会奖”的著作类一等奖。
论文、科研:先后发表学术、专业、教育、艺术、技术、创作论文100余篇;发表翻译、校对译文20余篇;主持参加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省部级北京市和学院的人文、技术、社会、教育等科研项目8项。
奖励:1999年被授予由国家教育部、文化部、共青团中央、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北京市政府、联合评选的99全国大学生艺术节“优秀指导教师奖”。2001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高校领导干部“先进个人”。2004年被意大利共和国总统授予“意大利仁惠之星勋章”(三级勋章)。2006年被中国文化产业(国际)论坛组委会授予“中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特殊贡献大奖”。2006年被北京市教育工会授予2006年度“优秀教职工之友”称号。2007年获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优秀提案奖”。2009年获得中共北京市教育工作委员会和北京市教委的嘉奖。2009年“国家级精品课程——《电影摄影创作》(成果主要完成人)”获得2008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北京市级“一等奖”。
访问、讲学:多次率中国电影代表团、学院电影教育代表团到国外访问,并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大学、电影院校、研究机构进行电影专业交流和讲学,举办《中国电影创作》《中国电影“第五代”创作》《“第五代”电影》等电影专业方面的学术讲座。在国内多所大学、电影学术机构及香港、台湾地区的大学就《中国电影教育》《电影创作及理论》等题目进行讲学、目前,在北京电影学院担任和开设的课程有:影片分析、电影画面、电影摄影艺术、电影艺术创作及理论等。(文字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