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钓鱼记

来源 :垂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ok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童年的时光总令我怀念

  三十多年了,初次钓鱼的情景依然萦绕于脑海之中。
  那是九岁那年的某天假日,父亲不知何来兴致,突然决定带我回老家钓鱼。他骑着摩托车载我,车身上绑了两根钓竿。当时道路仍是碎石子路,摩托车一路颠簸,个把小时才抵达。
  老家是常见的黑瓦白墙的农村,周遭尽是水田,好几条水圳蜿蜒其间,最后积聚成一座大水塘。水塘里有洗衣坑,村里妇人多在大树下浣衣。更下游总有鸭鹅戏水,塘水由此再慢慢溢出,形成小溪,跟村路并行,中途缓缓流经我的老家前面,最后流进长江下游。
  小溪宽不及2公尺,不少灌木杂草沿溪生长,秧鸡经常躲藏其间鸣叫。溪流转弯形成的缓岸,常出现深潭,我们选离老家最近的一处蹲坐。奶奶说,父亲年轻时就在那里垂钓。
  多年之后,我隐隐了解,父亲偏好在这里钓鱼的原由,或许跟村里人热衷河域捕猎的传统一脉相承,村里似乎有一个不成文的习俗,每处溪段都有人视为己地。在那个物质条件平凡的年代,家人靠着这条小溪捉到不少鱼,藉以获得更多蛋白质补充。
  父亲用的是传统竹制鱼竿,四节连接,钓线搭配浮标、铅坠和鱼钩。他也帮我备妥一根,但担心我不会使用,误伤了身子,因而并未用鱼钩,只绑了蚯蚓。初次垂钓,我只能看着一尾尾溪鱼被我拉出水面又掉落下去。
  那天,父亲钓到不少,印象里都是土鲫仔,水桶里装了一二十条,后来都带回老家蒸煮。我们钓鱼时,偶有村人路过,跟父亲打招呼,最常听到村人喊:“老师,您又回来了。”父亲是村里唯一一名师专毕业生,毕业后在村子里当老师,受到大家尊敬。


“80后”的童年,是“散养”的童年,我们空前自由,最大程度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奶奶住在村里,最终放弃水稻耕作。接下来的时日,家族亲友逐一离开村子,移居到城里。最后连奶奶也搬到城里,和我们住在一起。反而是在外头奔波多年的爷爷,悄悄回村独居。
  父亲带我去钓鱼的次数其实并不多。当时多数溪钓或池钓的人,已经开始使用香气饱足的番薯粉,但我跟父亲还是习惯用蚯蚓。家前有一个小院子,随便找个草丛肥沃之地,或者花盆下方,往下挖个十来公分,一堆蚯蚓便在眼前扭动起来。
  此后直到中学时期,应该是我这辈子最迷恋钓鱼的阶段。每逢假日,只要不是打棒球,我和玩伴就一定骑着自行车到附近的溪边,借由寻找溪钓地点,顺便到处探险。我们不借助任何地图,小学时我对溪流的流向和分布就已相当清楚。
  印象里,最有趣的一回是在麻园头溪,我钓到了狗甘仔和吴郭鱼,并且这是我唯一一次钓到狗甘仔,它长度不及三四公分,被钓上来时,我被其外貌所吸引。包括狗甘仔在内的一些溪鱼,体态浑圆小巧,用鱼钩对付这种小鱼,让人有些心疼。一直到大,我的脑海里还是有那只狗甘仔望着我时的哀凄表情。
  那一回,我钓到最多的是吴郭鱼,约莫六七尾,不及三指宽。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它的鱼鳍如利刃张开,直观感觉它比其他溪鱼要凶狠。我不知如何处理,又舍不得放生,干脆丢进曹汉旗老师家庭院的池塘里。


今天的麻园头溪

  小池塘里原本有十来尾金鱼,结果不过三四天,金鱼愈来愈少,原来它们遭到了吴郭鱼的追咬和侵犯。曹妈妈发现事情的真相后,马上把吴郭鱼全部捞光,还投诉到母亲这边。我仿佛做了亏心事,此后都不好意思到他们家去,但又十分好奇那些吴郭鱼后来被作何处理。
  我最觉惊奇的一次溪钓发生在枫树脚溪,它位于一处大转弯道位置,那里坐落着一坐土地公庙。还记得,对岸有一群妇女在岸边捶捣衣物,揉挤出大量的白色泡沫。我有些困惑,怯生生地放下钓饵,结果不断出现鱼儿咬饵的情形,拉上来一看,竟是拇趾大的过山虾。再放饵下去,不及一分钟又是一只。我紧接着试放双饵,赫然可见一对儿虾上钩,甚而干脆不放饵,随便甩钓,竟也能扯到。


小时候,我们一次次地探寻更远、更美的溪流,那里总有我们所向往的未知世界

  我好奇地贴近溪水往水下观看,溪床竟有数量庞大的过山虾群在移动。当时,我还以为过山虾可能是在躲避洗衣精才游到这一头,多年后才知,那很可能是当地过山虾要集体迁往河口产卵,刚好被我们逢上了。也正是那一回,我才知道过山虾到处可见。当时市区里有不少溪沟,可能都是它们迁移的重要路线。
  小学六年级暑假时,我在土库溪度过了一段最美好的时光。在蓊郁的树林下,我和玩伴意外钓到三四尾肥大的鲐仔,条条有巴掌大。相较于鲫仔,鲐仔有一对嘴须,更迷人的是肥胖的鱼肚,露出淡浅的灰铜光泽,让人产生一种整条溪流都渔产丰富的想象。年长后,我忆起家乡的溪流,那处溪流回绕,林木蔽日,时而有水蛇横渡的河岸,总是率先浮现于脑海中,盘踞不去。
  当时,并非每一条溪流都留给我愉悦、美好的回忆。有一次,我和伙伴骑车到大里,经过一棵前有小庙的老茄冬,沿着狭长的田埂,来到一片阴暗的树林中的溪边垂钓。那条不知名的小溪相当混浊,初时钓不到溪鱼,我便试着加重铅坠,将饵放到溪床,没多久钓起了一尾土虱,食髓知味后又陆续钓上好几尾。过了两三个月,我们兴奋地再去体验,却没什么收获,溪水明显更混浊了,溪边的树林也消失大半。这是我初次强烈感受到溪流的脆弱,以及周遭环境的不稳定。我们继续向南騎行,来到了汴坑溪。我们本以为这条卵石累累且秃裸的辽阔水域是新奇的垂钓天堂,但沿着溪边寻找一番发现,这里竟无深潭可供驻足,反而看到许多带着奇怪色泽的水流从上游缓缓流下,甚而有异臭。对这条宽广的溪流,我从此不报任何期望。   我们又继续骑行,梦想着抵达一条大一点的溪流,对岸是辽阔的水田、高耸的山峦,而不是连绵的楼房住宅、杂乱的违建屋舍,或一排遮挡视线的竹林和杂木。
  后来,我们真的抵达一条大溪,放眼望去,尽是开阔的郊野,仿佛抵达地球的边陲。
  眼前,汩汩溪水淹没诸多白圆的卵石滩,不断奔腾而来。溪有矮林沙洲,洲有草木成汀,脖子瘦长的鹭鸶如人一样高大,在河岸伫立着,摊开双翅飞行时,鼓动如翼手龙。我们以为到了洪荒世界,许久之后才知道,那是墨溪,再过一段溪流就经大溪入长江口了。
  我们走到墨溪边,有位钓客正在河岸垂钓。他打开渔笼,让我们细瞧一尾黄鳝。我们非常钦羡,跃跃欲试,但天色已昏暗,只能迅速折返。
  过了不到一星期,我们决定骑车去筏仔溪,却骑到现今高铁附近。
  印象里,那儿有一座铁桥。有一回我们搭火车经过那里,看到桥下有处开阔的沙滩露出。我想,假如伙伴一起站在那里并排垂钓,应该是非常惬意的风景。那天,我们便带着探险的心情,经过了父亲带我垂钓的柳川,经过遇见狗甘仔的麻园头溪,穿过观音小镇,终于抵达。
  果然,我们未料错,那是一处沙土浅滩,两旁有高大的刺竹丛遮护,阳光无法照射进去。风吹过来,竹林喀喀作响,溪面有鱼群闪着银白色的亮光,我们志在必得,甚至提前感受到了丰收的快乐,不想鱼竿放下后,我们好像遇到了不同国度的鱼种,浮标的反应一直显示水下有鱼群大咬,却钩不到任何猎物。
  或许我们携带的钓具只适合钓鲫鱼,而不宜钓这些瘦小的鱼群。后来我才知道,那是“苦花”,必须用更细的钩子,搭配灵敏度更高的轻小浮标来钓。从那之后,我就开始有了更多样的鱼钩。
  其实,就算在筏仔溪,我们有时也不一定在钓鱼,反而是被开阔的地景吸引,光是呆站着眺望清丽的远方,或者等火车经过铁桥,都有无以诉说的魅力。不过,我们在筏仔溪只待了几回,就又不安于现状了,开始幻想着如果继续往前骑,前方就是大肚溪,它的浩瀚可非眼前的筏仔溪所能比拟,那看不到尽头的河岸,相信一定有更奇妙的鱼种。
  基于这种好奇,我和伙伴们终于远征了,也不知骑了多久,只感觉用尽力气,直到担心无法骑回家的时候,才抵达高大的河岸。那是初中二年级暑假,是我最后一次骑车远行。
  我们走上堤防坝,只见河面宽广到几乎看不见对岸,河床到处是野草。
  我们试着接近溪边,遇见一位垂钓的中年男子,问他钓到什么。他望着我们这些不知打哪儿来的少年,有些吃惊,随手指向旁边的河滩地。我们看去,只见一尾近乎手臂长,身型如梭的银白大鱼张着嘴横躺在那里,死瞪天空。那是一尾豆仔鱼。后来看到市场上长相近似的乌鱼,我常会不自觉地想到那天的画面。
  那天是我初次看到玻璃纤维的伸缩式钓竿。遇到这种钓竿,仿佛中古骑士遇到了开战车的装甲兵,我有些不知所措。那男子持着,以从容优雅的姿势将线钩甩到河心。我们的钓竿太短,无法伸展那么远,只好呆立在河岸看他表演。心里虽忖度着长大后或许可以买这种钓竿,但眼看就要考高中,不可能再垂钓了。
  一直到年長,那根玻璃纤维钓竿美丽细瘦的身影,孤单有力地伸向天空,仍让我充满幻梦,仿佛到了世界的尽头。
其他文献
天府之源都江堰被称为“水之都”,六河多沟穿城而过,还有众多河流遍布乡村。人们习惯称过去的都江堰为老灌县,那时候河沟里的鱼很多,蒲阳河、江安河、沙子河、羊马河等很多河都可以钓鱼。  钓鱼是许多老灌县人的爱好,不但小孩子参与,甚至还有女性,羊马河是人们最常去钓鱼的河流之一,河中鱼类品种多,水流呈多样化,急、缓、深、浅的水段都有,各种钓鱼方法都可以用上,少见的“跑钓”方式在此最适合。  通常,我们的钓鱼
期刊
要想春天钓草鱼,钓场中的草鱼一定要有密度,并且密度越大越好。春天水温低,鱼的食欲也很弱,鱼的密度大,与之遭遇的可能性就相应增加了。另外,从初春开始,个体越大的草鱼开口越早,从晚上不结冰的时候开始,10斤以上的草鱼就已经开始少量觅食了。可能是因为体型大的关系,它们的消耗也大,所以大草鱼比小草鱼开口更早。  我一直认为春天是钓鱼最好的季节,没有之一,因为你几乎不会受到小鱼干扰,浮标没有假信号,有标相基
期刊
我对生活没有过高的追求,爱好也不多,从小痴迷钓鱼,成年后开始业余写作。这两个爱好,一直延续至今。  2016年春天,小孙女出生了,平静的生活立刻泛起了波澜,我的业余空间也被挤占了。儿媳的父母远在湖北,照看孩子便落在了我们老两口身上。我家和儿子家住的都是老式的一室半房,相距较远,自从儿媳坐月子,我同老伴儿每天要起早去儿子家做饭。儿子单位的通勤车早晨6点45分准时来接他,如果我们不早来,他就吃不上饭。
期刊
在一排大浪的冲击下,它被推到风口浪尖,是大鲤鱼!他一边慢慢地牵着鱼,一边向抄网靠近,趁鱼不备,迅疾捡起抄网,将其立在树旁。大鱼重新发力,逃窜了十几米,又被风浪卷了回来,小蔡顺势收线,大鱼在波浪中时隐时现。又连续搏斗了几个回合,大鱼日渐式微,像一片木板漂在水面。  镜泊湖是世界第二大高山湖泊,第一大高山火山堰塞湖,正常海拔水位353.5米,历史上最高海拔水位355米。高山上有很多溪河汇入镜泊湖,还有
期刊
“并继殿堂”栏目开设以来,每期介绍一款竿子,已连续刊稿十几期。本期文章准备换个口味,聊聊并继竿选购方面的话题。  关于购买并继竿,最大的争论可以说是“新老之争”。“新竿派”一般有下列几大理由:  1.在产新竿有售后保障,而老竿一旦发生断节就整竿报废。  2.技术是进步的,买新不买旧。  3.老竿存在炒作现象,有些老竿在产时销量不好,价格也不高,停产后却炒得身价倍增。  4.二手水深,很多钓友生怕上
期刊
一场疫情打破了世界原有的秩序,世界各地的钓友也怨声载道。  疫情怎么还影响了鱼情呢?青岛的钓友说,今年4月到5月,崂山钓大海鲋的鱼况大不如前。我虽被困在台湾,倒也不是无鱼可钓。就在年初,2019年秋我在台北淡水钓石斑鱼的场景犹在眼前,没想到接踵而至的疫情,让大伙一路“空军”到现在。钓鱼人永远打不败的是那份“明天鱼更多”的期待和信念。钓友小叶说得对,就算鱼儿们为了防新冠病毒都戴上了口罩,一定也会有类
期刊
里加港一角驶进冰海  中国远洋队伍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我国共有注册船员1575234人,他们一年四季在海上航行,一两个月称为短航,三四个月称为长航。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船跑一次西非就得七八个月,如遇特殊情况或特殊航线,甚至要一年或超过一年才能回国。我曾在海湾战争期间出海,因战争和船只出现特殊事故,我从上船到下船算下来正好一年半的时间。正常情况下,我们在海上的时间不会超过十个
期刊
调标是垂钓的首要技术。调标桶试验是浮标性能验证、调钓法检验,以及研究钓组系统灵钝等问题最常用、最方便的方法,很多理论都可以方便快捷地通过调标桶试验得到直观验证。  可以说,调标桶试验是做钓组研究最重要的工具之一。但是,如果我们忽略了试验过程中的一些必要细节,试验结论就会误差过大,甚至得出完全错误的结论。因此,我在专栏的开篇先来说说这个问题。  一般来说,调标桶多被钓鱼人用来做下面的试验:  首先就
期刊
打窩的目的不仅仅是要把鱼诱来,还要让被诱来的鱼尽快发现钓饵,并且把进窝的鱼钓上来,而且还要保持下去,让鱼不停地进窝,不间断地被钓上来,这才是打窝的真正目的。但大多数钓友都未能实现。  很多钓友出行一次只能钓数个小时,所以窝料的量绝不能过大。有很多人,鱼越是不咬钩,他越打窝。他总认为窝子里面没有鱼是因为“诱”得不够,所以拼命加大“诱”的力度。这实在令人感到惋惜,大多数的人尤其是上班族,只能在休息日才
期刊
作为并继竿爱好者,我购买达亿瓦旗舰产品枯法师是比较晚的,也是比较少的。2017年圣诞节期间,爱人给我购买了一支全新的18尺枯法师六代目作为结婚七周年的礼物,这是我当时精挑细选后的选择。  “枯六18尺”开光之后两个月,我又在2018年2月1日购入一支枯法师三代目(俗称闪电枯、刀疤枯)19尺。  入手枯二18尺之前,我一直以为它会很头重,软塌。之所以这么认为,一是因为网络上对长尺枯二都是持感差、头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