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

来源 :工程管理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mli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十年来国内沥青路面规模大幅急剧上升,并且随时间的推移,逐步进入大中修阶段。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使用,不但适度解决路面砂石材料的需求,同时解决了旧路面刨除料弃置困难的问题;既节省许多天然资源,也大幅减少了旧路面弃料对环境的污染。因此,再生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也成为国内公路工程界须迫切推动的一项技术。笔者认为:其中最为重要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再生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检测,二是总结探索规范可行的技术要点和施工工艺;本文从上述两个方面均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再生;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
  1、 再生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质量检测
  再生沥青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与普通沥青混凝土基本一致,唯一区别的是检测界定再生粒料做为沥青混凝土粒料的可行性。而对于再生粒料的质量标准,应于设计时针对其特性予以制定。若再生粒料具有遇水膨胀性能(含未完全水化的水泥、石灰等粘结料),应加水养生至其水化完成,并经检测符合相关规定后方可使用。下面分别从不同施工准备阶段介绍其检测方法。
  1.1未压实混合料:
  应依CNS 12388或AASHTO T168抽样。每批材料数量为同一拌和厂同一天生产的同一种沥青混凝土数量。每批抽验二件,检验设计图规定的粒料级配和沥青含量,并以每批抽验二件检验结果的平均值作为代表结果。
  1.2已压实混合料:
  每15,000m2为1批每批抽验3件,并以每批抽验3件检验结果的平均值作为代表结果。
  1.3选择使用未压实混合料或已压实混合料进行沥青含量和粒料级配试验,监理工程师可视工程具体情况确定;但两种方法可相互做为印证。
  1.4再生沥青混凝土粒料(RAP):
   旧路面结构的级配粒料经挖除后,运回拌和厂,进行筛分处理达到规范要求的级配的再生级配粒料(RAM)。
  1.5 再生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组成
  (1) 承包商应依据AI MS-2配合比设计方法,于施工前5天15天提出配合比设计成果,且各项试验指标应符合第02742章沥青混凝土路面相关规定,并征得监理工程师同意。
  (2) 再生沥青混凝土粒料与新粒料,或再生沥青混凝土粒料、再生级配粒料与新粒料的组成比例,须依配合比设计决定﹐若用分盘式拌和厂,所有再生粒料使用量不得超过40%。若用其他型式拌和厂,则依设计图纸规定的使用比例。分盘式拌和厂必须设有再生沥青混凝土粒料(RAP)料仓。
  (3)用于生产热拌再生沥青混凝土的分盘式拌和厂,必须加装再生沥青混凝土粒料的专用热炉,必须能够分别烘干新粒料或处理再生沥青混凝土粒料(RAP)设备。再生沥青混凝土应检测其中沥青之60℃黏度,其检验频率为每2,000t一次每个工程至少作一次,检验值不得超过工程司核定沥青混合料之再生沥青混凝土黏度值之±35%。再生沥青混凝土按竣工后经验收合格不同类型的数量,以立方米吨计算。
  2、 再生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2.1 配合比设计
  (1) 为决定沥青材料及粒料用量,承包商应于施工前,进行试验配合比设计,经各项试验确定施工配合比,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2) 在施工配合比未经监理工程师审批之前,不得开始拌和沥青混凝土混合料。
  2.2下承层顶面的整理与清扫
  (1)计划铺筑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路段,在施工前将其底层或原有路面应按下列规定予以整修及清扫,使其符合规范规定的平整度、高程、清洁度。
  (2)如有坑洞或低陷不平之处,应先将其一切浮松材料挖除,并以相同下承层材料按规定填补整修压实;桥面铺筑沥青混凝土路面时,应先检查桥面平整度,不平处先用沥青混凝土整平,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可进行铺筑沥青混凝土路面。
  (3)如表面有隆起或波纹之处,应将其刮平并予滚压,务使平顺坚实。
  (4)如原有路面有冒油、不适当之修补或有接缝、裂缝等之灌缝料时,应清除干净后,以沥青混凝土填补,并予压实。
  (5)上列各项工作完成后,应将表面浮松尘土及其他杂物清扫洁净,清扫宽度至少应较路面铺筑宽度每边各多30cm。
  2.3 压实度
  同一种沥青混凝土规格,每约5,000 m2为一批(余数未达2,500m2时并入前一检验单位办理,余数超过2,500m2时单独作为一检验单位),每批应作压实度检验5点。
  2.4 平整度
  (1) 新铺设路面、全部厚度或部分厚度之铣刨加铺路面及管线挖掘回填路面,完成后路面应具平顺、紧密及均匀表面。路面平整度以3m直尺、颠颇累计仪等进行检测;但对以颠颇累计仪检查不合格路段,宜以三米直尺进行复检确定。
  (2) 以3m长的直规或高低平坦仪量测道路平整度时,应沿平行于,或垂直于路中心线之方向检测时,其任何一点高低差,基层或功能层不得超过±0.6cm,平整度标准差(S)不得大于0.26cm;一般公路旧路面面层不得超过±0.6cm,平整度标准差(S)不得大于0.26cm;高速公路旧路面面层不得超过±0.3cm,平整度标准差(S)不得大于0.24cm。
  2.5 铺筑厚度
  (1)路面完成后,每1,000m2应钻取一件样品,按CNS8755规定的试验方法,检测其厚度,检测位置以随机方法决定。所留试洞于检测后,应即以相同材料回填并予夯实。
  (2) 路面厚度的容许误差,应符合规范的相关规定;但笔者认为:由于施工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国内规范值略显宽松,建议在规范值的基础上稍作提高,如可考虑将规范规定的“每层厚度误差不小于1cm”调整为“全厚度误差不小于设计厚度的10%或1cm(取较小值)”等。
  2.6 路面养生
  沥青混凝土路面最后碾压完成后,在铺面温度自然冷却至50℃前,应禁止任何车辆通行。城市道路路面碾压完成后,因市政、消防等城市管理需要埋置于路面下方的孔盖,挖留相应的路面孔盖区域,完成市政管线、消防设施施工后单独补充铺筑,铺筑工艺与主路面一致并保持与主路面齐平。
  3、再生沥青混凝土施工注意事项
  为积极推动沥青混凝土刨除料回收再利用,落实再生沥青混凝土质量管制,以及加
  强工程人员对再生沥青混凝土施工的有效管理,根据国内外的有关实践,总结有关再生沥青混凝土施工的注意事项如下:
  3.1 全面提升再生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能力:在相关主管部门未能完善有关检测及施工规范之前,设计单位可充分发挥其研究及创新功能,从试验路段、试验项目到省到区域不断实践总结,提供切实可靠的设计成果,为施工提供有效的管控参数,是确保再生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关键。
   3.2全程管控沥青混凝土生产过程:国内尚未形成系统的再生沥青混凝土质量管理成果资料,对于有关的检测试验结果,尚无法以累积的统计数据制订出合理的标准,执行初期应由主管单位依据配比设计探索管理生产过程,以最原始的管理方式采取全程监督管好质量,同时累积更多经验与资料。
   3.3加强旧路面刨除料流向管制:沥青刨除料若经处理再利用便成为有价的回收料,若未回收再利用时,可能成为环境污染的废弃物,更有可能被不良承包商夹入经处理合格的再生粒料中以次充好,严重影响再生沥青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因此必须对刨除料流向加以管理,各承包商必须建立详细的刨除料流向管理台账,确保每一方旧路面刨除料流向经审批的弃渣场或者再生粒料处理厂;同时必须在再生粒料入仓处设置24小时不间断视频监控设施,既可监视弄虚作假行为,又能在发生此类质量问题时方便倒查追究相关责任,从而真正杜绝质量违规行为。
  3.4 做好积累,加强总结。各工程管理单位就本单位参与试行的再生沥青混凝土工程,积累相关检验试验数据,并进行综合总结评估,制定相应的企业统一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标准,作为未来类似项目的参考依据。
  4、结论与建议。再生沥青混凝土在国内虽已有多年的试验推动经验,然而大部分工程人员对其质量控制仍存有疑虑。经由对再生沥青试验路面的多年施工经验进行总结,其施工质量可以等同于一般沥青混凝土。只是由于目前路面工程界处于市场竞争激烈而忽视质量机制的不正常状态,加上再生沥青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技术要求较高,一般工程人员不得不担心再生沥青进入市场将使质量更形恶化,而迫于竞争压力的承包商,也大都无法投入人力提升质量控制水平,这种现状迫使行业相关单位对推广这一新技术慎之又慎。对此,笔者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4.1尽快总结出台再生沥青混凝土特别是再生粒料的设计及检验标准:依据国外经验,再生沥青混凝土的质量等同于传统沥青混凝土,但再生沥青混凝土特别是再生粒料尚未有客观合理的设计及检验标准,而业主单位限于人力亦未能全程监督,从而导致许多业主因质量方面的担忧而不敢进行此方面的尝试,这也是导致国内再生沥青混凝土大多处于试验阶段而非大规模推进的主要原因。因此,建议有关主管部门加快有关标准规范的制定,从制度层面为再生沥青混凝土的大面积推广打下坚实的基础。
  4.2加快推进再生沥青混凝土技术培训工作,未来10年国内大量沥青混凝土结构路面进行大修或重修,而目前真正了解再生沥青混凝土技术的技术人员极少,远远无法满足未来的大量需求。建议行业相关单位注重再生沥青混凝土技术培训工作,以缓解供需矛盾,保障大规模推广背景下的行业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卢亦昭,郭小宏;沥青砼路面机械化施工系统资源优化配置(Ⅰ)——系统资源的静态配置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郭小宏,郭嘉银,杜真德;高等级沥青混凝土路面机械化施工的理论及实践(Ⅳ)─—施工机械组合与评价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3]周笃荣;宽域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初探J;公路;2004年04期
  [4]刘向荣;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要点及控制J;公路;2004年07期
  
  
  
  
  
  
其他文献
摘要:现代住宅插座的具体布置和选择以及插座回路的配电设计。  关键词: 现代住宅;插座;布置;配电  引言插座这个小小的电气装置元件,往往容易被人忽视,现代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人们对住宅电气装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插座的种类和数量在现代住宅中呈日益增长的趋势。所以,现代住宅中插座的选型、布置位置、数量和安装高度都直接关系到住户今后的使用效果,是现代住宅电气设计中十分重要的内容。  1 现代住宅电气插
期刊
摘要:在薄壁池体施工过程中,防渗技术是施工中的一大重点,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质量。本文结合汶川县污水处理厂施工经验,重点介绍施工中薄壁池体的混凝土防渗技术。    关键词:混凝土; 温度; 养护;  1、工程概况  广州市对口援建项目汶川县污水处理系统工程位于七盘沟片区的西南部、岷江东侧,占地面积约1.2公顷。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1.2万m3/d。污水经过城市污水管网收集到污水处理厂提升泵房前,通
期刊
摘要:目前,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强水利建设也是新形势下推动城镇化发展的有力保障,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依靠。但是在上世纪修建水利建设中,因当时技术条件有限,出现了许多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在水利建设当中,没有现成的经验,设备陈旧,管理不善,效能低下,导致有限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配置。因此,加强水利工程的管理至关重要,文章对水利工程管理的过程措施进行分析探讨,希望对水利工程的建设起到
期刊
【摘要】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施工企业应该正确认识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基于此,本文从工程项目成本控制过程中的各重要因素以及环节这两个方面出发,结合实践对民用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进行了探讨,并就如何提高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水平进行了阐述。通过本文,希望能给企业在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过程中提供参考。  【关键词】民用建筑成本控制成本管理基础工程。    在市场经济条件
期刊
摘要:在人类的文明发展历史中,从风餐露宿到山洞的群居,从原始茹毛饮血到亭台楼榭、楼堂馆所,始终萦绕着土木工程建设,可以说,土木工程的发展进步史,就是人类的文明进步史,二者可以说是密切相关、密不可分,为了进一步探索这一热门的课题,笔者特地从土木工程建筑物种类及特点入手,并且较客观、也较前沿地对土木工程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以科学入微的预测。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物;结构分析  1.土木工程建筑物种类及
期刊
摘要:建筑暖通空调施工包括采暖、通风、空调、消防防排烟、人防通风的施工。要做好建筑暖通空调工程施工,必须认真审核图纸,并且要与设计人员充分交换与交流意见,严格遵守设计与施工规范要求。笔者通过实践经验,对建筑暖通空调工程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可供参考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暖通空调施工问题解决方法  前言  建筑暖通空调施工包括采暖、通风、空调、消防防排烟、人防通风的施工。从准备到
期刊
摘要:一个良好的止水帷幕对采用干沉法施工的沉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双重管高压旋喷桩施工是一种有效的止水帷幕的施工工艺。本文主要介绍一些在高含水量松散砂层中进行高压旋喷桩施工经验,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沉井的顺利下沉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关键词:止水帷幕、沉井、双重管高压旋喷桩、砂层  1、前言  双重管高压旋喷桩是利用钻机把两重注浆管钻进至土层的预定位置后,通过在管底部侧面的一个同轴双重喷嘴,
期刊
摘要:伴随着我国对油气清洁能源的需求,油气田产能建设规模也越来越大。众所周知,油气田地面工程的造价管理这一项工作始终贯穿在整个建设施工的过程中,造价管理直接影响着工程的经济效益。所以,适当的加强油气田地面工程造价管理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就油气田地面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和造价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而且根据每一个环节出现的各类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提高油气田地面工程造价管理质量有一定的意
期刊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中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危害,使建筑行业成为高危行业,且职业病发病率居全国行业发病数前列。本文根据自己长期建筑行业职业健康卫生经验,对工程施工中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危害、预防及建筑行业当前职业健康管理状况、安全策略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职业病;建筑企业;职业健康;     0 引言  基于建筑产品形成与建筑业粗放的生产方式影响,建筑行业在建筑施工中,大量存在粉尘、噪声、放射性物质和
期刊
摘要:广德县地处皖南山区,受洪涝灾害的威胁较大。本文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阐述了广德县洪涝灾害的原因,并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大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为同行提供借鉴。  关键词:广德县洪涝灾害成因对策  在各种自然灾害中,最常见、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就是洪涝灾害,其不仅出现的频率高,波及的范围广,而且往往具有突发性,且气势   凶猛,破坏性很大[1]。广德县是洪涝灾害频发的地区,近些年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