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H-Ni电池活化过程中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

来源 :电源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shengm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了不同电解液量下电池的放电容量、放电电压平台和内阻的变化,以及直封后电池的搁置温度、搁置时间和充放电制度对电池活化速度和放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池封口前的注液量对电池的放电容量、放电电压乃至以后的寿命都有影响,合适的电液量应在2.6~3.0 g[即K为15.8%~18.0%,K=m(电解液)∶m(正级+负极)]之间;封口后,一定的搁置时间将有益于电池的活化,但并不与时间成正比,合适的时间是7d左右;充放电制度对电池的性能影响很大,尤其是初期活化时充入的电量多少直接影响电池的最终容量,合适的条件是:(1)0.1 C×5 h,搁置0.5 h,0.2 C→1 V;(2)0.1 C×14 h,搁置0.5 h,0.2 C→1 V.此外,电池搁置的温度对其活化速度也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不大.
其他文献
研究了添加剂P2O5对锂离子蓄电池材料LiNiO2的影响.添加P2O5的目的是提高LiNiO2的放电平台和充放电稳定性,增加循环寿命,提高充放电能量.在n(LiOH)/n(β-Ni(OH)2)(摩尔比)为1
选用聚乙烯醇缩丁醛(PVB)作主体高分子,以LiClO4为碱金属盐,加入PC增塑剂,制备了聚合物电解质.该方法简单实用,得到的膜为无定形高分子.当n(PVB)∶n(LiClO4)∶n(PC)=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