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噻吩基吸波材料研究进展

来源 :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kezhu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绍了电磁屏蔽的机理,简述了聚噻吩及其衍生物类吸波材料的分类,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有关聚噻吩单元、二元及多元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研究,展望了聚噻吩及其衍生物作为新型微波吸收材料的发展前景.
其他文献
广东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于1989年建立,是中国为数不多的集森林、野生动植物和湿地生态系统于一体的综合类型自然保护区,总面积7373.77公頃,主要保护对象为红树林湿地、猕猴、鸟类及海岛生态环境,是研究湿地生态系统、候鸟以及猕猴原生地和发展史的重要基地。  保护区内拥有维管植物165科470属695种,其中红树植物达10科13属15种,分别占中国现有红树科、属、种的83.3%、86.7%
期刊
佛山地处河网密集地带,水系彼此联通,水质相互影响。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日前,佛山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印发《佛山市水环境全流域强统筹大兵团分层次治理实施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努力推动佛山在“十四五”期间实现水环境质量大提升。  坚持“四大原則”,全面整治黑臭水体  治水,向来是个复杂的问题。既有现实面
期刊
广东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于2015年获批,位于广州市海珠区,总面积1100公顷,是全国特大城市中心区最大的国家湿地公园,名副其实的广州“绿心”。  海珠湿地水网交织,绿树婆娑,鸢飞鱼跃,独具三角洲城市湖泊与河流湿地特色,是候鸟迁徙重要通道、岭南水果发源地和岭南民俗文化荟萃区。  海珠濕地内有维管束植物630种,按植物形态分为乔木165种、灌木88种、草本325种、藤蔓52种;按生长习性分为陆生57
期刊
水清鱼虾归,林茂鸟兽还。近年来,广东大力推进美丽河湖、美丽海湾创建,深入推进万里碧道建设,持续推进生态保护和建设,水环境质量明显提升,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各种生物栖息地的保护和修复成效明显。一个个美丽河湖水清岸绿,成为水生生物们的乐园,神秘的海洋生物在美丽海湾里加快聚集、繁衍,万里碧道更是成为众多动植物的生态廊道,各类生态保护区生机盎然,生物多样、人与自然和谐美景在广东不断延伸。  “水清了,鱼多了
期刊
2021年10月14日,生态环境部对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进行授牌。汕尾市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成为粤东片区唯一一个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地级市。  成绩来之不易,蓝天、碧水、净土都是奋斗出来的。近年来,汕尾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紧抓粤港澳大湾
期刊
塑料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材料,已经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影响挑战。塑料本身并不是污染物,塑料污染的本质是塑料垃圾泄漏到土壤、水体等自然环境中且难以降解,带来视觉污染、土壤破坏、微塑料等环境危害。  塑料污染治理工作事关百姓民生福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塑料污染治理工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部
期刊
广东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1985年建立,位于广东省大亚湾与红海湾交界处,总面积1400公顷,1992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为玳瑁、丽龟、棱皮龟和蠵龟4种海龟及它们的繁殖地。  由于长期被人们随意捕杀和挖取龟卵,海龟目前已面临濒危境地,所以广东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对保护和恢复海龟种群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区内沙滩坡度平缓、沙粒细小,利于海龟爬行、挖掘和产卵繁殖
期刊
广东饶平青岚地质公园于2018年获批为"第八批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潮州市饶平县,总面积2322公顷,是粤东地区唯一的省级地质公园。青岚地质公园以花岗岩地貌、流水侵蚀地貌为主体,火山岩和地质构造等要素构成的综合性地质公园。主要由以石臼壶穴群为特色的青岚峡谷园区、以火山岩地质科学研究为特色的鹅面寮园区、以热矿温泉等水体地貌为特色的坪溪温泉园区三大园区组成。
期刊
2018年5月至8月期间,吉林省辽源市的潘某某在未取得采矿权许可的情况下,伙同程某、于某等人在辽源市龙山区寿山镇山湾村四组非法开采山皮砂20855立方米。案发后,被告潘某某主动修复了部分被毁的生态环境,对损毁的采区地块进行了土方回填并补植树木2300余株。  2020年12月14日,辽源市龙山区人民检察院委托司法鉴定中心对潘某某非法采矿处生态环境修复费用和修复期间功能损害价值进行评估鉴定。鉴定结论
期刊
广东丹霞山自然保护区于1993年建立,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2004年获批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1995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丹霞地层、丹霞地貌与珍稀动植物资源,特别是黄腹角雉和白颈长尾雉。  保護区内有维管植物共216科、891属、2096种,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20种,列入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11种,列入CITES(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39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