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提高河南省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研究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htl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民办高校的就业质量不仅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前景,更是衡量办学水平的核心指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扩招,民办高等教育也有了跨越式的发展,从而使精英式教育转为了大众化教育。随着民办高校的蓬勃发展,办学规模日益扩大,毕业生数量快速增长,社会对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也越来越关注。针对河南省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呈现出来的具体情况,从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影响就业质量的因素以及怎样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等几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就业质量;毕业生;民办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09-114-03
  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就业是我国最大的民生,而提高就业质量成为民办高校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调整,在短短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民办高校的办学规模得到了空前发展。我国有权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民办高校近二十年来由原来的89所增加到757所,在校生人数也有早期的15万发展到现如今的708.83万,占到全国普通高校学生人数的1/4。可以说,我国的民办高校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虽然近几年民办高校的初次就业率在不断攀升,但这些更多反映出的是就业数量,从目前情况看,民办高校的就业质量仍然不容乐观。我们针对河南省近几年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进行了调查,近六成的毕业生反映就业质量需进一步提高。下面我们针对河南省民办高校就业质量存在的一些问题、影响就业质量的因素以及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对策进行分析。
  一、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
  从河南省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数据来看,针对毕业生的工作发展、个人前景、工资待遇以及对工作的满意度了解到60%的毕业生对就业质量不太满意。调查显示,虽然民办高校有着较高的初次就业率,但是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仍需提高。
  第一,就业层次较低。从就业层次来看,民办高校相对公办高校而言就业层次要低一些,中底层次就业的人数较多。河南省就业市场的调查数据显示,到民办高校招聘的用人单位多是私企、民企和中初教育机构,由于用人单位条件的限制、个人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导致了毕业生就业层次较低。以河南省某民办高校2019届毕业生就业情况为例如表1所示。
  第二,就业起薪较低。从毕业生的就业底薪来看,民办高校的毕业生薪酬普遍较低。近年来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加大,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市场供大于求,毕业生的薪酬持续走低。以去年河南某民办高校调查数据为例如下页表2所示,月薪在8 000元以上的占2.19%;5 000~8 000元之间的占7.24%;3 500~5 000元之间的占到了19.08%;3 500元以下占到了71.48%。从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的实际薪资和期望薪资不符。
  第三,专业相关度不高。从近几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看,近六成的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和所学专业是有关联的,这一部分学生所学专业的知识技能与实际工作的锲合度较高,能够学以致用。还有少部分学生所从事的职业和专业相关度较低,从事低相关度工作的原因主要是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或是所学专业的工作收入较低。
  第四,就业渠道比较单一。通过实地调查发现,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单位时多是以校园招聘会和就业信息网等途径来寻找招聘信息。调查数据显示,在中初教育单位就业的毕业生占到了三成,到其他企业以及教育机构就业的毕业生占到了近六成,基层项目、机关及事业单位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少,这就可以看出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还是比较单一。但是随着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民办高校的长足发展,相应的专业设置也要随之进行调整和增加。
  二、影响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原因
  (一)学生自身原因
  1.民办高校的学生自身基础和专业相对薄弱。一是从入学分数来看,民办高校的学生低于公办高校,学习的自觉性相对于公办高校也差一些。再加上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进入学校学习一段时间后发现跟自己的理想有差距,就会产生低落情绪,从而缺乏提升自己的意愿而导致毕业时自身素质不高。二是受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影响,进入大学后很多学生都认为自己已经进入了象牙塔,接受的是高等教育,因此在择業时毕业生更多地看重单位性质、工作环境以及就业地域、薪资等条件,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2.学生不自信,缺少职业规划。民办高校的学生由于入学时的分数较低以及对学校预期的心理落差导致了情绪低落,再加上社会对民办高校的认同感比较低,有些学生在刚入校时会产生一定的自卑心理。这种低落的心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甚至这种自卑心理也体现到了工作中。不少毕业生就业前比较迷茫,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缺少职业生涯规划,如果毕业生能够提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市场供需找准自己的目标岗位,在大学阶段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的能力,从而实现高质量就业。
  3.职场角色转换不适应。现在很多大学生吃不了苦,更不愿意从底层做起,做任何工作都急于求成,眼高手低,总想着自己是高校毕业生,要从事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在进入工作岗位后不能很好地处理职业目标的转变、向复杂人际关系的转变、向紧张工作模式的转变、理论学习向实际应用的转变,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没有做好学生角色到职场角色的转换。
  4.学生缺乏实习、实训经验。通过调查可知,河南省民办高校对实习、实践基地的建设都非常重视,并且对实践类教学有一定的要求和规定,并开设了校外实习、教学实习等课程。但很多学生并没有真正利用好实习、实训的契机到企业、单位去实习实践。因此在就业过程中,部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仍然不过关,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
  (二)民办高校自身的原因
  1.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的问题。从就业地区来看,历届毕业生多选择在省内就业,因此高校在专业设置以及培养目标上要注重培育发展特色优势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要立足河南、服务地方,最大限度地为中原地区输送优秀的毕业生,助力中原建设大业。   2.师资力量比较薄弱。民办高校相比公办高校办学历史短,在办学条件和资金投入上都有很大的限制。这些也直接导致了高校就业师资力量的欠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目前河南大多民办高校就业指导教师都是以行政管理岗或者辅导员岗教师兼职为主,有些高校甚至全部是兼职教师。从目前情况看,师资配备上是比较短缺;二是就业指导教师多以青年教师为主,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验和水平相对缺乏,很难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并缺乏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的授课质量;三是民办高校在待遇和编制上处于劣势,导致教师的流动性较大,这也是师资力量不高的一个方面。
  3.对就业指导不够重视,存在批量化的问题。目前,河南省大多民办高校就业指导仅停留在表面,一般通过就业指导课程、就业信息网、就业专题班会等途径进行批量化教育和宣传。大多数民办高校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但是并没有形成系统性的指导,授课方式也比较单一,实践类课程较少。就业指导人员和毕业生人数的严重不对等导致高校缺乏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使学生对招聘企业的认识和选择存在盲目性。
  (三)社会因素的影响
  1.社会认知度不高。民办高校由于刚刚起步,受到办学条件和经验等一些条件的限制,在社会上认可度不高。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民办高校的毕业生已经参与到了各行各业的建设中,但是受已有观念的影响,社会对民办高校的认可度与公办高校相比还是处于劣势。
  2.用人单位的偏见。从近几年招聘的情况看,民办高校的毕业生在招聘门槛上就出现了一些不公平现象,在应聘过程中会受到“二本以上”这些学历的歧视。还有一些企业在招聘中并没有明确写出,但是在筛选简历的过程中也会把民办高校的毕业生淘汰,或者在薪酬定级方面也会出现差异化。
  三、提高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途径
  提高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有赖于国家的政策引导、社会的认可程度、高校教学改革以及师资队伍的建设、全方位的就业指导服务、建立良好的反馈评价体系等来提高就业质量。
  第一,政府对民办高校在政策上加以扶持。从宏观上讲,政府对民办高校的扶持力度应不断加大。政府可通过优惠政策和扶持政策来解决民办高校的资金筹集、引进人才、征地建校、就业推荐等一系列问题,使民办高校可以在比较宽松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贯彻执行公办和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平等的政策,可在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出台有利于民办高校毕业生的优惠政策,政府牵线当地中小企业和民办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有助于民办企业和中小企业接收民办高校毕业生;同时,还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监督企事业单位,更好地保障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权益,促进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发展。
  第二,扭转社会对民办高校的片面认识。要实现民办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民办高校应树立以就业为中心的教育发展观。社会各界要扭转对民办高校认知的偏差,改变已有观念,并从国家大局出发更多地去关注民办高校的毕业生就业问题。从河南省各民办高校的就业情况可以看出,目前民办高校都是以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为主,可见社会需求对民办高校就业质量的培养具有导向作用,因此民办高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应是具备一技之长的复合型专门人才。这样,随着毕业生质量的不断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就会扭转社会对民办高校毕业生的歧视现象。
  第三,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民办高校在硬件设备之外需要加强建设的。首先,要建立适合民办高校的教师管理体系,能够激励并推动教师的自身发展和整体的教育水平;其次,要提高教师福利待遇、做好人文化关怀,使老教师留得住并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民办高校的队伍中,建立教师“传帮带”的传统;最后,要加强就业指导教师的培训工作,推进就业指导教师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提高就业指导能力,实施全员化覆盖,从而提供个性化就业指导。
  第四,加强校企合作,适应社会发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提高毕业生质量。这就需要民办高校加强与企业合作、专业对口的合作,把学校的教育资源与企业的实践资源进行优化组合。与企业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可成立专门的部门、教师进行管理,对学生在实习实践中的具体情况及时反馈并做相应的评价,在实践中学生可以发现自身理论知识的不足,进而再加强理论学习,这样不仅有助于企业的发展,更有利于提高就业质量。
  第五,提供全方位就业指导服务,转变就业观念。民办高校应建立完善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实现多种形式就业渠道。首先,使毕业生转变原有的就业观念,打破一步到位的想法,鼓励毕业生先就业再择业。其次,要重视就业指导课程教育,从民办高校的实际情况出發,建立完善的就业课程体系,从大一到大四在每个阶段实施就业全程化教育。再次,通过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组织校园招聘会、求职补助的申请等方式,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并与地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对接,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信息衔接和服务工作。
  第六,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反馈机制。民办高校要认真落实就业统计工作,确保就业数据的真实性。建立校级、院级就业情况通报、约谈、问责等工作制度,确保就业工作落到实处。重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全过程,引导民办高校的毕业生树立科学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并不断完善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的跟踪调查,使民办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形成人才培养与就业质量的联动机制。
  总之,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民办高校必须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办出特色,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力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前景。最能直接反映社会认可度的就是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民办高校就业质量的提高是政府、社会、学校和学生自身等多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民办高校只有不断提高就业质量,才能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贾东荣.论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J].职业技术教育,2011,(10).
  [2]  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及民办高校的发展前景[J].中国教育在线,2009,(8).
  [3]  张晓云.杨发建.高职高专医学类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2,(33).
  [4]  陈宝瑜.如何保持民办高校毕业生较高的就业率[J].教育与职业,2002,(12).
  [5]  张永欣,白玉翠,孙秀梅.开拓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的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4,(9).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频频曝出,会计信息的质量受到人们的质疑,解决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的问题面临重要挑战。我国对会计质量的实证研究已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沿着会计信息质量的量化测度、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因素以及会计信息质量的经济后果这三条路径,对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实证研究进行较为全面和系统的回顾与评述,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并进一步提出我国未来会计信息质量评价研究的方向。 
案后治理是执纪办案的兜底环节,重查处轻治理只会见“药引”不见“药效”,既难达到“治病救人”的效果,也会损害纪律的严肃性。因此,要以严实精神,在把握治病救人原则、增强
部队一动,官兵思想就动;环境一变,教育条件就变;任务一转,教育重心就转。只有深入研究动中特点、积极转变抓教思路、大胆改进方法手段,才能更好发挥政治,工作的服务保证作用,
摘 要:分税制以来,我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消费税,使得消费税的调节功能得以不断强化,并随着健康、环保等问题的凸显,其调节功能也有待不断深化;“营改增”后,事权与财权的不对称问题突出,特别受疫情影响,消费税首先出现正增长,消费税收入功能备受关注。为此,在对比中美消费税的基础上,认为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从收入与调节功能发挥、中央与地方收入归属、增值税与消费税的协同作用等三个维度,进一步完善
摘 要:高校绩效工资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之一。随着不同的绩效工资改革方案在地方高校试点运行,一些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通过对西部地区地方高校绩效工资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不和谐的分配方式进行分析,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旨在让地方高校绩效工资方案变得更为公正透明,便于阳光操作。  关键词:地方高校;绩效工资;激励制度;协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明责定责是推动工作的前提,问责追责是抓好落实的保障。在当前治军依法依规、管理从紧从严,纪检全面覆盖的态势下,部分党员干部因担心工作失职失责被处理而滋生的心理压力越
数字化时代的来临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在企业管理方面也是如此,ERP系统因高效、智能的特点备受广大企业青睐。ERP系统拥有强大的功能,其中在薪酬管理中的应
为了从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中突围,绿色发展理念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题,绿色金融迅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作为绿色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保险在环境风险管理方面有其
问责是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军的重要抓手和利器。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军队实行党的问责工作规定》(以下分别简称《条例》《规定》),以及军委纪委(监委)《
摘 要:随着传统出口贸易增速的放缓,中国的跨境电商交易迅猛发展,高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供给,已远远满足不了其需求。为了适应我国外贸行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以应用型为主的国际贸易专业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全新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实施线上SPOC教学与线下“校企合作”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跨境电商背景下地方高校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跨境电商;SPOC教学模式;校企合作  中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