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通过数值分类和16S rDNA PCR-RFLP分析,对分离自新疆地区的中度嗜盐革兰氏阴性菌进行研究,发现了一个新类群.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中心株AI-3的16S rDNA全序列分析,并与中度嗜盐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数值分类和16S rDNA PCR-RFLP分析,对分离自新疆地区的中度嗜盐革兰氏阴性菌进行研究,发现了一个新类群.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中心株AI-3的16S rDNA全序列分析,并与中度嗜盐菌已知种和相关种进行比较,得到系统发育树状图.在此树状图中,大多数参比菌株聚在一起,其16S rDNA全序列的同源性在96%以上,而AI-3与参比菌株的16S rDNA全序列相比,其相似性低于75%.但是,AI-3与Alcanivorax borkumensis[1]的16S rDNA全序列的相似性为96%,与Halobacilluslitoralis的16S rDNA全序列的相似性为99%,三者构成一个独立的发育分支.这说明在系统发育上,AI-3与参比菌株属于不同的分支,是一个新的类群.在新类群内,菌株之间的DNA同源性大于70%,而中心株AI-3与标准菌株伸长盐单胞菌(Halomonas elongata)的DNA同源性为44%,表明新分离的菌株可能构成一个新种群.
其他文献
在25 L发酵罐中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CGMCC0774转化阿魏酸可生成香草酸2.24 g/L,摩尔转化率64.6%;朱红密孔菌Pycnoporus cinnabarinus CGMCC1115转化提取的香草酸可生成
我们采用标志重捕方法对废弃地小型兽类群落的物种组成及种群生态学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废弃地小型兽类群落由以下八个物种组成:共捕鼠类529只,分别是普通田鼠52只
目的观察普通级及SPF级正常大鼠主要脏器病理切片,为实验动物饲养环境对动物自身疾病的影响提供重要依据,同时了解目前实验室内动物自发病状况,为病理诊断提供SPF级饲养大鼠
目的研究TCR Vβ7.1基因在恢复肝癌病人细胞毒性T细胞(CTL)功能方面的作用.方法以RT-PCR方法扩增TCR Vβ7.1基因并构建Vβ7.1-pLXSN表达载体.重组体以脂质体转染外周血单个核
以继代培养8年的伏令夏橙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类型愈伤组织体细胞胚发生能力的差异和多胺水平的变化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胚性愈伤组织的多胺含量高于非胚性愈
介绍了递归图的生成方法和定量递归分析(RQA)中递归点的百分数,确定性线段的百分数,线段分布香农熵等分析量的意义.应用RQA分析了肱二头肌及肱桡肌在不同负重下的肌电信号,发
实验用胶原酶酶解法急性分离豚鼠心室肌细胞 ,利用全细胞膜片钳的方法记录心室肌细胞的延迟整流钾电流 (IK)、内向整流钾电流 (IK1)和ATP敏感钾电流 (IKATP)。采用低氧、无糖
SLIT/ROBO信号通路在鸡的卵泡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Slit2和Robo1基因是影响鸡产蛋性能的关键候选基因.本试验以大骨鸡和海兰白蛋鸡为供试素材,利用半定量RT-PCR方法对Sl
本文从根分泌概念着手 ,依据近 2 0年来国内外有关根分泌研究的一些成果 ,就根分泌物的概念、产生机制进行了综合论述 ,并重点讨论了植物根分泌物对根际微生物代谢、生态分布
白花罗勒成熟的盾状腺毛头部细胞中,质体含量丰富,体积较大,其中有大量的嗜锇物质积累;在分泌过程中,分泌细胞出现质壁分离现象;嗜锇物质向外分泌的途径有两条:一条是以胞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