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2012年春,南方天亮得早,我趴在小木屋窗台上眺望远处的景象,有雾,有鸟,褐色的田野铺张过来将我吞没。
篱笆上有露水,没有阳光的清晨,阴沉的天空下白雾遮住了远处的山野。黑猫来到屋前的草地上,嗅嗅挂满露水的青草,张嘴去咬叶子,露珠洒到它身上,它轻轻一晃,露珠便顺着它光滑的皮毛落到地上了。它穿过篱笆跳到石板路上,又钻进石板路另一边的草丛。
草丛后面是条小泥路,然后就是赤河了,河水很浅,河中有鹅卵石,大多石子是白色跟青色的。不到一百米远处有座石拱桥,桥身长满了苔藓,桥栏早已掉进河里。往上游走十里路就是陈雨遇害的地方,她当时就是沿着赤河走的,也是在这样冰凉的早晨。
警察对陈雨的死毫无头绪,犯罪现场没有留下蛛丝马迹;另一方面,陈雨长时间独处,没人知道她接触过什么人。犯罪现场被胶布封锁了,但是被破坏得很严重,河岸以及芦苇地到处都是脚印,不清楚陈雨具体躺在哪个位置,她倒下的地方本应该铺满鲜血的,可是血迹被狼藉的淤泥覆盖了。
“因为犯罪现场是在河边,好多东西都是河水从上游带下来的,形成很大的干扰,很难找到突破口,第二天早上河水上涨,犯罪现场就被淹没了。”李警官说。
河流落差大,河道狭窄,流水很急,如果不是有人发现了尸体,第二天河水上涨的时候尸体就会被水带到下游去,那时候陈雨的死会变得更加模糊。
小村庄不是陈雨的家乡,来这里之前她身体状况很不好,毕业论文只写了两千字,一大部分还是摘抄下来的资料。她精神很差,对声音敏感,细碎的响声就会使她烦躁。那时我在学校附近租了个二十平方米的房子学画画。她在我涂满颜料的房子里住了四天,依旧无法平静,晚上睡不着,就拖着行李离开了。
我不清楚她是怎么找到那地方的,那时身边的人都在准备毕业论文,或者为找工作焦头烂额。她从公寓离开的时候我跟她说我很快就会去找她,我向来不會对未来的事情做安排,因此也没说具体哪一天去找她,半个月后一个陌生来电告诉我,陈雨死了。
桌上还有陈雨涂改过的稿子,一双人字拖整齐摆放在床脚,太阳照晒挂在门旁的裙子,仿佛她只是出去一下很快就会回来。李警官打电话跟我说陈雨死了的时候我正坐在窗前抽烟,另一只手举着画笔,画纸是空白的。我想将陈雨离开前卧在我床上的那个画面画下来。油腻的被单缠着她白皙的身体,她左腿伸直,右腿跷起,双手叠在一起垫在下巴下面,头发蓬松,目光迷离,望着玻璃窗上的太阳。我画画习惯从眼睛下笔,她目光中的疲惫与忧虑给我带来了难度。李警官还在说话,我举着手机不自觉地构想她在小山村生活的情景。她遇害前的画面应该是这样的:坐在桌前抽了好几根烟,在那篇未完成的稿子上涂涂改改,她肯定是浮躁的,稿子上有几道深深的画痕,不知不觉天亮了,她关了灯走到门外,雾水贴着她的裙子与头发,她沿着赤河往上游走,芦苇越来越密,被风吹得哗哗响,她没有留意身后的脚步声……
山里多雨水,河流纵横交错,形成了许多沙洲,大片的芦苇在近水处生长。村子保留着传统民风,很多人还住在几十甚至上百年前的骑楼里。小巷的石板是从北边的山林运出来的,被无数个脚步踏过之后变得无棱光滑,路边的柿子树掉了一地叶子,黄色的鸟儿从树上飞下来在青石板的缝隙里翻泥土。天空晴朗,金色的阳光将骑楼的墙壁照得更加残旧。
坐在石磨旁抽烟的老头建议我到丛林去找杀害陈雨的凶手,许多犯了不可宽恕罪过的人都钻进那片深不可测的丛林躲避追捕去了。
蓝色的天没有云,山脚的梯田装了一层层的水,灰色的稻草凌乱散落,山野干爽明净。稻田旁边的炮楼已经被遗弃许多个年头了,里面塞满了木柴。炮楼后面是河流,无数座木桥在河流上弯着腰。
“我们走访了村里的每家每户,那天傍晚除了发现尸体的张大嫂,没有人到河边去过。”李警官把烟头扔到脚下,用褪了皮的运动鞋踩灭,他脸上爬满了胡楂,额头上有几道深深刻进身体里去的皱纹,一副烦恼忧愁的模样,“说实话,从警七年我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案件,完全找不到犯罪线索。小镇的警队大多缺乏办案经验,而且,这个地方有个天然的深渊。”他指的是那片林海,假如凶手真的躲到丛林里去就如一滴水滴进海里,如一个影子走进夜色当中。
晚春的天空是昏暗的,阳光穿不透云雾。如湿了水的棉花一般,天际的乌云皱成一团团。
二
我和陈雨是高一同班同学,第一学期结束后分班,第二学期结束后分校。2010年暑假,陈雨来广州找我,那时她有男朋友,我也有女朋友。第一天晚上她睡我舍友阿海的床,第二天分手的时候她坐在我的大腿上,嘴唇粘了过来。她又多留了一晚,那一晚我们是在旅馆度过的。整个晚上她趴在我身上,几乎要将我揽入她身体里面。
夜深以后我们已经疲惫不堪了,依旧没有睡去,两个人在一起的时间太难得,或许天亮以后我们就不得不离开这张床去过各自的生活。陈雨谈起了过去,长时间没开口说话,她的口气热乎乎的。
我和陈雨之间有一种奇妙的情感。第一次见到陈雨不是在高中那个拥挤的教室,而是在校外的烈士陵园,她和三个男生站在一棵柏树下,他们在谈论着什么,她显得很开心,嘴唇弯起露出洁白整齐的牙齿。首先引起我注意的不是她的笑声,而是她的眼睛,两颗眼珠色彩淡淡的宛如玻璃,即便我与她相隔五米远,我也能从她的眼珠里看到我的模样。
烈士陵园是一处神秘幽静的园林,整齐挺立的松柏,干净的石阶与草坪,广场中央高大的石碑面对着南边的小城。我喜欢到烈士陵园看书,坐在松柏下面的草地,没人打扰,看一阵子书眼睛疲惫时放眼俯瞰山下的田野。在拥挤的教室与陈雨相识以后她说我是个怪人,她注意到我了,她对我在烈士陵园看书的行为感到不可思议。
学期结束以后我莫名其妙地跟张妙谈起恋爱。我与陈雨之间理应保持一段距离,保留一种向往,这样我的生活不会在单调中死去,我们的感情才能保留最完美的部分。我相信她明白我,即便后来分班、分校,大学分别在相隔三百公里的两个城市,我们依旧向往彼此。 她吐出一口白烟,“你就好,至少你说的那个人死了。”
我头痛得厉害,辗转反侧,爬起来找水喝的时候她在另一张沙发上睡去了。我喝了两杯水,洗了把脸,坐在沙发上抽烟。浴袍遮不住她的身体,右边的乳房受到重力往左边垂,两条大腿露出来,有蚊子在她身上飞来飞去,她睡得很死,保持这个睡姿一动不动。
天亮的时候她的姿势还是没有变,我带走了她的香烟悄悄开门离开了。早晨又下了一场细雨,香烟被打湿了,每吸一口都特费力,脑袋缺氧。我找到地铁站,坐上第一班地铁往南走。回到公寓,躺了半天,下午时分爬起床找饼干填肚子的时候,我翻了翻桌面上尚未看完的那本书,看到压在书里的那根黑色的头发,我知道我该到什么地方去了。我找来报纸盖在床铺和桌子上,夜色降临时坐上了夜班车,大巴从天河客运站出发,不断靠近这个陈雨去世前住过的小村庄。
七
我在木屋前种了各种花,牵牛、月季、向日葵、山杜鹃。我坐在窗前抽烟,拿起门后生锈的剪刀修剪生長得郁郁葱葱的山杜鹃。晨间的阳光来得晚,天际被白雾遮笼。我搬画架到院子里画画,这是我除了抽烟以外第二种平静心绪的方式。我依旧在画陈雨躺在我公寓铁床上那个画面,画了好长时间了,人物始终没有出来。石桥对面小卖部老板的小孩石头,拿一张板凳手里抓着画纸和彩色笔坐到我旁边跟着画画。石头五岁了,村子里没有幼儿园,到镇上去又麻烦,因此还没上学。我将颜料挤到他的盘子里,让他用我的画笔画画。他习惯用硬笔作画,拿起软笔的时候下笔小心翼翼的。
一个多月里,我走遍了村子的每个角落,沿着赤河到芦苇地去探索,到山涧去游荡,甚至去过丛林,那片丛林太广阔,我只能在边沿行走。陈雨的死始终没有进展,一次,我在陈雨遇害的地方发现了一只深陷在泥土里的皮鞋,提着皮鞋到镇上去找李警官。李警官坐在办公桌后面,被厚厚的文件埋没了。他瘦了许多,叼着香烟,眼睛布满血丝,无精打采,将那只黄色的皮鞋放在桌面上端详了许久。
“这是一只新皮鞋,照理说是不会被人丢弃的,所以应该是某个人去到那个地方又急于逃跑才留下的。”我对着沉默不语的李警官说。
“穿这鞋子的人应该是个一米七左右的男子,可是这样的人太多了,村子里没有人会穿新皮鞋到河边去,肯定是外地人的鞋子,有可能是为了赴约特意穿了新皮鞋。”
李警官将鞋子放进保鲜袋塞进他身后的档案柜。“有突破我再通知你,最近案子比较多,虽然不是什么大案子,工作还是要按程序走,你先回去吧。”
太阳出来以后气温上升得很快,四周变得燥热,我和石头收起画具走过石桥到他家的店里去。小卖部老板夫妇是热心肠的人,他们知道我来这里的目的,对我十分关照。我借用老板的嘉陵摩托车到镇上去,老板将塑料篮子拴在车后,要我回来的时候顺便帮他带一些货。
小镇名叫昆陵,三面环山,南面是平地,种着一片开阔的甘蔗。从小村庄到镇上有八公里路程,其中有一段三公里长的黄泥路,出了黄泥路才是双线水泥路。公安局在拥挤的街道上,低矮残旧,门前停放着两辆蓝白色的警车,摩托和自行车停在门口两边,积水从楼房上面流下来,墙上爬满了污垢。我绕过前台走进狭窄的回廊,李警官办公室的门敞开,里面没有人,桌面依旧堆满了文件,黄色皮鞋还放在贴着墙壁的玻璃柜子里,摆放的样子跟我上次来的时候一样。我在木沙发上坐下等李警官,翻了翻桌上的杂志,抽了两支烟。他最近有意避开我,我找他也没有什么事情,只是想找他聊聊,我想聊聊陈雨的事情。他以为我在催他办案,我有种预感,凶手已经沉入人海中找不到了。抽完第三支烟,快要到午休时间了,不时有警员探脑袋进来,有的还端着个饭盒,跟我目光相遇时朝我点点头便走开了,也没有说李警官不在或者什么时候回来。
我将烟屁股掐灭在烟灰缸里,走出派出所,开车在拥挤的街道上慢吞吞地蠕动。摊贩将手推车摆在路中央了,路人提着一袋袋东西在马路上大摇大摆地走,鸣笛也丝毫没有改变他们走路的姿势。嘉陵车的手刹不灵敏,油门也不好控制,我只好双腿撑地推着摩托往前走。我个子不高,腿也不长,幸好坐垫已经磨损下塌,我双脚撑地的时候才不会太累。
街上没有红绿灯也没有摄像头,载满货物的三轮车摇摇摆摆走在前面,技术娴熟的青年载着三四个人鸣着笛从身边挤了过去。突破人群拐向水泥桥右边进入长满榕树的街道,我在一家旧书店前停了下来,将车停放在视野内。书店里大多是武侠小说和言情小说,几个高中生蹲在地上翻褪了色的旧书。我在仅有的一栏文学书架上找了两本书,一本是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一本是加缪的《鼠疫》,两本书我都看过了,只是从学校带来的几本书已经看完,再也找不到想看的书了,便想再看一遍,而且这两本书够厚,能翻一段时间。
书店老板是个年轻人,戴着厚厚的眼镜,叼着烟,抬头看了我一眼,用便宜的塑料袋子将两本书塞进去,两本书三十块。他问我要不要买一本畅销悬疑小说,转身从书架里抽出一本《消失的爱人》。这本书我没有看过,买这本书完全是因为这个书名。老板问我是不是外地人。我说是。他意味深长地点点头,“凶手能够逃之夭夭是因为社会上太多盲点。”
找到小卖部老板所说的刘记批发店,老板正在打电话,我说明来由,他示意我等等,我便走到店外抽烟。那段时间抽烟抽得凶,手闲下来就往口袋里掏烟。批发店是一间平房,除了柜台,从地面到天花板堆满了货物,大多是零食,店里弥漫着一股油腻与淀粉交杂的气味。老板将已经包装好的货物抬到车后的篮子里,说钱已经记下了,我便开车往村子去。
回去的路上我一直惦记着被货物压在篮子里的三本书,消失的爱人到底去了哪里?我恨不得马上停车去翻那本书。经过开阔的甘蔗地进入黄泥路,路上的石子从车轮底下弹到两边,两边是松树与芦苇,穿过好几座山便看到了田野与河流。赤河边的芦苇比路边的要繁茂,河边几块大理石上站着一个穿白裙的女子。女子面向河水,我看不清楚她的样子,但她显然不是村里人,村里女子没有那样白皙的手臂,而且要下地干活的人也不会穿裙子。我停车在路边看了好久。女子凝望着流水,或许是在眺望不远处的山野,始终没有回过头来。我将车开到小卖部,卸下货物以后跑到那个路段去找女子,我去到那里的时候女子已经离开了。 我看见车里还有一个人,是那天在末日社团认识的时髦女孩。她一脸的不快与疲倦,从我身边经过时看了我一眼说,“这个神经病开了几天的车,别跟他说太多话,他随时都会猝死。”
我们围着折叠桌坐下抽烟喝啤酒,阿海喝了兩杯啤酒后说起5月21日的日环食。日环食过后,天空出现一团团混浊的云,这些云形成各种形状,千奇百怪,周围的人看得目瞪口呆,有些女孩捂着脑袋蹲在地上尖叫哭喊。“太可怕了,”酒气上头他说话的语气沙哑疲倦,“许多人只看到了阴森的树林,好大一片树林,就在3号教学楼上面,但我还看到了其他东西,”他靠近我耳边说,“我看到了恐龙,知道吗,恐龙,几百万年前就灭绝了的怪兽。现在你相信世界末日预言了吧,玛雅历法的周期就是一次生命大灭绝。”他将烟头掐灭,本想再点一支的,晃晃脑袋又将香烟放下,他累得不行,爬到床上呼呼睡去了。
“不过是海市蜃楼,”时髦女孩没好气地说,“他开着车说要到那片树林里去,追了几天,不是车坏了都不愿停下来,我真后悔上了他的车。”
和阿桑见了一面,沿着学校荷花池走了几圈,然后去天河北一家新开的餐馆吃沙拉。阿桑说她看见过张妙,在图书馆前面的湖边,张妙一个人坐在长椅上望着湖水发呆。阿桑早上9点进图书馆,11点45分从图书馆出来,张妙一直坐在那里,“她当时的样子就像一块木头,一动也不动。”
想到自己给张妙带来的伤害,我心生内疚,想起公寓门口十几个白色烟头,或许张妙来找过我,面对空荡荡的房间不知所措,坐在门口抽了好久的烟。她肯定悲伤欲绝,眼泪已经流干了,仅剩下一副皮囊,才落得个僵尸般的模样。
晚上我和阿桑到田径场走了几圈,学校已经没有值得我眷恋的东西,寂寞没有得到释怀,世界末日的预言倒似乎是真的,至少从阿海口中得到的答案是这样。
第二天我将公寓里的书和行李寄回家,处理完租金便乘车回山村了。两个月后一个闷热的下午,石头跑过来叫我去接电话。阿海在电话里头告诉我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商业运货飞船“龙”升空成功,美国太空舱建成,下一步就是运输人上太空,而中国发射了神舟九号,“蛟龙”号潜艇深入海底。世界各国都在绞尽脑汁逃离地球。
十
有些颠簸,一路都是这样,警车在狭窄的山路爬了一个多小时了,两边除了芦苇就是榕树,我有点头晕,肚子咕噜噜地响,不时有气体钻上喉咙,我不停打呵欠将气体排出体外。李警官在驾驶位上不停地抽烟,幸好车窗摇了下来,不然车里简直无法呼吸。他最近话不多,活多,没完没了地处理琐碎的案件。镇上年轻人浮躁,到处惹是生非。我有两次到镇上替小卖部老板办事,顺便到他办公室去的时候,看见他在斥训那些身体消瘦、把头发染成各种颜色的青年。他一只手夹着香烟,一只手拿着绿色的塑料板,塑料板是记录口供用的,犯事青年说谎或者有不满和抱怨情绪的时候,他就用塑料板拍他们的脑袋。
无路可走了,李警官打开车门,为了不让烟熏到眼睛,他眯着眼侧着脑袋,抽抽腰带,撒了泡尿。“当心。”他一边拨开芦苇往前走,一边叮嘱我留意脚下。在他眼中我不是那种碌碌无为的年轻人,也许是因为我在名校读大学,搞艺术。
拖鞋是在靠近丛林的地方发现的,是陈雨的拖鞋,陈雨遇害当天光着脚,当时一致认为是河水带走了拖鞋,没想到拖鞋突然在赤河上游接近山谷的地方出现了。河水不会逆流,拖鞋不可能是河水带过去的,有两种可能,一是陈雨可能不是在赤河附近遇害的,而是在丛林边沿,但是这个地方没有发现犯罪线索,没有血迹,周围的芦苇也没有被踩踏或者压倒的迹象。当然,事情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以芦苇顽强的生命力即便被压倒也有可能重新生长起来,而泥土里的脚印也会被雨水或者山上下来的水淹没铺平。另一种可能是,凶手杀害陈雨之后将她的拖鞋带到了这个地方,可是凶手为什么只带走了拖鞋呢?
“拖鞋是陷在泥土里的,所以很可能是陈雨留下的,她当时跑得太匆忙,有可能是她在这个地方发现了凶手就开始逃跑。”李警官蹲下去,端详着芦苇根旁边的鞋印。
还是一头雾水,这只拖鞋不是突破口,反而让案子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李警官叮嘱我不要去找媒体,也不要在网上发布信息,那样会给警方带来压力。他在芦苇地搜查了这么长时间,唯一的发现就是这只拖鞋。
李警官走到车尾厢前,拍拍上面的尘埃,打开铁皮盖,捧出一个纸箱,向我展示了一只沾满泥土的粉色人字拖。他轻声承诺他会将凶手绳之以法,然后合上纸箱重新放进车尾厢。
不远处就是丛林的入口,静悄悄的。李警官背靠着汽车抽烟,问我什么时候回广州。我说案件尚未侦破就不打算回去了。他点点头,将尚未烧完的香烟丢在地上跟灭,钻进车厢掉头往镇上去。
后面那段时间一直在下雨,天灰蒙蒙的,芦苇地和山野总飘着白雾。雨通常不会很大,我穿着雨衣到田野中央那座矮山丘上去看雨。下雨的时候通常是没有风的,早晨雨点比较小,我带上画纸颜料去画画。穿过田野的时候容易被禾草割伤,庄稼的清香倒使人自在。水雾在庄稼地里弥漫,雨林仙境的错觉时有发生。田埂被雨水泡软了,踏上去容易垮掉,被村里人看见是要被斥骂的。
画架有点重,工具又多,走起路来不方便,我小心谨慎,穿过田野就来到山脚下了,没有草皮的地方难免会脚滑,泥土容易下塌。上山是不能穿人字拖的,穿在脚上的是小卖部老板送的大头皮鞋,他买了没穿几次,一直放在阁楼里。
山上多是芒草,没几棵树,偶尔会有竹子在山脚挡住部分视野。我在两块巨大的大理石下面放下画具,爬到石头上去看风景,在乡里人眼中这些景色都看惯了,不觉得新鲜,而我面对空旷的山野常会陷入深思。
被雨淋湿以后画纸变得湿腻,颜料不容易黏在上面。我的画通常是单调的,将所有心思放在大面积的背景上面,要勾勒的核心点很小,因此下雨天不但没有破坏我的绘画,反而使画布上颜料的分布更均匀有致,仿佛不是画出来的,而是纸本身的颜色。我的画更像水墨画,油画的基本特征只会在那个很小的、需要细细勾勒的核心点上面有所展现。核心点常常是在小木屋勾勒出来的,带有立体感,有时候甚至会觉得它独立于画布之上,暗淡的背景与鲜明的亮点突兀,当我将这些画钉在墙上的时候所有的亮点都在浮动。 大部分时间还是无法画画的,特别是中午时分,天气燥热,雨下到地面以后又被蒸发起来,呼吸不顺畅无法静下心来观察和思考。这时候我就坐在山坡上神思,一只手挡住雨,小心翼翼地抽烟。小卖部老板说雨会泡坏身体,我隐隐感觉到关節的酸痛,但也没有太在意,总不至于会被雨打垮,我心想。
我好几次看见穿黑色雨衣的身影走过田野到芦苇地里去,而且还不是同一个人。远远看去,那些人身材瘦小,都是女子。我曾问过小卖部老板她们都是什么人,要到什么地方去。老板说她们是在店里买水和方便面的,一边做笔记一边吃干粮,有时候还从芦苇地里带回一些破烂,用保鲜袋小心翼翼包裹着。
我开始关注这些到芦苇地里去的人,在山上远远看见的身影,下山来就不见人了,从未在路上或者更近距离地跟她们接触。雨下了一段日子之后,芦苇地里到处是水,这些女子在芦苇丛中摸索肯定越来越艰难,而且河水上涨,河边泥土下陷,对她们来说是很危险的。
为了跟这些人碰面,我不再到山上去看雨画画了,整天待在小卖部和老板闲聊,有时两个人无话可说便看着无聊的电视剧神思。电视剧使我困倦,我从小卖部走出来站在门口抽烟,看见不远处的田野间有一个黑色身影慢慢走过来。是位年轻的女子,雨衣帽子摘下来了,扎着马尾,额前的刘海紧紧贴着被雨泡白的皮肤。她在芦苇地里摔了一跤,身上沾满了黄泥,神情有些沮丧。天色将晚的缘故,她在我面前经过时抬头看了我一眼,没打算到小卖部去坐坐,就要往镇上走。我朝她挥挥手,示意她过来避雨。她晃晃脑袋继续走路。我随手拿起一把伞追了上去。
“你到芦苇地里去了?”我问她,走到她身边为她遮雨。
“还到树林里去了,找线索。”
“找什么线索?河边的案子?”
她停了下来,茫然望着我,“什么?这里发生过案子?”
“你不知道?前段时间,我朋友在芦苇地里遇害了。”
“我不清楚,我是来实习的,警官在芦苇地布置线索,我们去实地侦查。”
“李警官?”
“是,太辛苦了,比集训还要累。”
她叫我不要送她了,身子已经湿了,雨伞也没用,她还要到镇上去做汇报。我站在黄泥路上望着她渐渐走远。
“她们都是警官学院出身的,受过训练,自我保护能力很强。”李警官一边喝茶一边跟我说话,他指间总是夹着一根香烟。
“你在利用她们。”
“是培训她们,她们将要到公安部门工作,没有经验很容易犯错的。”
“她们根本不知道芦苇地里发生了什么。”
“知道了反而不好,这样做有两个好处,既能锻炼到她们,又能为陈雨的案子找线索。”
“她们找到什么线索了?”
“找了一堆垃圾回来,但是她们能引蛇出洞。”李警官走过来拍拍我的肩膀,“这是唯一的办法,不然陈雨的案子就会石沉大海。”
“这是你个人安排的?”
李警官沉默了好一阵子,在我面前踱步,“出了事我会负责,陈雨那个案子破不了我也会负责。我会找到凶手,也不会让我的人受伤的。”
李警官在河边搜索了几个月还是没有找到突破口,抑郁成疾,跳楼自杀了。
最后一次见他是在他自杀前两天,他瘦得很快,看起来不单是患了抑郁症,还有肝病,甚至是癌症。他侃侃而谈,跟我分析他收集到的线索,并将嫌疑人锁定为村子里性格怪异的小学语文老师、小镇上的黑社会老大以及娱乐城老板。他始终没有道出他们的名字,提到的那些线索没有说服力,我知道他是在编故事来骗我。我一边抽烟一边点头,看着柜台里的皮鞋细细听着。得知他跳楼自杀,我的第一反应是震惊,并为此感到内疚。
我去参加李警官的追悼会。追悼会是在小镇老干部活动中心举行的,一个二十平方米的礼堂上挂着李警官的黑白半身照,照片中的人跟去世前的他完全是两个模样。黑色棺木横放在相片前,旁边有两个花圈。李警官的妻子和女儿站在一边相互依偎着,两个领导和李警官生前的好友陆续上去致悼念词,前来追悼的人上前烧香祭拜,随后便各自散去。
来到街上,穿着黑西装显得自己跟人群格格不入,我走进一家小饭馆,解下领带脱去外套掖起衣袖,点了两瓶啤酒、一个烧鸭拼叉烧的便餐,吃了两口,没有胃口,放下筷子抽烟喝酒。我注意到前面有一个面孔熟悉的男子,他一边喝豆奶,一边将便餐狼吞虎咽般塞进嘴里。我一时想不起他是谁,我肯定在什么地方见过他,而且他当时也是穿着黑色西服。身穿黑色西服出席的场合除了葬礼就是婚礼,我很少参加别人的婚礼,因此我只能回想在谁的葬礼上见到过这个男子。他吃完盘里的食物,将豆奶一口吸完,扬起瘦削的手臂看了看时间。我猛地想起他就是陈雨的男朋友,那个像竹竿一样瘦长的男子。
我没有马上坐过去跟他打招呼,简单分析了一下他为何会出现在这个地方,或许是公安通知他来的,或许他本来就生活在这个地方,或许他像我一样跑到这里来掺杂在陈雨的案件中。他在位子上抽了一支烟,又看了看手表,站起来要走。从我身边走过时我们的目光对峙了两秒钟,他停了下来,在我对面坐下,我叫老板拿一个杯子过来,给他倒了一杯啤酒。
“案件没有进展,人说死就死了。”我不清楚他说的人是指陈雨还是李警官。
“你怎么会在这里?”我问他,这话一出口气氛就僵了下来,我似乎把自己当成是本地人了,或者是把自己当作陈雨最重要的人,在表面上他才是陈雨的男朋友。
“靠这里的警察是破不了案的,他们没什么本事。”
“你来多久了,有找到线索吗?”
“这凶手真狡猾,我打算到树林里去一趟。”
他是要到那片没有人烟的浩瀚的丛林里去,而且,即便冒险进去也可能一无所获,我们对凶手一无所知,进去丛林又能找到什么呢?我没有劝他,他选择到丛林里去肯定有他的理由,我理解他对陈雨的感情,用痴迷与沉溺也不为过。他肯定知道我和陈雨之间的来往,甚至明白我们之间的感情深度,可他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或许是因为陈雨已经死了。 他将杯子里的啤酒喝完,杯子重重地放在桌上,站起来走了出去。我对着剩下一大半的饭菜已经没有食欲,找到绿化树底下的嘉陵摩托车,戴上头盔往小村庄开去。
第二天,一辆警车来到木屋前,车里钻出两个警察,我没有请他们进屋,屋内是一桌油腻的稿纸和满地的颜料。他们说陈雨的案件短时间内不能结案,他们打算将案件放进档案库,往后在相似案件上找到突破口再拿出来审理。
警车离开的声音在山谷回响,很久才消沉。阳光一寸寸散开,这些微弱的光点在无数粒雾珠间流动,斑斓的雾水在降落,被山坡上的花草吸收。河水映照着天空,远山由青色转为绿色,颜色越来越深,景象也变得清晰了。
十一
天还没亮,打火机点火的声音把我唤醒了,我看一眼窗外,天上有一层蓝光,远处山野的影子黑幕一般盘在天边。我探脚找到人字拖,走到门外,她回来了,我能感觉到。雾水很重,扑到身上带来一阵清凉,人一下子就清醒过来了。蓝光变为白光,我站在小木屋前四处张望,又走到外面去,被洋洋洒洒的雾浇湿了的头发紧贴着头皮。她站在石拱桥上,一如当初站在大理石上凝望河水那样,黑发湿漉漉地垂落,指间的香烟已经被雾水浇灭,她又点了一次才重新燃烧起来。
我走到她身边,和她并排站在石桥上,远处的山岭由黑色变成蓝色,河上飘着袅娜的白雾。“哎,你回来了。”
“回来了。”
红砖房里的女子来小木屋看我画画。她始终没有跟我说出她的名字,我只能叫她红砖房女子。她坐在我身后,从第一笔到最后一笔,整个过程纹丝不动。我多次邀请她做我的模特,还保证不会将她画得难看,她拒绝了,她说宁愿我画得抽象一些。她不理解我为何喜欢铺色背景,而画的核心内容只占很小的空间,比如,浩瀚海面上一个泳圈、树林里一条上吊绳、废墟中挂着一只断手的枷锁、沙漠里的一口井等等。当我用颜料将泳圈、吊绳、枷锁、井等勾勒出来的时候,这些东西就有一种立体感,从背景中跳出来。
“看着好孤独。”女子远远看着这些画说。
“我没有受过专业培训,不懂得构架,随心画出来的。”
我不画画的时候,她就坐在竹椅上翻阅我从小镇书店带回来的《消失的爱人》和《安娜·卡列尼娜》。
“两个女主人公有相同的地方,都是为了爱情,虽然自私,但总觉得是情有可原的。一个杀了人,一个私奔了;一个的爱情变质了,一个则轰轰烈烈,但他们的感情都是真的。”她转过身来问我,“你跟她怎样?”
“你说陈雨?”这突然一问,我有些茫然失措,“当然是真的。”
“我看也是,不然你怎么会在这个地方住那么久,她还是蛮幸运的,至少她知道自己喜欢你,而且你也喜欢她。”
有一天,红砖房女子捧着一个玻璃缸来到小木屋,放在我平时放烟灰缸的桌子上,玻璃缸里有几块石头,两只青蛙。她说她要出去一趟,委托我帮她照看青蛙。青蛙平静地坐在潮湿的石头上,脖子上的皮肤起伏着,我惊讶竟有人养青蛙。
“你要注意,不能让玻璃缸里的温度太高,高温会烧坏它们的皮肤,皮肤坏了它们就活不下去了。”她向我展示如何给青蛙喂食,“直接将虫子扔下去它们是不会吃的,把食物放在身边它们也会饿死。要用绳子把蚯蚓吊在空中,还要不停地晃来晃去。三四天喂一条蚯蚓就够了。”
她将青蛙留下来就走了,一走就是半个月。养青蛙是需要耐心的,它们警惕性很高,轻易不会进食,我吊着蚯蚓在它们面前晃来晃去,有时一晃就是两个小时。有一段时间它们根本没有食欲,蚯蚓都发臭了,所幸它们都活着。女子回来的时候,将它们捧在手上,它们不能忍受人的体温,热得软绵绵的没有力气,女子又将它们放回水里。
“到了冬天我就把它们放走,我不知道怎么给它们过冬,它们会被冻死的。”
事实上青蛙没有活到冬天,夏天还没过完就死了,肚子朝天半躺在水中,我和红砖房女子都没有搞明白是怎么回事。“可能是抑郁,”她说,“如果没有共同话题,被放在一起肯定会抑郁而死,要不然它们怎么都没有叫过。”
青蛙死后她情绪低落了好几天,然后又消失了一段时间,在一个寂静的清晨突然來到小木屋门前跟我告别。
“来跟你说再见。”
“所以,你又要走了?”
她点点头,“这次可能不回来了。”
我没有问她接下来要去什么地方,我没有这个资格,她能回来见我就已经很荣幸了,毕竟我们相识不过几个月,只见了那么几次。我往她身边靠过去,尽可能感受她在身边的感觉。
“前些日子我去参加了一场追悼会,办案的李警官跳楼自杀了,公安跟我说那件凶杀案暂时无法侦破,只好先搁置在资料库里。”
她回过头来看我,我才发现她憔悴了许多,脸颊深陷,眼里积满了疲倦,“不是所有的案件都会有结局的,”她似乎在安慰我,又似乎在陈述这个世界的神秘,“我也参加了一场葬礼,学校里两个男生为了我自相残杀,一个被另一个捅了六刀,流血过多,在去医院的路上就死了。杀人那个男生跑到外面被车撞倒了,没有死,腰椎断了,脑袋裂开一条缝,还在昏迷当中,医生说他可能成为植物人。”她感慨了一声,“是不是所有人在这个年龄段都会犯错?”
我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我打算找个地方躲起来,可能到山里去,可能到一个小岛上面去,或者找个房间关起来,只要没有其他人就行。我要一个人待到三十岁,过了三十岁,再也没有人喜欢我的模样了再出来,也可能待上一辈子,如果我适应了一个人的生活的话。”
“这么对自己是不是太残酷了?”
“不要问那么多,也不要劝我,我是答应了要跟你道别才回来的,马上就要走了。”她将手中的香烟抛到水中,又点着一支,深深吸一口,吐出来。
我送她到红砖房门前,她第一次邀请我进去。屋里空荡荡的,有一张铁床,两张木椅,墙上挂着一张油画,所画之物不知是什么,但是颜料铺得格外有致。她在木椅上坐下,将另一张椅子推到我面前。“你这个人蛮特别的,”她看着我说,“你接近我是为了什么?”
2012年春,南方天亮得早,我趴在小木屋窗台上眺望远处的景象,有雾,有鸟,褐色的田野铺张过来将我吞没。
篱笆上有露水,没有阳光的清晨,阴沉的天空下白雾遮住了远处的山野。黑猫来到屋前的草地上,嗅嗅挂满露水的青草,张嘴去咬叶子,露珠洒到它身上,它轻轻一晃,露珠便顺着它光滑的皮毛落到地上了。它穿过篱笆跳到石板路上,又钻进石板路另一边的草丛。
草丛后面是条小泥路,然后就是赤河了,河水很浅,河中有鹅卵石,大多石子是白色跟青色的。不到一百米远处有座石拱桥,桥身长满了苔藓,桥栏早已掉进河里。往上游走十里路就是陈雨遇害的地方,她当时就是沿着赤河走的,也是在这样冰凉的早晨。
警察对陈雨的死毫无头绪,犯罪现场没有留下蛛丝马迹;另一方面,陈雨长时间独处,没人知道她接触过什么人。犯罪现场被胶布封锁了,但是被破坏得很严重,河岸以及芦苇地到处都是脚印,不清楚陈雨具体躺在哪个位置,她倒下的地方本应该铺满鲜血的,可是血迹被狼藉的淤泥覆盖了。
“因为犯罪现场是在河边,好多东西都是河水从上游带下来的,形成很大的干扰,很难找到突破口,第二天早上河水上涨,犯罪现场就被淹没了。”李警官说。
河流落差大,河道狭窄,流水很急,如果不是有人发现了尸体,第二天河水上涨的时候尸体就会被水带到下游去,那时候陈雨的死会变得更加模糊。
小村庄不是陈雨的家乡,来这里之前她身体状况很不好,毕业论文只写了两千字,一大部分还是摘抄下来的资料。她精神很差,对声音敏感,细碎的响声就会使她烦躁。那时我在学校附近租了个二十平方米的房子学画画。她在我涂满颜料的房子里住了四天,依旧无法平静,晚上睡不着,就拖着行李离开了。
我不清楚她是怎么找到那地方的,那时身边的人都在准备毕业论文,或者为找工作焦头烂额。她从公寓离开的时候我跟她说我很快就会去找她,我向来不會对未来的事情做安排,因此也没说具体哪一天去找她,半个月后一个陌生来电告诉我,陈雨死了。
桌上还有陈雨涂改过的稿子,一双人字拖整齐摆放在床脚,太阳照晒挂在门旁的裙子,仿佛她只是出去一下很快就会回来。李警官打电话跟我说陈雨死了的时候我正坐在窗前抽烟,另一只手举着画笔,画纸是空白的。我想将陈雨离开前卧在我床上的那个画面画下来。油腻的被单缠着她白皙的身体,她左腿伸直,右腿跷起,双手叠在一起垫在下巴下面,头发蓬松,目光迷离,望着玻璃窗上的太阳。我画画习惯从眼睛下笔,她目光中的疲惫与忧虑给我带来了难度。李警官还在说话,我举着手机不自觉地构想她在小山村生活的情景。她遇害前的画面应该是这样的:坐在桌前抽了好几根烟,在那篇未完成的稿子上涂涂改改,她肯定是浮躁的,稿子上有几道深深的画痕,不知不觉天亮了,她关了灯走到门外,雾水贴着她的裙子与头发,她沿着赤河往上游走,芦苇越来越密,被风吹得哗哗响,她没有留意身后的脚步声……
山里多雨水,河流纵横交错,形成了许多沙洲,大片的芦苇在近水处生长。村子保留着传统民风,很多人还住在几十甚至上百年前的骑楼里。小巷的石板是从北边的山林运出来的,被无数个脚步踏过之后变得无棱光滑,路边的柿子树掉了一地叶子,黄色的鸟儿从树上飞下来在青石板的缝隙里翻泥土。天空晴朗,金色的阳光将骑楼的墙壁照得更加残旧。
坐在石磨旁抽烟的老头建议我到丛林去找杀害陈雨的凶手,许多犯了不可宽恕罪过的人都钻进那片深不可测的丛林躲避追捕去了。
蓝色的天没有云,山脚的梯田装了一层层的水,灰色的稻草凌乱散落,山野干爽明净。稻田旁边的炮楼已经被遗弃许多个年头了,里面塞满了木柴。炮楼后面是河流,无数座木桥在河流上弯着腰。
“我们走访了村里的每家每户,那天傍晚除了发现尸体的张大嫂,没有人到河边去过。”李警官把烟头扔到脚下,用褪了皮的运动鞋踩灭,他脸上爬满了胡楂,额头上有几道深深刻进身体里去的皱纹,一副烦恼忧愁的模样,“说实话,从警七年我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案件,完全找不到犯罪线索。小镇的警队大多缺乏办案经验,而且,这个地方有个天然的深渊。”他指的是那片林海,假如凶手真的躲到丛林里去就如一滴水滴进海里,如一个影子走进夜色当中。
晚春的天空是昏暗的,阳光穿不透云雾。如湿了水的棉花一般,天际的乌云皱成一团团。
二
我和陈雨是高一同班同学,第一学期结束后分班,第二学期结束后分校。2010年暑假,陈雨来广州找我,那时她有男朋友,我也有女朋友。第一天晚上她睡我舍友阿海的床,第二天分手的时候她坐在我的大腿上,嘴唇粘了过来。她又多留了一晚,那一晚我们是在旅馆度过的。整个晚上她趴在我身上,几乎要将我揽入她身体里面。
夜深以后我们已经疲惫不堪了,依旧没有睡去,两个人在一起的时间太难得,或许天亮以后我们就不得不离开这张床去过各自的生活。陈雨谈起了过去,长时间没开口说话,她的口气热乎乎的。
我和陈雨之间有一种奇妙的情感。第一次见到陈雨不是在高中那个拥挤的教室,而是在校外的烈士陵园,她和三个男生站在一棵柏树下,他们在谈论着什么,她显得很开心,嘴唇弯起露出洁白整齐的牙齿。首先引起我注意的不是她的笑声,而是她的眼睛,两颗眼珠色彩淡淡的宛如玻璃,即便我与她相隔五米远,我也能从她的眼珠里看到我的模样。
烈士陵园是一处神秘幽静的园林,整齐挺立的松柏,干净的石阶与草坪,广场中央高大的石碑面对着南边的小城。我喜欢到烈士陵园看书,坐在松柏下面的草地,没人打扰,看一阵子书眼睛疲惫时放眼俯瞰山下的田野。在拥挤的教室与陈雨相识以后她说我是个怪人,她注意到我了,她对我在烈士陵园看书的行为感到不可思议。
学期结束以后我莫名其妙地跟张妙谈起恋爱。我与陈雨之间理应保持一段距离,保留一种向往,这样我的生活不会在单调中死去,我们的感情才能保留最完美的部分。我相信她明白我,即便后来分班、分校,大学分别在相隔三百公里的两个城市,我们依旧向往彼此。 她吐出一口白烟,“你就好,至少你说的那个人死了。”
我头痛得厉害,辗转反侧,爬起来找水喝的时候她在另一张沙发上睡去了。我喝了两杯水,洗了把脸,坐在沙发上抽烟。浴袍遮不住她的身体,右边的乳房受到重力往左边垂,两条大腿露出来,有蚊子在她身上飞来飞去,她睡得很死,保持这个睡姿一动不动。
天亮的时候她的姿势还是没有变,我带走了她的香烟悄悄开门离开了。早晨又下了一场细雨,香烟被打湿了,每吸一口都特费力,脑袋缺氧。我找到地铁站,坐上第一班地铁往南走。回到公寓,躺了半天,下午时分爬起床找饼干填肚子的时候,我翻了翻桌面上尚未看完的那本书,看到压在书里的那根黑色的头发,我知道我该到什么地方去了。我找来报纸盖在床铺和桌子上,夜色降临时坐上了夜班车,大巴从天河客运站出发,不断靠近这个陈雨去世前住过的小村庄。
七
我在木屋前种了各种花,牵牛、月季、向日葵、山杜鹃。我坐在窗前抽烟,拿起门后生锈的剪刀修剪生長得郁郁葱葱的山杜鹃。晨间的阳光来得晚,天际被白雾遮笼。我搬画架到院子里画画,这是我除了抽烟以外第二种平静心绪的方式。我依旧在画陈雨躺在我公寓铁床上那个画面,画了好长时间了,人物始终没有出来。石桥对面小卖部老板的小孩石头,拿一张板凳手里抓着画纸和彩色笔坐到我旁边跟着画画。石头五岁了,村子里没有幼儿园,到镇上去又麻烦,因此还没上学。我将颜料挤到他的盘子里,让他用我的画笔画画。他习惯用硬笔作画,拿起软笔的时候下笔小心翼翼的。
一个多月里,我走遍了村子的每个角落,沿着赤河到芦苇地去探索,到山涧去游荡,甚至去过丛林,那片丛林太广阔,我只能在边沿行走。陈雨的死始终没有进展,一次,我在陈雨遇害的地方发现了一只深陷在泥土里的皮鞋,提着皮鞋到镇上去找李警官。李警官坐在办公桌后面,被厚厚的文件埋没了。他瘦了许多,叼着香烟,眼睛布满血丝,无精打采,将那只黄色的皮鞋放在桌面上端详了许久。
“这是一只新皮鞋,照理说是不会被人丢弃的,所以应该是某个人去到那个地方又急于逃跑才留下的。”我对着沉默不语的李警官说。
“穿这鞋子的人应该是个一米七左右的男子,可是这样的人太多了,村子里没有人会穿新皮鞋到河边去,肯定是外地人的鞋子,有可能是为了赴约特意穿了新皮鞋。”
李警官将鞋子放进保鲜袋塞进他身后的档案柜。“有突破我再通知你,最近案子比较多,虽然不是什么大案子,工作还是要按程序走,你先回去吧。”
太阳出来以后气温上升得很快,四周变得燥热,我和石头收起画具走过石桥到他家的店里去。小卖部老板夫妇是热心肠的人,他们知道我来这里的目的,对我十分关照。我借用老板的嘉陵摩托车到镇上去,老板将塑料篮子拴在车后,要我回来的时候顺便帮他带一些货。
小镇名叫昆陵,三面环山,南面是平地,种着一片开阔的甘蔗。从小村庄到镇上有八公里路程,其中有一段三公里长的黄泥路,出了黄泥路才是双线水泥路。公安局在拥挤的街道上,低矮残旧,门前停放着两辆蓝白色的警车,摩托和自行车停在门口两边,积水从楼房上面流下来,墙上爬满了污垢。我绕过前台走进狭窄的回廊,李警官办公室的门敞开,里面没有人,桌面依旧堆满了文件,黄色皮鞋还放在贴着墙壁的玻璃柜子里,摆放的样子跟我上次来的时候一样。我在木沙发上坐下等李警官,翻了翻桌上的杂志,抽了两支烟。他最近有意避开我,我找他也没有什么事情,只是想找他聊聊,我想聊聊陈雨的事情。他以为我在催他办案,我有种预感,凶手已经沉入人海中找不到了。抽完第三支烟,快要到午休时间了,不时有警员探脑袋进来,有的还端着个饭盒,跟我目光相遇时朝我点点头便走开了,也没有说李警官不在或者什么时候回来。
我将烟屁股掐灭在烟灰缸里,走出派出所,开车在拥挤的街道上慢吞吞地蠕动。摊贩将手推车摆在路中央了,路人提着一袋袋东西在马路上大摇大摆地走,鸣笛也丝毫没有改变他们走路的姿势。嘉陵车的手刹不灵敏,油门也不好控制,我只好双腿撑地推着摩托往前走。我个子不高,腿也不长,幸好坐垫已经磨损下塌,我双脚撑地的时候才不会太累。
街上没有红绿灯也没有摄像头,载满货物的三轮车摇摇摆摆走在前面,技术娴熟的青年载着三四个人鸣着笛从身边挤了过去。突破人群拐向水泥桥右边进入长满榕树的街道,我在一家旧书店前停了下来,将车停放在视野内。书店里大多是武侠小说和言情小说,几个高中生蹲在地上翻褪了色的旧书。我在仅有的一栏文学书架上找了两本书,一本是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一本是加缪的《鼠疫》,两本书我都看过了,只是从学校带来的几本书已经看完,再也找不到想看的书了,便想再看一遍,而且这两本书够厚,能翻一段时间。
书店老板是个年轻人,戴着厚厚的眼镜,叼着烟,抬头看了我一眼,用便宜的塑料袋子将两本书塞进去,两本书三十块。他问我要不要买一本畅销悬疑小说,转身从书架里抽出一本《消失的爱人》。这本书我没有看过,买这本书完全是因为这个书名。老板问我是不是外地人。我说是。他意味深长地点点头,“凶手能够逃之夭夭是因为社会上太多盲点。”
找到小卖部老板所说的刘记批发店,老板正在打电话,我说明来由,他示意我等等,我便走到店外抽烟。那段时间抽烟抽得凶,手闲下来就往口袋里掏烟。批发店是一间平房,除了柜台,从地面到天花板堆满了货物,大多是零食,店里弥漫着一股油腻与淀粉交杂的气味。老板将已经包装好的货物抬到车后的篮子里,说钱已经记下了,我便开车往村子去。
回去的路上我一直惦记着被货物压在篮子里的三本书,消失的爱人到底去了哪里?我恨不得马上停车去翻那本书。经过开阔的甘蔗地进入黄泥路,路上的石子从车轮底下弹到两边,两边是松树与芦苇,穿过好几座山便看到了田野与河流。赤河边的芦苇比路边的要繁茂,河边几块大理石上站着一个穿白裙的女子。女子面向河水,我看不清楚她的样子,但她显然不是村里人,村里女子没有那样白皙的手臂,而且要下地干活的人也不会穿裙子。我停车在路边看了好久。女子凝望着流水,或许是在眺望不远处的山野,始终没有回过头来。我将车开到小卖部,卸下货物以后跑到那个路段去找女子,我去到那里的时候女子已经离开了。 我看见车里还有一个人,是那天在末日社团认识的时髦女孩。她一脸的不快与疲倦,从我身边经过时看了我一眼说,“这个神经病开了几天的车,别跟他说太多话,他随时都会猝死。”
我们围着折叠桌坐下抽烟喝啤酒,阿海喝了兩杯啤酒后说起5月21日的日环食。日环食过后,天空出现一团团混浊的云,这些云形成各种形状,千奇百怪,周围的人看得目瞪口呆,有些女孩捂着脑袋蹲在地上尖叫哭喊。“太可怕了,”酒气上头他说话的语气沙哑疲倦,“许多人只看到了阴森的树林,好大一片树林,就在3号教学楼上面,但我还看到了其他东西,”他靠近我耳边说,“我看到了恐龙,知道吗,恐龙,几百万年前就灭绝了的怪兽。现在你相信世界末日预言了吧,玛雅历法的周期就是一次生命大灭绝。”他将烟头掐灭,本想再点一支的,晃晃脑袋又将香烟放下,他累得不行,爬到床上呼呼睡去了。
“不过是海市蜃楼,”时髦女孩没好气地说,“他开着车说要到那片树林里去,追了几天,不是车坏了都不愿停下来,我真后悔上了他的车。”
和阿桑见了一面,沿着学校荷花池走了几圈,然后去天河北一家新开的餐馆吃沙拉。阿桑说她看见过张妙,在图书馆前面的湖边,张妙一个人坐在长椅上望着湖水发呆。阿桑早上9点进图书馆,11点45分从图书馆出来,张妙一直坐在那里,“她当时的样子就像一块木头,一动也不动。”
想到自己给张妙带来的伤害,我心生内疚,想起公寓门口十几个白色烟头,或许张妙来找过我,面对空荡荡的房间不知所措,坐在门口抽了好久的烟。她肯定悲伤欲绝,眼泪已经流干了,仅剩下一副皮囊,才落得个僵尸般的模样。
晚上我和阿桑到田径场走了几圈,学校已经没有值得我眷恋的东西,寂寞没有得到释怀,世界末日的预言倒似乎是真的,至少从阿海口中得到的答案是这样。
第二天我将公寓里的书和行李寄回家,处理完租金便乘车回山村了。两个月后一个闷热的下午,石头跑过来叫我去接电话。阿海在电话里头告诉我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商业运货飞船“龙”升空成功,美国太空舱建成,下一步就是运输人上太空,而中国发射了神舟九号,“蛟龙”号潜艇深入海底。世界各国都在绞尽脑汁逃离地球。
十
有些颠簸,一路都是这样,警车在狭窄的山路爬了一个多小时了,两边除了芦苇就是榕树,我有点头晕,肚子咕噜噜地响,不时有气体钻上喉咙,我不停打呵欠将气体排出体外。李警官在驾驶位上不停地抽烟,幸好车窗摇了下来,不然车里简直无法呼吸。他最近话不多,活多,没完没了地处理琐碎的案件。镇上年轻人浮躁,到处惹是生非。我有两次到镇上替小卖部老板办事,顺便到他办公室去的时候,看见他在斥训那些身体消瘦、把头发染成各种颜色的青年。他一只手夹着香烟,一只手拿着绿色的塑料板,塑料板是记录口供用的,犯事青年说谎或者有不满和抱怨情绪的时候,他就用塑料板拍他们的脑袋。
无路可走了,李警官打开车门,为了不让烟熏到眼睛,他眯着眼侧着脑袋,抽抽腰带,撒了泡尿。“当心。”他一边拨开芦苇往前走,一边叮嘱我留意脚下。在他眼中我不是那种碌碌无为的年轻人,也许是因为我在名校读大学,搞艺术。
拖鞋是在靠近丛林的地方发现的,是陈雨的拖鞋,陈雨遇害当天光着脚,当时一致认为是河水带走了拖鞋,没想到拖鞋突然在赤河上游接近山谷的地方出现了。河水不会逆流,拖鞋不可能是河水带过去的,有两种可能,一是陈雨可能不是在赤河附近遇害的,而是在丛林边沿,但是这个地方没有发现犯罪线索,没有血迹,周围的芦苇也没有被踩踏或者压倒的迹象。当然,事情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以芦苇顽强的生命力即便被压倒也有可能重新生长起来,而泥土里的脚印也会被雨水或者山上下来的水淹没铺平。另一种可能是,凶手杀害陈雨之后将她的拖鞋带到了这个地方,可是凶手为什么只带走了拖鞋呢?
“拖鞋是陷在泥土里的,所以很可能是陈雨留下的,她当时跑得太匆忙,有可能是她在这个地方发现了凶手就开始逃跑。”李警官蹲下去,端详着芦苇根旁边的鞋印。
还是一头雾水,这只拖鞋不是突破口,反而让案子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李警官叮嘱我不要去找媒体,也不要在网上发布信息,那样会给警方带来压力。他在芦苇地搜查了这么长时间,唯一的发现就是这只拖鞋。
李警官走到车尾厢前,拍拍上面的尘埃,打开铁皮盖,捧出一个纸箱,向我展示了一只沾满泥土的粉色人字拖。他轻声承诺他会将凶手绳之以法,然后合上纸箱重新放进车尾厢。
不远处就是丛林的入口,静悄悄的。李警官背靠着汽车抽烟,问我什么时候回广州。我说案件尚未侦破就不打算回去了。他点点头,将尚未烧完的香烟丢在地上跟灭,钻进车厢掉头往镇上去。
后面那段时间一直在下雨,天灰蒙蒙的,芦苇地和山野总飘着白雾。雨通常不会很大,我穿着雨衣到田野中央那座矮山丘上去看雨。下雨的时候通常是没有风的,早晨雨点比较小,我带上画纸颜料去画画。穿过田野的时候容易被禾草割伤,庄稼的清香倒使人自在。水雾在庄稼地里弥漫,雨林仙境的错觉时有发生。田埂被雨水泡软了,踏上去容易垮掉,被村里人看见是要被斥骂的。
画架有点重,工具又多,走起路来不方便,我小心谨慎,穿过田野就来到山脚下了,没有草皮的地方难免会脚滑,泥土容易下塌。上山是不能穿人字拖的,穿在脚上的是小卖部老板送的大头皮鞋,他买了没穿几次,一直放在阁楼里。
山上多是芒草,没几棵树,偶尔会有竹子在山脚挡住部分视野。我在两块巨大的大理石下面放下画具,爬到石头上去看风景,在乡里人眼中这些景色都看惯了,不觉得新鲜,而我面对空旷的山野常会陷入深思。
被雨淋湿以后画纸变得湿腻,颜料不容易黏在上面。我的画通常是单调的,将所有心思放在大面积的背景上面,要勾勒的核心点很小,因此下雨天不但没有破坏我的绘画,反而使画布上颜料的分布更均匀有致,仿佛不是画出来的,而是纸本身的颜色。我的画更像水墨画,油画的基本特征只会在那个很小的、需要细细勾勒的核心点上面有所展现。核心点常常是在小木屋勾勒出来的,带有立体感,有时候甚至会觉得它独立于画布之上,暗淡的背景与鲜明的亮点突兀,当我将这些画钉在墙上的时候所有的亮点都在浮动。 大部分时间还是无法画画的,特别是中午时分,天气燥热,雨下到地面以后又被蒸发起来,呼吸不顺畅无法静下心来观察和思考。这时候我就坐在山坡上神思,一只手挡住雨,小心翼翼地抽烟。小卖部老板说雨会泡坏身体,我隐隐感觉到关節的酸痛,但也没有太在意,总不至于会被雨打垮,我心想。
我好几次看见穿黑色雨衣的身影走过田野到芦苇地里去,而且还不是同一个人。远远看去,那些人身材瘦小,都是女子。我曾问过小卖部老板她们都是什么人,要到什么地方去。老板说她们是在店里买水和方便面的,一边做笔记一边吃干粮,有时候还从芦苇地里带回一些破烂,用保鲜袋小心翼翼包裹着。
我开始关注这些到芦苇地里去的人,在山上远远看见的身影,下山来就不见人了,从未在路上或者更近距离地跟她们接触。雨下了一段日子之后,芦苇地里到处是水,这些女子在芦苇丛中摸索肯定越来越艰难,而且河水上涨,河边泥土下陷,对她们来说是很危险的。
为了跟这些人碰面,我不再到山上去看雨画画了,整天待在小卖部和老板闲聊,有时两个人无话可说便看着无聊的电视剧神思。电视剧使我困倦,我从小卖部走出来站在门口抽烟,看见不远处的田野间有一个黑色身影慢慢走过来。是位年轻的女子,雨衣帽子摘下来了,扎着马尾,额前的刘海紧紧贴着被雨泡白的皮肤。她在芦苇地里摔了一跤,身上沾满了黄泥,神情有些沮丧。天色将晚的缘故,她在我面前经过时抬头看了我一眼,没打算到小卖部去坐坐,就要往镇上走。我朝她挥挥手,示意她过来避雨。她晃晃脑袋继续走路。我随手拿起一把伞追了上去。
“你到芦苇地里去了?”我问她,走到她身边为她遮雨。
“还到树林里去了,找线索。”
“找什么线索?河边的案子?”
她停了下来,茫然望着我,“什么?这里发生过案子?”
“你不知道?前段时间,我朋友在芦苇地里遇害了。”
“我不清楚,我是来实习的,警官在芦苇地布置线索,我们去实地侦查。”
“李警官?”
“是,太辛苦了,比集训还要累。”
她叫我不要送她了,身子已经湿了,雨伞也没用,她还要到镇上去做汇报。我站在黄泥路上望着她渐渐走远。
“她们都是警官学院出身的,受过训练,自我保护能力很强。”李警官一边喝茶一边跟我说话,他指间总是夹着一根香烟。
“你在利用她们。”
“是培训她们,她们将要到公安部门工作,没有经验很容易犯错的。”
“她们根本不知道芦苇地里发生了什么。”
“知道了反而不好,这样做有两个好处,既能锻炼到她们,又能为陈雨的案子找线索。”
“她们找到什么线索了?”
“找了一堆垃圾回来,但是她们能引蛇出洞。”李警官走过来拍拍我的肩膀,“这是唯一的办法,不然陈雨的案子就会石沉大海。”
“这是你个人安排的?”
李警官沉默了好一阵子,在我面前踱步,“出了事我会负责,陈雨那个案子破不了我也会负责。我会找到凶手,也不会让我的人受伤的。”
李警官在河边搜索了几个月还是没有找到突破口,抑郁成疾,跳楼自杀了。
最后一次见他是在他自杀前两天,他瘦得很快,看起来不单是患了抑郁症,还有肝病,甚至是癌症。他侃侃而谈,跟我分析他收集到的线索,并将嫌疑人锁定为村子里性格怪异的小学语文老师、小镇上的黑社会老大以及娱乐城老板。他始终没有道出他们的名字,提到的那些线索没有说服力,我知道他是在编故事来骗我。我一边抽烟一边点头,看着柜台里的皮鞋细细听着。得知他跳楼自杀,我的第一反应是震惊,并为此感到内疚。
我去参加李警官的追悼会。追悼会是在小镇老干部活动中心举行的,一个二十平方米的礼堂上挂着李警官的黑白半身照,照片中的人跟去世前的他完全是两个模样。黑色棺木横放在相片前,旁边有两个花圈。李警官的妻子和女儿站在一边相互依偎着,两个领导和李警官生前的好友陆续上去致悼念词,前来追悼的人上前烧香祭拜,随后便各自散去。
来到街上,穿着黑西装显得自己跟人群格格不入,我走进一家小饭馆,解下领带脱去外套掖起衣袖,点了两瓶啤酒、一个烧鸭拼叉烧的便餐,吃了两口,没有胃口,放下筷子抽烟喝酒。我注意到前面有一个面孔熟悉的男子,他一边喝豆奶,一边将便餐狼吞虎咽般塞进嘴里。我一时想不起他是谁,我肯定在什么地方见过他,而且他当时也是穿着黑色西服。身穿黑色西服出席的场合除了葬礼就是婚礼,我很少参加别人的婚礼,因此我只能回想在谁的葬礼上见到过这个男子。他吃完盘里的食物,将豆奶一口吸完,扬起瘦削的手臂看了看时间。我猛地想起他就是陈雨的男朋友,那个像竹竿一样瘦长的男子。
我没有马上坐过去跟他打招呼,简单分析了一下他为何会出现在这个地方,或许是公安通知他来的,或许他本来就生活在这个地方,或许他像我一样跑到这里来掺杂在陈雨的案件中。他在位子上抽了一支烟,又看了看手表,站起来要走。从我身边走过时我们的目光对峙了两秒钟,他停了下来,在我对面坐下,我叫老板拿一个杯子过来,给他倒了一杯啤酒。
“案件没有进展,人说死就死了。”我不清楚他说的人是指陈雨还是李警官。
“你怎么会在这里?”我问他,这话一出口气氛就僵了下来,我似乎把自己当成是本地人了,或者是把自己当作陈雨最重要的人,在表面上他才是陈雨的男朋友。
“靠这里的警察是破不了案的,他们没什么本事。”
“你来多久了,有找到线索吗?”
“这凶手真狡猾,我打算到树林里去一趟。”
他是要到那片没有人烟的浩瀚的丛林里去,而且,即便冒险进去也可能一无所获,我们对凶手一无所知,进去丛林又能找到什么呢?我没有劝他,他选择到丛林里去肯定有他的理由,我理解他对陈雨的感情,用痴迷与沉溺也不为过。他肯定知道我和陈雨之间的来往,甚至明白我们之间的感情深度,可他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或许是因为陈雨已经死了。 他将杯子里的啤酒喝完,杯子重重地放在桌上,站起来走了出去。我对着剩下一大半的饭菜已经没有食欲,找到绿化树底下的嘉陵摩托车,戴上头盔往小村庄开去。
第二天,一辆警车来到木屋前,车里钻出两个警察,我没有请他们进屋,屋内是一桌油腻的稿纸和满地的颜料。他们说陈雨的案件短时间内不能结案,他们打算将案件放进档案库,往后在相似案件上找到突破口再拿出来审理。
警车离开的声音在山谷回响,很久才消沉。阳光一寸寸散开,这些微弱的光点在无数粒雾珠间流动,斑斓的雾水在降落,被山坡上的花草吸收。河水映照着天空,远山由青色转为绿色,颜色越来越深,景象也变得清晰了。
十一
天还没亮,打火机点火的声音把我唤醒了,我看一眼窗外,天上有一层蓝光,远处山野的影子黑幕一般盘在天边。我探脚找到人字拖,走到门外,她回来了,我能感觉到。雾水很重,扑到身上带来一阵清凉,人一下子就清醒过来了。蓝光变为白光,我站在小木屋前四处张望,又走到外面去,被洋洋洒洒的雾浇湿了的头发紧贴着头皮。她站在石拱桥上,一如当初站在大理石上凝望河水那样,黑发湿漉漉地垂落,指间的香烟已经被雾水浇灭,她又点了一次才重新燃烧起来。
我走到她身边,和她并排站在石桥上,远处的山岭由黑色变成蓝色,河上飘着袅娜的白雾。“哎,你回来了。”
“回来了。”
红砖房里的女子来小木屋看我画画。她始终没有跟我说出她的名字,我只能叫她红砖房女子。她坐在我身后,从第一笔到最后一笔,整个过程纹丝不动。我多次邀请她做我的模特,还保证不会将她画得难看,她拒绝了,她说宁愿我画得抽象一些。她不理解我为何喜欢铺色背景,而画的核心内容只占很小的空间,比如,浩瀚海面上一个泳圈、树林里一条上吊绳、废墟中挂着一只断手的枷锁、沙漠里的一口井等等。当我用颜料将泳圈、吊绳、枷锁、井等勾勒出来的时候,这些东西就有一种立体感,从背景中跳出来。
“看着好孤独。”女子远远看着这些画说。
“我没有受过专业培训,不懂得构架,随心画出来的。”
我不画画的时候,她就坐在竹椅上翻阅我从小镇书店带回来的《消失的爱人》和《安娜·卡列尼娜》。
“两个女主人公有相同的地方,都是为了爱情,虽然自私,但总觉得是情有可原的。一个杀了人,一个私奔了;一个的爱情变质了,一个则轰轰烈烈,但他们的感情都是真的。”她转过身来问我,“你跟她怎样?”
“你说陈雨?”这突然一问,我有些茫然失措,“当然是真的。”
“我看也是,不然你怎么会在这个地方住那么久,她还是蛮幸运的,至少她知道自己喜欢你,而且你也喜欢她。”
有一天,红砖房女子捧着一个玻璃缸来到小木屋,放在我平时放烟灰缸的桌子上,玻璃缸里有几块石头,两只青蛙。她说她要出去一趟,委托我帮她照看青蛙。青蛙平静地坐在潮湿的石头上,脖子上的皮肤起伏着,我惊讶竟有人养青蛙。
“你要注意,不能让玻璃缸里的温度太高,高温会烧坏它们的皮肤,皮肤坏了它们就活不下去了。”她向我展示如何给青蛙喂食,“直接将虫子扔下去它们是不会吃的,把食物放在身边它们也会饿死。要用绳子把蚯蚓吊在空中,还要不停地晃来晃去。三四天喂一条蚯蚓就够了。”
她将青蛙留下来就走了,一走就是半个月。养青蛙是需要耐心的,它们警惕性很高,轻易不会进食,我吊着蚯蚓在它们面前晃来晃去,有时一晃就是两个小时。有一段时间它们根本没有食欲,蚯蚓都发臭了,所幸它们都活着。女子回来的时候,将它们捧在手上,它们不能忍受人的体温,热得软绵绵的没有力气,女子又将它们放回水里。
“到了冬天我就把它们放走,我不知道怎么给它们过冬,它们会被冻死的。”
事实上青蛙没有活到冬天,夏天还没过完就死了,肚子朝天半躺在水中,我和红砖房女子都没有搞明白是怎么回事。“可能是抑郁,”她说,“如果没有共同话题,被放在一起肯定会抑郁而死,要不然它们怎么都没有叫过。”
青蛙死后她情绪低落了好几天,然后又消失了一段时间,在一个寂静的清晨突然來到小木屋门前跟我告别。
“来跟你说再见。”
“所以,你又要走了?”
她点点头,“这次可能不回来了。”
我没有问她接下来要去什么地方,我没有这个资格,她能回来见我就已经很荣幸了,毕竟我们相识不过几个月,只见了那么几次。我往她身边靠过去,尽可能感受她在身边的感觉。
“前些日子我去参加了一场追悼会,办案的李警官跳楼自杀了,公安跟我说那件凶杀案暂时无法侦破,只好先搁置在资料库里。”
她回过头来看我,我才发现她憔悴了许多,脸颊深陷,眼里积满了疲倦,“不是所有的案件都会有结局的,”她似乎在安慰我,又似乎在陈述这个世界的神秘,“我也参加了一场葬礼,学校里两个男生为了我自相残杀,一个被另一个捅了六刀,流血过多,在去医院的路上就死了。杀人那个男生跑到外面被车撞倒了,没有死,腰椎断了,脑袋裂开一条缝,还在昏迷当中,医生说他可能成为植物人。”她感慨了一声,“是不是所有人在这个年龄段都会犯错?”
我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我打算找个地方躲起来,可能到山里去,可能到一个小岛上面去,或者找个房间关起来,只要没有其他人就行。我要一个人待到三十岁,过了三十岁,再也没有人喜欢我的模样了再出来,也可能待上一辈子,如果我适应了一个人的生活的话。”
“这么对自己是不是太残酷了?”
“不要问那么多,也不要劝我,我是答应了要跟你道别才回来的,马上就要走了。”她将手中的香烟抛到水中,又点着一支,深深吸一口,吐出来。
我送她到红砖房门前,她第一次邀请我进去。屋里空荡荡的,有一张铁床,两张木椅,墙上挂着一张油画,所画之物不知是什么,但是颜料铺得格外有致。她在木椅上坐下,将另一张椅子推到我面前。“你这个人蛮特别的,”她看着我说,“你接近我是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