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各高中学校都建有音乐社团,如何运营好音乐社团,进而实现其可持续的发展,为学生将来的发展需要奠定良好的音乐基础,同时使学生的音乐视野得到开阔,并进一步使学校的音乐教育的整体发展得到有力的推进等问题是首先需要研究的。
关键词:高中 探索 音乐社团 研究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8-0171-02
音乐社团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阵地。但高中音乐社团因高中存在高考问题、制度建设问题,使得高中音乐社团没有起到应有的教育作用。为了进一步发挥高中音乐社团的素质教育功能,有必要对这作系统性的研究。
一、音乐社团的重要意义
(一)社团的定义
把一些具有共同兴趣和爱好的。人聚集到一起,从而使他们达到互利互惠的效果,我们把这样的团队称为社团。学生社团能鲜明地体现出校园的魅力和活力以及生机,因此学生社团在中学校园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开展高中阶段音乐社团的重要意义
当前,伴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音乐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大力开展素质教育还有不断完善的审美教育,人们也逐渐开始加深对课外音樂社团活动重要性的认识。
一是具有重要的存在价值。由于音乐课在学校的教程中并不是核心课程,因此虽然音乐课被赋予了重要意义,但音乐课外活动却并不受到重视。音乐课外活动不仅具有对课堂教学的延伸或补充的功效,更是学生进行音乐学习的“第二课堂”,不仅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对课堂教育等也具有促进的作用,是实践与理论的结合。
二是学生获得审美体验。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明确指出,音乐教育是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应始终贯彻以审美为核心这个宗旨,把音乐教育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有机的结合起来,这也正是音乐教育有别于其他教育之处。而课外音乐活动具有实践性的功效,通过参加音乐课外活动能让学生把自己的音乐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从而获得更大的乐趣,成为激发学生继续学习音乐的动力,进而使学生的自我个性得到发展。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一系列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对音乐的感知和感受以及想象力等方面得到指导,从而使学生对音乐的听觉和视觉以及想象力等方面的感性能力得到培养并提高。
三是有助于群体和谐性培养。音乐教育最终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使学生对美具有正确的认识,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对学生的人生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音乐能达到育人的目的,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为学生将来走上社会并适应社会的需求奠定良好的基础。 积极的开展课外音乐活动,有利于学生的音乐特长培养和进一步的发展,同时还能拓宽学生的文化知识的视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团队精神的意识,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活动都会在实践中不知不觉的培养出学生互相帮助和团队协作的精神,这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因此说,音乐课外活动对学生培养集体主义意识以及和谐性的培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社团创建、管理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若干问题
虽然中学校园里的学生音乐社团从最初的建立到今天的逐渐壮大,并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存在盲目的成立社团现象。在很多学校只是为了应付比赛或者演出从而临时突击的成立社团或者是音乐兴趣小组等。
(二)社团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学校并没有把长期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到建立学生社团的工作里,在社团的长期活动上并没有注入主要的精力,同时对社团的新老成员的衔接和承袭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而是追求一时的“轰动”效果。这样既保证不了质量同时也保证不了生源。如此社团必然缺乏持久力,也必然带来影响力下降,导致成员流失严重,稳定性差。因此,使很多学生对参加社团活动产生随意性大的意识,适合自己的活动就去参加,不感兴趣的活动就放弃,形成有的学生带着三分钟的热度去参加社团活动,热劲一过就放弃参加的局面,结果是学生对参加社团的活动兴趣大减,社团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也急剧下降。
(三)社团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善。在我国开展学生社团的活动起步比较晚,多是模仿学生会的形式来进行社团的人事安排、结构设置以及社团章程,因此较难与社团的实际发展相协调,社团负责人的个人理念更多地支配着社团的一些情况。在社团的发展上明显的表现出参差不齐的现状。就单个社团来说,就突出的表现出两种情况,一种是社团由于没有选择好负责人,致使社团虽组建了但却无法开展活动,社团有名无实;另一种是社团在人员和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上出现很多的漏洞,这就为社团开展活动埋下了隐患。
三、推动音乐社团健康有序发展的几点思考
现在在很多高中学校里还是注重升学率和分数,尤其在重点高中里虽然开设了音乐课,但常常有被其他学科占用的现象发生,学校对音乐课的实施也没有采取保障的方法。因此,如果要在高中建设好学校的音乐社团,就必须先使老师的思想观念扭转过来,全面客观地评价音乐社团所给学生带来的益处。这不仅要从思想上重视起来,还要从实际行动上去支持和鼓励学生去参加音乐社团的活动。
(一)明确组织机构,取得情感最大支持。首先,社团的建设必须具备学校的大力支持这个硬件,由学校来决策和实现对社团建设的设备以及人力等方面的投资。在笔者所在的学校,从每年开展的音乐艺术活动来看,音乐社团的建设已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音乐社团的管理角度出发,必须取得学校的大力支持。主张由分管校长亲自挂帅,这样才能使社团的建设和发展更具有可靠性。同时,把教师参与社团指导工作的相关规定进一步明确,把教师积极介入的劳动保障从制度上进行落实,可以与教师指导工作的优劣以及工作量等进行挂钩,充分把教师指导社团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 (二)加强合作、促进音乐社团的良性竞争。社团活动的质量是社团要发展的根本所在。社团活动的质量不高是很重要的一点原因,学生整体素质低,专业不过硬是次要的而管理跟不上去则是最主要的。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把社团活动的质量提高上来,使社团的活动在学校和社会形成强大的影响力,办出自己的特色,使其对学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使社团的层次和知名度得到充分提升的条件是必须拥有自己的品牌和特色项目,从而实现音乐社团活动质的飞跃,在各兄弟学校之间才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通过参加社团活动,普遍满足了学生的兴趣与爱好的需要,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因此学校的社团要定期进行演出,而社团更应抓住诸如艺术节、运动会、科技节这些有力展示自己和发展自己的活动空间的机会。这样不仅使校园文化得到繁荣,各个队员在各尽其职的基础上又通力合作,最终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从而使他们的自信心和荣誉感得到增强。
(三)加强管理,推动乐团健康有序发展。衡量社团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是看其是否具备完善的活动章程制度,只有建立有效的规章制度才能使音乐社团发展得到保证。在制度中,一方面要发挥教师的管理与指导功能。另一方面,探索学生自主管理的运行机制并使之不断完善,从而使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充分地发挥出来,在训练活动中,教师应对学生自主开展音乐实践活动的行为进行鼓励。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表现在学校社团的建设和其能否长期有效的发展。学校在社团发展的方向和目的、目标的要求等方面具有主导的地位,因此,学校要从宏观方面對社团的建设和发展过程加以指导,社团自身也需要加强微观自主管理。在积极鼓励和支持社团活动的同时,更要强调注重活动的效果,切实把学校的文化品味以及知名度提升上来,积极推进品牌活动建设,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培育特色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颁布的小学唱歌教学大纲(草案)[Z].1956.
[2]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的通知[Z].教体艺〔2002〕6号.
[3]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艺术教育活动的意见[Z].教体艺〔2007〕16号.
[4]王秀芳.中学生社团活动对校园文化的影响[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廖乃雄.论音乐教育[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0.
关键词:高中 探索 音乐社团 研究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8-0171-02
音乐社团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阵地。但高中音乐社团因高中存在高考问题、制度建设问题,使得高中音乐社团没有起到应有的教育作用。为了进一步发挥高中音乐社团的素质教育功能,有必要对这作系统性的研究。
一、音乐社团的重要意义
(一)社团的定义
把一些具有共同兴趣和爱好的。人聚集到一起,从而使他们达到互利互惠的效果,我们把这样的团队称为社团。学生社团能鲜明地体现出校园的魅力和活力以及生机,因此学生社团在中学校园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开展高中阶段音乐社团的重要意义
当前,伴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音乐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大力开展素质教育还有不断完善的审美教育,人们也逐渐开始加深对课外音樂社团活动重要性的认识。
一是具有重要的存在价值。由于音乐课在学校的教程中并不是核心课程,因此虽然音乐课被赋予了重要意义,但音乐课外活动却并不受到重视。音乐课外活动不仅具有对课堂教学的延伸或补充的功效,更是学生进行音乐学习的“第二课堂”,不仅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对课堂教育等也具有促进的作用,是实践与理论的结合。
二是学生获得审美体验。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明确指出,音乐教育是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应始终贯彻以审美为核心这个宗旨,把音乐教育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有机的结合起来,这也正是音乐教育有别于其他教育之处。而课外音乐活动具有实践性的功效,通过参加音乐课外活动能让学生把自己的音乐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从而获得更大的乐趣,成为激发学生继续学习音乐的动力,进而使学生的自我个性得到发展。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一系列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对音乐的感知和感受以及想象力等方面得到指导,从而使学生对音乐的听觉和视觉以及想象力等方面的感性能力得到培养并提高。
三是有助于群体和谐性培养。音乐教育最终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使学生对美具有正确的认识,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对学生的人生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音乐能达到育人的目的,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为学生将来走上社会并适应社会的需求奠定良好的基础。 积极的开展课外音乐活动,有利于学生的音乐特长培养和进一步的发展,同时还能拓宽学生的文化知识的视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团队精神的意识,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活动都会在实践中不知不觉的培养出学生互相帮助和团队协作的精神,这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因此说,音乐课外活动对学生培养集体主义意识以及和谐性的培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社团创建、管理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若干问题
虽然中学校园里的学生音乐社团从最初的建立到今天的逐渐壮大,并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存在盲目的成立社团现象。在很多学校只是为了应付比赛或者演出从而临时突击的成立社团或者是音乐兴趣小组等。
(二)社团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学校并没有把长期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到建立学生社团的工作里,在社团的长期活动上并没有注入主要的精力,同时对社团的新老成员的衔接和承袭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而是追求一时的“轰动”效果。这样既保证不了质量同时也保证不了生源。如此社团必然缺乏持久力,也必然带来影响力下降,导致成员流失严重,稳定性差。因此,使很多学生对参加社团活动产生随意性大的意识,适合自己的活动就去参加,不感兴趣的活动就放弃,形成有的学生带着三分钟的热度去参加社团活动,热劲一过就放弃参加的局面,结果是学生对参加社团的活动兴趣大减,社团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也急剧下降。
(三)社团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善。在我国开展学生社团的活动起步比较晚,多是模仿学生会的形式来进行社团的人事安排、结构设置以及社团章程,因此较难与社团的实际发展相协调,社团负责人的个人理念更多地支配着社团的一些情况。在社团的发展上明显的表现出参差不齐的现状。就单个社团来说,就突出的表现出两种情况,一种是社团由于没有选择好负责人,致使社团虽组建了但却无法开展活动,社团有名无实;另一种是社团在人员和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上出现很多的漏洞,这就为社团开展活动埋下了隐患。
三、推动音乐社团健康有序发展的几点思考
现在在很多高中学校里还是注重升学率和分数,尤其在重点高中里虽然开设了音乐课,但常常有被其他学科占用的现象发生,学校对音乐课的实施也没有采取保障的方法。因此,如果要在高中建设好学校的音乐社团,就必须先使老师的思想观念扭转过来,全面客观地评价音乐社团所给学生带来的益处。这不仅要从思想上重视起来,还要从实际行动上去支持和鼓励学生去参加音乐社团的活动。
(一)明确组织机构,取得情感最大支持。首先,社团的建设必须具备学校的大力支持这个硬件,由学校来决策和实现对社团建设的设备以及人力等方面的投资。在笔者所在的学校,从每年开展的音乐艺术活动来看,音乐社团的建设已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音乐社团的管理角度出发,必须取得学校的大力支持。主张由分管校长亲自挂帅,这样才能使社团的建设和发展更具有可靠性。同时,把教师参与社团指导工作的相关规定进一步明确,把教师积极介入的劳动保障从制度上进行落实,可以与教师指导工作的优劣以及工作量等进行挂钩,充分把教师指导社团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 (二)加强合作、促进音乐社团的良性竞争。社团活动的质量是社团要发展的根本所在。社团活动的质量不高是很重要的一点原因,学生整体素质低,专业不过硬是次要的而管理跟不上去则是最主要的。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把社团活动的质量提高上来,使社团的活动在学校和社会形成强大的影响力,办出自己的特色,使其对学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使社团的层次和知名度得到充分提升的条件是必须拥有自己的品牌和特色项目,从而实现音乐社团活动质的飞跃,在各兄弟学校之间才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通过参加社团活动,普遍满足了学生的兴趣与爱好的需要,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因此学校的社团要定期进行演出,而社团更应抓住诸如艺术节、运动会、科技节这些有力展示自己和发展自己的活动空间的机会。这样不仅使校园文化得到繁荣,各个队员在各尽其职的基础上又通力合作,最终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从而使他们的自信心和荣誉感得到增强。
(三)加强管理,推动乐团健康有序发展。衡量社团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是看其是否具备完善的活动章程制度,只有建立有效的规章制度才能使音乐社团发展得到保证。在制度中,一方面要发挥教师的管理与指导功能。另一方面,探索学生自主管理的运行机制并使之不断完善,从而使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充分地发挥出来,在训练活动中,教师应对学生自主开展音乐实践活动的行为进行鼓励。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表现在学校社团的建设和其能否长期有效的发展。学校在社团发展的方向和目的、目标的要求等方面具有主导的地位,因此,学校要从宏观方面對社团的建设和发展过程加以指导,社团自身也需要加强微观自主管理。在积极鼓励和支持社团活动的同时,更要强调注重活动的效果,切实把学校的文化品味以及知名度提升上来,积极推进品牌活动建设,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培育特色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颁布的小学唱歌教学大纲(草案)[Z].1956.
[2]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的通知[Z].教体艺〔2002〕6号.
[3]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艺术教育活动的意见[Z].教体艺〔2007〕16号.
[4]王秀芳.中学生社团活动对校园文化的影响[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廖乃雄.论音乐教育[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