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3年6月~2006年10月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30例,其中结合小粗隆拉力螺钉或钢丝固定的1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32~65岁,平均年龄56岁。左侧18例,右侧12例。车祸伤21例,高处坠落伤7例,走跌伤2例,均为伤后24小时内就诊,按Evans分型,Ⅰ型2例,Ⅱ型16例,Ⅲ型5例,Ⅳ型7例。
1.2治疗方法:术前行患肢皮牵引5~7天,硬膜外或全麻,取仰卧位,患髋垫高15~20度,取髋外侧切口,显露股骨粗隆及下段7~8cm,整复骨折,在粗隆下2~3cm处进针,X线透视下,沿股骨颈中轴线向股骨头方向钻入导针,导针应在股骨头颈正中央或正位偏下,针尖离股骨头软骨面1.0~1.5cm,测量其深度,沿导针扩孔攻丝,拧入滑动螺钉,然后连接合适的套筒钢板,使钢板紧贴骨皮质与股骨干平行,逐一打孔,拧入长度适宜的螺钉及尾帽,对小粗隆骨折块或已分离的后内侧皮质骨采用撬拨复位,再以松质骨拉力螺钉钢丝,有时亦可通过钢板孔螺钉固定之,对骨皮质缺损较大的行自体骨或人工骨植骨。术后放置引流,给广谱抗生素,穿丁字鞋1~2周。术后2天开始锻炼股四头肌,一周后行膝髋关节活动,需循序渐进,4~6周后依临床及X线情况确定是否扶拐下地。
2 结果
30例切口均甲级愈合,复查X线片示骨折解剖或近似解剖复位,内固定物位置良好。随访半年~2年,骨折全部愈合。术后1~2年取内固定物。无钢板螺钉折断、折弯或钉板分离、钉头穿出股骨头等现象。28例下肢功能恢复正常,无髋内翻,无跛行,2例髋关节屈曲90度出现疼痛,关节功能优良率93.3%。
3 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多为旋转暴力或高空坠落的垂直暴力所致,多呈斜行或粉碎性骨折,属不稳定骨折,非手术治疗并发症多,易出现髋内翻、褥疮、肺炎等,老年人有时可危及生命,手术能早期功能锻炼,缩短卧床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动力髋内固定是目前比较可靠的方法,王福权[1]报道,该钉的抗弯强度为280kg,滑动螺钉可在套筒内产生垂直的动力加压,并有良好的抗旋转能力,加快骨折愈合,使患者能早期下地活动。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内侧和后侧骨不连续,复位固定困难,易出现髋内翻,应尽可能使骨折得到良好复位,尤其是股骨小粗隆及其附近的骨块需正确复位,用拉力螺钉钢丝与钢板螺钉固定,必要时植骨[2],以恢复其稳定性、完整性,结果满意,无一例髋内翻畸形出现。术前患肢牵引,充分了解骨折情况,控制内科疾病,正确放置导针,保持正常的颈干角,有效的康复指导,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不应过早下床负重等,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王福权.加压滑动鹅头钉的应力测试对髋部骨折的治疗的初步结果,中华骨科杂志,1990,3:165
2张松、王晓、尹桂荣等.小粗隆拉力螺钉固定植骨结合DHS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4,9:618
作者单位:112300辽宁省铁岭市中心医院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32~65岁,平均年龄56岁。左侧18例,右侧12例。车祸伤21例,高处坠落伤7例,走跌伤2例,均为伤后24小时内就诊,按Evans分型,Ⅰ型2例,Ⅱ型16例,Ⅲ型5例,Ⅳ型7例。
1.2治疗方法:术前行患肢皮牵引5~7天,硬膜外或全麻,取仰卧位,患髋垫高15~20度,取髋外侧切口,显露股骨粗隆及下段7~8cm,整复骨折,在粗隆下2~3cm处进针,X线透视下,沿股骨颈中轴线向股骨头方向钻入导针,导针应在股骨头颈正中央或正位偏下,针尖离股骨头软骨面1.0~1.5cm,测量其深度,沿导针扩孔攻丝,拧入滑动螺钉,然后连接合适的套筒钢板,使钢板紧贴骨皮质与股骨干平行,逐一打孔,拧入长度适宜的螺钉及尾帽,对小粗隆骨折块或已分离的后内侧皮质骨采用撬拨复位,再以松质骨拉力螺钉钢丝,有时亦可通过钢板孔螺钉固定之,对骨皮质缺损较大的行自体骨或人工骨植骨。术后放置引流,给广谱抗生素,穿丁字鞋1~2周。术后2天开始锻炼股四头肌,一周后行膝髋关节活动,需循序渐进,4~6周后依临床及X线情况确定是否扶拐下地。
2 结果
30例切口均甲级愈合,复查X线片示骨折解剖或近似解剖复位,内固定物位置良好。随访半年~2年,骨折全部愈合。术后1~2年取内固定物。无钢板螺钉折断、折弯或钉板分离、钉头穿出股骨头等现象。28例下肢功能恢复正常,无髋内翻,无跛行,2例髋关节屈曲90度出现疼痛,关节功能优良率93.3%。
3 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多为旋转暴力或高空坠落的垂直暴力所致,多呈斜行或粉碎性骨折,属不稳定骨折,非手术治疗并发症多,易出现髋内翻、褥疮、肺炎等,老年人有时可危及生命,手术能早期功能锻炼,缩短卧床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动力髋内固定是目前比较可靠的方法,王福权[1]报道,该钉的抗弯强度为280kg,滑动螺钉可在套筒内产生垂直的动力加压,并有良好的抗旋转能力,加快骨折愈合,使患者能早期下地活动。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内侧和后侧骨不连续,复位固定困难,易出现髋内翻,应尽可能使骨折得到良好复位,尤其是股骨小粗隆及其附近的骨块需正确复位,用拉力螺钉钢丝与钢板螺钉固定,必要时植骨[2],以恢复其稳定性、完整性,结果满意,无一例髋内翻畸形出现。术前患肢牵引,充分了解骨折情况,控制内科疾病,正确放置导针,保持正常的颈干角,有效的康复指导,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不应过早下床负重等,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王福权.加压滑动鹅头钉的应力测试对髋部骨折的治疗的初步结果,中华骨科杂志,1990,3:165
2张松、王晓、尹桂荣等.小粗隆拉力螺钉固定植骨结合DHS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4,9:618
作者单位:112300辽宁省铁岭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