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预后观察

来源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saq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针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别采取单、双侧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探讨其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就诊的112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开展回顾性研究,将56例行单侧钢板内固定术患者作为对照组,56例行双侧钢板内固定术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手术指标以及膝关节活动度(ROM)、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情况,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36%,低于对照组的17.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膝关节ROM角度大于对照组,HSS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应用双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效果显著,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得以减少,还可以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内镜下不同治疗方法对较大(直径> 20 mm)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的治疗价值.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行预切开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 17例、内镜下黏膜分片切除术(EPMR) 11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 35例大肠LST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别设置为预切开EMR组、EPMR组及ESD组.比较各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病灶治愈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结果:ESD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长于预切开EMR组、EPM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在临床上,对于血糖水平持续升高的糖尿病患者常常会采用注射胰岛素类药物来降低和控制血糖,从而保持患者正常的生理体征.但是,由于胰岛素的长期使用或不规范使用,可能导致这些患者的自身免疫系统遭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最为典型的表现就是患者足部皮肤防御系统的动态平衡被打破,从而非常容易受到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感染.而一旦发生感染,将会给生命质量状况本来就较差的糖尿病患者带来更多的生理和心理困扰.因此,全面而系统的认识糖尿病患者皮肤感染与病原微生物菌群的相互关系对其有效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