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复揣摩了很长一段时间,还是不能断定用“菡萏香销翠叶残”来比拟现在的和悦洲是否贴切。
和悦洲乳名荷叶洲,本来是滔滔长江中的一片荷叶。小荷初露时,不过就是江中一处沙洲,三百年大浪淘沙的积淀,一片荷叶终于植根于鹊江,把它绿宝石般的翠色铺陈在江面上。
没有人知道这片荷叶是否来自莲花宝座,但是,没有人不知道这片荷叶是为古镇而生,与古镇休戚相关荣辱与共。
当年,“乱写梅花十万枝”的曾国藩的部下、长江水师提督彭玉麟,对这片荷叶可是一见钟情,一边在此设参将衙、二府衙屯兵练兵,一边在此设厘金局、皖岸盐务督销局等行政机构,统辖和督办沿江数省盐务,为曾国藩部筹饷。
正是这位“彭宫保”在这片荷叶上生就了三街十三巷的叶脉。正是这些叶脉里流淌着棉花、大豆、茶叶、蚕丝、药材,流淌着烟土,流淌着金银财宝,还流淌着目连大戏、黄梅野风,流淌着深巷卖花的音韵气息,流淌着春宵一刻、千金一笑的风花雪月……流淌着欢歌笑语,也流淌着血雨腥风。
那时的荷叶街已然登峰造极。街面鱼盐成市,百业俱全,商贾云集,日益昌盛。港内帆樯林立,舟楫争流。其时,它的夜景更胜一筹。从长龙山望过去,泊港大船桅灯高悬,犹如点点繁星,小船灯火,忽明忽暗,仿佛流萤掠水;江边路旁,街市巷衢的电灯,把整个江面照得通明。每当风平浪静,江中倒影,恍如海市蜃楼,春江月夜,风动微波,闪金烁银。
正是这片荷叶使得古镇“唯闻满江动樯橹”“帆影江声万马奔”而盛极一时,因为古镇的盛极,人们由荷叶而和悦,赋予她深情的寄托。
我有意选择一个孟春的午后,来看看这片荷叶。我觉得倒是下午更适合欣赏这凋零之美。孟春的天空是瓦蓝的,风儿停歇了脚步,艳阳像一盏巨大的聚光灯,将这片荷叶照得通透而明亮。
从老街划子口上船过渡。小小渡船上站着坐着的过客约二十余人,大多数是菜农,他们已经将一担担新鲜蔬菜运到老街上,现在回头来讨第二趟,明早天亮前再将这些菜运到市里各大农贸市场。渡客中有几个年长者,衣着有别于这些菜农的,经打听,原来他们是市文化局的干部,来和悦洲搞文化保护调查研究的。
上岸后,正对着码头的就是清字巷口。清字巷的遗迹在一道街和二道街之间隐约可见。靠近一道街的地方,一幢马头山墙把长长的影子投到清字巷的麻石条上,这些麻石条下就是当年的排水沟。
两座忠于职守的麻石砌就、铁条打箍的消防池,也被埋在山墙的阴影里。
麻石砌就的水池里按照惯例盛满了水,池内的水便是常被文人们用来形容心境平静,毫无杂念的所谓“止水”,绿茵茵的,给人一种沧桑的感觉。
两座消防水池像两位苟延残喘的老人,静静地等待某个日子的来临,尽管它们满怀愤懑。
它们怎么能不愤懑呢?在七月流火的季节里,一场熊熊大火,从三街十三巷的各个角落燃起。开始的浓烟烈焰中,还能看见一群裸露身躯的消防员,抬着水龙,发出歇斯底里的呼救号子。可是不久,这号子的声音就被此起彼伏的呼啦啦的火苗声淹没了。呼救号子没了,水龙散了架子,被火龙无情地吞噬,三街十三巷的上空烈焰遮天蔽日。整整一个月的燃烧,那场面何等悲壮,那场面又是何等的让人撕心裂肺。
火灭了,灰烬将它们埋了个严严实实。
粗糙的麻石从灰烬中露出倔强的身躯,麻石周身的石英砂闪着寒光,犹如一只只眼睛,流露出呼天抢地后绝望的神情。
它们弄不懂,成天守着三街十三巷的这些荷枪实弹的人,为什么保护不了繁华的三街十三巷,而将繁华付之一炬,恨不得连它们这些麻石都要烧成石灰?它们弄不懂彭玉麟将十三巷命名为江、汉、澄、清、浩、泳、潆、洄、汇、洙,当地士绅为三街取名为河、洛、沧,每个字都以三点水做偏旁,怎么就没有达到他们以水克火的初衷呢?
可是它们真真切切地看到,就是这些荷枪实弹的人,冲进一家家店铺、盐仓,而后将其洗劫一空,甚至连残垣断壁都要推倒,希冀从中获取意外。它们真真切切地看到,两湖帮走了,金斗帮走了,大邑帮、新安帮也走了,走得踉踉跄跄,走得失魂落魄;泾太帮、旌德帮、池阳帮甚至连土著帮,也都作鸟兽散,不知所往。
一对菜农夫妇拉着板车,碾过清字巷的麻石条,发出咚咚的响声,夫妻俩的汗水一滴接着一滴摔碎在麻石条上。
一帮菜农聚在清字巷口的山墙下乘荫。他们才懒得把三街十三巷的繁荣挂在嘴上呢,这倒不是因为“和悦街十三号”的历史多少有点不光彩而让人难以启齿,而是因为他们更关心当下的菜市。他们在侃着生意经,在慨叹着市场菜价那么高而种菜的仍然无钱可赚。
粉嫩、新鲜、水生生的蔬菜和黢黑、憔悴、无奈的菜农们的脸庞,在山墙阴影中僵持着。
从一道街到二道街,虽然是两道街,事实上也不过几十米的距离,两道街的中间就隔着一栋房子。从遗迹看,这些房子大都联栋而建,大凡有山墙的地方便是一道巷子了。而这些联栋的房子清一色是前店后坊、楼上居住楼下经营的两层。青砖黛瓦,用石灰出白的封火马头山墙。
清字巷二道街下游,蓬蓬勃勃地生长着野桑树和枫杨,浓荫蔽日。只是二道街的街口处,有一块百十平方的地方,很是阳光。这里便是昔日的鹊江报馆所在。这里之所以阳光,是因为街上居民因地制宜,利用报馆残垣断壁的旧砖碎瓦,垒砌成四方篱笆,中间复垦成一畦菜地。菜地里各色蔬菜青翠碧绿,它们才不管什么报馆不报馆呢,也许只有垒砌在篱笆上的残砖断瓦还时时忆起那昔日的繁华吧。
我没有读过三家报馆出版的报纸——尽管这三份报纸当时的发行量很大,发行范围很广,所以无法揣测它们是否讲述过这片荷叶上上演的故事。我想,它们肯定会的。它们会讲述《中英烟台条约》如何将其列为开放口岸的,尽管讲述者的态度有些暧昧。它们会讲述太平天国的领袖莅临本洲时,和悦洲人那种欢欣中夹杂恐惧的复杂心情。它们还会绘声绘色地描绘国父孙中山先生从大关口弃舟登岸时的隆重、热闹非凡的场面。当然,它们会更多地记录,国民政府每年要从通和两岸拿走一亿一千多万银圆,让世人将这片荷叶赞誉为“绿色宝石”。
在圣公会旧址,我又遇上了市文化局的几位先生,他们正在讨论如何保护修缮这栋将近百年的建筑物。圣公会是在“焦土抗战”中幸免于兵燹的三幢建筑之一,至今仍像一位老绅士一样踞守在原来通往大轮码头的大马路边——尽管大马路几经改造已经面目全非。孟春的斜阳照在这位英国老绅士身上,却无法温暖他的身心,因为他始终被笼罩在遗弃的情绪中,尽管他很倔强,甚至看上去尚有几分慈祥。
圣公会作为英国国教,其年龄应该与和悦洲相当,圣公会落脚和悦洲也许是冥冥之中早就注定了的事。但是,这种缘分背后似乎还存有一点其他动机吧。看看日不落帝国的辉煌历史,看看《中英烟台条约》,看看英国人当年在和悦洲上开办的太古洋行和怡和洋行,前者那可是英国资本垄断旧中国航运事业的机构,直到一九五四年底,正式宣告结束在我国的一切活动。由此看来,这种动机还不可谓昭然若揭吗?
于是我在想,圣公会还是不修缮为好,因为如果今人和后人把圣公会落脚和悦洲当成一种荣耀而不是耻辱,当成繁荣而不是被掠夺,那是不是南辕北辙呢?
甚至和悦街也应该顺其自然,因为当时的繁荣不过是一种扭曲的、被盘剥的、畸形的繁荣,更似一种回光返照的繁荣。这样的繁荣没有也罢,不提也罢。更兼没有国家的强大、民族的富裕,任何繁荣都将会是海市蜃楼、昙花一现。
不长的一道街上大多人去楼空了,有些建筑物已经抵挡不了岁月的侵蚀,开始倾圮。坍塌的屋顶,披挂在杉木横条上,嘎嘎作响,像是在诉说故园情结的失落。昔日高朋满座的厅堂如今已经是蒿草没膝,一簇簇细白的花儿,用她那凄美的微笑,竭力掩盖废墟的没落与不甘。一只燕子停在山墙尖上,怅望东风,心里在想,昔日的主人这会儿是不是也在新的住所凭窗怅望。燕子无奈地梳理着自己的新羽,带着对旧主人的疑问——这还是你的故乡吗?——飞走了。
我从一处废墟里捡拾起两块青砖。我生怕这片荷叶随着江河日下而沉沦,生怕若干年后这株枯荷不再,再也找不到一处枯荷听雨的去处了。有了这两块砖,会或多或少地保存这个孟春午后的枯荷听雨的心境的。
江面太窄,没有容得我将思绪梳理清楚,渡船便到岸了。
残阳如血般地铺在静静的鹊江里。
和悦洲乳名荷叶洲,本来是滔滔长江中的一片荷叶。小荷初露时,不过就是江中一处沙洲,三百年大浪淘沙的积淀,一片荷叶终于植根于鹊江,把它绿宝石般的翠色铺陈在江面上。
没有人知道这片荷叶是否来自莲花宝座,但是,没有人不知道这片荷叶是为古镇而生,与古镇休戚相关荣辱与共。
当年,“乱写梅花十万枝”的曾国藩的部下、长江水师提督彭玉麟,对这片荷叶可是一见钟情,一边在此设参将衙、二府衙屯兵练兵,一边在此设厘金局、皖岸盐务督销局等行政机构,统辖和督办沿江数省盐务,为曾国藩部筹饷。
正是这位“彭宫保”在这片荷叶上生就了三街十三巷的叶脉。正是这些叶脉里流淌着棉花、大豆、茶叶、蚕丝、药材,流淌着烟土,流淌着金银财宝,还流淌着目连大戏、黄梅野风,流淌着深巷卖花的音韵气息,流淌着春宵一刻、千金一笑的风花雪月……流淌着欢歌笑语,也流淌着血雨腥风。
那时的荷叶街已然登峰造极。街面鱼盐成市,百业俱全,商贾云集,日益昌盛。港内帆樯林立,舟楫争流。其时,它的夜景更胜一筹。从长龙山望过去,泊港大船桅灯高悬,犹如点点繁星,小船灯火,忽明忽暗,仿佛流萤掠水;江边路旁,街市巷衢的电灯,把整个江面照得通明。每当风平浪静,江中倒影,恍如海市蜃楼,春江月夜,风动微波,闪金烁银。
正是这片荷叶使得古镇“唯闻满江动樯橹”“帆影江声万马奔”而盛极一时,因为古镇的盛极,人们由荷叶而和悦,赋予她深情的寄托。
我有意选择一个孟春的午后,来看看这片荷叶。我觉得倒是下午更适合欣赏这凋零之美。孟春的天空是瓦蓝的,风儿停歇了脚步,艳阳像一盏巨大的聚光灯,将这片荷叶照得通透而明亮。
从老街划子口上船过渡。小小渡船上站着坐着的过客约二十余人,大多数是菜农,他们已经将一担担新鲜蔬菜运到老街上,现在回头来讨第二趟,明早天亮前再将这些菜运到市里各大农贸市场。渡客中有几个年长者,衣着有别于这些菜农的,经打听,原来他们是市文化局的干部,来和悦洲搞文化保护调查研究的。
上岸后,正对着码头的就是清字巷口。清字巷的遗迹在一道街和二道街之间隐约可见。靠近一道街的地方,一幢马头山墙把长长的影子投到清字巷的麻石条上,这些麻石条下就是当年的排水沟。
两座忠于职守的麻石砌就、铁条打箍的消防池,也被埋在山墙的阴影里。
麻石砌就的水池里按照惯例盛满了水,池内的水便是常被文人们用来形容心境平静,毫无杂念的所谓“止水”,绿茵茵的,给人一种沧桑的感觉。
两座消防水池像两位苟延残喘的老人,静静地等待某个日子的来临,尽管它们满怀愤懑。
它们怎么能不愤懑呢?在七月流火的季节里,一场熊熊大火,从三街十三巷的各个角落燃起。开始的浓烟烈焰中,还能看见一群裸露身躯的消防员,抬着水龙,发出歇斯底里的呼救号子。可是不久,这号子的声音就被此起彼伏的呼啦啦的火苗声淹没了。呼救号子没了,水龙散了架子,被火龙无情地吞噬,三街十三巷的上空烈焰遮天蔽日。整整一个月的燃烧,那场面何等悲壮,那场面又是何等的让人撕心裂肺。
火灭了,灰烬将它们埋了个严严实实。
粗糙的麻石从灰烬中露出倔强的身躯,麻石周身的石英砂闪着寒光,犹如一只只眼睛,流露出呼天抢地后绝望的神情。
它们弄不懂,成天守着三街十三巷的这些荷枪实弹的人,为什么保护不了繁华的三街十三巷,而将繁华付之一炬,恨不得连它们这些麻石都要烧成石灰?它们弄不懂彭玉麟将十三巷命名为江、汉、澄、清、浩、泳、潆、洄、汇、洙,当地士绅为三街取名为河、洛、沧,每个字都以三点水做偏旁,怎么就没有达到他们以水克火的初衷呢?
可是它们真真切切地看到,就是这些荷枪实弹的人,冲进一家家店铺、盐仓,而后将其洗劫一空,甚至连残垣断壁都要推倒,希冀从中获取意外。它们真真切切地看到,两湖帮走了,金斗帮走了,大邑帮、新安帮也走了,走得踉踉跄跄,走得失魂落魄;泾太帮、旌德帮、池阳帮甚至连土著帮,也都作鸟兽散,不知所往。
一对菜农夫妇拉着板车,碾过清字巷的麻石条,发出咚咚的响声,夫妻俩的汗水一滴接着一滴摔碎在麻石条上。
一帮菜农聚在清字巷口的山墙下乘荫。他们才懒得把三街十三巷的繁荣挂在嘴上呢,这倒不是因为“和悦街十三号”的历史多少有点不光彩而让人难以启齿,而是因为他们更关心当下的菜市。他们在侃着生意经,在慨叹着市场菜价那么高而种菜的仍然无钱可赚。
粉嫩、新鲜、水生生的蔬菜和黢黑、憔悴、无奈的菜农们的脸庞,在山墙阴影中僵持着。
从一道街到二道街,虽然是两道街,事实上也不过几十米的距离,两道街的中间就隔着一栋房子。从遗迹看,这些房子大都联栋而建,大凡有山墙的地方便是一道巷子了。而这些联栋的房子清一色是前店后坊、楼上居住楼下经营的两层。青砖黛瓦,用石灰出白的封火马头山墙。
清字巷二道街下游,蓬蓬勃勃地生长着野桑树和枫杨,浓荫蔽日。只是二道街的街口处,有一块百十平方的地方,很是阳光。这里便是昔日的鹊江报馆所在。这里之所以阳光,是因为街上居民因地制宜,利用报馆残垣断壁的旧砖碎瓦,垒砌成四方篱笆,中间复垦成一畦菜地。菜地里各色蔬菜青翠碧绿,它们才不管什么报馆不报馆呢,也许只有垒砌在篱笆上的残砖断瓦还时时忆起那昔日的繁华吧。
我没有读过三家报馆出版的报纸——尽管这三份报纸当时的发行量很大,发行范围很广,所以无法揣测它们是否讲述过这片荷叶上上演的故事。我想,它们肯定会的。它们会讲述《中英烟台条约》如何将其列为开放口岸的,尽管讲述者的态度有些暧昧。它们会讲述太平天国的领袖莅临本洲时,和悦洲人那种欢欣中夹杂恐惧的复杂心情。它们还会绘声绘色地描绘国父孙中山先生从大关口弃舟登岸时的隆重、热闹非凡的场面。当然,它们会更多地记录,国民政府每年要从通和两岸拿走一亿一千多万银圆,让世人将这片荷叶赞誉为“绿色宝石”。
在圣公会旧址,我又遇上了市文化局的几位先生,他们正在讨论如何保护修缮这栋将近百年的建筑物。圣公会是在“焦土抗战”中幸免于兵燹的三幢建筑之一,至今仍像一位老绅士一样踞守在原来通往大轮码头的大马路边——尽管大马路几经改造已经面目全非。孟春的斜阳照在这位英国老绅士身上,却无法温暖他的身心,因为他始终被笼罩在遗弃的情绪中,尽管他很倔强,甚至看上去尚有几分慈祥。
圣公会作为英国国教,其年龄应该与和悦洲相当,圣公会落脚和悦洲也许是冥冥之中早就注定了的事。但是,这种缘分背后似乎还存有一点其他动机吧。看看日不落帝国的辉煌历史,看看《中英烟台条约》,看看英国人当年在和悦洲上开办的太古洋行和怡和洋行,前者那可是英国资本垄断旧中国航运事业的机构,直到一九五四年底,正式宣告结束在我国的一切活动。由此看来,这种动机还不可谓昭然若揭吗?
于是我在想,圣公会还是不修缮为好,因为如果今人和后人把圣公会落脚和悦洲当成一种荣耀而不是耻辱,当成繁荣而不是被掠夺,那是不是南辕北辙呢?
甚至和悦街也应该顺其自然,因为当时的繁荣不过是一种扭曲的、被盘剥的、畸形的繁荣,更似一种回光返照的繁荣。这样的繁荣没有也罢,不提也罢。更兼没有国家的强大、民族的富裕,任何繁荣都将会是海市蜃楼、昙花一现。
不长的一道街上大多人去楼空了,有些建筑物已经抵挡不了岁月的侵蚀,开始倾圮。坍塌的屋顶,披挂在杉木横条上,嘎嘎作响,像是在诉说故园情结的失落。昔日高朋满座的厅堂如今已经是蒿草没膝,一簇簇细白的花儿,用她那凄美的微笑,竭力掩盖废墟的没落与不甘。一只燕子停在山墙尖上,怅望东风,心里在想,昔日的主人这会儿是不是也在新的住所凭窗怅望。燕子无奈地梳理着自己的新羽,带着对旧主人的疑问——这还是你的故乡吗?——飞走了。
我从一处废墟里捡拾起两块青砖。我生怕这片荷叶随着江河日下而沉沦,生怕若干年后这株枯荷不再,再也找不到一处枯荷听雨的去处了。有了这两块砖,会或多或少地保存这个孟春午后的枯荷听雨的心境的。
江面太窄,没有容得我将思绪梳理清楚,渡船便到岸了。
残阳如血般地铺在静静的鹊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