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讨乡医干预在手足口病控制中的措施及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月全镇针对手足口病开展健康教育、重点人群及重点机构疾病防控、加强治疗及居家护理指导等干预措施,以控制手足口病的传播流行,并分析期间发病的8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治疗情况。结果:通过乡医疾病防控干预措施的有效落实,全镇辖区内未暴發手足口病流行;80例手足口病患儿接受乡医干预后相关症状得以好转,部分病情转重者及时送入县医院治疗,没有出现重症病例及死亡病例,预后良好。结论:加强乡医手足口病防控干预,能有效控制手足口病的传染流行,效果显著。
【关键词】手足口病;乡医干预;疾病控制;效果
手足口病(HFMD)主要是因感染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A16型等病毒而诱发的一种传染性常见儿童疾病。该病具有病情发展迅速、传染性较强的特点,对患儿生长发育形成不良影响,但当前手足口病疫苗的价格较贵,预防效果不是100%,接种者很少,因此,积极强化乡医干预工作是控制此病传播的重要途径,相关卫生部门应引起足够重视[1]。我镇乡医针对手足口病积极开展防控干预,并取得较理想的疾病控制效果,将内容汇报为下:
1.对象、方法
1.1病例来源
我镇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间针对手足口病积极开展防控干预,期间共有80例患儿发病,根据《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中有关手足口病诊断标准予以确诊;这些患儿手部、足部及口腔内黏膜均出现疱疹,部分患儿合并低热、咳嗽、呕吐、腹痛、咽痛等相关症状;包含60例男性患儿,20例女性患儿;年龄1.5-10(3.4±0.61)岁;23例为托幼机构儿童,11例为小学生,46例为散居儿童。
1.2干预方法
各卫生室依据《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有关规定,组建干预队伍,组织实施手足口病防控干预工作,具体措施见下:
1.2.1加强疾病预防健康教育
卫生院、卫生室和各学校、幼儿园相互协作开展手足口病健康宣教工作,特别要加强疾病流行期间与发病高峰期间(4-9月)的健康教育宣传,利用广播、宣传栏、宣传画或宣传单、手机短信等媒介宣传手足口病日常防治知识,使广大居民提高手足口病防控意识,并逐步提高防控知识知晓率,宣传内容以手足口病临床表现、主要传播途径、防控基本措施、就医注意事项等为主;若发现了手足口病疑似病例,由卫生室乡医负责监督及时转诊至县医院就诊,确诊病例返回卫生院/卫生室随访管理,由辖区乡医具体负责手足口病防控知识的宣传及指导。
1.2.2加强重点机构和重点人群的疾病防控措施
学龄前儿童属于手足口病的多发、高发群体,为能减少聚集性发病现象,卫生室着重加强本辖区内幼儿园、小学为主的重点场所及散居儿童的疾病防控工作。(1)加强幼儿园和学校的手足口病防控措施:①疾病高发期间,与辖区内幼儿园、学校相互配合,对教职人员开展手足口病防控知识专项培训,指导实施教室、活动室及学校宿舍等场所的严格消毒工作,做到群防群控,防止聚集性疫情爆发。②每天学生入校之前,需接受晨检,及时发现疑似患儿,并对疑似病例采取转诊或居家观察等措施。③手足口病高发期,需重点落实托幼机构监管工作,教育主管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议停课或者停园,乡医每日负责落实相关督查工作。(2)注重加强散居儿童防控措施:认真排查本辖区内的学龄前儿童数量,积极动员各户散居儿童监护人、家长自主参与手足口病的日常防控工作;①教育儿童自觉养成勤洗手、不吃生冷食物、维护个人卫生等良好习惯;②指导儿童家长保持居室环境卫生,餐具在使用前、后需认真清洗并消毒处理,将婴幼儿衣被、玩具进行经常性清洗及曝晒处理,平常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居室空气流通;③在手足口病高发期间,尽可能避免婴幼儿出入空气流通较差、人群大量聚集的公共场所。
1.2.3加强手足口病传染源控制力度和居家护理指导
要有效控制手足口病的流行,就必须加强传染源的控制力度,一旦村里发现手足口病疑似患儿,先将其转诊至县医院确诊,一旦确诊,由县医院统一治疗,乡医做好随访工作,严密监测患儿的临床表现及体征情况,并做好接触人员的消毒和隔离观察工作,防止出现交叉性感染;对于一些新发轻症手足口病病例,及时进行隔离监护,直到体温恢复正常、口腔疱疹及皮疹消退,大概需要2周左右时间,在隔离期内乡医每日负责家庭访视,引导患儿家长掌握必要的居家护理方法,例如,正确观测患儿病情情况,测量体温,进行口腔护理、饮食护理和皮疹护理注意事项等。症状加重者,需及时转入县医院诊治。
2.结果
通过以上乡医干预措施的有效落实,我镇辖区内未暴发手足口病流行;80例手足口病患儿在接受乡医护理干预后,部分患儿低热、咳嗽、呕吐、腹痛、咽痛等相关症状得以好转,部分病情转重者及时送入县医院治疗,没有出现重症病例及死亡病例,预后良好。
3.讨论
乡镇卫生院应对手足口病传播的干预措施主要体现于减少疾病发病概率和降低疾病危害,我镇将该病防控干预措施归纳为以下三方面:(1)卫生院、卫生室和各学校、幼儿园相互协作开展手足口病防控知识宣教工作,利用多种宣传渠道普遍开展防治知识的宣传工作,争取做到家喻户晓,积极动员疾病易感儿童家长提高防控意识,自主参与到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当中[2]。(2)注重加强幼儿园、学校及散居儿童的管理工作,在手足口病高发期内,卫生室对本辖区内这些重点机构进行主动监测,督促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以尽早发现手足口病患儿,防范疫情进一步蔓延。(3)加强手足口病传染源控制力度和居家护理指导,有利于控制交叉感染,减少疾病危害,帮助手足口病轻症患儿尽快康复,避免出现重症及死亡病例[3]。
通过乡医疾病防控措施的有效落实,我镇辖区内手足口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80例手足口病患儿预后良好。由此表明,加强乡医手足口病防控干预,能够有效控制手足口病的传播流行,值得持续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任佩佩,陈亚慧,王波,等.某社区2012-2015年学龄前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7,33(03):386-388.
[2]刘红.2009-2016年田村路社区集体儿童传染病发病情况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31):158-159.
[3]温立海,李继耀.手足口病流行与预防进展[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20):16+18.
【关键词】手足口病;乡医干预;疾病控制;效果
手足口病(HFMD)主要是因感染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A16型等病毒而诱发的一种传染性常见儿童疾病。该病具有病情发展迅速、传染性较强的特点,对患儿生长发育形成不良影响,但当前手足口病疫苗的价格较贵,预防效果不是100%,接种者很少,因此,积极强化乡医干预工作是控制此病传播的重要途径,相关卫生部门应引起足够重视[1]。我镇乡医针对手足口病积极开展防控干预,并取得较理想的疾病控制效果,将内容汇报为下:
1.对象、方法
1.1病例来源
我镇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间针对手足口病积极开展防控干预,期间共有80例患儿发病,根据《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中有关手足口病诊断标准予以确诊;这些患儿手部、足部及口腔内黏膜均出现疱疹,部分患儿合并低热、咳嗽、呕吐、腹痛、咽痛等相关症状;包含60例男性患儿,20例女性患儿;年龄1.5-10(3.4±0.61)岁;23例为托幼机构儿童,11例为小学生,46例为散居儿童。
1.2干预方法
各卫生室依据《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有关规定,组建干预队伍,组织实施手足口病防控干预工作,具体措施见下:
1.2.1加强疾病预防健康教育
卫生院、卫生室和各学校、幼儿园相互协作开展手足口病健康宣教工作,特别要加强疾病流行期间与发病高峰期间(4-9月)的健康教育宣传,利用广播、宣传栏、宣传画或宣传单、手机短信等媒介宣传手足口病日常防治知识,使广大居民提高手足口病防控意识,并逐步提高防控知识知晓率,宣传内容以手足口病临床表现、主要传播途径、防控基本措施、就医注意事项等为主;若发现了手足口病疑似病例,由卫生室乡医负责监督及时转诊至县医院就诊,确诊病例返回卫生院/卫生室随访管理,由辖区乡医具体负责手足口病防控知识的宣传及指导。
1.2.2加强重点机构和重点人群的疾病防控措施
学龄前儿童属于手足口病的多发、高发群体,为能减少聚集性发病现象,卫生室着重加强本辖区内幼儿园、小学为主的重点场所及散居儿童的疾病防控工作。(1)加强幼儿园和学校的手足口病防控措施:①疾病高发期间,与辖区内幼儿园、学校相互配合,对教职人员开展手足口病防控知识专项培训,指导实施教室、活动室及学校宿舍等场所的严格消毒工作,做到群防群控,防止聚集性疫情爆发。②每天学生入校之前,需接受晨检,及时发现疑似患儿,并对疑似病例采取转诊或居家观察等措施。③手足口病高发期,需重点落实托幼机构监管工作,教育主管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议停课或者停园,乡医每日负责落实相关督查工作。(2)注重加强散居儿童防控措施:认真排查本辖区内的学龄前儿童数量,积极动员各户散居儿童监护人、家长自主参与手足口病的日常防控工作;①教育儿童自觉养成勤洗手、不吃生冷食物、维护个人卫生等良好习惯;②指导儿童家长保持居室环境卫生,餐具在使用前、后需认真清洗并消毒处理,将婴幼儿衣被、玩具进行经常性清洗及曝晒处理,平常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居室空气流通;③在手足口病高发期间,尽可能避免婴幼儿出入空气流通较差、人群大量聚集的公共场所。
1.2.3加强手足口病传染源控制力度和居家护理指导
要有效控制手足口病的流行,就必须加强传染源的控制力度,一旦村里发现手足口病疑似患儿,先将其转诊至县医院确诊,一旦确诊,由县医院统一治疗,乡医做好随访工作,严密监测患儿的临床表现及体征情况,并做好接触人员的消毒和隔离观察工作,防止出现交叉性感染;对于一些新发轻症手足口病病例,及时进行隔离监护,直到体温恢复正常、口腔疱疹及皮疹消退,大概需要2周左右时间,在隔离期内乡医每日负责家庭访视,引导患儿家长掌握必要的居家护理方法,例如,正确观测患儿病情情况,测量体温,进行口腔护理、饮食护理和皮疹护理注意事项等。症状加重者,需及时转入县医院诊治。
2.结果
通过以上乡医干预措施的有效落实,我镇辖区内未暴发手足口病流行;80例手足口病患儿在接受乡医护理干预后,部分患儿低热、咳嗽、呕吐、腹痛、咽痛等相关症状得以好转,部分病情转重者及时送入县医院治疗,没有出现重症病例及死亡病例,预后良好。
3.讨论
乡镇卫生院应对手足口病传播的干预措施主要体现于减少疾病发病概率和降低疾病危害,我镇将该病防控干预措施归纳为以下三方面:(1)卫生院、卫生室和各学校、幼儿园相互协作开展手足口病防控知识宣教工作,利用多种宣传渠道普遍开展防治知识的宣传工作,争取做到家喻户晓,积极动员疾病易感儿童家长提高防控意识,自主参与到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当中[2]。(2)注重加强幼儿园、学校及散居儿童的管理工作,在手足口病高发期内,卫生室对本辖区内这些重点机构进行主动监测,督促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以尽早发现手足口病患儿,防范疫情进一步蔓延。(3)加强手足口病传染源控制力度和居家护理指导,有利于控制交叉感染,减少疾病危害,帮助手足口病轻症患儿尽快康复,避免出现重症及死亡病例[3]。
通过乡医疾病防控措施的有效落实,我镇辖区内手足口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80例手足口病患儿预后良好。由此表明,加强乡医手足口病防控干预,能够有效控制手足口病的传播流行,值得持续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任佩佩,陈亚慧,王波,等.某社区2012-2015年学龄前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7,33(03):386-388.
[2]刘红.2009-2016年田村路社区集体儿童传染病发病情况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31):158-159.
[3]温立海,李继耀.手足口病流行与预防进展[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20):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