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摘 要】目的:观察患者全麻过程中麻醉深度指数的变化,探讨其在患者麻醉深度监测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自2016年1月至 2016 年7月我院收治的ASA(美国麻醉师协会)Ⅰ或Ⅱ级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根据临床经验判断患者的麻醉深度来调节剂置和用药,观察组患者根据麻醉深度指数的变化调节剂置和用药,对比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CSI 波动情况。结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观察患者全麻过程中麻醉深度指数的变化,探讨其在患者麻醉深度监测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自2016年1月至 2016 年7月我院收治的ASA(美国麻醉师协会)Ⅰ或Ⅱ级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根据临床经验判断患者的麻醉深度来调节剂置和用药,观察组患者根据麻醉深度指数的变化调节剂置和用药,对比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CSI 波动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CSI 波动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00%,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根据麻醉深度指数的变化判断患者的麻醉深度,为临床麻醉用药调节提供依据,保证麻醉效果。
【关键词】麻醉深度指数;全麻手术;麻醉深度监测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6-0072-01
麻醉深度指数是临床反映麻醉深度的监测指标,能够保证患者在全麻围术期间,保持生命体征平稳,对于缓解患者术中、术后病痛以及提升麻醉的安全性和效果均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为临床指导麻醉用药提供科学的依据。对进一步提升对麻醉深度的判断水平,本文随机选取了2016年1月至 2016 年7月我院收治的ASA(美国麻醉师协会)Ⅰ或Ⅱ级患者60例,具体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6年1月至 2016 年7月我院收治的ASAⅠ或Ⅱ级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男性14人,女性16人,年龄34-68岁,平均年龄(46.4±2.7)岁;对照组男性17人,女性13人,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为(47.3±2.4)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手术方式和方法等基础资料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采用咪唑安定0.05 mg /kg、丙泊酚2mg /kg、芬太尼4μg /kg、维库溴铵0.1 mg /kg麻醉诱导,联合诱导插管,机械通气[2];手术过程中,对照组患者由麻醉科医师根据临床经验判断患者麻醉深度来调节剂量和用药;观察组患者根据麻醉深度指数的变化调节剂置和用药。
1.3观察指标 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CSI波动情况以及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汇总数据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平均值±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CSI波动情况 研究中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CSI波动情况如表1所示,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CSI 波动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00%,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45,P<0.05),详见表2。
3 讨论
ASA分级标准,指的是美国麻醉师协会(ASA)于麻醉前根据病人体质状况和对手术危险性进行分类,将病人分成的六级。临床研究表明,麻醉方式和药物剂量的选择会影响麻醉效果、手术效果以及手术质量,对患者麻醉深度的有效判断,对于保证术中麻醉效果,減轻患者术后疼痛均有着重要的意义,据报道手术中麻醉深度不当可占到0.4%~8%,严重影响手术质量,影响术后患者的康复。因此,麻醉深度已成为现代麻醉学领域探讨的焦点,如何对患者的麻醉深度进行准确的判断,对保证麻醉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
临床上对患者麻醉深度的判断,通常根据医师的经验进行判断,存在较大的局限性;麻醉深度指数是连续不断反映麻醉深度的监测指标,是反映大脑意识成分的监护仪,能对患者意识消失或恢复起到预测作用[2]。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CSI 波动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对患者的麻醉深度指数进行观察,为临床麻醉用药进行指导,保证麻醉效果,患者的血压和心率较为稳定,麻醉药物剂量使用较少,因此,术后患者苏醒时间短,不良反应少;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00%,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证实了准确的麻醉药物剂量和方式的选择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保证手术效果,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综上所述,根据麻醉深度指数的变化判断患者的麻醉深度,为临床麻醉用药调节提供依据,保证麻醉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忠兴,陈方基.应用麻醉深度指数复合喉罩技术对老年患者下腹部手术静脉复合全麻监测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5(5):102-104.
[2]邱红雨,李晶莹,张国庆,等.麻醉深度指数用于全麻手术期间麻醉深度监测的临床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4,4(1):32-33.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47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6-0050-01 糖尿病是一种高发疾病,特别是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很高,会引起很多并发症,威胁病人的安全和健康。非酮性高渗性糖尿病昏迷就是糖尿病引起的一种急性并发症,了解并发症的主要诱因对预防和降低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就来介绍一下什么是非酮性高渗性糖尿病昏迷,说一说它的出现与哪些因素有关。 1什么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6-0054-01 手术是一种侵入性操作,在此期间,患者不仅要承受疾病带来的痛苦,还会受到麻醉及手术的影响,并且不管是哪种手术,都存在一定风险性,带给患者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从患者决定手术治疗开始直到疾病恢复具有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患者心理变化较为强烈,并且具有较大心理压力,也比较容易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
【摘 要】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研究需要,对2018年3月-2019年3月胸腹部急性创伤的66例患者进行研究,对其分别进行X线检查和多层螺旋CT诊断,并与手术结果相对比,观察两种检查方式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在临床诊断准确性方面,CT诊断结果与治疗结果相比较,诊断准确率为100%,X线诊断结果与治疗结果相比,诊断准确率为83.33%,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
【摘 要】目的:研究腹壁自体筋膜经腹膜外盆底悬吊术在治疗女性保留生育功能的盆底脱垂中的应用。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24例患者行腹壁自体筋膜经腹膜外盆底悬吊术,观察疗效及预后。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年脱垂最远端与处女膜水平的距离 < 0 cm 。结论:此种手术方式不改变盆腔脏器本身的解剖结构,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盆底组织器官的完整性,术后生活质量不受影响。【关键词】腹壁自体筋膜;保留生
【摘 要】目的:分析奥拉西坦联合高压氧治疗血管性痴呆所取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3月~2018年10月诊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92例进行治疗分析,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采用奥拉西坦联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奥拉西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智力和日常活动能力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智力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相似,经过治疗后观察组评价指标数据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
【摘 要】通过对我国流动人口特征的分析,以及对流动人口艾滋病高危因素现状的分析,提出关于流动人口艾滋病危险因素的相关建议,为降低流动人口中艾滋病的感染提供参考。【关键词】流动人口;艾滋病;危险因素;建议【中图分类号】R1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6-0066-02 1 引言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主要是对人体的免疫系统造成破坏,使人体失去免疫
【摘 要】目的:探讨血清炎症指标在口腔种植修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接受口腔种植修复的45例治疗者纳入观察组,将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1、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尿脱氧吡啶啉(UDPD)/肌酐(Scr)。结果:观察组术前与对照组血清CRP、IL-1、IL-6、TNF-
【摘 要】文章主要分析几种超声检查新技术在乳腺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关键词】乳腺;超声检查新技术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6-0069-02 1 引言 乳腺癌是女性面临的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威胁女性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对于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成为促进患者预后的关键。基于此,需要医疗机构提升乳腺检查技术水平,应用先进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开展急诊救治的有效方案,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 将2016年7月至2018年9月在本院急诊治疗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的260例设为研究对象,经随机分组为观察组(130例)以及对照组(1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急诊救治方案,观察组患者接受针对性的急诊救治措施,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中患者总疗效率显著比对照组要高(P<0.05)。结论 临床上针对
【摘 要】目的:探究将空气压力波治疗仪运用于产科的意义。方法:2019年1月-2019年5月期间产科手术患者4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空气压力波治疗)各200例,对比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结果:观察组DVT发生率(0.50%)较对照组(4.50%)更低,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均常规检查下肢彩超以排除DVT。 1.2.1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