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20年初新冠疫情的爆發,让我国现有医疗服务体系长期以来的不足的备受大众关注,构建中国特色的新型医疗体系之路上任重道远。在疫病防治常态化和“内循环”经经济下,如何建立政府机构与商户之间在医疗服务体系方面的合作,增强企业个体特别是服务业民营企业在新型医疗健康服务体系中参与程度?如何发挥行业作用?本文以餐饮服务“大健康”领域服务升级为例,从医疗体系的现状以及疫情中民营企业面临问题梳理分析,以创新餐饮业服务方式发挥其在医疗服务体系中的作用为例,提出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社会中坚力量在中国特色新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发展方向,思考如何构架以新型医疗健康服务体系以“内循环”助力发展。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新型医疗健康服务体系;服务升级
继2003年“非典”以来,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使我国面临了又一次重大公共卫生安全危机,是对医疗卫生体系服务水平和紧急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的一次大考验。近年来,我国医疗救治、疾病预防水平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治愈疗养、健康维护发展较为缓慢。这种不平衡的发展态势形成了目前以救治为主,服务滞后的医疗服务体系,也在疫情爆发期间显得尤为突出,也映射出了重大卫生疾病的救治和防控之间的断隔,因此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医疗健康服务体系的现状及问题
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确定了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 “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医疗服务体系的长期发展规划。新医改十年以来,我国不断深化医疗资源下沉,由单一医疗救治逐步向建设多级化的医疗体系发展,构建全民“大健康”意识。
在医疗服务体系转变同时,社会其他服务配套并没有发挥协同作用升级适配,就使得医疗健康体系细化显得尤为艰难。在此次疫情爆发期间,虽依托逐步完善的医疗服务体系以及政府主导的联防联控机制,疫情得到有效的被控制,但回顾防疫过程的关键环节,可以发现在现有医疗体制下健康服务资源、服务的配置和保障上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提供保障的主体不能满足医疗健康服务要求,各级医疗部门在健康服务方面,缺乏专门管理,管理不规范。以餐饮服务保障为例,餐饮业作为零售业,行业规模巨大,门槛进入较低,初期成本投入不高,同时消费者对于餐食的需求量大,需求呈现多样化,各式各样的餐馆层出不穷。餐饮业对人群的依赖度极高,人流量的大小直接影响餐饮服务的收入。在百家争艳的餐饮市场,如何吸引顾客,形成自己独特的模式成为经营的关键因素。目前的餐饮业缺乏精准化服务,并没有对有不同需求的客人进行细分,对于疾病患者、有忌口、有营养搭配需求、健康管理的人群缺乏规范的专业服务。将“大健康”理念与餐饮行业相结合的餐饮商家更是寥寥无几。
其次,区别于一般的餐饮服务,医院食堂主要向患者及其家属和职工提供饮食呈现特殊性,即在需求上体现多层次的要求,对于患者而言需要营养膳食,对于医院职工需要满足大众口味。一方面内部食堂管理不规范,基本采用对外承包制,而这些对外承包餐食主要以营利为目的,管理规范性较低,提供的都是普遍化的餐饮服务。另一方面餐食缺乏综合性,餐食为了迎合大多数人的饮食习惯,无法为患者的虚弱体质提供相应的营养餐食和要求更高的卫生标准,缺乏专业化饮食服务方案。
再次,拥有特殊体质的“隐性患者”的饮食健康应该得到更多关注。除了需要手术治疗等住院患者外,一些患有慢性疾病和特殊体质的群体也对饮食有着较高的个性化需求。例如对于高血压,糖尿患者饮食中需要忌口脂肪海鲜类食物,对于过敏者饮食中需要注意禁食致敏原食物,对于消化系统的患者则需要减少辛辣刺激食物的食用。然而,对于此类群体缺乏对应的专业化营养服务支持,这类群体通过自己查找饮食忌口,营养方案来安排饮食。面对各式食物各种特性,这种试探性的方法,容易食不对症,食不对意,甚至误食忌口触发本可以避免的不适,餐饮服务缺乏为特殊体质群提供专业营养搭配定制化的饮食。
二、创新餐饮专业服务形式,实现健康医疗饮食服务精准对接
为能够满足医病患以及特殊群体在饮食方面的需求,创新医患专业餐饮服务,提供更营养健康的饮食服务,现有的餐饮服务条件有很大的提升改进空间。餐饮商户规模小,管理度高,精准化的服务优势,可以很好地可以发挥其在提供健康饮食方面的作用。同时在餐品设置上增添医患服务专区,如研发护心血管,养胃,低油低脂等专门菜品,为患者设置营养搭配餐进行专业化的营养配套服务。
首先,升级硬件设施,优化卫生条件。健康餐饮的服务对象主要集中在身体体质特殊,治疗康复,患有慢性疾病等对于食品有高要求的群体,这类群体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忌口,有助治疗,防止摄入过量营养均衡等,而要满足以上条件食品卫生安全,还需要增加灭菌专用设施。
其次,配备专业营养管理师,注重质量和营养搭配。针对医患群体的健康营养需要,聘请医疗知识和营养师的资格专业营养人员。针对每一位客户的身体诉求和口味特点制定营养均衡和味道合适的配餐。充分发挥餐饮商户规模小,管理度高,精准化的服务优势,提供定制化营养餐饮服务。
三、发挥民营商户+医院+政府机构协同力量,完善“大健康”全流程服务
疫情期间作为需求主体的医院和被限制出行的民众和作为提供服务的民营商户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供需断隔。一边是物资、消费需求找不到合适的服务方,一边是服务方经营停滞不能通过以往的方式提供服务。医疗健康服务体系统筹需要常态化,打通救治和防治之间的断隔,发挥社会力量的辅助作用。政府机构与商户之间在医疗服务体系方面的合作,发挥政府职能,指引稀缺资源合理流向,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给予参与到其中的民营商户起到政策性的支持,满足更为细化的人员需求。在政府、民营商户和各级医疗部门通力合作下,构建真正利民惠民的健康服务体系,共同构建“大健康”环境。在这种“三位一体“的服务支持下,既拓宽了民营商户新的发展方向,又能提高商户自身在健康服务体系的主动性。
综上所述,餐饮服务业发挥其在医疗将康服务体系中作为社会力量的重要作用,有助于完善健康产业布局,下游产业服务于医疗服务体系,促进服务升级整体优化。有利于从以“治”为主转变为先养护预防再治疗后疗养的医疗健康体系。从被动治疗到主动养护,从最基本的医疗卫生层面到健康层面再到社会发展层面不断深化的体系建设。从生活行为方式、生产生活环境以及医疗卫生服务等健康影响因素着手,建立全流程的健康配套服务形成健康服务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吴俊,叶冬青.新中国公共卫生实践辉煌 70 年[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9(10):1176-1180.
[2]龚震晔,陈玮,费健,杨伟国.新医改下医联体三级康复医疗服务可行性探讨[J].中国医院管,2017(01):31-33.
[3]乌日图.关于新冠疫情引发的几点思考[J.]中国医疗保,2020(06):9-10.
[4]王泽华.从英美医疗服务体系看我国医养结合模式的推广[J].上海保险,2016(12):38-40.
[5]傅亚平.新时代餐饮业转型升级背景下营养配餐专业人才需求研究[J].食品安全导刊, 2019(30):65.
[6]鲍勇.重大疫情后健康服务业发展机遇、模式与政策建议[J].健康研究,2020(03):241-243.
[7]许速.整合医疗服务体系要素 推进健康服务业发展[J].经济导刊,2019(12):50-53.
作者简介:陈文琪(1999—),女,四川成都人,本科,会计学;谢欣(1982—),女,山西代县人,博士,讲师,从事财税理论与政策研究。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新型医疗健康服务体系;服务升级
继2003年“非典”以来,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使我国面临了又一次重大公共卫生安全危机,是对医疗卫生体系服务水平和紧急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的一次大考验。近年来,我国医疗救治、疾病预防水平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治愈疗养、健康维护发展较为缓慢。这种不平衡的发展态势形成了目前以救治为主,服务滞后的医疗服务体系,也在疫情爆发期间显得尤为突出,也映射出了重大卫生疾病的救治和防控之间的断隔,因此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医疗健康服务体系的现状及问题
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确定了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 “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医疗服务体系的长期发展规划。新医改十年以来,我国不断深化医疗资源下沉,由单一医疗救治逐步向建设多级化的医疗体系发展,构建全民“大健康”意识。
在医疗服务体系转变同时,社会其他服务配套并没有发挥协同作用升级适配,就使得医疗健康体系细化显得尤为艰难。在此次疫情爆发期间,虽依托逐步完善的医疗服务体系以及政府主导的联防联控机制,疫情得到有效的被控制,但回顾防疫过程的关键环节,可以发现在现有医疗体制下健康服务资源、服务的配置和保障上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提供保障的主体不能满足医疗健康服务要求,各级医疗部门在健康服务方面,缺乏专门管理,管理不规范。以餐饮服务保障为例,餐饮业作为零售业,行业规模巨大,门槛进入较低,初期成本投入不高,同时消费者对于餐食的需求量大,需求呈现多样化,各式各样的餐馆层出不穷。餐饮业对人群的依赖度极高,人流量的大小直接影响餐饮服务的收入。在百家争艳的餐饮市场,如何吸引顾客,形成自己独特的模式成为经营的关键因素。目前的餐饮业缺乏精准化服务,并没有对有不同需求的客人进行细分,对于疾病患者、有忌口、有营养搭配需求、健康管理的人群缺乏规范的专业服务。将“大健康”理念与餐饮行业相结合的餐饮商家更是寥寥无几。
其次,区别于一般的餐饮服务,医院食堂主要向患者及其家属和职工提供饮食呈现特殊性,即在需求上体现多层次的要求,对于患者而言需要营养膳食,对于医院职工需要满足大众口味。一方面内部食堂管理不规范,基本采用对外承包制,而这些对外承包餐食主要以营利为目的,管理规范性较低,提供的都是普遍化的餐饮服务。另一方面餐食缺乏综合性,餐食为了迎合大多数人的饮食习惯,无法为患者的虚弱体质提供相应的营养餐食和要求更高的卫生标准,缺乏专业化饮食服务方案。
再次,拥有特殊体质的“隐性患者”的饮食健康应该得到更多关注。除了需要手术治疗等住院患者外,一些患有慢性疾病和特殊体质的群体也对饮食有着较高的个性化需求。例如对于高血压,糖尿患者饮食中需要忌口脂肪海鲜类食物,对于过敏者饮食中需要注意禁食致敏原食物,对于消化系统的患者则需要减少辛辣刺激食物的食用。然而,对于此类群体缺乏对应的专业化营养服务支持,这类群体通过自己查找饮食忌口,营养方案来安排饮食。面对各式食物各种特性,这种试探性的方法,容易食不对症,食不对意,甚至误食忌口触发本可以避免的不适,餐饮服务缺乏为特殊体质群提供专业营养搭配定制化的饮食。
二、创新餐饮专业服务形式,实现健康医疗饮食服务精准对接
为能够满足医病患以及特殊群体在饮食方面的需求,创新医患专业餐饮服务,提供更营养健康的饮食服务,现有的餐饮服务条件有很大的提升改进空间。餐饮商户规模小,管理度高,精准化的服务优势,可以很好地可以发挥其在提供健康饮食方面的作用。同时在餐品设置上增添医患服务专区,如研发护心血管,养胃,低油低脂等专门菜品,为患者设置营养搭配餐进行专业化的营养配套服务。
首先,升级硬件设施,优化卫生条件。健康餐饮的服务对象主要集中在身体体质特殊,治疗康复,患有慢性疾病等对于食品有高要求的群体,这类群体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忌口,有助治疗,防止摄入过量营养均衡等,而要满足以上条件食品卫生安全,还需要增加灭菌专用设施。
其次,配备专业营养管理师,注重质量和营养搭配。针对医患群体的健康营养需要,聘请医疗知识和营养师的资格专业营养人员。针对每一位客户的身体诉求和口味特点制定营养均衡和味道合适的配餐。充分发挥餐饮商户规模小,管理度高,精准化的服务优势,提供定制化营养餐饮服务。
三、发挥民营商户+医院+政府机构协同力量,完善“大健康”全流程服务
疫情期间作为需求主体的医院和被限制出行的民众和作为提供服务的民营商户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供需断隔。一边是物资、消费需求找不到合适的服务方,一边是服务方经营停滞不能通过以往的方式提供服务。医疗健康服务体系统筹需要常态化,打通救治和防治之间的断隔,发挥社会力量的辅助作用。政府机构与商户之间在医疗服务体系方面的合作,发挥政府职能,指引稀缺资源合理流向,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给予参与到其中的民营商户起到政策性的支持,满足更为细化的人员需求。在政府、民营商户和各级医疗部门通力合作下,构建真正利民惠民的健康服务体系,共同构建“大健康”环境。在这种“三位一体“的服务支持下,既拓宽了民营商户新的发展方向,又能提高商户自身在健康服务体系的主动性。
综上所述,餐饮服务业发挥其在医疗将康服务体系中作为社会力量的重要作用,有助于完善健康产业布局,下游产业服务于医疗服务体系,促进服务升级整体优化。有利于从以“治”为主转变为先养护预防再治疗后疗养的医疗健康体系。从被动治疗到主动养护,从最基本的医疗卫生层面到健康层面再到社会发展层面不断深化的体系建设。从生活行为方式、生产生活环境以及医疗卫生服务等健康影响因素着手,建立全流程的健康配套服务形成健康服务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吴俊,叶冬青.新中国公共卫生实践辉煌 70 年[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9(10):1176-1180.
[2]龚震晔,陈玮,费健,杨伟国.新医改下医联体三级康复医疗服务可行性探讨[J].中国医院管,2017(01):31-33.
[3]乌日图.关于新冠疫情引发的几点思考[J.]中国医疗保,2020(06):9-10.
[4]王泽华.从英美医疗服务体系看我国医养结合模式的推广[J].上海保险,2016(12):38-40.
[5]傅亚平.新时代餐饮业转型升级背景下营养配餐专业人才需求研究[J].食品安全导刊, 2019(30):65.
[6]鲍勇.重大疫情后健康服务业发展机遇、模式与政策建议[J].健康研究,2020(03):241-243.
[7]许速.整合医疗服务体系要素 推进健康服务业发展[J].经济导刊,2019(12):50-53.
作者简介:陈文琪(1999—),女,四川成都人,本科,会计学;谢欣(1982—),女,山西代县人,博士,讲师,从事财税理论与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