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罚学生”之思考

来源 :现代教育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ronfe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罚学生,无疑是一种不科学、不理智的行为,给学生带来了身心上的伤害,但是学生无视学校纪律,顽固任性,对教育毫无敬畏之心也不容小觑。学校是每一位学生从无知走向熟的地方,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本文从原因进行分析,并就教育不能没有惩罚问题进行了思考并结合自身教育实践提出几点策略。
  [关键词]体罚 惩罚 思考
  1.教师体罚学生形成的原因
  1.1 教师自身素质和心理问题
  从屡见教师体罚学生的事件看,我们的老师为什么对学生"恨之入骨"?大多数后果严重恶劣的体罚事件,主要原因和老师的素质有密切关系。不少老师由于各种压力和原因,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他们对学生的态度往往都很严厉,极易导致和学生之间的矛盾,一旦发现有学生不听自己的话,平时积聚在内心的压力和火气就会一股脑儿迸发出来,很容易做出难以控制的不理智行为。
  1.2 外部的原因
  1.2.1 传统观念与家长的支持
  家长授意——壮了胆。 "严是爱,松是害"的观念还很流行,不少家长都要求教师管严些,教师认为体罚学生似乎是"分内之事"。1.2.2 学校的领导睁只眼闭只眼
  不少学校领导认为"不管白猫黑猫,能管住老鼠的就是好猫",只要能把学生管住,教学成绩好,不给领导添麻烦,就是好老师。
  1.2.3 社会观念
  体罚现象是传统的中国教育思想"严师出高徒"的惯性体现。此外,升学考试指挥棒高悬在教师头顶的现象,也导致了教师体罚学生行为层出不穷。很多家长认为:老师打人本来无可厚非,只是不要打得太重了。就连一些学生也觉得老师打学生理所当然,认为"老师打你,还不是为你好?"
  1.2.4 学生行为更显"猖狂", 教者无奈亮"杀手锏"
  中小学学生年龄小不懂事,加之在家里是"公主"、"皇帝", 面对老师的善意劝阻,苦口婆心,学生认为是老师无能,言语行为过激,不顾及教师的权威与尊严。
  2.禁止体罚学生的对策
  2.1 更新教育观念,端正办学思想
  学校要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把学校德育工作摆在首要位置,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将"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的要求落实到教育工作中的各个环节,把培养合格人作为学校的主要任务,坚持正确的人才观、成才观,坚持把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根本性战略任务,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敬业精神,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2.2 加强教师的法制教育,启迪教师的民主意识
  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教师学习国家颁布的各种教育法规,尤其是有关严禁体罚学生的法律条款,以增加教师的法制观念和守法意识,提高"法"的规范性和约束性,自觉约束自己行为,形成依法施教的良好风气。同时,要清除教师思想中的封建残余及旧的教育传统偏见,加强民主思想教育,增强民主意识,大力提倡师生民主、平等新型关系,杜绝教师违法行为发生。
  2.3 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水平
  首先应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准则,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教师师德境界和敬业精神,使教师真正爱事业、爱学生、为人师表。其次要帮助教师不断提高教学管理能力,在教育方法上坚持正面教育,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教育艺术。再次要帮助教师,尤其青年教师具备自制能力,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丧失理智。
  2.4 建立严格的教师管理制度和有效的监督机制
  学校要建立起完整配套、切实可行的教师管理制度和有效地监督机制,以规范教师的教育行为;有效地监督教育法律的执行情况,并要有经常性检查的、严格的工作制度,以免恶性事件的发生,使教师注意纠正管理行为中一些不当做法,养成正确教育行为,从根本上遏止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现象的发生和蔓延。
  参考文献
  [1] 马卡连柯(苏),《教育诗》, 海天出版社,1998年版
  [2] 夸美纽斯(捷克)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 约翰·洛克(英)著,徐诚、杨汉麟译,《教育漫话》,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年版 〔5〕卢梭(法)著,李平沤译, 《爱弥儿》,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其他文献
[摘要]素质教育改革对当前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新课改倡导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着重提高自主学习和合作的能力;并逐步提高学生用语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养成语文思维的习惯。因此语文课堂的高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初中语文 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实现课堂教学的有
期刊
现代中学教学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语文教学也必须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把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把传授知识同发展语文能力、发展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把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能动的、网络式都和强有力的培养训练,使学生真正具备能够适应社会生存的语文能力。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树立培养能力是语文教学永恒的目标
期刊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使学校管理观念发生了相应的变革,新课程中的学校更加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新课改 管理 责任  中国教育改革的关键在哪里?我认为是教育管理的体制与机制问题。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对教育体制进行过一次改革,但是,校长负责制和教师聘任制并没有真正落实。教育的管理机制依然是计划经济时代的模式,教育主管部门统得过多,管得过死。校长不能自主办学,教师不
期刊
根据新的《课程标准》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本节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以怀仁一中教学三要素(即:学案导学、目标教学、三转五让)为指导,运用我校"335"模式进行教学。在课堂上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思考、主动实践,在教师合理、有效的引导和点拨下进行高效率学习,以充分体现合作的精神、探究的过程,从而实现对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培养。  1.课程标准  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  理解
期刊
[摘要]实践证明,良好的班集体始终激励着学生不断进取,主动、健康地成长,能使得学生心情愉快,更加积极、轻松,充满激情地投入学习中去。《浅谈班集体的组织和培养》就是站在班主任的角度上,从确定班级目标、营造班集体气氛、培养班干部、转化后进生和发挥榜样作用五个方面,论述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的。  [关键词]班集体 班主任 班干部 班级目标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目的,也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
期刊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需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伴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只有创新教学思维,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性思维,开启学生的创新大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创新的能力。下面结合语文教学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创设教学氛围,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校教育应该以教育学生为本。许多活生生的教学事例说明:严厉、
期刊
[摘要]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既激发了  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学好了历史知识,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使历史  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了历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引导 课堂艺术 社会实践  历史学科在初中课程中,既不同于语、数、外这些基础学科那么  重要,也不同于理、化、生学科重实验的直观教学,通过观看老师的  演示实验或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对知识的记记忆非
期刊
在学习过程中,错误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对错误进行系统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教师可以通过错误来发现学生的不足,从而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其次,错误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揭示了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最后,错误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不断尝试的结果。本文就初中学生数学解题错误作一简要分析。  1.对待初中学生解题错误的态度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害怕学生出现解题错误,对错
期刊
[摘要]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 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  [关键词]感悟的课堂 开放的课堂 交流的课堂 情感的课堂  走进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轨迹,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位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师,一节节撞击着智慧火花的语文课堂。主体意识,创新意识感人深思,"三维整合"耳濡目染。我以个人体会谈
期刊
[摘要]新课程的语文教学设计应该包括整体的教学设想和具体的教学步骤两大部分内容,语文教学就要通过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共同有效的参与来达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全面落实。只有把学科知识的达成度、过程和方法的适切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度这三维纬度相融合才能更科学、更人文的形成一堂好课,进而使学生和教师共同受到更高尚、更纯净、更有研究性的教育与学习,心灵也得到更好的陶冶。  [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