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铃薯播种前的种薯消毒是马铃薯病害防治的关键。为探索种薯不同消毒方法对马铃薯免耕栽培大田病害发生以及对产量、效益的影响,为指导马铃薯生产提供技术依据,2010年春季在和平乡新城村进行本试验。
一、材料与设计
1.试验设计
试验设4个处理,A:整薯消毒即播种前15d整薯放在72%g露可溶性粉剂100g对水50kg的药液中浸泡15min后捞起晾干,播种时切薯后采用双飞粉对薯块进行拌种;B:切块消毒即整薯不消毒,播种时种薯切块后立即用双飞粉1000g+克露10g+多菌灵20g+新植霉素1g配制的消毒剂拌种消毒。C:整薯消毒+切块消毒即整薯药液浸泡消毒(方法同处理A),种薯切块后用自配消毒剂拌种消毒(方法同处理B);D:空白对照即整薯和切后薯块均不消毒,种薯切块后采用双飞粉拌种。三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面积0.02亩,外设保护行。
2.试验情况
试验于2010年4月28日播种,供试品种为早大白,采取种植方式删除改成:垄底宽90cm、垄顶宽40cm,垄体高25cm的“90cm大垄栽培模式”。亩施45%三元复合肥80kg作基肥,亩盖稻草900kg,各小区相同。播种后不再进行施肥、喷药处理。2010年5月14日各处理开始出苗,2010年5月19日达到始苗,2010年5月28日齐苗。2010年9月8日全田植株枯黄成熟收获。
二、结果与分析
1.对病害发生的影响
齐苗后分别在苗期、开花期和膨大期进行病情调查,均未发现病害发生。2010年8月19日即收获期前15天对各处理的每小区植株地上部分进行全田病情调查(结果见表1)。病毒病:A、C两处理发病率高于对照,B处理发病率低于对照,应为本试验所用药物对病毒病防治无效。茎腐病:全田发生较轻,对照处理D的发病率最高为2.36%,处理A的发病率1.37%低于对照处理,B、C两处理没有发生病害。早疫病:表现为叶片出现病斑,對照处理D发病率为1.75%,处理A发病率为1.08%,B、C两处理为0.54%,处理A、B、C的发病率均低于对照。晚疫病:对照处理D的发病率为20.21%,处理B发病率为10.43%,比对照低9.78%,A处理发病率为10.08%比对照低10.13%,C处理发病最轻,发病率为6.25%,比对照低13.96%,比A、B处理分别低3.83%和4.18%,收获时对薯块进行调查,没发现薯块发生晚疫病为害。以上分析表明,不同种薯消毒方法对病害均收到较好防治效果,其中整薯消毒后再进行切块消毒的消毒方法效果最好,尤其对晚疫病的防治效果更优。
2.对薯块结构的影响
收获时对每小区进行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10株植株,调查薯块数量和重量及大小薯结构。从调查结果看,平均每株结薯个数,处理C为4.4个比对照处理D的4.3个多0.1个,处理B为4.3个与对照处理D相同,处理A为4.2个比对照处理D少0.1个;平均每株薯重处理C为0.34kg,处理B为0.33kg,处理A为0.32kg,分别比对照处理D的0.31kg多0.03kg、0.02kg、0.01kg。按照客商对早大白的收购规格以50g以上为大薯进行收购的标准分级,平均每株大薯个数处理C为2.1个,比对照处理D的1.9个多0.2个,处理A、处理B均为2个,分别比对照处理D多0.1个;平均每株大薯重处理C为0.23kg,处理B和处理A均为0.22kg,均比对照处理D为重。说明种薯消毒与否对薯块的形成数量并无明显影响,但不同消毒方法对病害的防治效果不同,对薯块膨大和增重的影响也不同。三种种薯消毒方法在总薯重、大薯数量和大薯重方面均好于对照,其中整薯消毒+切块消毒的方法最好,而种薯切块消毒方法则优于整薯消毒方法。
3.对产量的影响
对各小区产量进行方差分析,采取t测验,LSD0。05=2.72,LSD0。01=4.12,与对照处理D进行比较(见表3),处理C平均亩产1920kg,比对照亩增185kg,增产10.7%,差异显著;处理B平均亩产1910kg,比对照亩增175kg,增产10.1%,差异显著;处理A平均亩产1760kg,比对照亩增25kg,增产1.4%,但差异不显著。
4.对经济效益影响
本试验中除农药投入种类和用量不同外,各处理之间其他投入相同,按照50g以上鲜薯为商品薯,由客商以1.2元/kg价格收购,50g以下小薯以0.3元/kg价格出售,按大薯重比例计算商品薯,比较各处理间经济效益(见表4),处理 C产量、产值和纯收入最高,亩产值1745.82元,亩纯收入674.32元,比对照处理D亩产值1527 .69元,亩纯收入495.69增加218.13元、178.63元;其次为处理B,亩产值1719.6元,亩纯收入660.1元,比对照处理D增加191.91元、164.41元;处理 A产量与对照处理D无显著差异,但在病害防治上取得一定效果,提高了鲜薯商品率,从而提高产值,亩产值1617.81元,亩纯收入573.91元,比对照处理D增加90.12元、78.12元。
三、小结
试验结果表明:种薯整薯消毒+切薯后薯块消毒的方法,播种后防病效果好,产量高,经济效益佳,在大田生产上可以作为马铃薯栽培中种薯消毒的主推技术进行推广应用;种薯切薯后薯块消毒的方法,防病效果较好,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可以在马铃薯栽培上推广应用;使用克露对水配制的药液进行整薯浸泡消毒的方法,对晚疫病有一定的效果,但防病不全面,影响产量提高,不提倡在生产上进行大面积应用。
一、材料与设计
1.试验设计
试验设4个处理,A:整薯消毒即播种前15d整薯放在72%g露可溶性粉剂100g对水50kg的药液中浸泡15min后捞起晾干,播种时切薯后采用双飞粉对薯块进行拌种;B:切块消毒即整薯不消毒,播种时种薯切块后立即用双飞粉1000g+克露10g+多菌灵20g+新植霉素1g配制的消毒剂拌种消毒。C:整薯消毒+切块消毒即整薯药液浸泡消毒(方法同处理A),种薯切块后用自配消毒剂拌种消毒(方法同处理B);D:空白对照即整薯和切后薯块均不消毒,种薯切块后采用双飞粉拌种。三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面积0.02亩,外设保护行。
2.试验情况
试验于2010年4月28日播种,供试品种为早大白,采取种植方式删除改成:垄底宽90cm、垄顶宽40cm,垄体高25cm的“90cm大垄栽培模式”。亩施45%三元复合肥80kg作基肥,亩盖稻草900kg,各小区相同。播种后不再进行施肥、喷药处理。2010年5月14日各处理开始出苗,2010年5月19日达到始苗,2010年5月28日齐苗。2010年9月8日全田植株枯黄成熟收获。
二、结果与分析
1.对病害发生的影响
齐苗后分别在苗期、开花期和膨大期进行病情调查,均未发现病害发生。2010年8月19日即收获期前15天对各处理的每小区植株地上部分进行全田病情调查(结果见表1)。病毒病:A、C两处理发病率高于对照,B处理发病率低于对照,应为本试验所用药物对病毒病防治无效。茎腐病:全田发生较轻,对照处理D的发病率最高为2.36%,处理A的发病率1.37%低于对照处理,B、C两处理没有发生病害。早疫病:表现为叶片出现病斑,對照处理D发病率为1.75%,处理A发病率为1.08%,B、C两处理为0.54%,处理A、B、C的发病率均低于对照。晚疫病:对照处理D的发病率为20.21%,处理B发病率为10.43%,比对照低9.78%,A处理发病率为10.08%比对照低10.13%,C处理发病最轻,发病率为6.25%,比对照低13.96%,比A、B处理分别低3.83%和4.18%,收获时对薯块进行调查,没发现薯块发生晚疫病为害。以上分析表明,不同种薯消毒方法对病害均收到较好防治效果,其中整薯消毒后再进行切块消毒的消毒方法效果最好,尤其对晚疫病的防治效果更优。
2.对薯块结构的影响
收获时对每小区进行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10株植株,调查薯块数量和重量及大小薯结构。从调查结果看,平均每株结薯个数,处理C为4.4个比对照处理D的4.3个多0.1个,处理B为4.3个与对照处理D相同,处理A为4.2个比对照处理D少0.1个;平均每株薯重处理C为0.34kg,处理B为0.33kg,处理A为0.32kg,分别比对照处理D的0.31kg多0.03kg、0.02kg、0.01kg。按照客商对早大白的收购规格以50g以上为大薯进行收购的标准分级,平均每株大薯个数处理C为2.1个,比对照处理D的1.9个多0.2个,处理A、处理B均为2个,分别比对照处理D多0.1个;平均每株大薯重处理C为0.23kg,处理B和处理A均为0.22kg,均比对照处理D为重。说明种薯消毒与否对薯块的形成数量并无明显影响,但不同消毒方法对病害的防治效果不同,对薯块膨大和增重的影响也不同。三种种薯消毒方法在总薯重、大薯数量和大薯重方面均好于对照,其中整薯消毒+切块消毒的方法最好,而种薯切块消毒方法则优于整薯消毒方法。
3.对产量的影响
对各小区产量进行方差分析,采取t测验,LSD0。05=2.72,LSD0。01=4.12,与对照处理D进行比较(见表3),处理C平均亩产1920kg,比对照亩增185kg,增产10.7%,差异显著;处理B平均亩产1910kg,比对照亩增175kg,增产10.1%,差异显著;处理A平均亩产1760kg,比对照亩增25kg,增产1.4%,但差异不显著。
4.对经济效益影响
本试验中除农药投入种类和用量不同外,各处理之间其他投入相同,按照50g以上鲜薯为商品薯,由客商以1.2元/kg价格收购,50g以下小薯以0.3元/kg价格出售,按大薯重比例计算商品薯,比较各处理间经济效益(见表4),处理 C产量、产值和纯收入最高,亩产值1745.82元,亩纯收入674.32元,比对照处理D亩产值1527 .69元,亩纯收入495.69增加218.13元、178.63元;其次为处理B,亩产值1719.6元,亩纯收入660.1元,比对照处理D增加191.91元、164.41元;处理 A产量与对照处理D无显著差异,但在病害防治上取得一定效果,提高了鲜薯商品率,从而提高产值,亩产值1617.81元,亩纯收入573.91元,比对照处理D增加90.12元、78.12元。
三、小结
试验结果表明:种薯整薯消毒+切薯后薯块消毒的方法,播种后防病效果好,产量高,经济效益佳,在大田生产上可以作为马铃薯栽培中种薯消毒的主推技术进行推广应用;种薯切薯后薯块消毒的方法,防病效果较好,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可以在马铃薯栽培上推广应用;使用克露对水配制的药液进行整薯浸泡消毒的方法,对晚疫病有一定的效果,但防病不全面,影响产量提高,不提倡在生产上进行大面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