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观察丹参酮ⅡA注射液治疗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的 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住院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55例,分别以常规治疗 及常规治疗加丹参酮ⅡA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及硝酸甘油用量,Holter检出 的心肌缺血的变化。结果 丹参酮ⅡA组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较常规治疗组 明显有效,且两组治疗后Holter检出的心肌缺血次数、心肌缺血时间、最长持续时间丹参酮 ⅡA组更显著改善。结论 丹参酮ⅡA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有 效缓解心绞痛。
[关键词] 丹参酮ⅡA;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肌缺血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 码:B
文章编号:1009-816X(2007)05-0329-02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UAP)是指介于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 SAP)和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之间的临床症状,包 括了除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以外的初发型、恶化型劳力性心绞痛和各型自发性心绞痛。它是 在粥样硬化病变的基础上,发生了冠状动脉斑块内出血、斑块破裂、破损处血小板与纤维蛋 白凝集形成血栓、冠状动脉痉挛以及远端小血管栓塞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心肌供氧减少,所 致 的急性冠脉综合症中的常见类型[1,2]。UAP患者病情较重,预后较差,约有20% 可发生AMI,临床上除了按指南正规治疗外,常常合用一些活血化淤的中成药。
丹参酮ⅡA注射液,能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缺血心肌的侧支循环,并能提高心肌的耐缺血 能力。我们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注射液治疗UAP,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 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所有病例选自2004年至2006年入住本院的心绞痛患者,并排除急性心肌 梗死、急慢性炎症和免疫性疾病。患者分成两组:(1)常规治疗组21例,其中男13例,女8例 ,年龄64~82(平均69.3±9.1)岁;(2)丹参酮ⅡA组34例,其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63 ~78(平均67.2±7.9)岁,UAP入选根据Braunwald标准[3]。两组患者性别、年 龄、体重指数及吸烟等基础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基础用药情况两组之间具 有可比性。两组病人在治疗前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硝酸甘油消耗量,实验室检查指 标等无差异。
1.2 诊断标准:参照由陈灏珠主编的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实用内科学》第十二版的不 稳定性心绞痛与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标准。
1.3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心肌酶学指 标、血粘度测定及心电图和24h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
两组均予常规治疗两周,包括拜阿斯匹林、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的治疗;U AP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注射液(国药准字H31022258)80mg静滴,每日一次, 疗程2周。
1.4 观察指标:治疗前后的硝酸甘油用量、Holter检出的心肌缺血变化,以及用药后副 作用和不良反应。
1.5 疗效及评定标准:治疗后评定疗效。显效:心绞痛不再发作,心电图原有ST段压低和 T波倒置恢复正常,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50~80%或以上;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80 % 或以上,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30~50%;无效:心电图ST-T段表现无变化,心绞痛发作次数 极硝酸甘油消耗量的减少均<30%[4]。
1.6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计量 资料以x-±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用配 对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常规治疗组显效4例(19%),有效10例(48%),总有效率67%;丹参酮Ⅱ A组显效11例(32%),有效18例(53%),总有效率85%,见表1。
2.2 治疗前后Holter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Holter检出的心肌缺血次数、心肌缺血时间、最长持续时间均有显著减少( P<0.05),但丹参酮ⅡA组上述指标的改善更显著(见表2)。
2.3 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治疗中均未见明确与药物有关的副作用。两组治疗前后血、尿、 粪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检查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冠状动脉造影、血管内超声、血管镜的进展,对UAP的发病机理有了新的认识 ,认为冠状动脉的强烈收缩和血栓形成是UAP形成的关键病理过程[5]。由于冠状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出血、血小板聚集或血栓形成、粥样硬化的冠状动脉发生痉挛致冠 脉内动脉张力增高,均使心肌供血突然减少,导致UAP发生。UAP如果处理不当,极易发展为 透壁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据统计1年内AMI的发生率为13%。Arbustini等报道UAP患者行冠 状动脉造影,显示相关的狭窄处有充盈缺损,血栓形成发生率50%~85%。
丹参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等功效。近年发现丹参有多种心血管药理活性,丹参酮ⅡA可 以升高缺氧引起的心肌细胞膜电位(MP)和线粒体膜电位(MMP)的降低,使缺氧状态下的MP和M MP保持在基线水平,保护心肌细胞,防止心律失常[6,7]。本研究结果表明,丹 参酮ⅡA磺酸钠可扩张冠状动脉,改善缺血区的供血,从而缓解心绞痛和心电图缺血样改变 。丹参酮ⅡA磺酸钠在改善心肌缺血心电图变化的同时,可明显降低内皮素释放、增加体 内一氧化氮含量、调节冠状动脉张力、保持心肌血流灌注,同时可抑制血小板过度激活、减 少 血小板取集、降低血浆及全血黏度、抑制血栓形成,且临床应用安全、不良反应小,是治疗 冠心病心胶痛的一种有效纯中药制剂。
参考文献
[1]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M].第十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4 74.
[2]朱红秋,朱平安.高敏C反应蛋白和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脏意 外事件的影响[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6,34(9):808-811.
[3]沙燕石.不稳定心绞痛的危险度分层:前瞻性研究证明Braunwald分类法有效[J].国 外医学院心血管疾病分册,1995,5:37-38.
[4]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M].第十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477.
[5]杨胜利,何作云.急作冠脉综合征触发的病理生理机制[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 03,13:88-92.
[6]刘锡钧.实用药物指南[M].第十二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29.
[7]孙学刚,贾玉华.丹参酮ⅡA对大鼠缺氧及正常心肌细胞内钙、膜电位和线粒体膜电位 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2,9(9)21.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 丹参酮ⅡA;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肌缺血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 码:B
文章编号:1009-816X(2007)05-0329-02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UAP)是指介于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 SAP)和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之间的临床症状,包 括了除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以外的初发型、恶化型劳力性心绞痛和各型自发性心绞痛。它是 在粥样硬化病变的基础上,发生了冠状动脉斑块内出血、斑块破裂、破损处血小板与纤维蛋 白凝集形成血栓、冠状动脉痉挛以及远端小血管栓塞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心肌供氧减少,所 致 的急性冠脉综合症中的常见类型[1,2]。UAP患者病情较重,预后较差,约有20% 可发生AMI,临床上除了按指南正规治疗外,常常合用一些活血化淤的中成药。
丹参酮ⅡA注射液,能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缺血心肌的侧支循环,并能提高心肌的耐缺血 能力。我们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注射液治疗UAP,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 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所有病例选自2004年至2006年入住本院的心绞痛患者,并排除急性心肌 梗死、急慢性炎症和免疫性疾病。患者分成两组:(1)常规治疗组21例,其中男13例,女8例 ,年龄64~82(平均69.3±9.1)岁;(2)丹参酮ⅡA组34例,其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63 ~78(平均67.2±7.9)岁,UAP入选根据Braunwald标准[3]。两组患者性别、年 龄、体重指数及吸烟等基础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基础用药情况两组之间具 有可比性。两组病人在治疗前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硝酸甘油消耗量,实验室检查指 标等无差异。
1.2 诊断标准:参照由陈灏珠主编的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实用内科学》第十二版的不 稳定性心绞痛与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标准。
1.3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心肌酶学指 标、血粘度测定及心电图和24h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
两组均予常规治疗两周,包括拜阿斯匹林、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的治疗;U AP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注射液(国药准字H31022258)80mg静滴,每日一次, 疗程2周。
1.4 观察指标:治疗前后的硝酸甘油用量、Holter检出的心肌缺血变化,以及用药后副 作用和不良反应。
1.5 疗效及评定标准:治疗后评定疗效。显效:心绞痛不再发作,心电图原有ST段压低和 T波倒置恢复正常,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50~80%或以上;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80 % 或以上,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30~50%;无效:心电图ST-T段表现无变化,心绞痛发作次数 极硝酸甘油消耗量的减少均<30%[4]。
1.6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计量 资料以x-±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用配 对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常规治疗组显效4例(19%),有效10例(48%),总有效率67%;丹参酮Ⅱ A组显效11例(32%),有效18例(53%),总有效率85%,见表1。
2.2 治疗前后Holter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Holter检出的心肌缺血次数、心肌缺血时间、最长持续时间均有显著减少( P<0.05),但丹参酮ⅡA组上述指标的改善更显著(见表2)。
2.3 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治疗中均未见明确与药物有关的副作用。两组治疗前后血、尿、 粪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检查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冠状动脉造影、血管内超声、血管镜的进展,对UAP的发病机理有了新的认识 ,认为冠状动脉的强烈收缩和血栓形成是UAP形成的关键病理过程[5]。由于冠状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出血、血小板聚集或血栓形成、粥样硬化的冠状动脉发生痉挛致冠 脉内动脉张力增高,均使心肌供血突然减少,导致UAP发生。UAP如果处理不当,极易发展为 透壁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据统计1年内AMI的发生率为13%。Arbustini等报道UAP患者行冠 状动脉造影,显示相关的狭窄处有充盈缺损,血栓形成发生率50%~85%。
丹参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等功效。近年发现丹参有多种心血管药理活性,丹参酮ⅡA可 以升高缺氧引起的心肌细胞膜电位(MP)和线粒体膜电位(MMP)的降低,使缺氧状态下的MP和M MP保持在基线水平,保护心肌细胞,防止心律失常[6,7]。本研究结果表明,丹 参酮ⅡA磺酸钠可扩张冠状动脉,改善缺血区的供血,从而缓解心绞痛和心电图缺血样改变 。丹参酮ⅡA磺酸钠在改善心肌缺血心电图变化的同时,可明显降低内皮素释放、增加体 内一氧化氮含量、调节冠状动脉张力、保持心肌血流灌注,同时可抑制血小板过度激活、减 少 血小板取集、降低血浆及全血黏度、抑制血栓形成,且临床应用安全、不良反应小,是治疗 冠心病心胶痛的一种有效纯中药制剂。
参考文献
[1]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M].第十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4 74.
[2]朱红秋,朱平安.高敏C反应蛋白和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脏意 外事件的影响[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6,34(9):808-811.
[3]沙燕石.不稳定心绞痛的危险度分层:前瞻性研究证明Braunwald分类法有效[J].国 外医学院心血管疾病分册,1995,5:37-38.
[4]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M].第十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477.
[5]杨胜利,何作云.急作冠脉综合征触发的病理生理机制[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 03,13:88-92.
[6]刘锡钧.实用药物指南[M].第十二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29.
[7]孙学刚,贾玉华.丹参酮ⅡA对大鼠缺氧及正常心肌细胞内钙、膜电位和线粒体膜电位 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2,9(9)21.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