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承袭传统古法酿艺的泸州老窖,经百年历练,已进入大成的境界。而泸州老窖之所以能成为中国浓香型白酒的代表,与神秘的天然洞藏密不可分。
泸州自古就是洞藏白酒的天赐福地。起源于古巴蜀民族文化的藏酒之法,在中国酒道中构成了最神秘的一笔。泸州老窖拥有的天然洞藏地八仙洞(又称纯阳洞)、醉翁洞、龙泉洞等,皆是上古遗留的天然洞穴,洞内冬暖夏凉,终年恒温恒湿,保证了泸州老窖的陈香浓郁、清洌甘爽;同时,作为超越季节和自然环境的贮酒佳地,这些洞穴更是受到了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还与李白等历史名人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巫文化”开始
祭祀“洞神”沿袭而来的藏酒之法
泸州酿酒,始于秦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作为古巴国腹地的泸州,其酿酒历史与巴蜀文化自然密切相关,如广汉三星堆遗址发现的大量酒器,以及众多巴蜀文化遗存,都为泸州老窖直接寻到了发展的源头。
巴蜀自古为彝、苗、回、土家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在这片热土上繁衍生息的民族,习惯用火焰驱赶猛兽,用烈酒驱散人类栖居在广袤大地上的孤独,甚至有学者评价,酒即是他们的灵魂。
各族独特的民俗文化,也为“地连夷界”的泸州蒙上了一层清巧奇谲(jué)的面纱。如古代巴蜀盛行萨满文化(即巫文化),祭祀时,祭司(巫师)认为,饮酒使自己处于麻痹状态,以一种精神游离状态,便能达到与天神交流的目的。
而关于洞藏酒的发源,有一段这样的传说:巴蜀众多民族之中,流传着一种由来已久的神秘感召,即对“洞神”的亲切敬畏,一些诸如苗族《苗族古歌》、土家族《梯玛神歌》等原始性的韵文作品中皆有详细记载,作为对“洞神”的尊重,祭祀之际,穿着血红法衣的苗巫“巴代雄”或土家巫师“梯玛”,会带领族人恭敬地将陶坛密封的酒、牲畜祭品等送入洞中,供“洞神”享用。次年再祭时,“洞神”享用过的祭品便被族人视为神的赏赐,或分享,或供奉。
洞藏酒就这样神奇地诞生了:起初人们发现洞藏过的酒杂味去尽,馥郁芳香,毫无粗糙辛辣之感,便将此琼浆看做神赐祥物。而随着年岁推移,人们逐渐发现,神赐琼浆竟与洞穴贮藏环境有关,最后逐渐就有了以洞穴藏酒的习俗,而洞藏美酒之法,也因此沿传千年……
“醉八仙”到“蜀道难”
三大藏酒洞的天赐秘方
泸州老窖有三大储酒宝洞:八仙洞(又称纯阳洞)、龙泉洞、醉翁洞。
三洞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八仙洞。其名字来源小说《东游记》的记载:相传八仙洞是八仙修炼的地方,在西王母寿诞之时,八仙将泸州美酒敬献给王母,王母品后赞道:尤胜琼浆玉液。所以,八仙大喜之下狂饮至酩酊大醉,从蓬莱仙山归来时,在东海与龙王斗法,最后八仙之一吕洞宾仗剑斩杀蛟龙葬于泸州回龙湾,并将宝剑插在此处,化作宝塔守护一方百姓——这便是当地极为著名的“锁江塔”(当地居民又称其为“八仙塔”)。
传说归传说,史料中关于八仙洞是这样记载的:南宋末年,泸州城外西南一角的酒务街上,最早出现来自于山野之间的洞藏酒之法。随后,有酒坊的工匠便将酿好的酒用土坛装好、密封,存放于八仙洞中,历经数年后开坛,其酒馨香四溢、味美甘甜。此后,当地人们纷纷效仿,“八仙洞里醉八仙”的说法也一时在泸州民间广为流传。
到了明朝万历年间,八仙洞被官府强行征用,只许贡酒藏于洞中。这样霸道的规定一直延续到清末才被打破:民国初年,泸州酒旗林立,八仙洞被实力雄厚的温永盛酒坊买断使用,终于让美酒再次回到民间。
泸州老窖另外两大天然贮酒地,一处是位于凤凰山脚,与古营沟相邻的龙泉洞,它也是三洞中风景最为秀美的一处,再加上它与老窖的天然酿酒水源——龙泉井相得益彰,所以更有诗人赋对联赞美道:“凤凰山麓万里溪流闲送碧,龙泉洞中一帘风月独飘香”。
而醉翁洞位于泸州小市,隔沱江与泸州古城相望。它因诗仙李白得名:李白曾于唐玄宗天宝初年游经泸州,与泸州酒结缘,到了安史之乱时,李白再次被流放到夜郎(今湖南省怀化市新晃县一带),他踏在泸州夜郎古道的青石板上,心中悲愤万千,在痛饮数盏泸州美酒后,写下了流芳百世的名作——《蜀道难》……
藏酒洞有哲学
超越环境与季节的神奇周易
泸州地处亚热带地区,这里的气候堪称亚热带气候类型的范本:日照充足、四季分明、降水丰沛,年平均气温在18℃左右,如此适宜的自然环境已经为泸州酿制好酒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而经过一代代伟大泸州酿酒师的努力,他们在古文化的基础上,研究出一套“如何更好地洞藏美酒”的方法,甚至在这其中,还加入了最早见于《周易》的阴阳哲学。所谓阴阳,其核心内容就是讲求平衡,认为万事万物都不可失去平衡。而各位酿酒大师,则将此作为酿酒的最关键一环来看待:刚刚酿出的酒暴烈而不柔和,容易上脸上头(行业语称为“阳气上冲”),必须经过长期储存“损阳益阴”,酒才柔和好喝。
这3个天然藏酒洞中,洞内冬暖夏凉,且空气流动极为缓慢,温度常年保持在20℃左右,相对湿度常年保持在80%左右,保证了洞内灵气对酒体的不断滋养,有助于酒体通过陶罐贮酒容器特有的微孔网状结构,吸山川之灵气,纳自然之神韵,实现从新酒的“极阳状态”转化为陈酒的“极阴状态”,最终达到白酒的阴阳平衡。
经过数年的洞藏,洞壁酒苔弥生,酒菌繁衍,更利于醛类醇化,而坛中佳酿,早已循环老熟——在宋代,泸州洞藏酿出的酒香醇惊人,一时成为宋代王公贵族的最爱,泸州酿酒大师们的这些读道之法也随之流传到全国。而现今闻名世界的“国窖1573”,也正是经过如此精工细作而成,已成为中国浓香型白酒的代表……
泸州自古就是洞藏白酒的天赐福地。起源于古巴蜀民族文化的藏酒之法,在中国酒道中构成了最神秘的一笔。泸州老窖拥有的天然洞藏地八仙洞(又称纯阳洞)、醉翁洞、龙泉洞等,皆是上古遗留的天然洞穴,洞内冬暖夏凉,终年恒温恒湿,保证了泸州老窖的陈香浓郁、清洌甘爽;同时,作为超越季节和自然环境的贮酒佳地,这些洞穴更是受到了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还与李白等历史名人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巫文化”开始
祭祀“洞神”沿袭而来的藏酒之法
泸州酿酒,始于秦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作为古巴国腹地的泸州,其酿酒历史与巴蜀文化自然密切相关,如广汉三星堆遗址发现的大量酒器,以及众多巴蜀文化遗存,都为泸州老窖直接寻到了发展的源头。
巴蜀自古为彝、苗、回、土家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在这片热土上繁衍生息的民族,习惯用火焰驱赶猛兽,用烈酒驱散人类栖居在广袤大地上的孤独,甚至有学者评价,酒即是他们的灵魂。
各族独特的民俗文化,也为“地连夷界”的泸州蒙上了一层清巧奇谲(jué)的面纱。如古代巴蜀盛行萨满文化(即巫文化),祭祀时,祭司(巫师)认为,饮酒使自己处于麻痹状态,以一种精神游离状态,便能达到与天神交流的目的。
而关于洞藏酒的发源,有一段这样的传说:巴蜀众多民族之中,流传着一种由来已久的神秘感召,即对“洞神”的亲切敬畏,一些诸如苗族《苗族古歌》、土家族《梯玛神歌》等原始性的韵文作品中皆有详细记载,作为对“洞神”的尊重,祭祀之际,穿着血红法衣的苗巫“巴代雄”或土家巫师“梯玛”,会带领族人恭敬地将陶坛密封的酒、牲畜祭品等送入洞中,供“洞神”享用。次年再祭时,“洞神”享用过的祭品便被族人视为神的赏赐,或分享,或供奉。
洞藏酒就这样神奇地诞生了:起初人们发现洞藏过的酒杂味去尽,馥郁芳香,毫无粗糙辛辣之感,便将此琼浆看做神赐祥物。而随着年岁推移,人们逐渐发现,神赐琼浆竟与洞穴贮藏环境有关,最后逐渐就有了以洞穴藏酒的习俗,而洞藏美酒之法,也因此沿传千年……
“醉八仙”到“蜀道难”
三大藏酒洞的天赐秘方
泸州老窖有三大储酒宝洞:八仙洞(又称纯阳洞)、龙泉洞、醉翁洞。
三洞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八仙洞。其名字来源小说《东游记》的记载:相传八仙洞是八仙修炼的地方,在西王母寿诞之时,八仙将泸州美酒敬献给王母,王母品后赞道:尤胜琼浆玉液。所以,八仙大喜之下狂饮至酩酊大醉,从蓬莱仙山归来时,在东海与龙王斗法,最后八仙之一吕洞宾仗剑斩杀蛟龙葬于泸州回龙湾,并将宝剑插在此处,化作宝塔守护一方百姓——这便是当地极为著名的“锁江塔”(当地居民又称其为“八仙塔”)。
传说归传说,史料中关于八仙洞是这样记载的:南宋末年,泸州城外西南一角的酒务街上,最早出现来自于山野之间的洞藏酒之法。随后,有酒坊的工匠便将酿好的酒用土坛装好、密封,存放于八仙洞中,历经数年后开坛,其酒馨香四溢、味美甘甜。此后,当地人们纷纷效仿,“八仙洞里醉八仙”的说法也一时在泸州民间广为流传。
到了明朝万历年间,八仙洞被官府强行征用,只许贡酒藏于洞中。这样霸道的规定一直延续到清末才被打破:民国初年,泸州酒旗林立,八仙洞被实力雄厚的温永盛酒坊买断使用,终于让美酒再次回到民间。
泸州老窖另外两大天然贮酒地,一处是位于凤凰山脚,与古营沟相邻的龙泉洞,它也是三洞中风景最为秀美的一处,再加上它与老窖的天然酿酒水源——龙泉井相得益彰,所以更有诗人赋对联赞美道:“凤凰山麓万里溪流闲送碧,龙泉洞中一帘风月独飘香”。
而醉翁洞位于泸州小市,隔沱江与泸州古城相望。它因诗仙李白得名:李白曾于唐玄宗天宝初年游经泸州,与泸州酒结缘,到了安史之乱时,李白再次被流放到夜郎(今湖南省怀化市新晃县一带),他踏在泸州夜郎古道的青石板上,心中悲愤万千,在痛饮数盏泸州美酒后,写下了流芳百世的名作——《蜀道难》……
藏酒洞有哲学
超越环境与季节的神奇周易
泸州地处亚热带地区,这里的气候堪称亚热带气候类型的范本:日照充足、四季分明、降水丰沛,年平均气温在18℃左右,如此适宜的自然环境已经为泸州酿制好酒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而经过一代代伟大泸州酿酒师的努力,他们在古文化的基础上,研究出一套“如何更好地洞藏美酒”的方法,甚至在这其中,还加入了最早见于《周易》的阴阳哲学。所谓阴阳,其核心内容就是讲求平衡,认为万事万物都不可失去平衡。而各位酿酒大师,则将此作为酿酒的最关键一环来看待:刚刚酿出的酒暴烈而不柔和,容易上脸上头(行业语称为“阳气上冲”),必须经过长期储存“损阳益阴”,酒才柔和好喝。
这3个天然藏酒洞中,洞内冬暖夏凉,且空气流动极为缓慢,温度常年保持在20℃左右,相对湿度常年保持在80%左右,保证了洞内灵气对酒体的不断滋养,有助于酒体通过陶罐贮酒容器特有的微孔网状结构,吸山川之灵气,纳自然之神韵,实现从新酒的“极阳状态”转化为陈酒的“极阴状态”,最终达到白酒的阴阳平衡。
经过数年的洞藏,洞壁酒苔弥生,酒菌繁衍,更利于醛类醇化,而坛中佳酿,早已循环老熟——在宋代,泸州洞藏酿出的酒香醇惊人,一时成为宋代王公贵族的最爱,泸州酿酒大师们的这些读道之法也随之流传到全国。而现今闻名世界的“国窖1573”,也正是经过如此精工细作而成,已成为中国浓香型白酒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