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共生:教师文化的发展方向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074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学校内部的相互竞争、彼此割裂和防范的文化阻隔了教师间的交流,教师的教学处于孤立状态,常常各自为战,缺乏合作的积极性,一些集体备课和研讨活动也往往都是外控式的。日本著名教授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中谈到:学校改革最为重要并且是中心的课题,是围绕创造性教学和教研制度形成教师们之间互相培养的“合作性同事”的关系。并指出:现在所有的学校,仅靠一年3次、每次1小时讨论的校内教研活动,就能改变教学情况或改变学校的先例还从未有过。教师如果没有通过多次上公开课的机会来获得同事们的评论、帮助,教师的教学是难以改变的,在学校内建立起牢固的“合作性同事”关系也是不可能的。这种合作的同事之间的关系一日不形成,学校的改革就一日不能成功。
  一、学习共同体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文化价值
  1.促进学校教研、科研功能的重要转变。学校的教研科研常被人误以为是“务虚”的,与教学实践“微关联”甚至是“无关联”的。而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实质就是在同伴支持和知识共享的基础上,通过对话、分享、协商、反思等实践活动解决课堂的问题,它研究的问题是“微小”的,却也是“关键”的,绝不是“假大空”的;它采用的方法是合理的、务实的,绝不是复杂到教师无法操作的;这样就使教育科研的功能获得了重要的转变,由“空军”变为“陆军”,或者说是“空军的地面部队”——是先进理念与务实实践的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成为了学校科研的第一追求,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教师实践智慧的生长成为学校科研的必然成果。
  2.有利于培养教师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它重视团队的合作学习和群体智慧的开发和整合,经常性借助深度会谈来展开,各成员在研讨活动中亮出心中全部的假设,共同思考,自由交谈,彼此用心聆听,以开放的心灵容纳别人的想法,在思维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共同开发知识资源,获得“l l>2”的增智、增能的效果。同时,它对教师没有行政性的惩戒作用,不强调通过检查与考核等行政性手段来明确教师所处的水平等级,而是试图建立一种合作、探究、反思的教师群体文化,形成共同愿景,从而努力改善心智模式,勇于超越自我,产生更大的行为动机。
  3.发展了教师的反思能力。团队学习的反思通常采用两种形式,第一是个别反思。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和研究困惑进行分析及重构。反思已有行为与新理念、新经验间的差距,完成更新理念的飞跃;反思理性的课堂教学设计与学生实际收获间的差距,完成理念向行为的转移。第二是集体反思。将个别反思所得到的结论与启示进行集体交流,此时的反思常常有相互的碰撞与彼此的吸收,因此,常常是一种智慧的大餐,又夹杂着原理念解构时的“刺痛感”和新的个人理念重构时的欣喜感。
  二、教师专业成长视角下学习共同体形成的途径
  其一,有共同的愿景支撑。共同愿景是教师共同体中每个成员真心向往并愿意与之奋斗的目标,体现着大家的使命感与价值观,是成员个人愿景的汇聚与聚焦,也是对学校共同愿景的分解与承担。我们需要有一根“价值线”把他们凝聚起来,不仅是人聚,更是心聚,有这样共同愿景的研讨是让人期待的,并进一步地形成同事间真正的互相交流和合作,而不是互相猜疑、各自为政、互相排斥。教师从研讨会上获得乐趣和收益,就不会再对公开课感到惧怕,甚至会要求开放日常的课堂。
  其二,多种形式的合作平台。这种交流平台一般是对教育教学中一些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探讨。它可以是青年教师讲述自己的教育教学故事的活动,也可以是“案例分析会”“读书分享会”“校内外名优教师报告会”等。它由部分教师做主要发言,提出对问题的看法和感想,供其他教师进行讨论的一种形式。主要形式有:
  1.沙龙对话式。先根据团队成员的需求和有关专家的建议选择阅读材料,然后各成员去潜心阅读,细心揣摩,进行深入剖析,领会精妙之处,做好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然后各成员在定期举行的读书聊天会上,把自己的读书卡片、读书笔记展示出来,依次轮流发言,共同讨论,如,“头脑风暴式”讨论、批判式对话等。当然这种读书聊天会也可以延伸到教学信息交谈会,浅层次的交谈主要是交换当前最新教改动态及自己的实践经验;深层次的交谈主要指专业会谈和专题讨论。在有效的讨论中每个教师不断获得和整合更多的信息资源和专业经验,实现认识上的自我完善与提升。
  2.同组互助观课式。观课议课需要打破它致力于让所有教师都开放教室,互相观摩教学,直面现有问题,相互坦诚批评,共同商议办法,谋求教学创新,实现共同成长。它一般由多位教师组成观察团队进行的观察,分为“准备阶段”“观察阶段”与“反思阶段”三部曲。准备阶段主要是确定主题、确定内容、确定方法、确定工具与确定分工;观察阶段通常要做到“2 l”,即记录时间、记录细节和课后访谈。其中“细节”是“观察”的生命,课堂观察中的细节意识表现在两个方面:一要敏锐地捕捉细节,可以是反映教师教育问题的,还可以是那些可能会引起争议的。课堂观察者,要善于捕捉这些包含研究信息的细节,那些稍纵即逝的细节。二要客观地重现细节。捕捉到的细节,我们把它定格,并在课后,把它客观地“回放出来”,重现出来。细节回放的过程,已经是一个“放大”的过程。“观察阶段”与“反思阶段”是紧密相连的,课堂观察“反思”的核心是关于细节的反思。
  3.网络学习式。将每天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经验进行描述与分析,形成反思,勤于“讲述自己的故事”,并将自己的教育随笔、教学日志及时上传BBS,与团队其他成员协商交流讨论,提出质疑、发表意见、互相点评,开展互动式学习,促进讨论的深入进行。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邀请校外优秀教师甚至一些教育行家、专家加入,聘他们为“友情客串”,定期与他们开展在线交流,恳求他们予以指导,拓展同伴互助的范围,挖掘同伴互助的深度。
  4.微型课题研究式。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无需也无力去研究“大课题”,而力求在自己日常教育教学实践生长点中去寻找一些小课题,走“问题解决”式的行动研究之路。教师学习共同体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课题研究小组,因此可以结合自己学校里、课堂中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和师生、家长共同关注的、真实的教育现象与实际问题进行共同研究。像语文教师可以开展《写心理日记》《课前三分中讲自己的故事》《绘画作文》等“草根性”微型课题。教师学习小组要定期举行课题信息交流会、课题汇报课活动,或到其他学校学习与该小课题相关的经验等。在这样的研究活动过程中,教师工作的意义在于追求自己内在的价值,追求个体精神生命的发展。
  5.主题论坛式。学校可以制定教师论坛活动章程。包括论坛目的、论坛内
其他文献
一、师生合作法  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自身的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这叫“教学相长”。实际这里充分体现了师生之间合作学习的作用。在兴趣小组练习素描的时候,有些学生对物体的结构把握不准,这时教师对学生面对面,手把手地指导,在学生掌握对物体结构表现技巧的同时,教师的绘画水平也有一定提高,对以后的教学有很大帮助。师生合作时,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要在“学生面前低下头”,教师和学生在一起,教师
一、案例描述  为了迎接镇江市现代化先进学校的检查验收,学校德育处尹主任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全体同学进行了一次迎检动员。一开始他就直入主题,指出我们学校要争创现代化的学校,学生是学校的主人,学校的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有为争创镇江市现代化学校出力流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接下来,他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学校的日常生活小事出发,列举了一些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供大家评议。比如上完厕所后不洗手好不好,为什么?校
“五课”教研“两课”评比是江苏省教科院推出的一种教研形式,“五课”是指备课、说课、上课、听课、评课,“两课”是指研究课、示范课。本文结合专业性较强的“成本会计”课程阐述“五课”教研活动的运用思路和案例,进一步论证“五课”教研的运用成果。  一、备课  “成本会计”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课程,对只有初中水平的五年制高职学生来说难度很大,在高等学校中学得一知半解的学生也不在少数。因此,这样的课程尤其需要教
课堂教学改革之教师角色定位基于尊重每个学生发展的需要,打造“玫瑰课堂”。“亦师”,即专业引领,提升人格魅力;亦友,即尊重学生,当孩子的知心人;亦伙伴,即教学相长,让师生受益终身。在近三年的改革实践过程中,学校课堂教学在“亦师亦友亦伙伴”的教师角色定位理念的引领下,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亦师,专业引领,提升人格魅力  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团队,就无法落实课程目标,教学改革也无从
艺术教育的核心理念是挖掘学生潜能、张扬学生个性,艺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对美的认识、感知、鉴赏和创造,提升人的品位,深入实施艺术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艺术教育“无差生”,每个学生内心深处都埋藏着“艺术种子”,只是等待时机生根发芽,学校的使命就是用心培土、施肥,让每颗艺术“种子”都能绽放出灿烂的星光。我校在素质教育和学校特色打造过程中,始终牢牢以“艺术教育”为抓手,大力实施“用高雅的艺趣净化
走出去、请进来、课例研究、课题研究、叙事研究、校本培训、专业阅读、同伴互助、师徒结对、专家引领……都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在众多的经验中,我特别赞同的有三个:一是潍坊市教育局总结提出的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个因素——关键事件、关键人物、关键书籍;二是河北衡水中学张文茂校长提出的“七子工程”——换脑子、指路子、选苗子、压担子、搭梯子、设台子、照镜子;三是河南永威中学的蔡林森校长常年坚持的赛课、同课异构
和谐管理理论,我们也可以称之为软管理,是指某组织为了达到其硬性管理目标,在变动的环境中,围绕和谐的目标,以优化和不确定性消减为手段提供问题解决方案的实践活动。校园的和谐管理主要是指依赖正确的舆论风气、和睦的人际关系、民主的管理方法、严明的校纪校规、独特的校风校训等。校园的和谐管理,具有“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现代教育大力提倡量化管理,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行为表现进行分值统计。但在实践中,我们发
教师的专业学习或者专业研究,一直是一个模糊地带。因此,“学习场域”作为创新尝试,不仅仅是在名词上出新,更要在真正学习的道路上不断行进。毕竟,进入“学习场域”的关键一步,是使教师扎根于专业携带着成长品质。  从中学语文教学研究的方向上看,语文教师期待创设的“学习场域”,说到底就是围绕语文的学科性质,进行全面的知识、技能、人文等方面的奠基和提升。  “学习场域”的出现,最初表现为(师师或者师生、生生等
审视时下的思品课,学生视思品课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分析其缘故,或因课堂流于形式,或因教学方法呆板……简而言之,课堂缺少灵动。如何扭转这一颓势?如何让我们的思品课堂如源源不断的活水,充满灵性与活力?这是我不断反思的,也是我不懈追求的目标。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紧扣五个“唤醒”点,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以开展活动为载体,从而实现从儿童自己的世界出发,让儿童用自己的眼睛观察
古语云:“君子始冠,必祝成礼,加冠以励其心。”也许有的同学还没有到18周岁,却也有成人的喜悦,有一份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也对成长、责任、担当有更多的理解。成人礼作为高二成人年系列活动之一,是我校高二年级不断求索、创新,全力打造最优教育的印证。  同学们:  2014年至今,沙城中学级部以一系列教育活动为抓手,让大家在学习和活动中承担责任,勇于担当,不断砥砺成长,力争打造最好的自己,让每个学生获得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