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孚京的茶道

来源 :中国新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th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孚京对待生意的心态就像练“推手”,把事业拢在双手可及的空间,来来回回地经营,似有重复,却总在进步
  下午两点半,当记者从挂着两个宫灯的大门推门而入时,黄孚京已经端坐在一张古色古香的桌子前面,左手品茗,右手执书,对面摆着一张自己的名片,正自得其乐。
  黄孚京属龙,今年53岁,一身文人气质,吐字清晰、待人有礼、温文尔雅,很有北京传统文人派头。了解他的人也许不多,但提到他经营的农雨轩茶舍,在北京国贸大厦上班的白领,尤其是外企高管,怕是无人不晓。
  从1999年开业至今,农雨轩凭借国贸大厦这处北京的黄金宝地,已经吸收了十三四万的精英会员作为常客,其中不乏众人皆知的商界、影视界翘楚人物,甚至国外政要。黄孚京6年的呕心经营,一心一意且步步坚实的资本积累,按公司模式的规范操作,使农雨轩茶舍达到了今天的境界。
  
  茶中生意
  
  黄孚京出身书香世家,其父亲是国民党党报的主编,与“三家村”的吴晗、廖沫沙等当年的大知识分子关系亲密;再往远了究,著名的广州起义革命党人黄兴乃黄孚京父亲的亲伯父,黄孚京正儿八经出身大家族。然而这一点在当年却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情,黄孚京照样插队去了内蒙古,一去就是10年,当过工人,做过锅炉工,吃够了苦头,1978年恢复高考后成了老三届学员之一。
  吃过的苦并没有在黄孚京身上留下痕迹,似乎已被多年的和乐岁月洗去了,但经历苦难沉淀下来的精神力量在心里扎了根,和身体里的家族血脉融合,激发了他创业的冲动。1986年,黄孚京去深圳和朋友合伙做生意,首试告捷。
  1987年,他终于回到阔别多年的北京。在做了其它商业方面的尝试后,1999年,黄孚京决定在国贸开一家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茶舍,“在外面呆的时间久了,看到了中国文化的发展,但是代表民族文化的品牌太少了”。黄孚京想打一张中国文化牌,他要树立自己的品牌。尽管来自西方的咖啡馆已随处可见,星巴克星罗棋布;尽管1999年的北京仍不缺少茶馆,在老巷胡同、名胜古迹、文化场所,茶馆照旧咿咿呀呀唱着千年古调,泡着清水香茗。但1999年的北京缺少一个既有中国传统特色,又能和国际接轨、走商务路线的茶馆,尤其在国贸这样的商务中心,中国茶更是难觅踪迹。
  黄孚京正是一眼看中了其中的商务空白。
  凭着过去做生意的资本,黄孚京在国贸租下了200多平米的店面。在寸土寸金的国贸租下这么大的面积,做一项讲究情调、心境的生意,黄孚京是以两年的认真调查做底的。但在别人看来,这有点像在莺歌燕舞之地立起的贞节牌坊,既独特又颇惹非议。“茶和国贸是个矛盾体”,尽管承认这一点,黄孚京还是拿文人的认真劲儿投入了进去。
  农雨轩开张第一天,在国贸办公的许多公司的管理层、职员都来看新鲜,人气旺盛,正可谓开张大吉。第一把火得益于黄孚京的精明和细心。他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把农雨轩开张的消息发布出去,国贸附近1000多家公司全在他的消息覆盖之下,这招现在看来是生意开张惯用的招数,在1999年的北京还算是颇有谋略。
  “我的目标是产品和社会对接,进入商界和国际接轨。”黄孚京慢语道来,却有不容质疑的坚定。
  服务是农雨轩的重头戏,也是黄孚京匠心之所在。所有的茶艺表演、服务流程都是为商务人士定制,为商务谈判营造安静和谐的场所氛围。农雨轩的茶艺表演是简单大气,去除了传统表演中芜杂的部分,留下传神精髓之处。
  比如做茶,别人用兰花指、三点头,农雨轩却单手做茶,三人一组,一人表演、一人解说、一人奉茶。黄孚京并不认为这样会过于简单:“一般商务人士在茶馆呆的时间不会超过1小时,我们的表演应控制在20分钟以内,不用过于烦杂,客户能记住的就是一些细节,点滴的文化行为很关键。”
  农雨轩既是一般的品茶养心之处,又不是一般的茶馆,传真、电脑、打印机、各类书报杂志一应俱全,现代与传统混杂其间。这一特点明确地凸显了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很多知名企业在这里举办商务洽谈会、高层管理会议、新闻发布会等。所有的服务小姐此时立刻从茶艺表演中迅速转换角色,变成会议服务人员,实施整套标准礼仪。
  
  中间人的控制之道
  
  黄孚京的“风水宝地”留住了很多优质客户,这是黄孚京极其成功之处,他也乐于谈到这一点,成就与满足感溢于言表:“我们不是资本家、不是实业家,我们是纯粹的商人,农雨轩就是服务中介。”农雨轩是一个服务平台,为商务提供场所,同时又与纯粹的商业场所不同,具有中国特色。作为农雨轩的老板,黄孚京经常扮演牵线搭桥的中间人角色,为别人的成功合作推波助澜。
  左手言商,右手言商,中间人只说茶道。几千万的投资可在茶香缭绕中敲定。这种服务方式一旦被认可,就有一定的稳定性。通过茶舍的客户资源,黄孚京还支撑起自己的商贸公司,提供一条龙服务。
  一切和黄孚京6年前的设想几乎无甚差别,想到的做过的,所有从事的业务都成功了。
  黄孚京偶尔站起来接个电话,自己扶着腰,不让人帮忙。他刚刚把腰给扭了,可仍然照常做事,每天休息五六个小时仍然精神抖擞。这种勤奋努力,在许多创业初期的企业家身上都可看到。可黄孚京早已过了创业初期,现在已是知天命之年。
  换个人做同样的事情会怎样?“换个人不会有这种结果。”黄孚京的断语让人吃惊,“基本上我做的事情都是自己能控制的,超出控制的从来不做。”这是关键的一点。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接受无法改变的部分,这是他的座右铭,踏实努力做事,不浮夸焦躁,这是他的从商之道。
  
  人员流失之痛
  
  最让黄孚京心酸难过的,就是人员流失。农雨轩的老顾客都知道,黄孚京是调教员工的一把好手。他挑选服务员首先讲究外形、气质,杏眼、瓜子脸,温柔娴静,165公分的个头,走路如行云流水、春风拂面,说话温和,心细,悟性好。员工大多来自在校大学生,经过培训后进入状态快。黄孚京亲自调教,从茶艺表演、走路姿势到礼仪规则无所不包。
  由于偏向商务公关,茶舍经理六成以上都来自媒体的中层。黄孚京特别看重经理人选,有媒体从业经验的人,文化素质好又可以带进良好的客户资源。人才把关是成功的重要因素,经过调教的员工成了茶舍的一道风景线,很多客户慕名而来。
  然而,让黄孚京担心的事时有发生。很多公司老板、管理人员品茗的同时还做起了猎头的工作,三言两语就从茶舍挖走了好的服务人员,给她们更多的薪水、更好的前景。曾经有一位很优秀的经理接待一位客户,这位客户连续来了两天,第三天就把这位经理挖到了自己麾下。
  黄孚京承认自己无法很好地进行人力资源的管理,“我悉心培养他们,教他们生存之道,可他们随时都可能被挖走,这是让我最心酸的事”。走一拨再调教一拨,除此别无他法,这也是涵养和耐心极好的黄孚京才会去做的无奈之举。
  
  推手心态
  
  成功背后是付出的巨大努力。黄孚京在国贸没有竞争对手、没有失败,但他需要面对自己。他的一天是这样的:早上7点起床,先和有关人员通电话,哪里有事就优先去解决;吃早饭;出门解决问题;中午大多在外面吃,戒烟戒酒戒罐装饮料,只喝水;下午是谈事情的时间;晚上必到农雨轩查看,11点左右离开;到家后整理当天的事情,准备第二天的工作,深夜一两点左右睡觉。平常尽量回家吃饭。
  “我母亲80多岁了,自己做饭,每次都做两个人的饭量,我回去就一起吃,我不回去,她第二天就吃剩下的。”黄孚京对自己家族勤恳做事的传统非常自豪,他也一直这么坚持,勤奋、努力,从不觉得劳累,周末开车到郊区,过正常人的生活。“从商要诚实、技巧、努力,最关键是做人要平和大气,机遇会在努力之中。”在他嘴里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是“平和大气”,在将近3个小时的采访里,他始终微笑、从容,并不时往杯子里倒茶水。
  黄孚京对待生意的心态就像练“推手”。不做超出控制能力之外的事情,用6年时间把一件事情做精做纯,淡定的生活态度,平和的性格,对人员流失的宽容。给人感觉无欲无求,实际上却把事业拢在双手可及的空间,来来回回地经营,似有重复,却总在进步。
  一个细节可从侧面反映他做人和从商的心态。黄孚京强调茶舍的精神内核是“在茶面前人人平等”,即不分男女老幼、贫富贵贱,只要坐下来喝茶,做茶的服务小姐不能对客人有所区别,倒茶顺序、手段繁简需按茶理进行。
  黄孚京近期有一件大事要做,他想在大望路的华贸中心开一家分店,并把这家店做成自己的绅士店,贯注更多的中国文化在里头。
  尽管很忙,但没有压力。黄孚京每天都很快乐,能掌握自己、掌握企业,生活很充实,充实就觉得幸福。挣钱和快乐并不冲突,“快乐做事就会有回报,不行就是方法出了问题。”黄孚京真的很自信。采访结束,他扶着腰慢慢站起,推门,踱步而出,不急不躁。窗外的长安街车水马龙。
其他文献
园林绿化是城市规划建设的“美容师”和谐优美的城市环境能够影响人们的生活,暗示、感化、启示人们的行为,使市民心情愉悦在进行城镇园林绿化时,园林绿化种植未考虑实际的绿地使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提出的一个创新性的命题,是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集中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愿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很多工作要做,其中一项重要
配电台区方面配电变压器位置的选择。应根据现有用电负荷及发展规划,尽量将变压器放置在负荷中心,从配电变压器的低压出口到每个负荷点,呈辐射式向四周延伸,低压供电半径以不
期刊
近闻在上海的某家招聘会上,一名大学生主动应聘当保安员。很快这条消息便见诸在当地的媒体上,于是各方的声讨纷纷袭来:现在的大学生不值钱了!这是大学扩招的结果。看,这下子
期刊
期刊
简介殷忠民,1961年9月出生,1985年7月东北师范大学学校教育专业毕业,后攻读工商管理研究生班毕业,编审专业技术职务。殷忠民大学毕业后即入职人民教育出版社,曾任教育编辑室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西方经济发达国家以技术、法规、标准、生态标志认证等构筑技术壁垒,以达到限制进口,扩大出口和垄断市场的目的,加速纺织品生态标志认证,提高我国纺织品
20年来,ERP在中国的推广和应用并不一帆风顺,但ERP发展加速了中国企业管理现代化进程却是不争的事实。越来越多的电力企业正逐步尝试采用这种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工具,并取
加快发电厂的信息建设,迎接竞价上网已成必然目前,分散控制系统(DOS)已在电厂中得到广泛应用,大部分电厂都已开发建设了MIS系统,SIS系统也得到了重视,加快了开发的步伐,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