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来源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urgul2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血管内栓塞术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方法之一。介入神经放射学的不断完善,拓宽了此病的治疗范围和适应证。有关血管内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动物模型、栓塞材料和栓塞技术的研究也有进一步的发展。采用可脱性弹簧圈,可以完全栓塞窄颈动脉瘤;而用于治疗宽颈动脉瘤的栓塞材料和技术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

其他文献
内皮素(ET)是迄今发现作用最强的血管收缩因子。ET及其受体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中,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病机制和进展过程的重要相关因素。但是,在不同的脑缺血过程中ET所发挥的作用可能有所不同。
卒中救治的成功取决于对卒中的早期分类诊断是否正确。不同病因引起不同类型的卒中治疗原则和措施是有差别的,甚至截然相反。国际上对卒中早期分类诊断和几种主要的评分方法,可供临床工作者参考。
介绍近年有关脑梗死与记忆障碍的临床研究进展,探讨脑梗死后记忆障碍的神经心理评估、临床特点、影响因素和康复,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血脑屏障的结构、发生和诱导维持对神经系统的生理病理研究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对星形胶质细胞通过其分泌产物近距离参与对血脑屏障完整性的诱导维持的研究受到重视,对于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作用。
脑缺血后,亚低温对神经元有无保护作用,一直存在着争论。但近几年更多的学者认为,其保护效果与缺血部位、缺血程度、亚低温的应用时机及时程有关。亚低温的作用机制涉及到诸多方面;其治疗时间窗为缺血后30min内并至少维持3h;亚低温与其他治疗的联合应用效果肯定,临床应用前景乐观。
缺血诱导脑组织中即早基因表达的变化复杂,不同影响因素的作用使其表达增强或减弱。即早基因在脑缺血后表达的改变对判定缺血后神经元的存活、神经元的修复、神经元在缺血后长期适应性变化的诱导、神经元对缺血耐受性的诱导以及迟发性神经元死亡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颈动脉自发性夹层动脉瘤是一组非创伤性的夹层动脉瘤,普通人群每年的发病率为3/10万左右。病因与未察觉的外伤以及动脉病变等因素有关,临床表现多样,诊断依据神经影像学,可以选择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大多数病人预后良好。
持续性三叉动脉是成年人中最常见的颈内动脉和基底动脉异常吻合,通常无症状,部分患者可表现为脑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后循环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头痛等症状。脑血管造影可确诊,治疗上主张对症治疗。文中介绍该病的历史、胚胎学、病因、解剖学、发生率、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诊断和治疗以及其变异型和三叉动脉瘤。
电解可脱铂金弹簧圈(GDC)栓塞法是新兴的可用于急性出血期处理破裂颅内动脉瘤的有效方法。与早期手术夹闭破裂动脉瘤颈相比,GDC栓塞法有操作准确、安全、简单等优点,但也存在着疗效不如手术治疗恒定,复发率高等缺点。因此在提高GDC操作成功率,扩大适应证及改善远期疗效方面还要进一步研究。
烟雾病为一少见的、原因不明的闭塞性脑血管病。病程多为进展性,致死、致残率高,缺乏特异的内科治疗手段。近年来其外科血管重建手术,包括颅内外直接吻合搭桥术和间接搭桥术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从临床、脑血管造影及经PET测定的脑血流及代谢参数等方面对其疗效评价认为,临床症状100%有不同程度改善,其智能预后大多数良好,脑的循环参数有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