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社会经历转型的时期,我们人生社会的一切经验、表达、诉求,都经历一个渐进转变的过程。这中间出现的浮躁、乡愿、犬儒等现象在所难免,观察、分析并总结这些现象,是一切关怀自身和社会命运的有识之士的责任。这些年来,人们对道德滑坡、诚信丧失、犬儒盛行等现象谈论得较多,而对人们的自处和相处之道谈论得较少,后者涉及到人生的细节、交往沟通的理性……
只要稍加用心,就知道个人自处和相处在我们这里是如此奇诡。网络、电视、报纸,每时每刻都报道着我们中国人的生存和交往状态。“发飙”“暴打”“对骂”“斗殴”“粗口”等词汇的出现频率极高;甚至知识界也流行“约架”“叛教”“党同伐异”……有人甚至断言,我们的口号是和谐,实则表明这正是我们最为匮乏的东西。我们之间更多的是不平,躁动,霸道,怨怼。其总称,是谓戾气。
这种戾气弥漫在社会,弥漫在知识界。虽然文人相轻自古而然,但我们当代的知识人相互之间不仅是轻视,而是无视、忽视,甚或恶毒攻击。我们很少有关心同行的建设性、创造性成就,而多是嘲笑他的不足、夸大他的缺点。我们总是把人归类,划分阵营、圈子,以示政治正确或知识正确。对于“不正确”者,我们不屑一顾。对于“正确”者,我们也会想方设法在字里行间暗示他只是二把刀。对于如日中天的人,我们则会暗示自己跟其是一伙,我们与有荣焉;对于新秀,我们会从文字上、文凭上、家庭关系上消解其意义……
许多知识人和精英人士的戾气之大令人目瞪口呆。他们很少反省自己的粗言秽语,反而以“国骂”自豪,以性情中人自诩。他们不去思考知识人为什么会约架,为什么“语不惊人死不休”,为什么如此热衷于骂对手,并以教训对手、高唱凯歌回营洋洋自得……
这种戾气使得研讨会、座谈会、网络论坛等社交场合,多半表达的不是理性,而是情绪,是我们阴暗的心性。我曾经在多个研讨会上看到言者谆谆,而听者很不耐烦的样子,提问时多是要求、责难,“你别说这些没用的,你说说我们怎么办?!”
论坛、微博生活更是国民社交理性的检验平台。但我们在留言、评论中,经常被那些戾气充溢的言论带动情绪。一句最为平常的话,他们也会梗起脖子唱反调;一句思辨的话,他们会戏弄思辨的精神;一句白描式的话,他们会责问你的立场……有些人甚至抱着一本他认定的经典,去检验一切言论,寸铁杀人。有些人像天真的刺客,就是要一决智力的高下。有一些人则像泼皮、二杆子,只想横冲直撞,秀自己的牛气。他们像传统相声里讽刺的缺德者:“谁敢惹我?”“你敢惹我啊?谁敢惹咱俩!”
这种戾气所至,使人们对一切事物都失去基本的同情和敬畏,对人间社会失去基本的信任。他们难以跟自己、进而跟周围建立温暖明亮的关系。他们是抑郁者、暴躁者、抓狂者、纠结者、疑心病患者……他们难以自立自处,更难相处共处。交往沟通理性之匮乏,已经严重败坏了转型社会的历史进程。如果说人们曾经有过幽闭恐惧,市场化的社会则把人们推到一个荒凉的地带,人们难以跟自己和周围建立良性的关系。
戾气之雾,遍布华林。但我们知识界、精英人士到社会大众,很少从自身出发,去涤荡戾气之腥。在这方面,其实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很深的研究。暴戾之气,在传统看来,是一种残忍,凡事做得狠,偏向走极端的一种心理或风气。它是杀心重,或杀气的近义词,比如动不动破口大骂,往死里骂,或对一些小事偏于刻薄、严酷的言行。中医甚至认为,戾气是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之气。“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戾气就像一把白刃,不但会伤自己,还会伤到至亲,乃至一切靠近自己的人。
有意思的是,延安时期的《解放日报》就曾提及这种现象。原话是:“化戾气为祥和,易相克为相助。”可见,一个转型中的社会及其成员尤其应注意戾气的存在,并尽可能地消除它。因为一切宏大的理想都是从这种自处相处的细节出发的。佛法也曾论及此种现象,它提出了具体的解决之道,就是恒顺众生,慈悲喜舍。慈者,以深刻、亲切之友情待人;悲者,感同身受地体察他人的痛苦;喜者,对人欢喜友爱的态度,即为“我为你高兴”之喜;舍者,舍弃怨对烦恼,保持平静空寂的心境。这种伟大的精神值得我们记取。
(作者系北京学者)
只要稍加用心,就知道个人自处和相处在我们这里是如此奇诡。网络、电视、报纸,每时每刻都报道着我们中国人的生存和交往状态。“发飙”“暴打”“对骂”“斗殴”“粗口”等词汇的出现频率极高;甚至知识界也流行“约架”“叛教”“党同伐异”……有人甚至断言,我们的口号是和谐,实则表明这正是我们最为匮乏的东西。我们之间更多的是不平,躁动,霸道,怨怼。其总称,是谓戾气。
这种戾气弥漫在社会,弥漫在知识界。虽然文人相轻自古而然,但我们当代的知识人相互之间不仅是轻视,而是无视、忽视,甚或恶毒攻击。我们很少有关心同行的建设性、创造性成就,而多是嘲笑他的不足、夸大他的缺点。我们总是把人归类,划分阵营、圈子,以示政治正确或知识正确。对于“不正确”者,我们不屑一顾。对于“正确”者,我们也会想方设法在字里行间暗示他只是二把刀。对于如日中天的人,我们则会暗示自己跟其是一伙,我们与有荣焉;对于新秀,我们会从文字上、文凭上、家庭关系上消解其意义……
许多知识人和精英人士的戾气之大令人目瞪口呆。他们很少反省自己的粗言秽语,反而以“国骂”自豪,以性情中人自诩。他们不去思考知识人为什么会约架,为什么“语不惊人死不休”,为什么如此热衷于骂对手,并以教训对手、高唱凯歌回营洋洋自得……
这种戾气使得研讨会、座谈会、网络论坛等社交场合,多半表达的不是理性,而是情绪,是我们阴暗的心性。我曾经在多个研讨会上看到言者谆谆,而听者很不耐烦的样子,提问时多是要求、责难,“你别说这些没用的,你说说我们怎么办?!”
论坛、微博生活更是国民社交理性的检验平台。但我们在留言、评论中,经常被那些戾气充溢的言论带动情绪。一句最为平常的话,他们也会梗起脖子唱反调;一句思辨的话,他们会戏弄思辨的精神;一句白描式的话,他们会责问你的立场……有些人甚至抱着一本他认定的经典,去检验一切言论,寸铁杀人。有些人像天真的刺客,就是要一决智力的高下。有一些人则像泼皮、二杆子,只想横冲直撞,秀自己的牛气。他们像传统相声里讽刺的缺德者:“谁敢惹我?”“你敢惹我啊?谁敢惹咱俩!”
这种戾气所至,使人们对一切事物都失去基本的同情和敬畏,对人间社会失去基本的信任。他们难以跟自己、进而跟周围建立温暖明亮的关系。他们是抑郁者、暴躁者、抓狂者、纠结者、疑心病患者……他们难以自立自处,更难相处共处。交往沟通理性之匮乏,已经严重败坏了转型社会的历史进程。如果说人们曾经有过幽闭恐惧,市场化的社会则把人们推到一个荒凉的地带,人们难以跟自己和周围建立良性的关系。
戾气之雾,遍布华林。但我们知识界、精英人士到社会大众,很少从自身出发,去涤荡戾气之腥。在这方面,其实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很深的研究。暴戾之气,在传统看来,是一种残忍,凡事做得狠,偏向走极端的一种心理或风气。它是杀心重,或杀气的近义词,比如动不动破口大骂,往死里骂,或对一些小事偏于刻薄、严酷的言行。中医甚至认为,戾气是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之气。“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戾气就像一把白刃,不但会伤自己,还会伤到至亲,乃至一切靠近自己的人。
有意思的是,延安时期的《解放日报》就曾提及这种现象。原话是:“化戾气为祥和,易相克为相助。”可见,一个转型中的社会及其成员尤其应注意戾气的存在,并尽可能地消除它。因为一切宏大的理想都是从这种自处相处的细节出发的。佛法也曾论及此种现象,它提出了具体的解决之道,就是恒顺众生,慈悲喜舍。慈者,以深刻、亲切之友情待人;悲者,感同身受地体察他人的痛苦;喜者,对人欢喜友爱的态度,即为“我为你高兴”之喜;舍者,舍弃怨对烦恼,保持平静空寂的心境。这种伟大的精神值得我们记取。
(作者系北京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