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综述了颅脑外伤患者的护理措施,以便有效地预防并发症,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包括:颅脑外伤患者早期的感觉、认知功能康复,心理、肢体、语言功能康复护理。认为通过早期的心理、肢体功能和语言功能的康复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和致残程度,对于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有利。
[关键词] 颅脑外伤;早期康复;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39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522-02
近年来,交通事故和各种意外伤害引起的颅脑损伤已成为人们致死、致残的一个重要原因。颅脑外伤存活病例中,约85%的患者留有偏瘫、失语等功能障碍,其致残率较高,给患者心理造成极大的创伤,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1 感觉功能康复
1.1 听觉刺激 未恢复意识的颅脑外伤早期患者,增加声音的刺激利于患者意识的早日恢复。在巡视病房、做各项常规护理和治疗时要与患者交流,耐心与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劝导家属与患者多说话,呼唤患者的名字或讲述患者熟悉的事情,给患者提供熟悉的声音刺激;了解患者既往喜爱的音乐,让患者多听音乐,使患者的意识尽早恢复。已恢复意识的患者,在护理工作中,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向患者提一些简单问题,得到患者的回应。
1.2 视觉刺激 拿患者或其家属、朋友的照片给患者看,或患者感兴趣的图画,让患者多接触色彩丰富的事物,刺激患者对于静态事物的辨别能力。让患者看一些与其有关的动态视频或者电视剧,刺激患者对动态视物的辨别能力。
1.3 味觉和嗅觉刺激 有吞咽功能的患者给予酸、甜、苦等不同口味的食物刺激;可由口进食患者应及早拔除胃管,用食物刺激口腔及喉,促进其正常生理功能的恢复。
1.4 触觉刺激 给患者梳头、按摩、拍打、用细软毛刷刷皮肤,提供各种感觉的输入。
1.5 针灸穴位刺激 生命体征平稳后24-72h,请针灸科医师对患者进行针灸治疗,刺激患者神经肌肉功能恢复。
2 认知功能康复
早期通过听音乐、与患者交谈、读报等方式,刺激患者躯体感觉,提高患者的觉醒能力和环境辨认能力;中期进行记忆力、注意力、思維能力训练,训练其组织分类、排列顺序、填缺填空的学习能力,如让患者辨认物品、看图辨字、数字加减等,逐步提高其认知和识别能力;后期增强患者在各种环境中的独立和适应,加深患者记忆、注意及思维能力,提高在中期训练中各种功能的技巧,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3 心理康复护理
心理护理是护理人员根据心理学的理论,在护理过程中通过人际交往,以行动来影响和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其康复的方法和手段。做好早期颅脑外伤患者的心理护理,解除患者的恐惧、紧张心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接受康复时处于最佳心理状态,为日后康复奠定基础。
4 肢体功能康复护理
4.1 运动功能的训练 采用国际公认的Bo bath及Brunnstrom疗法(神经发育疗法),急性期可适时地进行肢体康复护理,使肢体置于功能位,防止关节肌肉挛缩及水肿。病情稳定后进行四肢的被动床上动作,如翻身、移动、躯干运动和卧坐变换,以防肩手综合征、肩痛、关节僵硬等继发改变。恢复期予瘫痪肢体的功能训练。具体内容如下:
4.1.1 卧床期的良肢位摆放 良肢位是指为防止或抗痉挛姿势的出现,保护肩关节及早期诱发分离运动而设计的一种治疗体位。正确的床上体位摆放对预防和缓解肌肉萎缩、肌腱挛缩至关重要。脑外伤早期常有一定的卧床时间,患者不能完成体位转换,从入院第1天起就应注意做好床上的体位摆放。每2h翻身1次,采取健侧卧位、患侧卧位或仰卧位。
4.1.2 关节活动度训练 包括完全被动活动,部分辅助被动活动和主动活动,一般从被动活动方式逐渐发展至主动活动方式,从近端关节至远端关节顺序训练,每天做2组,每个关节10次左右。让患者取仰卧位,分别完成肩前屈、上举、伸展,肩水平外展和内收,肩内旋和外旋,肩胛骨活动。肘屈伸、前臂旋转,肘及前臂联合运动;手指关节运动;屈髋、屈膝,后伸髋、外展髋、旋转髋,踝背伸、跟距关节内翻、外翻,跗跖关节旋转,跖趾关节屈伸。在体力允许的情况下,患者自我按摩效果更好。
4.1.3 翻身起坐训练 能主动完成翻身是达到主动坐起的基础。训练患者从健侧和患侧翻身坐起,一般2h翻身1次,及时翻身能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防止出现压疮等并发症。同时,在康复护士的帮助下,完成床上搭桥训练以及双手“十”字叉握活动,以改善肩关节活动度,防止肩关节半脱位。
4.2 日常生活能力(ADL)的训练 应用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能力(ADL)及患者ADL的潜能,强化个体化的训练计划,在康复过程的各个阶段给予评分,掌握患者康复情况。指导及协助患者漱口、洗脸、梳头、如厕、穿脱衣服,把常用品放在患者容易取放的地方,让患者自己完成,如进食不能用筷子时,可用汤匙代替;放在桌上的茶水可用吸管吸饮或用健手代偿,由帮助到独立,使患者生活依赖性降到最低程度,使其能独自或借助最少帮助来完成日常生活动作。同时,指导患者练习握笔、刷牙洗脸、整理床铺等日常活动。
5 语言功能康复护理
在康复过程的各个阶段对患者进行语言能力评分,掌握患者康复情况。指导患者家属寻找和使用合适的沟通方式和交流技巧,可配合实物或图像进行。采取语言、手势相结合,由单词发音到词组或句子反复刺激,鼓励患者开口讲话。
6 讨 论
脑损伤后中枢神经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重组能力或可塑性,在条件适宜时部分神经元可以再生。康复护理训练促进了代偿和重组的产生,早期主动性的康复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有效地减少和防止废用、误用和过用综合征的产生,从而促进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众多研究资料表明,得到正规、系统康复治疗的脑出血患者,其功能恢复程度要显著高于未经康复治疗的患者。对于脑外伤患者来说,作为一个人的整体的生存康复,包括人作为一个整体与社会、他人及环境关系的恢复,恢复过程是一个完整人格及其联系的康复。所以患者的康复不仅是躯体功能的恢复,而且还是生理、精神、情绪及心理的康复。通过早期的心理、肢体功能及语言功能的康复护理,提高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和致残程度,对于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是有利的。
参考文献
[1] 游洪,姜淑娥.颅脑外伤术后患者恶早期康复的护理对策[J].吉林医学,2010,31(26):4509-4510.
[2] 周锦明.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外伤患者治疗疗效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2):25-26.
[关键词] 颅脑外伤;早期康复;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39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522-02
近年来,交通事故和各种意外伤害引起的颅脑损伤已成为人们致死、致残的一个重要原因。颅脑外伤存活病例中,约85%的患者留有偏瘫、失语等功能障碍,其致残率较高,给患者心理造成极大的创伤,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1 感觉功能康复
1.1 听觉刺激 未恢复意识的颅脑外伤早期患者,增加声音的刺激利于患者意识的早日恢复。在巡视病房、做各项常规护理和治疗时要与患者交流,耐心与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劝导家属与患者多说话,呼唤患者的名字或讲述患者熟悉的事情,给患者提供熟悉的声音刺激;了解患者既往喜爱的音乐,让患者多听音乐,使患者的意识尽早恢复。已恢复意识的患者,在护理工作中,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向患者提一些简单问题,得到患者的回应。
1.2 视觉刺激 拿患者或其家属、朋友的照片给患者看,或患者感兴趣的图画,让患者多接触色彩丰富的事物,刺激患者对于静态事物的辨别能力。让患者看一些与其有关的动态视频或者电视剧,刺激患者对动态视物的辨别能力。
1.3 味觉和嗅觉刺激 有吞咽功能的患者给予酸、甜、苦等不同口味的食物刺激;可由口进食患者应及早拔除胃管,用食物刺激口腔及喉,促进其正常生理功能的恢复。
1.4 触觉刺激 给患者梳头、按摩、拍打、用细软毛刷刷皮肤,提供各种感觉的输入。
1.5 针灸穴位刺激 生命体征平稳后24-72h,请针灸科医师对患者进行针灸治疗,刺激患者神经肌肉功能恢复。
2 认知功能康复
早期通过听音乐、与患者交谈、读报等方式,刺激患者躯体感觉,提高患者的觉醒能力和环境辨认能力;中期进行记忆力、注意力、思維能力训练,训练其组织分类、排列顺序、填缺填空的学习能力,如让患者辨认物品、看图辨字、数字加减等,逐步提高其认知和识别能力;后期增强患者在各种环境中的独立和适应,加深患者记忆、注意及思维能力,提高在中期训练中各种功能的技巧,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3 心理康复护理
心理护理是护理人员根据心理学的理论,在护理过程中通过人际交往,以行动来影响和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其康复的方法和手段。做好早期颅脑外伤患者的心理护理,解除患者的恐惧、紧张心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接受康复时处于最佳心理状态,为日后康复奠定基础。
4 肢体功能康复护理
4.1 运动功能的训练 采用国际公认的Bo bath及Brunnstrom疗法(神经发育疗法),急性期可适时地进行肢体康复护理,使肢体置于功能位,防止关节肌肉挛缩及水肿。病情稳定后进行四肢的被动床上动作,如翻身、移动、躯干运动和卧坐变换,以防肩手综合征、肩痛、关节僵硬等继发改变。恢复期予瘫痪肢体的功能训练。具体内容如下:
4.1.1 卧床期的良肢位摆放 良肢位是指为防止或抗痉挛姿势的出现,保护肩关节及早期诱发分离运动而设计的一种治疗体位。正确的床上体位摆放对预防和缓解肌肉萎缩、肌腱挛缩至关重要。脑外伤早期常有一定的卧床时间,患者不能完成体位转换,从入院第1天起就应注意做好床上的体位摆放。每2h翻身1次,采取健侧卧位、患侧卧位或仰卧位。
4.1.2 关节活动度训练 包括完全被动活动,部分辅助被动活动和主动活动,一般从被动活动方式逐渐发展至主动活动方式,从近端关节至远端关节顺序训练,每天做2组,每个关节10次左右。让患者取仰卧位,分别完成肩前屈、上举、伸展,肩水平外展和内收,肩内旋和外旋,肩胛骨活动。肘屈伸、前臂旋转,肘及前臂联合运动;手指关节运动;屈髋、屈膝,后伸髋、外展髋、旋转髋,踝背伸、跟距关节内翻、外翻,跗跖关节旋转,跖趾关节屈伸。在体力允许的情况下,患者自我按摩效果更好。
4.1.3 翻身起坐训练 能主动完成翻身是达到主动坐起的基础。训练患者从健侧和患侧翻身坐起,一般2h翻身1次,及时翻身能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防止出现压疮等并发症。同时,在康复护士的帮助下,完成床上搭桥训练以及双手“十”字叉握活动,以改善肩关节活动度,防止肩关节半脱位。
4.2 日常生活能力(ADL)的训练 应用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能力(ADL)及患者ADL的潜能,强化个体化的训练计划,在康复过程的各个阶段给予评分,掌握患者康复情况。指导及协助患者漱口、洗脸、梳头、如厕、穿脱衣服,把常用品放在患者容易取放的地方,让患者自己完成,如进食不能用筷子时,可用汤匙代替;放在桌上的茶水可用吸管吸饮或用健手代偿,由帮助到独立,使患者生活依赖性降到最低程度,使其能独自或借助最少帮助来完成日常生活动作。同时,指导患者练习握笔、刷牙洗脸、整理床铺等日常活动。
5 语言功能康复护理
在康复过程的各个阶段对患者进行语言能力评分,掌握患者康复情况。指导患者家属寻找和使用合适的沟通方式和交流技巧,可配合实物或图像进行。采取语言、手势相结合,由单词发音到词组或句子反复刺激,鼓励患者开口讲话。
6 讨 论
脑损伤后中枢神经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重组能力或可塑性,在条件适宜时部分神经元可以再生。康复护理训练促进了代偿和重组的产生,早期主动性的康复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有效地减少和防止废用、误用和过用综合征的产生,从而促进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众多研究资料表明,得到正规、系统康复治疗的脑出血患者,其功能恢复程度要显著高于未经康复治疗的患者。对于脑外伤患者来说,作为一个人的整体的生存康复,包括人作为一个整体与社会、他人及环境关系的恢复,恢复过程是一个完整人格及其联系的康复。所以患者的康复不仅是躯体功能的恢复,而且还是生理、精神、情绪及心理的康复。通过早期的心理、肢体功能及语言功能的康复护理,提高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和致残程度,对于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是有利的。
参考文献
[1] 游洪,姜淑娥.颅脑外伤术后患者恶早期康复的护理对策[J].吉林医学,2010,31(26):4509-4510.
[2] 周锦明.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外伤患者治疗疗效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2):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