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童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来源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sky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小学音乐;思维能力;记忆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71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07)07/08-0010-01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让学生在课堂内感受美、欣赏美、识别美,乃至于创造美,教师要进入角色,以自己的童心唤起学生的童心,提高音乐课的效率。
  
  一、运用童话语言讲解歌词,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童话语言对孩子来说易于接受,运用童话语言和形象的比喻讲解歌词内容,可以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并融于教学之中。例如,在上《小雨沙沙》一课时,采用适合儿童心理的语言导入,先让学生们看黑板上的五线谱,问:“听,这像什么声音?”有学生回答说:“像打雷!”我说:“天空打起了雷,接着就会怎样?”学生回答说:“会下雨。”“雨从空中落了下来,落在屋顶上,顺着房檐滴下来,滴—嗒—滴—嗒。”于是,就把准备好的幻灯片——发芽的种子、雨滴……一个小同学,斜背着书包,手里打着一把小花伞,高兴的走在上学的路上,小雨轻轻打在花伞上,滴落在小朋友脚下的泥土里,雨滴点点入地,滋润着泥土里的种子。同时,我把这首歌曲录音放开,同学们全神贯注地看着、听着,脸上露出微笑。这样,不仅使同学们理解了歌词的大意,而且,还使师生同位思考、共同参与,以教师的童心连接了学生的心,启发学生主动好学的精神,开发了学生的形象思维。
  
  二、运用情节故事,激活课堂气氛
  
  优美动听的音乐,令人产生美感和愉悦感。对于尚未完全具备听辨音律能力的小学生来说,欣赏器乐曲是很难办到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运用各种手段进行多方面的引导启发,使他们逐渐对音乐欣赏产生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欣赏《苗岭的早晨》这首笛子曲时,我先讲了个故事:日本古代有位笛手,他应邀外出演出,回家途中,船靠在内海的一个港口。半夜时分,来了一只海盗船,许多满脸横肉的暴徒手执利刀,跳上笛手乘坐的船。船上的人面对突然袭击毫无反抗能力,只能坐以待毙。笛手惊魂初定,对海盗说:“请让我在死前吹奏一首曲子,那就死而无憾了。”匪首听了好奇地说:“临死的人还有雅兴吹笛,好吧!我们就先听一首曲子,再送你归天吧!”笛声吹响了,忽高忽低,悠扬动听。笛声唤起人们心中美好的感情,洗涤人们心头的污垢。有的海盗不知不觉地沉醉在迷人的乐声中,有的还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匪首说:“听了这动人的音乐,我们手中的刀还砍得下去吗?大伙儿回去吧!”于是,海盗们纷纷跳回自己的船,不声不响地划走了。神奇的笛声,救了全船人的性命……这个感人的故事把学生自然地引到乐曲的意境中去,这样学生在欣赏乐曲时,就不会感到枯燥无味了。
  
  三、运用动作表演,增强记忆力
  
  低年级的孩子爱动,喜欢歌舞表演,如果将歌词改成口语对白,创设情境进行表演,或根据歌词内容,编几个体态动作,让他们边演边唱,既可以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牢牢地记熟歌词。在从事低年级音乐课堂教学中,我把适合小学生的歌曲,都给编上了动作,建立了一本小小歌曲动作表演记录。
  总而言之,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应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用教师的童心唤起那一颗颗美好的童心,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逐步培养其正确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美的潜移默化之中,得到智能的提高和道德的完善。
  
  责任编辑:吴小春
其他文献
在对咸宁市咸安区和汀泗桥调研数据统计的基础上,我们按照消费者、经销商、政府三方主体对"家电下乡"执行效果的影响,对相关因素进行归集,应用AHP分析法找出当前阶段咸宁市家电
各地在推行行政指导工作的先期实践中,大多通过落实行政指导项目,发挥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同时带来的问题是,由于认识不到位,仍把行政指导工作当成单纯搞项目或
【摘要】运用文献法、访谈法、观察法等方法,对河南省体育局复合型训练管理团队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进行研讨。结果表明:从省体育局到各训练中心都认识到建立复合型训练管理团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以推进,但是还存在部分团队棚架、合力不够、境界不高、运转不畅等问题。建议结合国家队备战伦敦奥运会的经验,结合河南省体育局实际情况,从团队顶层设计、工作理念、运行机制、团队文化建设、信息情
随着市场广告业的创新发展.名人参与广告(本文这里指商业广告.下同)的现象越来越多。虽然名人参与广告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广告的内涵.提升了广告的影响力.但是也带来了一系列值得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