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来源 :高考进行时·高三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defghijklm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点分析】
  高考较少考查修辞手法的辨认,而着重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这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判断阅读材料中修辞手法的使用是否得当,并进一步辨明优劣;二是根据规定的情境,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来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或表达对事物的理解认识。考题大多注重对综合表达能力的考查,因而常与句子仿写、表意连贯等结合起来的。
  【知识汇总】
  1. 比喻
  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或道理,来说明或描述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或道理。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不同的事物,但两者又有相似点。运用比喻可以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
  比喻有以下几种形式:
  ①明喻:用“像”“如”“仿佛”等比喻词。如:语言无味,像个瘪三。
  ②暗喻:用“是”“成”“变为”等比喻词。如:乌云四合,层峦叠嶂都成了水墨山水。
  ③借喻:本体不出现,只出现喻体。如: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厚障壁”喻心理、地位的隔阂,本体不出现于字面。)
  ④博喻:连用几个比喻,来描写或说明同一事物。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连用三个比喻描写荷花的美好姿态。)
  2. 比拟
  包括拟人和拟物两类。运用比拟,可使人或物形象生动,个性鲜明,意蕴丰富。
  拟人是把物当人来描写,赋予物以人的情感、神态、动作、语言等。如:雨过天晴,太阳又露出了笑脸。
  拟物是把人当物来描写,或把此物当彼物来描写。如:①大功告成了,尾巴可不要翘起来。(把人当物来写。)②把黑龙潭的水牵过来。(把此物当彼物来写。)
  3. 借代
  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物,而借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借代可使表达具体形象。
  借代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①以部分代全体。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针一线”代一切财物。)
  ②以特征代本体。如:花白胡子正坐在墙角吸旱烟。(“花白胡子”代那个老人。)
  ③以具体代抽象。如: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以具体的“骨头”代抽象的思想性格。)
  ④以器物代人物。如:十几把雪亮的刺刀从前门进来。(以“刺刀”代日本鬼子。)
  ⑤以专名代泛称。如:要按劳取酬,不要大锅饭。(“大锅饭”代平均主义。)
  4. 夸张
  为了突出事物的特征,故意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夸张要合情合理,其作用是引发联想,加深读者印象,增强表达效果。
  扩大夸张,如:“清国留学生”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借用比喻的形式表现。)
  缩小夸张,如: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最后一句是缩小夸张。)
  5. 对偶
  一般要求上下两句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运用对偶,可使文句整齐,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对偶有正对、反对、串对(又叫流水对)等类型。如:①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正对,内容相近。)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反对,内容相反。)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串对,意思相因相承。)
  6. 排比
  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连在一起。排比可以加重语气,突显内容,增强情感。
  ①短语排比,如:苏州刺绣驰名中外,其特点是色彩鲜艳、图案清晰、针法细致、形态逼真。②句子排比,如:那影片纯粹是用声音绘制的——声音绘制色彩,声音绘制形象,声音绘制感情。
  7. 反复
  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
  ①词语反复。为凸显某种感情或某种行为,连续两次以上使用同一词语,以达到强调的目的。②词组或句子反复。有时为了表达内容或者结构安排的需要,连续两次以上使用同一个词组或句子。③语段反复。在诗歌和小说中最为常见。
  【考查方式】
  高考对于该考点的考查,重在运用。一般从两个方面考查:
  一是对常见修辞手法的辨析。高考命题时,通常是在语言运用分析题、古诗词鉴赏题、文学类文本阅读题中,结合句子内容的理解,要求赏析句中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二是按一定要求运用修辞手法。高考命题时,大多跟扩展语句,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等结合在一起考查。这是高考对于该考点运用的主要考查方式。
  【例题讲解】
  例1 在画线部分填上恰当的话,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相对应,修辞方法相同。
  (1) 悲观者说,希望是地平线,就算看得见,也永远走不到;乐观者说,希望是______,______。
  (2) 乐观者说,风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胜利的彼岸;悲观者说,风是______,______。
  解析 从内容看,分号前后所表达的意思形成正反对照。从句式看,有判断句,有假设复句。从修辞看,句(1)中“希望是地平线”运用了比喻手法;句(2)中“风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胜利的彼岸”既用了比喻,又用了拟人。该题综合考查了扩展语句,仿用句式、运用修辞等。
  答案 (1) 启明星,就算摘不到,也提醒你曙光在前头。(2) 浪的帮凶,会把你葬送在大海深处。
  例2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拟一个描写对象,写一组句子,要求所写句子使用夸张、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这满山遍野的桃花,开得热火朝天,惊天动地,是一幅立体的画,一首无声的诗,把青春挥洒得淋漓尽致。
  解析 仔细研究示例,可发现一开始用的是夸张,即“热火朝天,惊天动地”;然后是接连两个比喻,即“一幅立体的画,一首无声的诗”;最后用了拟人,“把青春挥洒得淋漓尽致”赋予桃花以人格。在研究示例的基础上进行仿写,不仅要追求“形似”,更要追求“神似”,使答案在句式、修辞、语气、风格上与例句保持一致,并且语意连贯明晰。该题综合考查了仿用句式和运用修辞。   答案 这铺天盖地的暴雨,下得山河失色,神泣鬼嚎,是一曲激昂的歌,一场战斗的戏,把性情演绎得酣畅无比。
  例3 一位学者指出,“○”是一个早已普遍使用的汉字,它形简而意赅,直观而独特,但许多重要的汉语辞书却没有收录。请用一个生动形象的句子,表达让“○”字尽快收录到汉语辞书中这样的意思。要求:(1) 切合原意;(2) 运用比喻或比拟的修辞手法。
  解析 试题要求运用比喻或比拟的修辞手法,分析材料后一下就想到,“○”字或汉语辞书可以作为比喻的本体。而“○”字的处境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流浪儿、漂泊者,如果以此来作比喻,那么汉语辞书自然就可比喻为“家”“家园”。把“○”字比作漂泊流浪的人,自然就对它赋予了人格,拟人手法也用上了。
  答案 (1) “○”字就像流浪儿,盼望回到自己的家园,和兄弟姐妹们一起生活。(2) 不要再让“○”字到处漂泊,让它有“籍”可入,有“家”可归。
  例4 以“走进考场”为开头写一段话。要求:表意相对完整,语言连贯得体,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其中一种必须是排比,不少于50个字。
  解析 以“走进考场”为开头,接下来自然是写当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内容要有一定的完整性,以达到“表意相对完整”的要求。因为必须运用排比的修辞,所以可先考虑构造一组排比句,然后相机使用其它修辞手法。在遣词造句的过程中,注意语言表达的连贯得体。该题综合考查了扩展语句、表达连贯得体、运用修辞手法等。
  答案 走进考场,面带微笑,心头扬起自信的风帆;走进考场,调整呼吸,胸中燃烧拼搏的火焰;走进考场,期待挑战,笔下展开前程的锦绣。
  【方法归纳】
  1. 了解修辞特点,掌握运用规律
  正确运用修辞的前提条件是了解和熟悉这些修辞。须反复研究这七种修辞手法的特点,进而辨明几种易混的修辞,如比喻和比拟、比喻和象征、借喻和借代。同时还要通过分析各种修辞的句例,摸索和掌握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规律。
  2. 揣摩试题要求,精心遣词造句
  高考试题在考查修辞手法时,一般都有比较具体的要求,比如仿照例句的修辞,至少运用几种修辞,必须运用某种修辞等等。仔细揣摩这些要求,再结合语境来考虑,精心地遣词造句,务必使答案符合修辞上的要求,并且语意连贯得体,兼顾其它各项答题要求。
  3. 体会表达效果,力求形神兼备
  按照试题的修辞要求拟好答案之后,还要联系具体语境体会其表达效果。如果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却不能取得预期的表达效果,甚而影响了语意的表达,那么这就是修辞运用不当了。故而运用修辞不仅要语言上“形似”,更要语意上“神妙”,形神兼备,方为上乘。
  现场练兵
  1. 仿照下面画线句子,围绕“责任”“母校”“国家”三个方面,用排比句式拟写成人仪式上的誓词。
  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时刻,我面对国旗庄严宣誓:从今天起,我要告别幼稚,走向成熟;我要______,______;我要 ______,______;我要______,______。我要像父母爱我们那样爱父母,像优秀校友那样爱母校,为中华腾飞而努力拼搏!
  2. 在下面各句画线处填上恰当的话,使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方法相同。
  (1) 生命像花朵。乐观者______,悲观者担心它会消尽短暂的香。
  (2) 年华似流水。勤奋者______,______;懒惰者随波逐流,终成碌碌无为的流浪汉。
  答:
  3. 仿照前面的句式,运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另写两个句子,构成一组排比句。
  山间的溪流,并不因为大海就在山下而停止歌唱;路旁的小草,并不因为大树就在身边而含羞躲藏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
  4. 下面是某校几位同学和班主任畅谈时,对“友谊”的不同表达。请在下面的横线上仿写两个句子,要求运用比喻,句式相似,体现人物特点。
  班主任老师说:友谊是一束心灵碰撞出的火花,能照亮生命的每一段航程;
  语文课代表说:______ ;
  数学课代表说:友谊是一道万能的公式,能化解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化学课代表说:______ 。
  5. 仿照下面画线句子的句式和比喻形式,另选对象写两组句子,分别填在(1)、(2)句横线上,使之与画线句子构成一组排比句。
  每个人都应该有高尚的理想和科学的信仰。大厦巍然屹立,是因为有坚强的支柱,理想和信仰就是人生大厦的支柱;(1) ______,是因为______,理想和信仰就是 ______;
  (2) ______,是因为 ______,理想和信仰就是______ 。
  6. 以“人生的幸福”为开头写一段话。要求:表意相对完整,语言连贯得体,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其中一种必须是排比,不少于50字。
  人生的幸福
  7. 品读下列诗文名句,然后描述读后的联想或感受。要求:运用比喻手法,语言生动形象,不少于50字。
  (1)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
  (2)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席慕容)
  (答案见本期栏目“参考答案”)
其他文献
【时文呈现】  台湾教改 “劫富济贫”又何妨  最近一段时间,有关教育的话题在台湾很热。公立名牌大学贫困生比例越来越小的现象引起公众注意,教育主管部门正研拟改善措施;有媒体称台湾社会弥漫着“劫富济贫”的情绪,也有民众抱怨台湾教育体制整天改来改去,越改问题越多。  台湾教改的总体目标,用大陆的语言表述,无非是实现教育均衡和素质教育两大类,而二者之中更易触动社会敏感神经的,是教育均衡也就是台湾所说的教
期刊
1. 函数f(x)=Asin(ωx+φ)A>0,ω>0,|φ|0时,f(x)=x+4x,且当x∈[-3,-1]时,n≤f(x)≤m恒成立,则m-n的最小值是.    24. 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满足Sn+Sm=Sm+n,且a1=1,那么a10=.    25. 设点P在△ABC内,且AP=25AB+15AC,△ABP的面积为20,则△PBC的面积为.    26. 若m,n,l是互不重合
期刊
1.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唐·李贺《南园》)  中唐奇才李贺(790—816),一生困顿坎坷,虽属皇族远枝,却一生沉伦下僚,不得仕进通显,一辈子只做过“奉礼郎”之类的小官(从九品)。由于不堪“臣妾意态间”的屈辱,李贺辞官归家,加之身体羸弱,最终郁郁而死,终年才27岁。这首绝句是《南园》组诗的第五首,抒发了为国出力的豪情壮志,更多地流露了怀才不遇、无
期刊
名著概述  《红楼梦》,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长篇章回体小说。本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伟大艺术性的作品。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他对现实社会、宫廷、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族的腐朽,封建的科举、婚姻、奴婢、等级制度及社会统治思想等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形象地提出了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朦胧的理想和主张。《红楼梦》是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由主次两条矛盾线索构成故事情节的鸿篇巨
期刊
文题亮相  作文题为第13页“本期作文”。  例文一  宁为苦行僧, 胜作一书生  南京市金陵中学 薛力伟  我所惊羡的,既非繁花似锦,亦非著作等身,只是佛家那看破却说不破、普度众生的胸怀与境界。(起笔点出志向所在,同时指明书生和佛家的不同胸怀与境界——著作等身与普度众生,简洁有力。但“繁花似锦”与“看破却说不破”并不是本文比较的“书生”与佛家的特点,可舍去。)  然而,真正的僧佛,不是读经读出来
期刊
文题亮相  作文题为第13页“本期作文”。  例文  宁为逍遥客,胜作一书生  常州市第一中学 陈一帆  如果我身处一个乱世,我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经天纬地的书生之才?匡扶天下的无双猛将?算了吧,我情愿独自仗剑天涯,做一个逍遥的侠客。  我会是豪放洒脱,自由自在的侠客,不再受到太多教条的约束,不必拘泥于陈规陋习,在悠悠天地间驰骋,饿则食野果,渴则饮山泉,乏则席地坐,我将有大把的时间游历山川,在这天下
期刊
记叙文,它记人叙事,具有故事性强,有情节,内容多样,在叙事的同时可更多表达人物内心活动及情感世界等特性。因其具备一定的故事情节和深刻的教育意义而能体现出高考考查学生的语篇理解能力和英语基本知识的运用能力。所以,近年来的全国各地高考试卷中完形填空的文章体裁几乎都是记叙文文体。(江苏也不例外)。  我们都知道,记叙文的写作有着六大要素,一般称之为6W,即who(人), what(事), when(时
期刊
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期刊
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期刊
一、 1. “蛮”是说他会拳术;性格朴实、不圆滑;有尚武精神和英雄情结;说话粗野,文化水平不高。2. 点题;“耍神鞭”的情节突出父亲的拳术精湛,与下文父亲在“文革”中不打人作对比;“耍神鞭”的情节突出了父亲对小城的贡献和在小城的影响力;说明这个情节令作者记忆深刻,与结尾照应。3. 展现出父亲晚年性格的变化,点明父亲性格中的慈悲一面。4. “赤裸的身体”象征父亲的朴实、无背景、不依傍;“神鞭”象征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