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专业角度说,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就其发展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那么,要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该如何着手呢?
一、捕捉错误信息 构建探究课堂
在教学过程中,要允许学生出错,善于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错误进行探究、分析、总结,促进学生认知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从而使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从心里上喜欢化学。
如[学生实验]:乙醛和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分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归纳总结。大部分实验小组都得到了漂亮的砖红色沉淀,而有几个小组报告,出现的却是黑色沉淀。此时我没有马上否定,而是让他们汇报了操作过程:“在CuSO4溶液中滴加了几滴NaOH溶液。”到此,已有一些同学在窃窃私语,叙述完毕,实验成功的同学已经做出了评价:制备Cu(OH)2时试剂的顺序加反了,操作不规范,此反应的条件是碱性,即NaOH过量。在找出错误的原因后,另外几组学生重新实验并取得理想的实验结果。由此可见及时捕捉真实性错误,把学生的不规范操作视为可遇不可求的教学资源予以利用,不仅让学生养成规范操作实验的好习惯,而且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欲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捕捉偶发信息 构建动态课堂
大量的课程资源往往就在“互动教学”、“对话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涌现和生成。课堂上学生的质疑、反驳、争论,通常是超出教师预设之外的新问题。学生这些困惑的问题、理解的偏差、暴露的错误、创新的思维等,都是构成丰富多彩的动态教学资源。
如: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温度
向装有NaHC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2滴酚酞,溶液显浅红色,用酒精灯加热,红色加深,从而得出“升高温度,HCO3-水解程度加大,溶液碱性增强”的结论。下课时,有学生注意到加热过的滴有酚酞的NaHCO3溶液的颜色与做对比实验的NaHCO3溶液(也滴有酚酞)相比,颜色仍然偏深,就提出疑问:这支试管已恢复到室温,溶液的颜色怎么还是这样红呢?这时我意识到在加热过程中NaHCO3可能发生了变化,马上肯定了这位学生的质疑,并要求全班同学带着这个问题课后去思考、讨论、查资料,下一节课再分析,这时我感觉到学生精神充沛,信心倍增。最后,我发现这样不但实现了比预想设计更好的教学目标,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使课堂教学更有活力。
三、捕捉问题信息 构建高效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出问题,是由于他们在学习中产生了新旧经验间的矛盾冲突,这反映出学生正在积极思考。尤其是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互动对话之后提出问题,更反映出其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学习状态。这时产生的问题往往更具动态性、深刻性和创新性,这是学生思维与情感共生的结果,是珍贵的课堂动态资源。老师在课堂上多长一个慧眼,必会收到不同的效果。
例如:HClO的漂白作用
必修1(人教版P84)实验4—4 氯水的漂白作用
将有色纸条或布条、有色花瓣放入盛有1/3容积新制氯水的广口瓶中,盖上玻璃片,观察现象。
实验4—5 干燥的氯气能否漂白物质
将有色纸条或布条、有色花瓣放入盛有干燥氯气的广口瓶中,盖上玻璃片,观察现象。
根据实验4—4、实验4—5,从中得出真正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是HClO,干燥的Cl2本身不具有漂白性的结论。突然有学生提出:“不一定,因为Cl2与水反应生成的有盐酸和次氯酸两种物质,说不定是盐酸具有漂白性呢。”又有同学说:“盐酸不可能具有漂白性,这在初中所学的性质中没有提到过。”前面的学生随即反问:“在初中我们也没有学习过盐酸具有还原性啊。”这时全班学生的眼睛都注视着我,渴望在我这里得到答案。此时,我并没有立即对盐酸是否具有漂白性下结论,而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简单的方法来证明盐酸是否具有漂白性,经过思考,有同学问答:将盐酸滴到红色布条上看布条是否褪色。经过实验,确证了盐酸并无漂白性,从而进一步证明了在新制的氯水或潮湿的氯气中真正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是HClO,从而大大地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责任编辑 潘孟良
一、捕捉错误信息 构建探究课堂
在教学过程中,要允许学生出错,善于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错误进行探究、分析、总结,促进学生认知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从而使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从心里上喜欢化学。
如[学生实验]:乙醛和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分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归纳总结。大部分实验小组都得到了漂亮的砖红色沉淀,而有几个小组报告,出现的却是黑色沉淀。此时我没有马上否定,而是让他们汇报了操作过程:“在CuSO4溶液中滴加了几滴NaOH溶液。”到此,已有一些同学在窃窃私语,叙述完毕,实验成功的同学已经做出了评价:制备Cu(OH)2时试剂的顺序加反了,操作不规范,此反应的条件是碱性,即NaOH过量。在找出错误的原因后,另外几组学生重新实验并取得理想的实验结果。由此可见及时捕捉真实性错误,把学生的不规范操作视为可遇不可求的教学资源予以利用,不仅让学生养成规范操作实验的好习惯,而且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欲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捕捉偶发信息 构建动态课堂
大量的课程资源往往就在“互动教学”、“对话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涌现和生成。课堂上学生的质疑、反驳、争论,通常是超出教师预设之外的新问题。学生这些困惑的问题、理解的偏差、暴露的错误、创新的思维等,都是构成丰富多彩的动态教学资源。
如: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温度
向装有NaHC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2滴酚酞,溶液显浅红色,用酒精灯加热,红色加深,从而得出“升高温度,HCO3-水解程度加大,溶液碱性增强”的结论。下课时,有学生注意到加热过的滴有酚酞的NaHCO3溶液的颜色与做对比实验的NaHCO3溶液(也滴有酚酞)相比,颜色仍然偏深,就提出疑问:这支试管已恢复到室温,溶液的颜色怎么还是这样红呢?这时我意识到在加热过程中NaHCO3可能发生了变化,马上肯定了这位学生的质疑,并要求全班同学带着这个问题课后去思考、讨论、查资料,下一节课再分析,这时我感觉到学生精神充沛,信心倍增。最后,我发现这样不但实现了比预想设计更好的教学目标,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使课堂教学更有活力。
三、捕捉问题信息 构建高效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出问题,是由于他们在学习中产生了新旧经验间的矛盾冲突,这反映出学生正在积极思考。尤其是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互动对话之后提出问题,更反映出其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学习状态。这时产生的问题往往更具动态性、深刻性和创新性,这是学生思维与情感共生的结果,是珍贵的课堂动态资源。老师在课堂上多长一个慧眼,必会收到不同的效果。
例如:HClO的漂白作用
必修1(人教版P84)实验4—4 氯水的漂白作用
将有色纸条或布条、有色花瓣放入盛有1/3容积新制氯水的广口瓶中,盖上玻璃片,观察现象。
实验4—5 干燥的氯气能否漂白物质
将有色纸条或布条、有色花瓣放入盛有干燥氯气的广口瓶中,盖上玻璃片,观察现象。
根据实验4—4、实验4—5,从中得出真正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是HClO,干燥的Cl2本身不具有漂白性的结论。突然有学生提出:“不一定,因为Cl2与水反应生成的有盐酸和次氯酸两种物质,说不定是盐酸具有漂白性呢。”又有同学说:“盐酸不可能具有漂白性,这在初中所学的性质中没有提到过。”前面的学生随即反问:“在初中我们也没有学习过盐酸具有还原性啊。”这时全班学生的眼睛都注视着我,渴望在我这里得到答案。此时,我并没有立即对盐酸是否具有漂白性下结论,而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简单的方法来证明盐酸是否具有漂白性,经过思考,有同学问答:将盐酸滴到红色布条上看布条是否褪色。经过实验,确证了盐酸并无漂白性,从而进一步证明了在新制的氯水或潮湿的氯气中真正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是HClO,从而大大地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责任编辑 潘孟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