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低碳经济作为当今的一种趋势越来越深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细节,在多年环保之水处理行业工作的过程中,发现在水处理行业中,也存在许多高能耗、低效率的设备。
关键词:环保设备;高耗能;低碳
中图分类号:X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19-0273-01
2009年11月26日,中国政府第一次对全世界公开承诺量化减排指标,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温室气体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其中重要的一项,通过节能降耗,形成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转型。
对于国内外设计制造的一些设备进行考证对比后,总结出以下几点心得体会,其中关键的是高耗能设备排放量大,资金消耗和运行成本高,既是为环保,首先就应节能减排,对自然环境影响小,以下体会供同行参考,在工程设计选型过程中予以借鉴:
(1)水净化过程所采用的处理工艺是利用生物和化学方法,将水中悬浮物,溶于水中的活性物质,和重金属等物质滤除,例如常规的水处理工艺中,大的悬浮物利用粗、细格栅拦截去除,大些的沙粒通过沉砂池或旋流除砂设备去除,水中的COD、BOD利用物理化学方法或生物化学方法处理后去除。如需进一步处理,可再经深度过滤处理等方法净化后可回用,沉淀后的污泥通过浓缩用脱水机进行脱水处理后焚烧或掩埋,为达到以上目的,需承建的污水处理净化厂(站)。
我国在早期引进了一些国外水净化设备,引进后经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在仿制过程中逐步形成庞大的水净化设备制造能力,在此过程中我国的相关技术实力得到了快速的提高。
但在引进国外产品技术的过程中,大多数都没有经过仔细推敲、论证,盲目的进行模仿消化,所以也将一些超高耗能设备仿制并以新产品高新技术的面目进行包装后大肆推广。在国内并不成熟和透明的市场环境下,造成很多采购此类设备的用户初期投资费用和后期运行维护费用居高不下,致使净化水厂出现了建得起用不起的尴尬局面,设备购进后短期内又无法更换,造成无可奈何的局面。
以下我们做一个简单的对比,在国产技术和舶来技术对比之后,方知并不是只有外国的月亮才圆,以供各位同行借鉴。
(2)对于最终用户,如排污企业、净化水厂等,最需要的是结构简单,经久耐用,且故障率低,维修保养方便,造价低,运行费用低,并且能达到良好使用效果的产品,并不是投资越大越复杂越好。在选型过程中,有些选择是画蛇添足,甚至对投资运行造成极大负担,这就是造成高投资高耗能根本原因之所在。
例如,常用的国产细格栅,每天按过水量一万五千吨,过水间隙两毫米的计算,单台运行电耗量一小时最大也就2.2Kw,
每天运行按24小时核算
2.2kw×24h52.8kwh 电耗是52.8Kw。
按0.8元一度电计算
每天所需电费52.8kwh/d×0.8元/kwh42.24元/d
一年运行按350天计算
每年运行费用42.24元/d×350天1.85万元。
下面我们核算一下从德国引进一种转鼓格细栅的运行费用,该格栅结构如下组成:
①转鼓栅耗电,2.2kw∕小时。
②无轴螺旋提升机,耗电2.2kw∕小时。
③冲洗水泵栅耗电5.5kw∕小时 耗水量5m3∕小时。
以上四项合计用电量9.9kw∕小时,水量5m3∕小时。
每天运行按24小时核算
9.9kw×24h237.6kwh 电耗是237.6Kwh
按0.8元一度电计算
每天所需电费237.6kwh/d×0.8元/kwh190.08元/d
一年运行按350天计算
每天所需电费190.08元/d×350天6.6528万元
每小时耗水5m3
每年用水量5m3×24h×350天×1.2元/吨
5.04万元
合计每年运行费用6.6528万元+5.04万元11.6928万元。
常规机械格栅使用寿命在15年左右,我们通过下表做一个简单的对比:
以上只是正常运行的费用,不包括备品备件及正常检修的人工费用。通过对比得出,从设备投入运行起一直到15年后设备报废止,仅投资和运行费用就相差。
200.392万元-28.5万元171.892万元
选不好设备白花掉171.892万元。
这对于资金捉襟见肘的排污企业和净化水厂来说是非常庞大的一笔费用。
(3)再就两种设备的性能来说,经调研对比,用进口技术制造的这种设备,设备上方还需安装一台单梁吊车配合使用,在维修时需将设备吊到宽阔地。设备结构复杂,维修的概率相应的提高,更换配件所需的费用较多,同时也有需较高的人工费用。还不包括因设备故障造成的停产损失(不停产就得把栅渣放过到下道工序,给下道工序造成不良影响)这是高消耗又一原因,我公司所设计的超细回转格栅,采用梯形栅条,焊接成栅片,加工成所需形状,用机架固定在所需位置,将水中的栅渣杂物拦截在栅片上,所需要的动力只是将被拦截到栅片上的栅渣进行连续机械清理,使过水拦渣栅片保证通过率,被拦截的栅渣直接通过清渣机构清理到地面以上,或直接卸到渣车内。本设备不但简单耐用,耗电量小,运行费用低,更主要的是使用效果比德国引进的转鼓格栅更好,检修费用一年几百元即可。
我国30年来的环保产业,环保设备制造技术,水净化工艺技术,是建立在世界各国水净化技术上百年的基础上,利用各种合作方式引进国外的设备而发展起来的,在发展过程中大量引进消化了各国先进技术,使国家环保产业技术起点与国际同步。
但我在此强调的是,我们选择设备的出发点是我国现有国情及特定环境。中国有句老话,物尽天择,适者生存,舶来的技术,适合我国国情的予以吸收,有待于提高,青出于蓝胜于蓝,那些高耗产品技术,在使用过程中逐步发现,逐步淘汰。我国有着庞大的水处理技术队伍和人才储备,在发挥拿来主义的同时,仔细甄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像此类高耗设备,有着巨大的投资和运行成本,无端多消耗有限的资源,一两台设备一年运行费用就20-30万,且有着其他更好的选择。
更深一步想,为什么此类落后的设备在我国还有着巨大的市场。分析考证后有以下几个原因:
①虽然很多设备运行费用很高,但因有其一定的可靠性,设计人员出于谨慎,避免因选型问题为人诟病,尽量降低选型风险;
②设计者只对工程设计与施工负责,具体运行费用不是考核的硬指标;
③做BOT的投资者大多对此行业,更具体的说,对高耗与节能设备不甚了解,而设计院专家推荐的设备时只讲其可靠性或耐用性,回避耗能这一项而不谈,投资者没经验,所以就不会怀疑其中还有设计人员自保名节的因素;
④当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偶有机会与其他同行讨论和对比中发现此种设备的弊病,但此时要么已采购安装完毕,或已投资运行多年,已无条件进行更换,而面对未来庞大的运行费用也头疼不已,有苦难言。
综上分析,在设备选型过程中,以结构简单、耐用、低能耗、低费用为根本原则,利害重大。以上是找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说明正确的选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因此,引进技术只能作为参考基础,否决与肯定,考证其先进程度,是与同类产品类比后认定的,一是造价低,二是使用性能好,三是运行费用低,四是维修量小,五是操作简单。
关键词:环保设备;高耗能;低碳
中图分类号:X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19-0273-01
2009年11月26日,中国政府第一次对全世界公开承诺量化减排指标,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温室气体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其中重要的一项,通过节能降耗,形成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转型。
对于国内外设计制造的一些设备进行考证对比后,总结出以下几点心得体会,其中关键的是高耗能设备排放量大,资金消耗和运行成本高,既是为环保,首先就应节能减排,对自然环境影响小,以下体会供同行参考,在工程设计选型过程中予以借鉴:
(1)水净化过程所采用的处理工艺是利用生物和化学方法,将水中悬浮物,溶于水中的活性物质,和重金属等物质滤除,例如常规的水处理工艺中,大的悬浮物利用粗、细格栅拦截去除,大些的沙粒通过沉砂池或旋流除砂设备去除,水中的COD、BOD利用物理化学方法或生物化学方法处理后去除。如需进一步处理,可再经深度过滤处理等方法净化后可回用,沉淀后的污泥通过浓缩用脱水机进行脱水处理后焚烧或掩埋,为达到以上目的,需承建的污水处理净化厂(站)。
我国在早期引进了一些国外水净化设备,引进后经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在仿制过程中逐步形成庞大的水净化设备制造能力,在此过程中我国的相关技术实力得到了快速的提高。
但在引进国外产品技术的过程中,大多数都没有经过仔细推敲、论证,盲目的进行模仿消化,所以也将一些超高耗能设备仿制并以新产品高新技术的面目进行包装后大肆推广。在国内并不成熟和透明的市场环境下,造成很多采购此类设备的用户初期投资费用和后期运行维护费用居高不下,致使净化水厂出现了建得起用不起的尴尬局面,设备购进后短期内又无法更换,造成无可奈何的局面。
以下我们做一个简单的对比,在国产技术和舶来技术对比之后,方知并不是只有外国的月亮才圆,以供各位同行借鉴。
(2)对于最终用户,如排污企业、净化水厂等,最需要的是结构简单,经久耐用,且故障率低,维修保养方便,造价低,运行费用低,并且能达到良好使用效果的产品,并不是投资越大越复杂越好。在选型过程中,有些选择是画蛇添足,甚至对投资运行造成极大负担,这就是造成高投资高耗能根本原因之所在。
例如,常用的国产细格栅,每天按过水量一万五千吨,过水间隙两毫米的计算,单台运行电耗量一小时最大也就2.2Kw,
每天运行按24小时核算
2.2kw×24h52.8kwh 电耗是52.8Kw。
按0.8元一度电计算
每天所需电费52.8kwh/d×0.8元/kwh42.24元/d
一年运行按350天计算
每年运行费用42.24元/d×350天1.85万元。
下面我们核算一下从德国引进一种转鼓格细栅的运行费用,该格栅结构如下组成:
①转鼓栅耗电,2.2kw∕小时。
②无轴螺旋提升机,耗电2.2kw∕小时。
③冲洗水泵栅耗电5.5kw∕小时 耗水量5m3∕小时。
以上四项合计用电量9.9kw∕小时,水量5m3∕小时。
每天运行按24小时核算
9.9kw×24h237.6kwh 电耗是237.6Kwh
按0.8元一度电计算
每天所需电费237.6kwh/d×0.8元/kwh190.08元/d
一年运行按350天计算
每天所需电费190.08元/d×350天6.6528万元
每小时耗水5m3
每年用水量5m3×24h×350天×1.2元/吨
5.04万元
合计每年运行费用6.6528万元+5.04万元11.6928万元。
常规机械格栅使用寿命在15年左右,我们通过下表做一个简单的对比:
以上只是正常运行的费用,不包括备品备件及正常检修的人工费用。通过对比得出,从设备投入运行起一直到15年后设备报废止,仅投资和运行费用就相差。
200.392万元-28.5万元171.892万元
选不好设备白花掉171.892万元。
这对于资金捉襟见肘的排污企业和净化水厂来说是非常庞大的一笔费用。
(3)再就两种设备的性能来说,经调研对比,用进口技术制造的这种设备,设备上方还需安装一台单梁吊车配合使用,在维修时需将设备吊到宽阔地。设备结构复杂,维修的概率相应的提高,更换配件所需的费用较多,同时也有需较高的人工费用。还不包括因设备故障造成的停产损失(不停产就得把栅渣放过到下道工序,给下道工序造成不良影响)这是高消耗又一原因,我公司所设计的超细回转格栅,采用梯形栅条,焊接成栅片,加工成所需形状,用机架固定在所需位置,将水中的栅渣杂物拦截在栅片上,所需要的动力只是将被拦截到栅片上的栅渣进行连续机械清理,使过水拦渣栅片保证通过率,被拦截的栅渣直接通过清渣机构清理到地面以上,或直接卸到渣车内。本设备不但简单耐用,耗电量小,运行费用低,更主要的是使用效果比德国引进的转鼓格栅更好,检修费用一年几百元即可。
我国30年来的环保产业,环保设备制造技术,水净化工艺技术,是建立在世界各国水净化技术上百年的基础上,利用各种合作方式引进国外的设备而发展起来的,在发展过程中大量引进消化了各国先进技术,使国家环保产业技术起点与国际同步。
但我在此强调的是,我们选择设备的出发点是我国现有国情及特定环境。中国有句老话,物尽天择,适者生存,舶来的技术,适合我国国情的予以吸收,有待于提高,青出于蓝胜于蓝,那些高耗产品技术,在使用过程中逐步发现,逐步淘汰。我国有着庞大的水处理技术队伍和人才储备,在发挥拿来主义的同时,仔细甄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像此类高耗设备,有着巨大的投资和运行成本,无端多消耗有限的资源,一两台设备一年运行费用就20-30万,且有着其他更好的选择。
更深一步想,为什么此类落后的设备在我国还有着巨大的市场。分析考证后有以下几个原因:
①虽然很多设备运行费用很高,但因有其一定的可靠性,设计人员出于谨慎,避免因选型问题为人诟病,尽量降低选型风险;
②设计者只对工程设计与施工负责,具体运行费用不是考核的硬指标;
③做BOT的投资者大多对此行业,更具体的说,对高耗与节能设备不甚了解,而设计院专家推荐的设备时只讲其可靠性或耐用性,回避耗能这一项而不谈,投资者没经验,所以就不会怀疑其中还有设计人员自保名节的因素;
④当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偶有机会与其他同行讨论和对比中发现此种设备的弊病,但此时要么已采购安装完毕,或已投资运行多年,已无条件进行更换,而面对未来庞大的运行费用也头疼不已,有苦难言。
综上分析,在设备选型过程中,以结构简单、耐用、低能耗、低费用为根本原则,利害重大。以上是找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说明正确的选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因此,引进技术只能作为参考基础,否决与肯定,考证其先进程度,是与同类产品类比后认定的,一是造价低,二是使用性能好,三是运行费用低,四是维修量小,五是操作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