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之探讨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lio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当今的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人能否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人自主学习知识的能力。而一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最主要依靠学校的教育。现代教育特别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是由其本身内部需要,加上社会的发展要求两方面决定的。
  武鸣中学是有60多年办学历史的学校,它经历过应试教育制约的困顿,也品尝过素质教育带来的欢乐和喜悦。作为一所全区的示范性高中,武鸣中学的学生有98%以上是壮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有80%来自农村或县郊。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朴实的乡下孩子已经习惯遵从父辈们“到学校要好好听老师的教导,要服从老师的安排”,“在家有父母教育,在学校老师就是父母”等的教诲,因此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
  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学习是以实验为依据,以理论为先导,通过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对实验过程的观察和记录,对问题的分析、理解、概括、综合,以达到形成概念、掌握理论、启迪心智、陶冶情操之目的。在化学学习中,学生可以动手操作有关实验,观察实验过程中所发生的现象,学生可以直接通过实验事实,运用化学原理,分析、判断、研究、解决化学中的实际问题。化学学习的这些基本特征有利于加强科学观察、科学测量等诸方面科学实验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加强科学认识、科学思辨、直觉思维、大胆想像等多方面的思维品质的培养,更有利于加强基本操作、基本技能等动手能力、设计能力和创造能力等科学能力的培养。一句话,在化学的学习中始终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自主观察、自主分析、自主理解、自主概括、自主综合,以达到自主形成概念、掌握理论、启迪心智、陶冶情操之目的。
  1.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取了讨论法、观察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其中主要是行动研究法。在学习认识提高的基础上,发挥全组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讨论、观察、实验,了解、分析我校学生的现状,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策略,通过试点实验,分析,总结提高,初步形成研究思路。
  2.实施过程和主要措施
  首先,在整个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学校领导非常重视,给予大力支持,考虑学生对课题的许多方面都比较生疏,实际中都需要帮助与支持。因此,学校邀请兄弟学校做相关科研课题的报告会;从教育局,上网查阅等,收集相关材料并印发给老师学习;委派部分老师外出学习……
  其次,整个课题研究的过程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多次研究课题,积极从学习兄弟学校或者利用现有的电脑室通过上网查询相关资料,阅读相关资料等开始,从中了解活动开展的一些大概的模式。同时积极学习相关科研课题开展的范例等,从中学习到一些必要的经验,为课研活动指明方向。
  再次,注意动手能力的培养,进行课题的相关测试。一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品质,教给学生观察方法。根据所观察事物的特点,指导学生从大到小、由远及近、由点到面、由短期到长期、由宏观到微观,使学生学会全面、系统地观察,训练出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如在“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时,引导学生观察到钠浮在水面上、反应放出气体、液体颜色变化、嗞嗞的声音等实验现象。二是注重课堂演示实验,同时注重开阔学生视野。积极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和化工生产中的现象。如家中的食盐为什么会变潮?街头的广告牌为什么慢慢被侵蚀?又怎样保护?为什么一些井水不能直接饮用?三是要注重验证性实验。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使用常见的仪器来组装实验装置,自己做实验,而不应该操纵学生实验。学生实验失败时,及时地帮助他找到失败的原因。四是精心设计探索性实验。探索性实验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精神。学生可以各抒己见,甚至还可以对课本上的实验方法加以改进,这样学生不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经过探索获得了知识,还学会了方法。
  三、实施自主学习课题的研究结果与分析
  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灌输为主旨的陈旧教学模式,实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有机统一,提升了理性认识,初步探索了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初步构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了教师的素质,学校教育质量也得到一定的提高。
  虽然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课题的研究仍然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笔者认为进行研究是还应该注意下面几点:
  一是在教师指导,强化学生自我学习意识的度,学生自我约束几点上的研究加大力度,使之有更大的,实质性的突破。
  二是加强研究工作的规范化和严谨化,严格学生素质的测试和控制对象的控制,保证研究工作的科学性,使研究结果更有真实性和指导意义。
  三是应该进一步完善评价机制,使它更具有科学性和操作性,更能有效的指导科研工作的开展。
  四是细化研究工作,并与教育教学工作实践有机统一。
  
  参考资料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莱斯利
其他文献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是以“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为基本任务的课程;是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总目标的课程;是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打基础的课程。    一、寓教于乐    1.导入新颖有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的成功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的注
中学生写的记叙文,通病是情节叙述干巴巴的,流水账一般,结尾硬加上几句“有意义的话”,拼凑成文,这样的文章干瘪粗糙,只有骨络筋络,缺少肌肉血脉,何谈生动深刻?主要原因是缺少细节描写。针对以上情况,我在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中,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了细节描写的训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结合阅读教学,让学生深入体会并认识到细节描写的重要性    在阅读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把细节描写的句、段改写成
针对电穿孔可致使皮肤产生水性新通道的现象,在Fick扩散律和快-慢响应双通道假设下,给出了分子型药物经皮渗透过程的一类数学模型.经计算机模拟,发现其特征与实验数据高度一
目的探讨强化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经皮冠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患者发生对比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的预防作用。方法以瑞舒伐
“谁走进课改谁就赢得高考”,这是2010年高考后听到人们说得比较多的一句话。2010年全国高考文综卷I,试题取材新颖,紧密结合社会生活实际,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要,着力考核考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把理论阐述寓于社会生活主题之中,将学科知识与现实有机结合起来,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笔者参加了2010年评卷质量分析工作,本文仅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谈谈今后高三
目的研究蛋白磷酸酶2A的抑癌因子(cancerous inhibitor ofprotein phosphatase 2A,CIP2A)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差异表达情况及探讨其临床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