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建筑项目危机的内涵
在建筑施工项目中,人们一般把不确定因素定义为“风险因素”。若对施工项目中的风险熟视无睹,或者对于已经认识到的风险不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今天的风险就会演变为明天的危机。
建筑项目危机的涵义可以表征为:当施工项目所面临的风险产生的严重后果不能够被妥善处理,逐渐恶化演变为项目的危机。建筑施工项目危机管理就是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尽力消除潜在的危机因素,防止危机的发生;在项目危机爆发后,能给予及时的回应,将损失降到最低;在危机消除后,经过总结和学习,不断完善项目的管理体系和危机管理体系的过程。
识别危机是危机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区别不同危机的特点,对危机进行明确的分类,才能很好的识别和检测危机。按危机产生的起因可分为:技术上的危机,主要体现在技术上的错误,缺陷导致的危害;自然上的危机,主要是自然外界环境突发性影响,如气候的变更、地震等;政治上的危机主要是由政治系统、战争及公共事业政策等;社会上的危机是由于社会各方利益集团引起,如环保组织的抗议等;组织上的危机,是由于组织内部结构、性质带来的,如工作人员不同的民俗、文化造成的冲突。
二、建筑项目危机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施工组织管理出现的纰漏
施工组织的管理对整个施工有直接的影响。施工危机的产生,大多数情况是由于组织对潜在不稳定因素的忽略,错过了预防和控制的良机,问题集中表现以下几方面:(1)组织规范不完备;(2)组织沟通失效;(3)组织功能失效。
(二)过度市场竞争带来的弊端
市场竞争环境无疑给建筑施工带来了许多潜在的危机因素,其主要表现为:(1)建筑施工的周期越来越短,没有足够的时间消化不稳定要素;(2)激烈的竞争使得项目组织不断通过压低价格以期获得工程,为了获利又采取手段降低成本,如在生产中偷工减料、减少施工人员等;(3)市场要求快速的产品更新、跳跃性技术又带来了全新的产品。
三、建筑项目危机的应对
(一)危机发生前的预防
(1)建立完备的组织规范,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项目组织的高层领导有责任领导组织的劳动保护工作,并监督整个组织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劳动保护的各种法规政策,组织管理人员学习劳动保护作业的知识,督促他们定时对下层员工开展教育,并定期检查劳动保护工作,关心劳动条件的改善并结合组织情况,制定和贯彻安全责任制度和措施等。
(2)有效的沟通。危机之所以会给人们带来危机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危机的突发性和难以预料的发展事态。有效的信息沟通可以减少施工项目危机带来的突发性,并做到“防患于未然” 。
(3)建立工程项目危机管理的动态模式。针对于工程建设项目本身的复杂性、多阶段性,将项目进行的全过程实行动态危机管理,将危机管理化分为:检测、确认、决策、执行、反馈、修正和总结七个阶段,由这七个阶段相互关联和逻辑性组建了动态危机管理模式,这个模式对工程建设整个全过程和全过程的每一个阶段均实行动态管理。
(二)危机发生中的应对措施
(1)启动危机应对计划,进行预警。建筑施工现场出现了异常情况,首先要进行预警,使项目施工现场的危机管理人员各司其职,根据不同的状况可以采用不同的预警方式,譬如有现场的火警通报,现场发生安全事故的通报等。
(2)进行初始评估定级。建筑施工项目危机发生后需要对危机的情况进行初始评估。初始评估包括事件影响的范围和扩展的潜在可能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情况。根据评估的结果及项目危机应急状态分级。初始评估和定级的结果是由危机管理组织人员共同决策,定级后需要上报相关政府部门。
(3)救护行动。主要包括:第一,人员查点;第二,搜寻和营救行动;第三,疏散;第四,危险区进出管制。这也是对危机进行隔离的一种方式。一是确保人员的安全;二是防止产生对项目不利的信息;三是防止有些“趁火打劫”的行为。
(三)施工项目危机管理评价
建筑施工项目危机管理评价,它的任务是对建筑施工项目组织危机管理的全过程进行评价,包括建筑施工项目危机防范的工作内容、建筑施工项目危机管理组织的设置、建筑施工项目危机应对计划、建筑施工项目危机决策和施工项目应对等方面的评价,提出建筑施工项目危机管理的不足之處或存在的问题。建筑施工项目危机管理评价的基本目的是通过对建筑施工项目危机及危机管理的过程的客观评价,提高施工项目组织预防和处理施工项目危机的能力,也就是提高项目组织分析预测施工项目危机的能力、对施工项目危机的防范能力、应对能力。因此,施工项目危机管理评价应本着总结和提高的态度,客观地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
[1]戚安邦.项目管理十大风险[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2]张德.组织行为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在建筑施工项目中,人们一般把不确定因素定义为“风险因素”。若对施工项目中的风险熟视无睹,或者对于已经认识到的风险不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今天的风险就会演变为明天的危机。
建筑项目危机的涵义可以表征为:当施工项目所面临的风险产生的严重后果不能够被妥善处理,逐渐恶化演变为项目的危机。建筑施工项目危机管理就是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尽力消除潜在的危机因素,防止危机的发生;在项目危机爆发后,能给予及时的回应,将损失降到最低;在危机消除后,经过总结和学习,不断完善项目的管理体系和危机管理体系的过程。
识别危机是危机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区别不同危机的特点,对危机进行明确的分类,才能很好的识别和检测危机。按危机产生的起因可分为:技术上的危机,主要体现在技术上的错误,缺陷导致的危害;自然上的危机,主要是自然外界环境突发性影响,如气候的变更、地震等;政治上的危机主要是由政治系统、战争及公共事业政策等;社会上的危机是由于社会各方利益集团引起,如环保组织的抗议等;组织上的危机,是由于组织内部结构、性质带来的,如工作人员不同的民俗、文化造成的冲突。
二、建筑项目危机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施工组织管理出现的纰漏
施工组织的管理对整个施工有直接的影响。施工危机的产生,大多数情况是由于组织对潜在不稳定因素的忽略,错过了预防和控制的良机,问题集中表现以下几方面:(1)组织规范不完备;(2)组织沟通失效;(3)组织功能失效。
(二)过度市场竞争带来的弊端
市场竞争环境无疑给建筑施工带来了许多潜在的危机因素,其主要表现为:(1)建筑施工的周期越来越短,没有足够的时间消化不稳定要素;(2)激烈的竞争使得项目组织不断通过压低价格以期获得工程,为了获利又采取手段降低成本,如在生产中偷工减料、减少施工人员等;(3)市场要求快速的产品更新、跳跃性技术又带来了全新的产品。
三、建筑项目危机的应对
(一)危机发生前的预防
(1)建立完备的组织规范,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项目组织的高层领导有责任领导组织的劳动保护工作,并监督整个组织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劳动保护的各种法规政策,组织管理人员学习劳动保护作业的知识,督促他们定时对下层员工开展教育,并定期检查劳动保护工作,关心劳动条件的改善并结合组织情况,制定和贯彻安全责任制度和措施等。
(2)有效的沟通。危机之所以会给人们带来危机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危机的突发性和难以预料的发展事态。有效的信息沟通可以减少施工项目危机带来的突发性,并做到“防患于未然” 。
(3)建立工程项目危机管理的动态模式。针对于工程建设项目本身的复杂性、多阶段性,将项目进行的全过程实行动态危机管理,将危机管理化分为:检测、确认、决策、执行、反馈、修正和总结七个阶段,由这七个阶段相互关联和逻辑性组建了动态危机管理模式,这个模式对工程建设整个全过程和全过程的每一个阶段均实行动态管理。
(二)危机发生中的应对措施
(1)启动危机应对计划,进行预警。建筑施工现场出现了异常情况,首先要进行预警,使项目施工现场的危机管理人员各司其职,根据不同的状况可以采用不同的预警方式,譬如有现场的火警通报,现场发生安全事故的通报等。
(2)进行初始评估定级。建筑施工项目危机发生后需要对危机的情况进行初始评估。初始评估包括事件影响的范围和扩展的潜在可能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情况。根据评估的结果及项目危机应急状态分级。初始评估和定级的结果是由危机管理组织人员共同决策,定级后需要上报相关政府部门。
(3)救护行动。主要包括:第一,人员查点;第二,搜寻和营救行动;第三,疏散;第四,危险区进出管制。这也是对危机进行隔离的一种方式。一是确保人员的安全;二是防止产生对项目不利的信息;三是防止有些“趁火打劫”的行为。
(三)施工项目危机管理评价
建筑施工项目危机管理评价,它的任务是对建筑施工项目组织危机管理的全过程进行评价,包括建筑施工项目危机防范的工作内容、建筑施工项目危机管理组织的设置、建筑施工项目危机应对计划、建筑施工项目危机决策和施工项目应对等方面的评价,提出建筑施工项目危机管理的不足之處或存在的问题。建筑施工项目危机管理评价的基本目的是通过对建筑施工项目危机及危机管理的过程的客观评价,提高施工项目组织预防和处理施工项目危机的能力,也就是提高项目组织分析预测施工项目危机的能力、对施工项目危机的防范能力、应对能力。因此,施工项目危机管理评价应本着总结和提高的态度,客观地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
[1]戚安邦.项目管理十大风险[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2]张德.组织行为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