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背诵对一个人的知识积累、智力开发、能力培养起着重要作用。人们要学习一门语言,就离不开背诵。对于背诵的重要性的认识,古已有之,我国古代教育就非常重视背诵在学习语文中的作用。虽说现代教育已不再需要像古人那样大量地死记硬背,但是,适量的背诵还是必需的,尤其对语文这门功课而言。语文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背诵在这四个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背诵有助于语言的积累,比喻听和说,孩子从“咿呀”学语到独立运用语言,就是一个从“听话”到“背话”再到说话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背话”是其中的桥梁。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训练更少不了背诵。背诵有助于培养语感,人们只有在阅读了大量的作品,许多语句烂熟于心后,对语言才会有着极度的敏感。如果离开了背诵,空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是不切实际的。学生往往在背诵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对文章的领悟,随着阅历的增加,也会加深对原先背诵过的诗文的理解。
如何抓好课内课外的背诵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激发学生对背诵的浓厚兴趣
首先应从朗读抓起,要求发音正确、清晰,为说普通话打下了基础。朗读的篇目可以不局限于课本,好文章打动人的地方有可能是因为文笔清秀、洒脱,也可能是因为其中包含着隽永的人生哲理。有些文章浅显易懂,教师不必点拔;有些文章稍难理解,教师可适当点拔,但不要过多,点到即止。可以组织一些集体活动,比如课外阅读小组活动、诗歌朗诵比赛、读书心得交流会等等,但不要流于形式,应该有实际的收获。语文教师也应该对朗读有浓厚的兴趣,能够在语文课堂上即兴背诵优秀的诗篇,对学生起到楷模的作用。只有调动了学生朗读的积极性,才有可能调动学生背诵的积极性。许多学生在朗读优美的文章中反复品味其中的妙处,不知不觉已熟读成诵。
二、着重理解、体会
有了兴趣还只是背诵的第一步,要踏踏实实搞好背诵,还必须抓好理解这一关键步骤。对于课内的背诵篇目,教师要善于点拔。如在背诵《论语十则》时,要在流利朗读的基础上,弄清关键字词的含义。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一则,一定要讲清“罔”和“殆”的含义,并且要引导学生学习实践,深刻体会“学”和“思”的辩证关系。也可以说背诵和理解的关系是相互的:理解有利于背诵,提高了背诵的速度;而背诵又促进了理解,加深了领悟。人们常常在过了若干年后吟诵起萦绕在心中的诗句,仍然感慨万千。
三、选择正确的背诵方法
由于文体的差异,对不同课文应采取相应的不同方法。可以根据文章自身特点采取“对症下药”。如在指导学生背诵朱自清的散文《春》时,应抓住文章的感情脉络“盼春—绘春—颂春”。在“绘春”这一层次中,又要抓住“春花图—春风图—春草图—春雨图—迎春图”。这样,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张层次分明的网,抓住了主线,才能把各个部分有机地连接起来。朱自清的另一篇散文《背影》则与《春》有着很大的不同。指导学生背诵文中有关父亲去为儿子买橘这一精彩片断时,应着重引导学生抓住描绘父亲动作的关键词。有的文章较短,可以采取整体通读后再背诵;有的文章较长,则可以化整为零,各个突破后再合为整体。
四、学以致用
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把背诵与说话、写作结合起来。通过背诵积累起来的词语、句子、诗歌,在与别人交谈时,应大胆地运用,不要怕词不达意,因为只有运用了,才会明白用得恰当还是不恰当,用得多了,熟练了,才会用得越来越准确。如有位同学看见春回大地、垂柳婆娑的景象时,脱口吟出“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把优美的诗句放在脑子里不用,如同“死水”,毫无价值可言,只有把这些精彩的语句与生活联系起来,并且运用到生活中去,它才会焕发出鲜活的光芒。有位学生在作文《雪后》写道:“早晨起来,推开门一看,哇!好一派北国风光,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他把刚学过的唐代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名句巧妙地运用到写作中来,运用者也甚为得意。这样就把写作与背诵结合了起来,既丰富了词汇,又提高了生活素养。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一直鼓励学生写随笔,不拘形式,把自己读过的感受最深的东西写出来,可洋洋洒洒长达几千字,也可言简意赅短到几句话,结合起自己的亲身体验,写出自己独特的感悟。这些感悟有可能是刹那间思想的闪光,也可能是长期智慧的凝聚。养成这种随时练笔的习惯,对提高写作能力大有裨益。在学完李商隐的《巴山夜雨》这首诗后,有的学生在随笔中写道“欲归却不能,只能想象归后相聚的情景,在想象的相聚中忆及今天的雨夜相思,何等美妙,时空的跳跃如此之大!”在教完杜甫的《石壕吏》后,在学生都能背诵的基础上,我鼓励他们把这首诗写成故事。同学们写得有声有色,因为已有背诵作基础,所以改写起来得心应手。在尊重原诗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个人的想象,把石壕差吏的凶神恶煞及老妇人的悲惨痛苦描绘得淋漓尽致。
五、处理好课内背诵和课外背诵的关系
课内与课外学习是语文学习的一个整体,对于背诵更是如此。课内的背诵抓到位,必然促进课外的背诵。而课外的背诵又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更符合学生的个人兴趣,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选择性。在教学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时,马上有学生吟出苏轼的另一首《赤壁怀古》。我让学生把这两首词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体会苏词豪放洒脱的艺术风格,了解苏东坡既有旷大的胸襟,又有重视手足之情的情怀。这样,课内课外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类似的,在上完冯至的诗《我是一条小河》后,班里的学生课外时间纷纷去查找冯至的另一些优美诗篇,相互传颂,竞相背诵,畅谈各自的感受。一时间,班里掀起了一股学习冯至诗歌的热潮。可以这样说,课内是课外的基础,课外又是课内的延伸。
作为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不容忽视背诵能力的培养其重要价值。今天的语文教学,应该在吸收传统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诸如音乐、图像等,提高背诵的效率。作为语文老师,更应该博闻强记,成为学生效仿的楷模。
(韦群芳,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如何抓好课内课外的背诵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激发学生对背诵的浓厚兴趣
首先应从朗读抓起,要求发音正确、清晰,为说普通话打下了基础。朗读的篇目可以不局限于课本,好文章打动人的地方有可能是因为文笔清秀、洒脱,也可能是因为其中包含着隽永的人生哲理。有些文章浅显易懂,教师不必点拔;有些文章稍难理解,教师可适当点拔,但不要过多,点到即止。可以组织一些集体活动,比如课外阅读小组活动、诗歌朗诵比赛、读书心得交流会等等,但不要流于形式,应该有实际的收获。语文教师也应该对朗读有浓厚的兴趣,能够在语文课堂上即兴背诵优秀的诗篇,对学生起到楷模的作用。只有调动了学生朗读的积极性,才有可能调动学生背诵的积极性。许多学生在朗读优美的文章中反复品味其中的妙处,不知不觉已熟读成诵。
二、着重理解、体会
有了兴趣还只是背诵的第一步,要踏踏实实搞好背诵,还必须抓好理解这一关键步骤。对于课内的背诵篇目,教师要善于点拔。如在背诵《论语十则》时,要在流利朗读的基础上,弄清关键字词的含义。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一则,一定要讲清“罔”和“殆”的含义,并且要引导学生学习实践,深刻体会“学”和“思”的辩证关系。也可以说背诵和理解的关系是相互的:理解有利于背诵,提高了背诵的速度;而背诵又促进了理解,加深了领悟。人们常常在过了若干年后吟诵起萦绕在心中的诗句,仍然感慨万千。
三、选择正确的背诵方法
由于文体的差异,对不同课文应采取相应的不同方法。可以根据文章自身特点采取“对症下药”。如在指导学生背诵朱自清的散文《春》时,应抓住文章的感情脉络“盼春—绘春—颂春”。在“绘春”这一层次中,又要抓住“春花图—春风图—春草图—春雨图—迎春图”。这样,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张层次分明的网,抓住了主线,才能把各个部分有机地连接起来。朱自清的另一篇散文《背影》则与《春》有着很大的不同。指导学生背诵文中有关父亲去为儿子买橘这一精彩片断时,应着重引导学生抓住描绘父亲动作的关键词。有的文章较短,可以采取整体通读后再背诵;有的文章较长,则可以化整为零,各个突破后再合为整体。
四、学以致用
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把背诵与说话、写作结合起来。通过背诵积累起来的词语、句子、诗歌,在与别人交谈时,应大胆地运用,不要怕词不达意,因为只有运用了,才会明白用得恰当还是不恰当,用得多了,熟练了,才会用得越来越准确。如有位同学看见春回大地、垂柳婆娑的景象时,脱口吟出“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把优美的诗句放在脑子里不用,如同“死水”,毫无价值可言,只有把这些精彩的语句与生活联系起来,并且运用到生活中去,它才会焕发出鲜活的光芒。有位学生在作文《雪后》写道:“早晨起来,推开门一看,哇!好一派北国风光,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他把刚学过的唐代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名句巧妙地运用到写作中来,运用者也甚为得意。这样就把写作与背诵结合了起来,既丰富了词汇,又提高了生活素养。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一直鼓励学生写随笔,不拘形式,把自己读过的感受最深的东西写出来,可洋洋洒洒长达几千字,也可言简意赅短到几句话,结合起自己的亲身体验,写出自己独特的感悟。这些感悟有可能是刹那间思想的闪光,也可能是长期智慧的凝聚。养成这种随时练笔的习惯,对提高写作能力大有裨益。在学完李商隐的《巴山夜雨》这首诗后,有的学生在随笔中写道“欲归却不能,只能想象归后相聚的情景,在想象的相聚中忆及今天的雨夜相思,何等美妙,时空的跳跃如此之大!”在教完杜甫的《石壕吏》后,在学生都能背诵的基础上,我鼓励他们把这首诗写成故事。同学们写得有声有色,因为已有背诵作基础,所以改写起来得心应手。在尊重原诗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个人的想象,把石壕差吏的凶神恶煞及老妇人的悲惨痛苦描绘得淋漓尽致。
五、处理好课内背诵和课外背诵的关系
课内与课外学习是语文学习的一个整体,对于背诵更是如此。课内的背诵抓到位,必然促进课外的背诵。而课外的背诵又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更符合学生的个人兴趣,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选择性。在教学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时,马上有学生吟出苏轼的另一首《赤壁怀古》。我让学生把这两首词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体会苏词豪放洒脱的艺术风格,了解苏东坡既有旷大的胸襟,又有重视手足之情的情怀。这样,课内课外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类似的,在上完冯至的诗《我是一条小河》后,班里的学生课外时间纷纷去查找冯至的另一些优美诗篇,相互传颂,竞相背诵,畅谈各自的感受。一时间,班里掀起了一股学习冯至诗歌的热潮。可以这样说,课内是课外的基础,课外又是课内的延伸。
作为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不容忽视背诵能力的培养其重要价值。今天的语文教学,应该在吸收传统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诸如音乐、图像等,提高背诵的效率。作为语文老师,更应该博闻强记,成为学生效仿的楷模。
(韦群芳,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