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共服务均等化视域的公共财政体制思考

来源 :现代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wj8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公共财政改革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之一。我国在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出现的低效率的现象表明,我国公共财政体制需要不断完善。文章首先探讨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内涵,接着就我国目前公共财政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进行分析,最后,对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公共财政体制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财政;政府预算
  中图分类号:F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2-0125-01
  
  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应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的、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标准的、最终大致均等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基本内容是:在就业服务和基本社会保障等“基本民生性服务”方面实现均等化;在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公共文化等“公共事业性服务”方面实现均等化;在公益性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公益基础性服务”方面实现均等化;在生产安全、消费安全、社会安全、国防安全等“公共安全性服务”方面实现均等化。①
  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助于公平分配,实现公平和效率的统一,是缩小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以及地区间不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将“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列为到2020年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在这一背景下,旨在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公共财政自然地也应把推进全社会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改革的目标之一。
  
  一、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
  1.初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共同参与供给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几年来,围绕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各级政府一方面不断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将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包括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再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劳动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社会救济等;另一方面,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以改革公共资源管理体制为主线,推进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改革,初步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有序参与供给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2.公共资源分配不均衡,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缓慢
  现行公共财政体系不完善,不能对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一惠民工程提供财力支持,致使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缓慢。表现在:就业继续处于高压状态,社会保障服务体系不完善,弱势群体不能充分享受基本的公共服务;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社会事业基础设施薄弱;教育普及和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偏低;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精神文化生活不够丰富;城乡发展和地区发展不平衡;农村社会事业落后,文化体育设施十分匮乏;社会救助体系覆盖面小。
  
  二、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公共财政体制思考
  1.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划分各级政府的财权与事权
  在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导向下,公共财政以弥补市场失灵、满足公共需要、追求公益目标为己任。首先,要根据公共产品性质和外部性大小重新划分各级政府事权,其次,依法明确界定中央和地方的财权。只有事权与财权、财力相匹配,公共服务均等化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
  2.改革财政体制,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地区间公共服务差距的调节力度
  要改革现行财政体制,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强化上级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及其均等化责任,对财政转移性支付财力采用因素法进行分配,逐步实现各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大致相当。
  3.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新增财力应主要用于公共服务均等化
  每年新增财力应加大对基础设施、文教卫生、科技文化、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农村建设等方面的支出,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贫富差距,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4.进一步优化税制结构,构建公共税收体系
  尽管这几年我国税制进行了一些改革,但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还有距离。可以考虑开征社会保障税,面向各经济主体征收。将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合并为物业税,并逐步将社会保障税和物业税确立为地方主体税种,使地方公共服务供给对经济存量的影响体现在财政收入上。其次,在税收返还的财政激励机制上提高返还比例。三是在公共财政支出结构上要严格控制行政管理费用,财政应逐步退出一般性竞争领域,将更多的资金用于公共服务领域。
  5.落实政府公共预算公开制度
  阳光财政,百姓呼声。公开性是政府预算的原则之一。然而,到目前为止,政府预算仍然披着神秘的面纱,即便有少数政府公开了预算,也是粗线条的预算。由于政府预算缺乏有效的监督,使得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各项政策不能落实到财政预算上,公共服务均等化就只能停留在空口号上。因此,应大力推进政府公共预算公开制度,以保证财政资金为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有力的支持。
  
  注释:
  ①常修泽.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N].人民日报,2007-01-31(第09版).
  
  参考文献:
  [1]常修泽.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N].人民日报,2007-01-31(第09版).
  [2]肖陆军.推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8-06-04.
  [3]高冰.甘肃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思路与对策[J].财会研究,2008(14).
  [4]时良瑞.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J].中国经贸导刊,2010(06).
  
  作者简介:刘玲娅(1962-),女,教授,经济学硕士,在国家、省级期刊发表过多篇论文,研究方向:公共财政。
其他文献
期刊
摘要:在我国新时期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增强医院成本核算意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成为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首先介绍新时期医院会计核算工作改革的背景,然后具体分析完善医院会计报表工作的需求,并规划出有针对性的改革的举措。  关键词:医院;会计报表;工作;完善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2-0119-01  一、前言  新
摘要:应收账款是企业在正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因销售产品、材料、供应劳务及其他原因而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的单位收取的款项。应收账款作为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流动性强弱直接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和经营业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信用的推行,企业应收账款的数额呈逐年上升趋势,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活动中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应收账款;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
摘要: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指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即事业单位不能有银行存款,都要集中到财政部门,财政部门再直接支付或授权支付)为基础(特点),将所有财政性资金都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收入直接缴入国库和财政专户,支出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的一项国库管理制度。  关键词: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分娩是一个极其痛苦的过程,严重影响着产妇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因为不同产妇的产道、产力以及胎儿的发育情况等都严重影响着产妇的分娩.本文针对助产士的护理对产妇分娩质量的
本文从科技企业在申报和执行政府资助项目中出现的财务问题,分析了应用XBRL的优点,阐述了科技企业应用XBRL可以促进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提升综合实力。另一方面,也可保证政府
岭南文化的主体是广东文化,广州作为岭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岭南服饰文化历史变迁的一个缩影。具有代表性。岭南服饰文化的本土文化特色、地理位置环境造就了它特有的
摘 要:在分析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内涵基础上,重点论述了进行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几点有效的解决思路,希望对于今后的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具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对策分析;存在问题  一、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内涵分析与思考  所谓的施工项目成本,主要包括在施工过程中,成本核算对象为施工项目,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劳动者的必要劳
班组强则企业强.班组是企业最基础的作业单元和最基层的管理组织,是广大职工劳动创造的主阵地、展现才华的平台、成长成才的摇篮,是企业价值创造的基础和战略实施的落脚点.班
中医学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主诸气,司呼吸,吸入清气与脾运化的水谷精微结合,化为元气,维持生命;肺朝百脉,气推动血运行有赖于肺,参与人体水液代谢,通调水道;肺开窍于鼻,主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