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们的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常常会有意识地将一些现象与数量建立起联系,这就是数感。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数感,是新课标十分强调和重视的问题。实践证明,教师应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对数进行充分感知,不断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数感。
一、联系生活,获取数感
教育家赞科夫说过:“从学生生活经验中举出的例子,将有助于他们把所学习的概念跟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只有当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化知识。”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又充满好奇。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人手,善于挖掘生活中的素材,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如教学“认识0”时,我启发学生说出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0”,这时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高涨了起来。“在体育比赛的比分中见过。”“温度计上有0。”“电话上有0。”……学生直观地体会到“0”除了表示没有以外,还可以表示分界点、起点,也可以和其他数字组成号码。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了数的含义。在现实中建立了数感。
二、创设情境,体验数感
一个适应学生心理需求的教学情境,能让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积极主动参与,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若隐若现”的数感真实化。例如,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时,我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孙悟空找来一个西瓜,问猪八戒:“你是想吃这个西瓜的1/4,还是1/8?”猪八戒忙说:“我要吃这个西瓜的1/8。”同学们,你们认为猪八戒是吃多了还是吃少了?这样,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起来了,自然地产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三、动手操作,建立数感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如果切断了思维与动作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因此,教师把培养数感落实到具体的动手操作实践中,可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有一个明显的表象,再遇到相似的情境时,他们会在头脑中浮现出一个明显的参照物,真正建立起良好的数感。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我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把一个苹果、一条线段、一张纸平均分,把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把许多物体构成一个整体平均分;让他们自己动手折一折、分一分、涂一涂,从中体会和发现。通过这样的动手操作,学生理解了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许多物体构成一个整体都可以用整体“1”来表示,加深了对整体“1”和分数意义的理解,建立牢固的数感。
四、重视估算,增强数感
估算是发展学生数感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保证计算正确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大有裨益。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良好的数感和量化能力的形成,不是对数量的简单识别,而是把抽象的数据符号经过分析、比较、综合、归纳,通过不断内化形成的一种认知能力。如教学“计量单位”时,可设计一些本身蕴含着估算价值的实例让学生进行练习。如一根跳绳长约( )米,运动场长约( )米,我们学校大约有学生( )人,一袋苹果重4( ),一枝铅笔长15( )等。同时,学生的良好数感和量化能力不仅表现在对数据的提取与加工上,还表现在“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相应的解释”。如估算“订购一个月的牛奶需花29元,订购一年的牛奶需要多少元”时。学生有的说30×12=360(元),有的说29×10=290(元),还有的说30×10=300(元)。对于这些方法,教师都应该加以鼓励,并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引导他们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不断完善自己的计算方法,逐步发展估算的意识和策略,使学生在不断地估算中发展自己的数感。
五、加强练习,提升数感
数学教学应从现实的、有趣的或与学生已有知识相联系的素材出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练习中了解新知识,形成新技能,在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数感得到发展和提升。如:“星期天,老师带全班学生到东湖去游玩。大船每条坐6人,租金10元;小船每条坐4人,租金8元。全班65位同学,请你设计一种租船方案。”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想出了多种租船方案。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不断完善对原有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提升了数感。
数感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在学生亲历数学的过程中逐步体验和建立起来的。因此,教师要把培养数感的任务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与良好的数感,提升数学素养。
一、联系生活,获取数感
教育家赞科夫说过:“从学生生活经验中举出的例子,将有助于他们把所学习的概念跟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只有当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化知识。”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又充满好奇。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人手,善于挖掘生活中的素材,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如教学“认识0”时,我启发学生说出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0”,这时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高涨了起来。“在体育比赛的比分中见过。”“温度计上有0。”“电话上有0。”……学生直观地体会到“0”除了表示没有以外,还可以表示分界点、起点,也可以和其他数字组成号码。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了数的含义。在现实中建立了数感。
二、创设情境,体验数感
一个适应学生心理需求的教学情境,能让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积极主动参与,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若隐若现”的数感真实化。例如,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时,我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孙悟空找来一个西瓜,问猪八戒:“你是想吃这个西瓜的1/4,还是1/8?”猪八戒忙说:“我要吃这个西瓜的1/8。”同学们,你们认为猪八戒是吃多了还是吃少了?这样,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起来了,自然地产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三、动手操作,建立数感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如果切断了思维与动作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因此,教师把培养数感落实到具体的动手操作实践中,可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有一个明显的表象,再遇到相似的情境时,他们会在头脑中浮现出一个明显的参照物,真正建立起良好的数感。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我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把一个苹果、一条线段、一张纸平均分,把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把许多物体构成一个整体平均分;让他们自己动手折一折、分一分、涂一涂,从中体会和发现。通过这样的动手操作,学生理解了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许多物体构成一个整体都可以用整体“1”来表示,加深了对整体“1”和分数意义的理解,建立牢固的数感。
四、重视估算,增强数感
估算是发展学生数感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保证计算正确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大有裨益。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良好的数感和量化能力的形成,不是对数量的简单识别,而是把抽象的数据符号经过分析、比较、综合、归纳,通过不断内化形成的一种认知能力。如教学“计量单位”时,可设计一些本身蕴含着估算价值的实例让学生进行练习。如一根跳绳长约( )米,运动场长约( )米,我们学校大约有学生( )人,一袋苹果重4( ),一枝铅笔长15( )等。同时,学生的良好数感和量化能力不仅表现在对数据的提取与加工上,还表现在“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相应的解释”。如估算“订购一个月的牛奶需花29元,订购一年的牛奶需要多少元”时。学生有的说30×12=360(元),有的说29×10=290(元),还有的说30×10=300(元)。对于这些方法,教师都应该加以鼓励,并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引导他们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不断完善自己的计算方法,逐步发展估算的意识和策略,使学生在不断地估算中发展自己的数感。
五、加强练习,提升数感
数学教学应从现实的、有趣的或与学生已有知识相联系的素材出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练习中了解新知识,形成新技能,在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数感得到发展和提升。如:“星期天,老师带全班学生到东湖去游玩。大船每条坐6人,租金10元;小船每条坐4人,租金8元。全班65位同学,请你设计一种租船方案。”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想出了多种租船方案。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不断完善对原有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提升了数感。
数感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在学生亲历数学的过程中逐步体验和建立起来的。因此,教师要把培养数感的任务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与良好的数感,提升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