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逻辑思维能力是中职学生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够正确并且合理思考问题的能力,不断激发中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促进中职学生良好稳定的发展。本文分析了激发中职学生逻辑思维的重要性,从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中探究激发中职学生逻辑思维的途径。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逻辑思维
引言:职业教育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传统的中职教育中,授课教师经常将专业课程知识作为课程内容的重点,而往往忽略了对中职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与激发。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的颁布,中职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中职教育的课程教育理念与课程教学方法都随之发生变化,激发中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现今中职教育的首要任务。
1 激发中职学生逻辑思维的重要性
在快速进步与不断转型的现代社会中,传统的课程理论知识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未来发展所需,只有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才能使他们真正掌握学习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中职学生已经开始在课堂中学习相应的专业知识内容,在完成课程的学习之后他们就将走上工作的道路,在学习与工作中会遇到很多课程知识内容无法解决的问题,因此他们应当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自主的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中职时期的学生正处在人生中的积极成长时期,中职学生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思维也逐渐向严谨化、抽象化发展,在逻辑思维能力上的可塑性很大[1]。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使中职学生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内容,面临不同学科都能游刃有余,运用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思考问题,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够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能够在工作之后更快的适应社会,有效解决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高中职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2 激发中职学生逻辑思维的途径
2.1理论教学中激发中职学生逻辑思维途径
2.1.1演绎归纳
演绎法是一种人们以一定的反映客观规律的理论认识为依据,重复从该认识的已知部分推知事物的未知部分的思维方法,是由一般到个别的认识方法。演绎法作为一种特殊的逻辑推理方法,在预测未知事件、提出假说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用途,在激发中职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时候,演绎法能够将中职学生专业课程中的某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分析方法运用到解决某一类问题当中去。例如在中职学生化学课程中,学生在学习滴定法的时候经常会将各类滴定法与实际需要用到的溶液混淆匹配,比如酸碱滴定法就是需要通过酸与碱反应进行滴定分析的方法,此时教师给定学生常见的化学药剂,由学生自行查阅分析此化学药剂是否呈酸性或碱性,判断是否能够运用酸碱滴定法。归纳法是指从个别性知识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思维方法,是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方法。归纳法可以使用在中职学生学习了某一种分析方法之后,将分析方法的原理、应用范围、过程内容都做好归纳总结,归纳法与演绎法相辅相成,使中职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时能够形成系统的思维体系,激发中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1.2分析整合
分析法是一种把整件事情的整体分解成各个要素与组成部分,对于每个要素都加以研究思考的思维方法。整合法是将分解开来的每个要素和部分都按照其中的属性以及内在联系重新整理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思维方法。缺少分析,对事物的本质就不会有具体深入的了解,缺少整合,对事物的整体就不会有全面详尽的认识,分析与整合互为前提、互为补充,在激发中职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中缺一不可,教师在专业知识的教学中应当充分利用分析法与整合法,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时候能够对知识有更全面具体的掌握。例如在化学课堂中学习碳元素的时候,教师首先让学生分析碳元素的基本属性,了解碳元素的微观结构,学生会发现碳元素因为微观结构中原子间的结合方式不同出现了金刚石、石墨、足球烯三种单晶硅碳,对各个单晶硅碳的不同性质加以分析,最终将各种性质加以整合,得到碳元素微观结构决定宏观性质,宏观性质又体现微观结构的整体性质[2]。分析整合法适用于各种学科的专业知识学习,让中职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时候以更加完善活跃的思维分析整合专业课程内容,激发中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1.3比较分类
比较法是一种在客观事物之间具有普遍关系的基础上,对类似或者是具有同一性质的两类事物进行联想与对比的思维方法,分类法是一种将经过比较之后得到的同一类事物与另一类事物进行划分归类的思维方法。在中职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中,有很多知识点之间是极其容易混淆的,这时候就需要运用到比较归类法,比较找出相同点与不同点,加以分类整理,比较法分为横向空间比较法和纵向时间比较法,教师在展开中职学生专业知识课堂时应当充分利用比较分类法,使专业知识更加明朗、条理清晰,培养中职学生的类比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数学课堂中学习函数图像时,函数y=sinx与y=|sinx|在等式外形上来看基本完全一致,但两个函数所表达的意义却不同,教师将两个函数的性质与图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自行探究比较两个函数的不同之处,进一步了解两个函数的意义与用途,使函数能够更好的运用到解题以及实际情况当中去,也可以整体将sin函数与cos函数相比较分类,进一步探究函数。比较分类法让中职学生的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更加透彻,能够激发中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2实验教学中激发中职学生逻辑思维途径
2.2.1实验演示
理论教学能够为激发中职學生逻辑思维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实验教学能够结合理论教学对中职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有更深入的激发与培养,在激发中职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实验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实验的演示是教师将专业知识以实验的方式传递给学生的过程,实验的演示只有具备完整的理论、清晰的步骤以及鲜明的现象,才能发挥实验演示的真正用途。例如在化学课程进行到探究铁的两种氢氧化物属性时,颜色与性质的变化是此实验的关键,要根据这两点进行实验演示,运用正确的实验装置进行铁与氢氧化钠的化学反应,通过实验的具体操作,学生能够清晰看到氢氧化铁与氢氧化亚铁的颜色与性质,还可以根据知识内容进行对比实验。鲜明的实验演示现象在中职学生学习与理解专业知识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课本教材中的文字与图像太过局限,让学生亲眼见到实验装置本身以及实验的整个过程,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认真观察、积极思考,通过实验演示能够更好的激发中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2.2实践操作
学生在教师的演示教学下获得了专业知识,这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让学生主动进行实践,才能够让学生更好的体验实验过程、掌握知识内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得到更好的激发。让学生多进行探索性实践而不是验证性实践,验证性实践是已经知道实验结果,对结果进行验证,而探索性实践是让学生在不知道实验结果的前提下进行实验,通过自己的操作结果和探索分析得到实验结论,这样能提升中职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中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生物课堂中要对未知生物组织中具有的还原糖、蛋白质、淀粉、脂肪等物质进行检测和判断,学生可以自行利用显色反应原理来进行实验,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通过“发现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操作实验-验证假设”的实验思路来进行实验,通过显色反应结果,得到所含有的物质成分。在整个实验的过程中,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了实验并得到了结果,体验了整个将理论付诸于实践的过程,激发了中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
结论:“授人以鱼,只供一餐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益”,将课本中的课程知识传授给学生只是中职教育课程教育内容的一部分,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从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两方面激发中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中职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收获了学习知识的思维与方法,为中职学生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使中职学生终身收益。
参考文献:
[1]陈萍.中职数学教学与专业课融合背景下培养学生学习方法的策略研究[J].职业,2019(34):100-101.
[2]卢义林.如何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J].汉字文化,2020(15):83-84+132.
[3]苏淑莲.中职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及途径[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0(01):108-109.
(山西省特殊教育中等专业学校,山西 太原 030032)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逻辑思维
引言:职业教育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传统的中职教育中,授课教师经常将专业课程知识作为课程内容的重点,而往往忽略了对中职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与激发。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的颁布,中职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中职教育的课程教育理念与课程教学方法都随之发生变化,激发中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现今中职教育的首要任务。
1 激发中职学生逻辑思维的重要性
在快速进步与不断转型的现代社会中,传统的课程理论知识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未来发展所需,只有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才能使他们真正掌握学习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中职学生已经开始在课堂中学习相应的专业知识内容,在完成课程的学习之后他们就将走上工作的道路,在学习与工作中会遇到很多课程知识内容无法解决的问题,因此他们应当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自主的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中职时期的学生正处在人生中的积极成长时期,中职学生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思维也逐渐向严谨化、抽象化发展,在逻辑思维能力上的可塑性很大[1]。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使中职学生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内容,面临不同学科都能游刃有余,运用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思考问题,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够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能够在工作之后更快的适应社会,有效解决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高中职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2 激发中职学生逻辑思维的途径
2.1理论教学中激发中职学生逻辑思维途径
2.1.1演绎归纳
演绎法是一种人们以一定的反映客观规律的理论认识为依据,重复从该认识的已知部分推知事物的未知部分的思维方法,是由一般到个别的认识方法。演绎法作为一种特殊的逻辑推理方法,在预测未知事件、提出假说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用途,在激发中职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时候,演绎法能够将中职学生专业课程中的某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分析方法运用到解决某一类问题当中去。例如在中职学生化学课程中,学生在学习滴定法的时候经常会将各类滴定法与实际需要用到的溶液混淆匹配,比如酸碱滴定法就是需要通过酸与碱反应进行滴定分析的方法,此时教师给定学生常见的化学药剂,由学生自行查阅分析此化学药剂是否呈酸性或碱性,判断是否能够运用酸碱滴定法。归纳法是指从个别性知识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思维方法,是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方法。归纳法可以使用在中职学生学习了某一种分析方法之后,将分析方法的原理、应用范围、过程内容都做好归纳总结,归纳法与演绎法相辅相成,使中职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时能够形成系统的思维体系,激发中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1.2分析整合
分析法是一种把整件事情的整体分解成各个要素与组成部分,对于每个要素都加以研究思考的思维方法。整合法是将分解开来的每个要素和部分都按照其中的属性以及内在联系重新整理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思维方法。缺少分析,对事物的本质就不会有具体深入的了解,缺少整合,对事物的整体就不会有全面详尽的认识,分析与整合互为前提、互为补充,在激发中职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中缺一不可,教师在专业知识的教学中应当充分利用分析法与整合法,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时候能够对知识有更全面具体的掌握。例如在化学课堂中学习碳元素的时候,教师首先让学生分析碳元素的基本属性,了解碳元素的微观结构,学生会发现碳元素因为微观结构中原子间的结合方式不同出现了金刚石、石墨、足球烯三种单晶硅碳,对各个单晶硅碳的不同性质加以分析,最终将各种性质加以整合,得到碳元素微观结构决定宏观性质,宏观性质又体现微观结构的整体性质[2]。分析整合法适用于各种学科的专业知识学习,让中职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时候以更加完善活跃的思维分析整合专业课程内容,激发中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1.3比较分类
比较法是一种在客观事物之间具有普遍关系的基础上,对类似或者是具有同一性质的两类事物进行联想与对比的思维方法,分类法是一种将经过比较之后得到的同一类事物与另一类事物进行划分归类的思维方法。在中职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中,有很多知识点之间是极其容易混淆的,这时候就需要运用到比较归类法,比较找出相同点与不同点,加以分类整理,比较法分为横向空间比较法和纵向时间比较法,教师在展开中职学生专业知识课堂时应当充分利用比较分类法,使专业知识更加明朗、条理清晰,培养中职学生的类比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数学课堂中学习函数图像时,函数y=sinx与y=|sinx|在等式外形上来看基本完全一致,但两个函数所表达的意义却不同,教师将两个函数的性质与图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自行探究比较两个函数的不同之处,进一步了解两个函数的意义与用途,使函数能够更好的运用到解题以及实际情况当中去,也可以整体将sin函数与cos函数相比较分类,进一步探究函数。比较分类法让中职学生的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更加透彻,能够激发中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2实验教学中激发中职学生逻辑思维途径
2.2.1实验演示
理论教学能够为激发中职學生逻辑思维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实验教学能够结合理论教学对中职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有更深入的激发与培养,在激发中职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实验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实验的演示是教师将专业知识以实验的方式传递给学生的过程,实验的演示只有具备完整的理论、清晰的步骤以及鲜明的现象,才能发挥实验演示的真正用途。例如在化学课程进行到探究铁的两种氢氧化物属性时,颜色与性质的变化是此实验的关键,要根据这两点进行实验演示,运用正确的实验装置进行铁与氢氧化钠的化学反应,通过实验的具体操作,学生能够清晰看到氢氧化铁与氢氧化亚铁的颜色与性质,还可以根据知识内容进行对比实验。鲜明的实验演示现象在中职学生学习与理解专业知识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课本教材中的文字与图像太过局限,让学生亲眼见到实验装置本身以及实验的整个过程,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认真观察、积极思考,通过实验演示能够更好的激发中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2.2实践操作
学生在教师的演示教学下获得了专业知识,这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让学生主动进行实践,才能够让学生更好的体验实验过程、掌握知识内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得到更好的激发。让学生多进行探索性实践而不是验证性实践,验证性实践是已经知道实验结果,对结果进行验证,而探索性实践是让学生在不知道实验结果的前提下进行实验,通过自己的操作结果和探索分析得到实验结论,这样能提升中职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中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生物课堂中要对未知生物组织中具有的还原糖、蛋白质、淀粉、脂肪等物质进行检测和判断,学生可以自行利用显色反应原理来进行实验,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通过“发现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操作实验-验证假设”的实验思路来进行实验,通过显色反应结果,得到所含有的物质成分。在整个实验的过程中,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了实验并得到了结果,体验了整个将理论付诸于实践的过程,激发了中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
结论:“授人以鱼,只供一餐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益”,将课本中的课程知识传授给学生只是中职教育课程教育内容的一部分,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从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两方面激发中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中职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收获了学习知识的思维与方法,为中职学生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使中职学生终身收益。
参考文献:
[1]陈萍.中职数学教学与专业课融合背景下培养学生学习方法的策略研究[J].职业,2019(34):100-101.
[2]卢义林.如何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J].汉字文化,2020(15):83-84+132.
[3]苏淑莲.中职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及途径[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0(01):108-109.
(山西省特殊教育中等专业学校,山西 太原 03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