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在细菌性痢疾中采用头孢哌酮治疗的效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4月至2012年6月中收治的60例细菌性痢疾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治疗,研究组则给予头孢哌酮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对照组22例患者治疗有效,有效率为73.3%,而研究组28例患者治疗有效,有效率达到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大便镜检转阴时间、止泻时间、退热时间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可比性(P<0.05)。结论:在细菌性痢疾中采用头孢哌酮治疗方案疗效更为显著,可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头孢哌酮,细菌性痢疾,临床研究
细菌性痢疾即杆菌性痢疾,是一种因痢疾杆菌引发的肠道传染疾病,常发于小儿,在夏秋季节常发,主要表现为腹痛、发热、稀粪便有脓血及含有粘液的排泄,严重的会出现昏迷、高热、呼吸困难、抽搐、发绀、脉搏细弱等症状,需要及时抢救,否则会有生命危险[1]。但是现在滥用抗生素,细菌耐药菌株不断变多,给治疗细菌性痢疾带来了很大困难。为进一步研究头孢哌酮治疗细菌性痢疾的效果,我院对60例细菌性痢疾患者给予了头孢哌酮治疗,并与阿莫西林治疗进行对照,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1年4月至2012年6月60例细菌性痢疾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30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1岁10例,1-3岁12例,3-7岁6例,>7岁2例。其中20例腹痛,25例发热,18例呕吐,30例脓血便;研究组患者30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37-78岁,年龄<1岁9例,1-3岁13例,3-7岁5例,>7岁3例。其中21例腹痛,24例发热,19例呕吐,30例脓血便。经入院诊疗之后,全部患者均确诊为细菌性痢疾,全部患者进行大便常规与镜检,均存在红细胞与脓白细胞,在年龄、性别、病症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可比。
1.2方法
研究组患者给予静脉推注50-100 mg·kg-1·d-1头孢哌酮(石药集团中诺药业有限公司生产),2次/d。对照组患者予以静脉推注00-150 mg·kg-1·d-1阿莫西林(哈药集团制药总厂生产),2次/d,所有患者治疗3-7 d,严重与中毒型患者再补充10 -15 mg·kg-1·d-1盐酸环丙沙星注射液灌肠,2次/d,其余再实施补液退热、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治疗。
1.3疗效判定标准[2]
治愈:大便常规正常或者培养呈阴性,临床症状消失;有效:大便常规异常或者培养呈阴性,部分临床症状有所好转;无效:大便常规异常或者培养呈阳性,症状无改善。同时再观察比较所有患者治疗后便镜检转阴时间、止泻时间及退热时间。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通过SPSS19.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表示数据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两组均成功完成治疗,其中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的治疗有效率,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两组患者大便镜检转阴时间、止泻时间、退热时间的比较
研究组治疗后的大便镜检转阴时间、止泻时间、退热时间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可比性(P<0.01)。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的比较
研究组治疗后出现1例呕吐、1例过敏、1例肠道菌群失调,而对照组则出现2例呕吐,3例过敏,2例出血,3例肠道菌群失调,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可比性(P<0.05)。见表2。
3 讨论
细菌性痢疾是一种因痢疾杆菌诱发的肠道传染疾病,基本病理改变为结肠出现化脓性溃疡性炎症[3],以腹部压痛、发热、脓血便及粘液为主要临床表现。痢疾杆菌是志贺氏菌属,比较常用的抗菌素包括吡哌酸、呋喃唑酮、胺类等,氨苄青霉素或者氨基苷类抗生素,如萘替米星、丁胺卡那霉素等,不过伴随对这些药耐药菌株的不断增加,治疗效果也越来越降低。氨基糖苷类如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对于细菌性痢疾治疗效果还不错[4],可是肾毒性、耳毒性明显。因细菌药物耐药性日益提高与患者生理特征给抗生素使用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导致药物选取不断受限[5]。
在细菌性痢疾的治疗实验中,对于头孢哌酮进与阿莫西林治疗效果对比分析,临床具有有一定优势。頭孢哌酮是第三代头抱类抗生素,可以对合成痢疾杆菌细胞壁起到抑制效果,其药物代谢动力学上优势特征非常显著,作用迅速。头孢哌酮能够持久维持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故头孢哌酮抗菌能力十分强[6],另外头孢哌酮的药物不良反应很小,安全有效。因此本研究结果中,头孢哌酮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阿莫西林组,不良反应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由本临床研究结果可知,与阿莫西林治疗比较,头孢哌酮在治疗细菌性痢疾中效果更为显著,患者的大便镜检转阴时间、止泻时间、退热时间均明显缩短,同时能够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周雪,孙秋林,叶丽军,等. 合肥地区2004年至2011年细菌性痢疾流行及菌群分布情况[J]. 中华传染病杂志,2013,31 (01) : 44-46.
[2] 马乾年,叶剑华,周志阳. 一起小学细菌性痢疾暴发的流行病学与临床特征分析[J].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2,05 (01) : 44-45.
[3] 黄德瑜,刘涵云,遇海青,等. 细菌性痢疾并发伪膜性肠炎五例临床分析[J].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2,05 (05) : 291-292.
[4] 张娟,张世勇,高秋菊. 圆形分布法分析石家庄市细菌性痢疾发病的季节性和长期趋势[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1,15 (01) : 75-76.
[5] 段淑红,苑晓冬,刘梅生,等. 依替米星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临床观察与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 (13) : 2801-2803.
[6] 罗朝晨,杨劲松,谢一俊,等. 福建省细菌性痢疾季节性分析及其与气温的相关研究[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0,14 (02) : 172-174.
关键词:头孢哌酮,细菌性痢疾,临床研究
细菌性痢疾即杆菌性痢疾,是一种因痢疾杆菌引发的肠道传染疾病,常发于小儿,在夏秋季节常发,主要表现为腹痛、发热、稀粪便有脓血及含有粘液的排泄,严重的会出现昏迷、高热、呼吸困难、抽搐、发绀、脉搏细弱等症状,需要及时抢救,否则会有生命危险[1]。但是现在滥用抗生素,细菌耐药菌株不断变多,给治疗细菌性痢疾带来了很大困难。为进一步研究头孢哌酮治疗细菌性痢疾的效果,我院对60例细菌性痢疾患者给予了头孢哌酮治疗,并与阿莫西林治疗进行对照,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1年4月至2012年6月60例细菌性痢疾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30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1岁10例,1-3岁12例,3-7岁6例,>7岁2例。其中20例腹痛,25例发热,18例呕吐,30例脓血便;研究组患者30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37-78岁,年龄<1岁9例,1-3岁13例,3-7岁5例,>7岁3例。其中21例腹痛,24例发热,19例呕吐,30例脓血便。经入院诊疗之后,全部患者均确诊为细菌性痢疾,全部患者进行大便常规与镜检,均存在红细胞与脓白细胞,在年龄、性别、病症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可比。
1.2方法
研究组患者给予静脉推注50-100 mg·kg-1·d-1头孢哌酮(石药集团中诺药业有限公司生产),2次/d。对照组患者予以静脉推注00-150 mg·kg-1·d-1阿莫西林(哈药集团制药总厂生产),2次/d,所有患者治疗3-7 d,严重与中毒型患者再补充10 -15 mg·kg-1·d-1盐酸环丙沙星注射液灌肠,2次/d,其余再实施补液退热、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治疗。
1.3疗效判定标准[2]
治愈:大便常规正常或者培养呈阴性,临床症状消失;有效:大便常规异常或者培养呈阴性,部分临床症状有所好转;无效:大便常规异常或者培养呈阳性,症状无改善。同时再观察比较所有患者治疗后便镜检转阴时间、止泻时间及退热时间。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通过SPSS19.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表示数据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两组均成功完成治疗,其中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的治疗有效率,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两组患者大便镜检转阴时间、止泻时间、退热时间的比较
研究组治疗后的大便镜检转阴时间、止泻时间、退热时间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可比性(P<0.01)。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的比较
研究组治疗后出现1例呕吐、1例过敏、1例肠道菌群失调,而对照组则出现2例呕吐,3例过敏,2例出血,3例肠道菌群失调,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可比性(P<0.05)。见表2。
3 讨论
细菌性痢疾是一种因痢疾杆菌诱发的肠道传染疾病,基本病理改变为结肠出现化脓性溃疡性炎症[3],以腹部压痛、发热、脓血便及粘液为主要临床表现。痢疾杆菌是志贺氏菌属,比较常用的抗菌素包括吡哌酸、呋喃唑酮、胺类等,氨苄青霉素或者氨基苷类抗生素,如萘替米星、丁胺卡那霉素等,不过伴随对这些药耐药菌株的不断增加,治疗效果也越来越降低。氨基糖苷类如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对于细菌性痢疾治疗效果还不错[4],可是肾毒性、耳毒性明显。因细菌药物耐药性日益提高与患者生理特征给抗生素使用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导致药物选取不断受限[5]。
在细菌性痢疾的治疗实验中,对于头孢哌酮进与阿莫西林治疗效果对比分析,临床具有有一定优势。頭孢哌酮是第三代头抱类抗生素,可以对合成痢疾杆菌细胞壁起到抑制效果,其药物代谢动力学上优势特征非常显著,作用迅速。头孢哌酮能够持久维持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故头孢哌酮抗菌能力十分强[6],另外头孢哌酮的药物不良反应很小,安全有效。因此本研究结果中,头孢哌酮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阿莫西林组,不良反应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由本临床研究结果可知,与阿莫西林治疗比较,头孢哌酮在治疗细菌性痢疾中效果更为显著,患者的大便镜检转阴时间、止泻时间、退热时间均明显缩短,同时能够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周雪,孙秋林,叶丽军,等. 合肥地区2004年至2011年细菌性痢疾流行及菌群分布情况[J]. 中华传染病杂志,2013,31 (01) : 44-46.
[2] 马乾年,叶剑华,周志阳. 一起小学细菌性痢疾暴发的流行病学与临床特征分析[J].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2,05 (01) : 44-45.
[3] 黄德瑜,刘涵云,遇海青,等. 细菌性痢疾并发伪膜性肠炎五例临床分析[J].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2,05 (05) : 291-292.
[4] 张娟,张世勇,高秋菊. 圆形分布法分析石家庄市细菌性痢疾发病的季节性和长期趋势[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1,15 (01) : 75-76.
[5] 段淑红,苑晓冬,刘梅生,等. 依替米星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临床观察与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 (13) : 2801-2803.
[6] 罗朝晨,杨劲松,谢一俊,等. 福建省细菌性痢疾季节性分析及其与气温的相关研究[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0,14 (02) : 17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