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为了明确叶面喷施矮壮素、多效唑、烯效唑对红小豆幼苗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黑龙江主栽红小豆主栽品种小丰2号为材料,采用沙培培养方法,设不同浓度矮壮素、多效唑、烯效唑叶面喷施处理。[结果]叶面喷施矮壮素、多效唑、烯效唑均可促进红小豆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提高,并且不同调节剂作用效果与喷施浓度关系密切。[结论]生产中,矮壮素、多效唑、烯效唑较适宜的浓度分别为200、100、100 mg/L。
关键词 红小豆;硝酸还原酶;矮壮素;多效唑;烯效唑
中图分类号 S482.8+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27-021-02
氮素是决定作物产量最主要因素之一[1]。硝酸还原酶(NR)是硝态氮的同化第一个酶,也是关键酶,与作物光合作用密切相关[2]。赵洪祥等[3]研究表明,硝酸还原酶活性与大豆产量和品质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黄瑞冬等[4]也指出,高产高粱品种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高于低产品种。因此,提高硝酸还原酶活性有助于作物生长和产量的提高。目前,农业生长中广泛使用的植物生长延缓剂包括矮壮素、多效唑、烯效唑。它们对于促进根系发育、防止倒伏、提高作物抗逆能力起到显著作用[5-8],进而提高作物产量。以蒸馏水为对照,设置不同浓度矮壮素、多效唑、烯效唑叶面喷施处理,笔者研究了叶面喷施上述3种调节剂对红小豆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基础与指导。
1 材料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品种为黑龙江主栽品种小丰2号。
1.2 试验方法
采用沙培方法,培养红小豆幼苗。选用江沙,用自来水反复冲洗干净,再用蒸馏水冲洗2遍,装入直径38 cm、高30 cm、底部钻有1 cm直径小孔的塑料桶内。每桶均匀播种12粒种子,在二片三出复叶期(V2)间苗且定苗,每桶保苗6株。当播种至真叶期,每桶每天淋浇500 ml蒸馏水,真叶期以后每桶每天淋浇50 ml营养液。营养液具体成分参照金喜军等[9]研究。
1.3 试验设计 当红小豆幼苗生长至四片三出复叶期(V4),选择均匀一致的材料,平均分成3组,每组12盆,其中6盆喷施含不同浓度生长调节剂的溶液,另外6盆喷施等量水为对照,具体见表1。喷施处理和对照材料均放置在防雨棚中。在噴施后的第2天和第4天,采取葛文婷等[10]方法测定硝酸还原酶活性。每次均取处理和对照3盆,计算平均值。
1.4 数据分析 采用Office2010制图,SPSS19.0方差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矮壮素对红小豆幼苗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由图1可知,喷施第2天,小豆幼苗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随矮壮素浓度的增加呈逐渐上升趋势,除CH100处理与对照未达到显著差异,其他3个处理均在0.0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由图2可知,至第4天,同样表现为各矮壮素喷施处理高于对照,但整体上硝酸还原酶活性随矮壮素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CH300处理最高。
2.2 多效唑对红小豆幼苗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由图3可知,喷施第2天,各处理红小豆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均在0.05水平显著高于对照,其中PA200处理最高,其他3个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由图4可知,至第4天, PA50处理在数值上略低于对照,其他3个处理均高于对照,其中PA150处理与对照间未到达显著差异,PA100和PA200在0.0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
2.3 烯效唑对红小豆幼苗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由图5
可知,喷施第2天,各处理红小豆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随烯效唑浓度的增加呈逐渐上升趋势,各处理均在0.0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由图6可知,至第4天,整体上各处理小豆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随烯效唑浓度的提高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其中UN100处理最高,但所有处理与对照均为达到0.05显著差异水平。
3 结论
研究表明,叶面喷施矮壮素、多效唑、烯效唑均可促进红小豆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提高,并且不同调节剂作用效果与喷施浓度关系密切。生产中,矮壮素、多效唑、烯效唑较适宜的浓度为200、100、100 mg/L。
参考文献
[1] FAGERIA N K,BALIGAR V C.Enhancing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in crop plants[J].Advances in agronomy, 2005, 88(3): 97-185.
[2] 陈龙正, 梁亮, 徐海, 等.小白菜光合性能与硝酸还原酶活性关系的研究[J].北植物学报, 2009, 29(11):2256-2260.
[3] 赵洪祥, 徐克章, 李大勇, 等.吉林省不同年代育成大豆品种硝酸还原酶活性变化及其与产量的关系[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7, 30(2):13-17.
[4] 黄瑞冬, 阚魏, 蒋文春.高粱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及含氮量与产量相关性分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8, 39(5):611-614.
[5] 王雪莲, 李宏伟, 王炳举, 等.PP333和 CCC 对盆栽马蹄莲矮化效应研究[J].北方园艺, 2002, 36(1):46-47.
[6] 毛秀杰, 叶景学, 时莉, 等.矮壮素和多效唑对厚皮甜瓜生长发育和抗病性的影响[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3, 7(6):657-660.
[7] 周淑清, 黄祖杰, 阿荣, 等.一年生黑麦草施用多效唑的效果[J].四川草原, 2004, 10(1):35-37.
[8] 张武, 齐恩芳, 王一航, 等.马铃薯试管薯诱导集成优化研究[J].长江蔬菜, 2008, 14(12):31-33.
[9] 金喜军, 龚振平, 马春梅, 等.大豆植株苗期至结荚初期对肥料氮的吸收与分配[J].核农学报, 2012, 26(5):809-814.
[10] 葛文婷, 金喜军, 马春梅, 等.大豆硝酸还原酶活性及其与施氮关系的研究[J].核农学报, 2011,25(5):1036-1041.
关键词 红小豆;硝酸还原酶;矮壮素;多效唑;烯效唑
中图分类号 S482.8+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27-021-02
氮素是决定作物产量最主要因素之一[1]。硝酸还原酶(NR)是硝态氮的同化第一个酶,也是关键酶,与作物光合作用密切相关[2]。赵洪祥等[3]研究表明,硝酸还原酶活性与大豆产量和品质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黄瑞冬等[4]也指出,高产高粱品种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高于低产品种。因此,提高硝酸还原酶活性有助于作物生长和产量的提高。目前,农业生长中广泛使用的植物生长延缓剂包括矮壮素、多效唑、烯效唑。它们对于促进根系发育、防止倒伏、提高作物抗逆能力起到显著作用[5-8],进而提高作物产量。以蒸馏水为对照,设置不同浓度矮壮素、多效唑、烯效唑叶面喷施处理,笔者研究了叶面喷施上述3种调节剂对红小豆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基础与指导。
1 材料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品种为黑龙江主栽品种小丰2号。
1.2 试验方法
采用沙培方法,培养红小豆幼苗。选用江沙,用自来水反复冲洗干净,再用蒸馏水冲洗2遍,装入直径38 cm、高30 cm、底部钻有1 cm直径小孔的塑料桶内。每桶均匀播种12粒种子,在二片三出复叶期(V2)间苗且定苗,每桶保苗6株。当播种至真叶期,每桶每天淋浇500 ml蒸馏水,真叶期以后每桶每天淋浇50 ml营养液。营养液具体成分参照金喜军等[9]研究。
1.3 试验设计 当红小豆幼苗生长至四片三出复叶期(V4),选择均匀一致的材料,平均分成3组,每组12盆,其中6盆喷施含不同浓度生长调节剂的溶液,另外6盆喷施等量水为对照,具体见表1。喷施处理和对照材料均放置在防雨棚中。在噴施后的第2天和第4天,采取葛文婷等[10]方法测定硝酸还原酶活性。每次均取处理和对照3盆,计算平均值。
1.4 数据分析 采用Office2010制图,SPSS19.0方差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矮壮素对红小豆幼苗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由图1可知,喷施第2天,小豆幼苗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随矮壮素浓度的增加呈逐渐上升趋势,除CH100处理与对照未达到显著差异,其他3个处理均在0.0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由图2可知,至第4天,同样表现为各矮壮素喷施处理高于对照,但整体上硝酸还原酶活性随矮壮素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CH300处理最高。
2.2 多效唑对红小豆幼苗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由图3可知,喷施第2天,各处理红小豆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均在0.05水平显著高于对照,其中PA200处理最高,其他3个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由图4可知,至第4天, PA50处理在数值上略低于对照,其他3个处理均高于对照,其中PA150处理与对照间未到达显著差异,PA100和PA200在0.0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
2.3 烯效唑对红小豆幼苗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由图5
可知,喷施第2天,各处理红小豆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随烯效唑浓度的增加呈逐渐上升趋势,各处理均在0.0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由图6可知,至第4天,整体上各处理小豆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随烯效唑浓度的提高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其中UN100处理最高,但所有处理与对照均为达到0.05显著差异水平。
3 结论
研究表明,叶面喷施矮壮素、多效唑、烯效唑均可促进红小豆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提高,并且不同调节剂作用效果与喷施浓度关系密切。生产中,矮壮素、多效唑、烯效唑较适宜的浓度为200、100、100 mg/L。
参考文献
[1] FAGERIA N K,BALIGAR V C.Enhancing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in crop plants[J].Advances in agronomy, 2005, 88(3): 97-185.
[2] 陈龙正, 梁亮, 徐海, 等.小白菜光合性能与硝酸还原酶活性关系的研究[J].北植物学报, 2009, 29(11):2256-2260.
[3] 赵洪祥, 徐克章, 李大勇, 等.吉林省不同年代育成大豆品种硝酸还原酶活性变化及其与产量的关系[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7, 30(2):13-17.
[4] 黄瑞冬, 阚魏, 蒋文春.高粱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及含氮量与产量相关性分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8, 39(5):611-614.
[5] 王雪莲, 李宏伟, 王炳举, 等.PP333和 CCC 对盆栽马蹄莲矮化效应研究[J].北方园艺, 2002, 36(1):46-47.
[6] 毛秀杰, 叶景学, 时莉, 等.矮壮素和多效唑对厚皮甜瓜生长发育和抗病性的影响[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3, 7(6):657-660.
[7] 周淑清, 黄祖杰, 阿荣, 等.一年生黑麦草施用多效唑的效果[J].四川草原, 2004, 10(1):35-37.
[8] 张武, 齐恩芳, 王一航, 等.马铃薯试管薯诱导集成优化研究[J].长江蔬菜, 2008, 14(12):31-33.
[9] 金喜军, 龚振平, 马春梅, 等.大豆植株苗期至结荚初期对肥料氮的吸收与分配[J].核农学报, 2012, 26(5):809-814.
[10] 葛文婷, 金喜军, 马春梅, 等.大豆硝酸还原酶活性及其与施氮关系的研究[J].核农学报, 2011,25(5):1036-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