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视角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_lingp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背景下,语文教師要基于创新视角对课堂教学设计进行优化,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将语文的学科特点充分体现出来,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涉及到教学内容安排、问题设计、文本理解、教学内容等多个因素,并不是单纯的教学论,也不是纯粹的课程论,而是教学与课程的有机结合。为了确保课堂教学取得预期效果,语文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结合新课改要求不断进行创新。下面笔者以《桃花源记》为例来谈一谈。
  一、关注生命成长,实现教学内容创新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深化和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关键在于教师有无创新意识。作为21世纪的新型教师,必须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教育思想,结合当前新课程改革,大胆尝试,从各个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方向出发。要想实现教学目标,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做好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创新工作。就笔者个人教学经验而言,明确课程内容是建设语文学科的首要任务,还包括文本形式和文本内容的鉴赏、理解和运用,这是最基础的工作。如果这些都落实不好,语文教学就会变味、走样。但是,这些只是最底线的要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生命勃发。这种勃发在语文这门学科上主要通过语言体现出来,并且通过语言将学生在文化、思辨和审美上的修养充分反映出来。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应当充分考虑到这些内容并予以落实。
  在《桃花源记》这篇文言文中,生词虽然并不多,但是有很多活用词语和古今异义词语。如“欲穷其林”的“穷”和“渔人甚异之”的“异”都是活用词语,还有“无论”“妻子”等古今异义词语,这些都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除此之外,语文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创作匠心,以此提升学生的欣赏品味,从而实现教学内容的创新和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
  二、引导自我构建,实现文本理解创新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经常将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强制性灌输给学生,或者将教参上所谓的标准答案灌输给学生,导致学生处在被动的学习状态,整体学习效果不理想。新形势下,语文教师必须要摒弃这种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自我构建,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从理论上来说,由于生活背景、家庭情况、理解能力、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的不同,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对于同一篇文章,不同的学生生活阅历和理解能力不同,从中获得的知识和情感也各不相同。
  在讲解《桃花源记》这篇课文的时候,大多数学生认为这篇课文表达的是陶渊明的隐居理想。但是也有学生存在不同的观点,认为陶渊明借这篇文章表达对东晋王朝的失望,这里面还包含亡国之思。此外,还有个别学生认为陶渊明之所以在笔下创建一个桃花源,实际上是对自己无依灵魂的宽慰。由此可见,语文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当注重创新,引导学生自我构建,以此深化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三、创设问题情境,实现课堂提问创新
  课堂提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既是师生互动的载体,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新时期背景下,语文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基于创新视角去考虑,既要解决学生的学习困惑,帮助学生扫除盲点,又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在教《桃花源记》这篇课文的时候,语文教师既要带领学生解读生词、语法,分析文章表达的情感,还要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诸如“为什么陶渊明要虚构世外桃源”等,以此激发学生的思维。这样既能深化学生对文章内涵和作者情感的理解与感悟,还能提升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四、注重艺术追求,实现内容安排创新
  一节完整的课堂,大有学生发展,中有文本,小有字词。这些元素并不是互相独立的,而是相互交织的,所以,内容非常复杂。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师在教学设计的时候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妥帖地组织这些内容,使其成为一个具有完整性、系统性的教学活动过程。就笔者个人教学经验而言,语文教师既要注重技术,同时还要追求艺术。
  针对《桃花源记》这篇课文,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不仅要将关注点放在生字生词以及语法解读上,还要体现多方面的价值追求,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本内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塑造健全的人格。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安排上,语文教师一定要遵循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这种全方位、多层次的教学考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和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在教育改革力度不断加大的今天,中学语文教师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同时要注重教学方式创新和教学过程优化,在教学内容上关注学生生命成长,在文本理解上引导学生自我构建,在课堂提问环境优化问题情境创设,在内容安排上注重整体艺术追求,在教学方法上勇于创新。积极探求创新教育,使自己成为创新教师,做好每一个环节的质量把关和创新工作,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效益最优化。
  作者单位:甘肃省民乐县第四中学(734500)
其他文献
蔡厚示,字佛生,笔名艾特,1928年5月生于南昌三江镇,祖籍宜丰,“江南夫子”蔡用之裔孙,蔡剑42世孙。久闻蔡老大名和他带有传奇色彩的经历,而且,我还了解到蔡老是北大的学生,为管窥蔡老那解不开的文学情结,带着《语文世界》小读者关心的问题——名人小时候是如何学习语文的,在福州蔡老的家中,我见到了这位历尽沧桑的长者——蔡老虽已过古稀之年,依然精神矍铄;满头银发,似乎在展示他满腹的经纶。提及文学,我们的
期刊
在人类历史风云激荡、苦难深重的20世纪初期,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为艺术家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分别作传(合称《名人传》)。在这三部传记中,作者没有对艺术家的生平做详细的叙述,也没有追溯他们的创作历程,而是着力刻画他们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罗曼·罗兰称三位艺术家为“英雄”,以感人肺腑的笔墨,写出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品格和担负全人类苦难的伟大情怀,为我们谱写了一曲英雄的交响曲
期刊
苏东坡在中国辉煌的文学史上书写下极为灿烂的一页,其后的千余年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而苏东坡本人在北宋的政坛上却远不如在文学史上那么辉煌灿烂。他像一片漂在波谷浪峰里的树叶,一会儿被埋在谷底,一会儿又被抛上浪尖。王安石变法,他提出反对意见,被贬官;司马光废除新法,他反对全盘否定,又被贬官。遭贬官的他早已处变不惊,安之若素了。而且,每次贬官,都是他诗文才华的一次集中的喷涌。他给后人留下了一篇篇传世佳作。
期刊
11岁的儿子动辄挑剔我的不是,每写一篇文章,他都要先抢去读,像个小大人似的发一通议论,不疼不痒,嘻嘻哈哈。可他自己的作文却“头不像头,尾不像尾”,甚或“身子”都难见。他说,这叫“苗条”作文,头小,身子细,腿长……酷着呢!  你瞧,现在的小男孩出口多么张扬时尚,我们这一代人简直不明白他们到底在想什么。  儿子的班主任姓陈,很年轻的一位女教师,每次接儿子都能见到她,笑脸灿若桃花。有天不一样了。这天,陈
期刊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读和实践一样,一直以来都被视作是获取知识的最佳途径之一。而面对纷繁复杂的各类文章,怎样才能准确、迅速地从中获取对我们有益的信息呢?听听“名师”是怎么说的吧!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邀请三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就常见文体的阅读对同学们进行专项指导。  亲爱的读者朋友,千万不要错过噢,“名师在线”可是专为你开通的。  主持人:雨 田  记叙文的阅读,既有一定的客观规律,又有主观的思考
期刊
肯尼爷爷让三个小孩帮他整理修理间,他打算扔掉几个贴有“危险”标签的大纸箱,可是纸箱里装的真是一些没有用的零碎杂物吗?箱子里面到底是什么?   “林肯,”迈特敬慕地说,脸上显出真诚和极大的兴趣,那是一个让成年人爱戴和信任的人啊。“你是说他是我们国家曾经有过的最好的总统?”  “非常正确,”老人大声说,“如果林肯在内战的时候没有当总统,我们的国家很可能就会一分为二,我们现在就会住
期刊
散文是高中阅读教学的难点,但关于散文解读的理论知识却不多。因此,在散文教学中总会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教学内容浮于表面,只讲文本,忽略对文本深层次的解读,比如作者的情感;也有的散文阅读课抛掉了课本,大讲特讲“外在的言说对象”;更有甚者对文本进行了所谓的“现代化解读”,比如认为《背影》中的父亲爬过月台的行为是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怎样才能在散文阅读教学中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我做了以下思考。  一、裸读
期刊
在当前新课标已经出台,而相关配套教材还未呈现的情况下,笔者在高中阅读教学中尝试参照新课标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相关理念,在现有教材文本中进行探索实践。在此以《葡萄月令》的教学活动为例,谈谈自己在课堂教学中以任务驱动互文阅读这一过程中的尝试和体会。全文展现出作者对生活的乐观积极的态度,表现出文人的灵性和雅致的情趣。因此,教学目标确定为:学习本文的结构;品味语言特点;感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此课例属于指向单
期刊
安徽省高考语文在2006年开始自主命题至今的10年中,只有2007年文言文的选文是游记类文本,其余的9年,均为人物传记类文本。那么如何准确定位此类文章的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实现文言传记阅读的有效教学呢?现以《项羽之死》的教学目标的设计过程为例,谈一下个人见解。  一、忽略文体特点不可取  《项羽之死》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是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选文,本单元教材
期刊
“浴缸里的鸟儿需要我照顾;我的朋友需要我打第三垒,想要我和他们一起开始新的冒险历程。”小作者布鲁克·罗杰斯在救助了一只鸬鹚之后,第一次感受到了别人对自己的需要。人活着,如果能时时感到并满足来自他人的需要,这样的生命也许更加充实,更加有意义。  主持人:雨 田  大约8岁的时候,我去和住在海边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因为以前从未见过海,所以那时的情形至今记忆犹新。黄昏时分我们驶入车行道,我看见房子后面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