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宝宝,大人常喜欢逗一逗。可有时候,原本的玩笑却“逗”出了别扭和矛盾。
丁丁爸爸制造“误解”
爸爸出差刚回到家,两岁半的儿子丁丁向他要礼物。“你猜猜。”丁丁爸爸决定逗逗他。丁丁不明白,重复了一遍:“你猜猜?”“对,你猜猜!”爸爸点头肯定,其实是想逗逗丁丁。可丁丁似懂非懂地走开了,感觉有些疲惫的爸爸也没有再逗他,就当事情过去了。
晚饭前,爸爸把买的玩具拿给丁丁,可丁丁似乎还在找什么。睡觉前,丁丁磨蹭着不肯上床,等到爸爸过来时,他终于问了:“爸爸,‘你猜猜’呢?”“什么‘你猜猜’?”爸爸很奇怪,粗心的他早就忘了先前的玩笑话。可丁丁坚持:“我要‘你猜猜’。”爸爸更疑惑了:“你让我猜什么?”丁丁快要发脾气了:“就要‘你猜猜’,我就要。”爸爸突然醒悟:“‘你猜猜’啊,哦,爸爸是让你猜,可没有什么礼物叫‘你猜猜’。”丁丁不依不饶,躺在地上打滚,爸爸气得一巴掌打在了丁丁的屁股上,丁丁大哭起来,家里乱成一团。
丁丁爸爸很无奈:“孩子无理取闹,太过分了,打他也是没办法。妻子非说我粗暴,不懂得教育孩子。可我只是想逗逗他,我也不知道孩子怎么就哭了?”
小丫妈妈化解“误解”
妈妈去外地培训回来后,3岁的女儿小丫问:“妈妈,给我带什么礼物了?”
“你猜猜。”看着女儿可爱的小脸,妈妈决定给她卖个关子。
“你猜猜?”小丫用稚嫩的声音反问了一下。
“对,你猜猜!”妈妈肯定了她的反问。小丫没有如妈妈所料的去猜想,但是也没有继续发问。等到妈妈打开行李箱,把给小丫带的芭比娃娃、《白雪公主》等礼物一一取出递给她时,小丫依旧是一副等待的样子,并用期待的语气问妈妈:“‘你猜猜’呢?”
“啊?!”妈妈在心里惊叹了一声。小丫把“你猜猜”当成了礼物的名称,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妈妈立即明白了问题出在哪里。怎么办呢?情急之下,妈妈拿起一包小丫以前没有见过、也没有吃过的菠萝蜜干递到她手里,并用温和的语气说:“吃吧,宝贝,这就是‘你猜猜’,看看你喜欢不喜欢吃。”
还好,小丫不认识食品袋上的“菠萝蜜干”这几个字,还好,小丫没有吃过菠萝蜜干,她满心欢喜地吃着“你猜猜”,并告诉妈妈说她很喜欢吃“你猜猜”……
“你猜猜”引发的误解
其实,理解上面语境中“你猜猜”的涵义,是超出两岁左右宝宝的认知发展范围的。当丁丁或小丫要礼物时,满脑子想到的都是具体的东西,比如小汽车、变形金刚、芭比娃娃等。而大人突然给了宝宝一个“你猜猜”的回答,宝宝觉得“你猜猜”就是大人买来的某样东西,而且因为没有听过、见过,反而多了一份神秘感和好奇心。误解就从这里已经开始产生。
误解会带来矛盾,矛盾会被激化。丁丁爸爸因为不理解宝宝的思维发展特点,用成人的思维模式与儿童对话,结果自然不成功。而小丫妈妈听了女儿的话后,马上明白了问题出在彼此的语言理解能力不在一个水平上。这时候,较真就行不通了。妈妈知道小丫是在期待一个可触摸、可感知或者可以吃、可以玩的礼物,而这个礼物的名称就叫做“你猜猜”。于是,妈妈就把女儿没有见过的、具体的、可以吃的“菠萝蜜干”作为“你猜猜”的替代品,满足了女儿的所有期待,化解了这场误会,避免了像丁丁家那样的矛盾爆发。
因为并不是每一位家长都是学学前教育专业的,都会了解每个宝宝的真实想法,因而本文中家长和宝宝因为思维方式的不同而造成的误解是常常会发生的。有了误解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长“执迷不悟”,自以为是,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衡量宝宝、要求宝宝,并对宝宝做出粗暴的、不适宜的举动。
1、家长可以进一步跟宝宝沟通,通过宝宝的语言表述来了解他的真实想法,再反思自己的语言和行为在哪个环节引起了宝宝的误解,然后运用成人的智慧,做出一个弥补的措施,来消除与宝宝之间的误解,让一场因误解而可能爆发的“战争”悄悄地化解掉。
2、家长应把握好“逗”宝宝的度。宝宝的理解能力有限,而且很在意成人跟他讲的话,因而家长不经意“逗”宝宝的话,他也会认真对待,并会要求结果。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在把握好“逗”宝宝的度的同时,也要记住不要轻易承诺给宝宝买东西,带他去哪里玩之类的话。除非办得到,否则不要说,因为宝宝会记在心里,等着家长来兑现的。如果许诺了又不能兑现,势必又会造成宝宝和家长之间不必要的矛盾。
3、家长可以通过查阅资料、阅读育儿刊物、与有经验的朋友沟通、向专家请教等方式来了解宝宝的发展特点。这样家长可以更加了解自己的宝宝,用宝宝能够理解的方式跟他沟通。
4、平时在宝宝面前尽量少用“你猜猜”“误会”等抽象词汇,如果一定要用,可以在具体的情境和实际对话中,这样幼儿才能容易理解。在此过程中,需要家长有足够的耐心、爱心和责任心。
(作者系学前教育学博士)
图片由妮宝妈提供
编辑 朱璐[email protected]
丁丁爸爸制造“误解”
爸爸出差刚回到家,两岁半的儿子丁丁向他要礼物。“你猜猜。”丁丁爸爸决定逗逗他。丁丁不明白,重复了一遍:“你猜猜?”“对,你猜猜!”爸爸点头肯定,其实是想逗逗丁丁。可丁丁似懂非懂地走开了,感觉有些疲惫的爸爸也没有再逗他,就当事情过去了。
晚饭前,爸爸把买的玩具拿给丁丁,可丁丁似乎还在找什么。睡觉前,丁丁磨蹭着不肯上床,等到爸爸过来时,他终于问了:“爸爸,‘你猜猜’呢?”“什么‘你猜猜’?”爸爸很奇怪,粗心的他早就忘了先前的玩笑话。可丁丁坚持:“我要‘你猜猜’。”爸爸更疑惑了:“你让我猜什么?”丁丁快要发脾气了:“就要‘你猜猜’,我就要。”爸爸突然醒悟:“‘你猜猜’啊,哦,爸爸是让你猜,可没有什么礼物叫‘你猜猜’。”丁丁不依不饶,躺在地上打滚,爸爸气得一巴掌打在了丁丁的屁股上,丁丁大哭起来,家里乱成一团。
丁丁爸爸很无奈:“孩子无理取闹,太过分了,打他也是没办法。妻子非说我粗暴,不懂得教育孩子。可我只是想逗逗他,我也不知道孩子怎么就哭了?”
小丫妈妈化解“误解”
妈妈去外地培训回来后,3岁的女儿小丫问:“妈妈,给我带什么礼物了?”
“你猜猜。”看着女儿可爱的小脸,妈妈决定给她卖个关子。
“你猜猜?”小丫用稚嫩的声音反问了一下。
“对,你猜猜!”妈妈肯定了她的反问。小丫没有如妈妈所料的去猜想,但是也没有继续发问。等到妈妈打开行李箱,把给小丫带的芭比娃娃、《白雪公主》等礼物一一取出递给她时,小丫依旧是一副等待的样子,并用期待的语气问妈妈:“‘你猜猜’呢?”
“啊?!”妈妈在心里惊叹了一声。小丫把“你猜猜”当成了礼物的名称,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妈妈立即明白了问题出在哪里。怎么办呢?情急之下,妈妈拿起一包小丫以前没有见过、也没有吃过的菠萝蜜干递到她手里,并用温和的语气说:“吃吧,宝贝,这就是‘你猜猜’,看看你喜欢不喜欢吃。”
还好,小丫不认识食品袋上的“菠萝蜜干”这几个字,还好,小丫没有吃过菠萝蜜干,她满心欢喜地吃着“你猜猜”,并告诉妈妈说她很喜欢吃“你猜猜”……
“你猜猜”引发的误解
其实,理解上面语境中“你猜猜”的涵义,是超出两岁左右宝宝的认知发展范围的。当丁丁或小丫要礼物时,满脑子想到的都是具体的东西,比如小汽车、变形金刚、芭比娃娃等。而大人突然给了宝宝一个“你猜猜”的回答,宝宝觉得“你猜猜”就是大人买来的某样东西,而且因为没有听过、见过,反而多了一份神秘感和好奇心。误解就从这里已经开始产生。
误解会带来矛盾,矛盾会被激化。丁丁爸爸因为不理解宝宝的思维发展特点,用成人的思维模式与儿童对话,结果自然不成功。而小丫妈妈听了女儿的话后,马上明白了问题出在彼此的语言理解能力不在一个水平上。这时候,较真就行不通了。妈妈知道小丫是在期待一个可触摸、可感知或者可以吃、可以玩的礼物,而这个礼物的名称就叫做“你猜猜”。于是,妈妈就把女儿没有见过的、具体的、可以吃的“菠萝蜜干”作为“你猜猜”的替代品,满足了女儿的所有期待,化解了这场误会,避免了像丁丁家那样的矛盾爆发。
因为并不是每一位家长都是学学前教育专业的,都会了解每个宝宝的真实想法,因而本文中家长和宝宝因为思维方式的不同而造成的误解是常常会发生的。有了误解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长“执迷不悟”,自以为是,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衡量宝宝、要求宝宝,并对宝宝做出粗暴的、不适宜的举动。
1、家长可以进一步跟宝宝沟通,通过宝宝的语言表述来了解他的真实想法,再反思自己的语言和行为在哪个环节引起了宝宝的误解,然后运用成人的智慧,做出一个弥补的措施,来消除与宝宝之间的误解,让一场因误解而可能爆发的“战争”悄悄地化解掉。
2、家长应把握好“逗”宝宝的度。宝宝的理解能力有限,而且很在意成人跟他讲的话,因而家长不经意“逗”宝宝的话,他也会认真对待,并会要求结果。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在把握好“逗”宝宝的度的同时,也要记住不要轻易承诺给宝宝买东西,带他去哪里玩之类的话。除非办得到,否则不要说,因为宝宝会记在心里,等着家长来兑现的。如果许诺了又不能兑现,势必又会造成宝宝和家长之间不必要的矛盾。
3、家长可以通过查阅资料、阅读育儿刊物、与有经验的朋友沟通、向专家请教等方式来了解宝宝的发展特点。这样家长可以更加了解自己的宝宝,用宝宝能够理解的方式跟他沟通。
4、平时在宝宝面前尽量少用“你猜猜”“误会”等抽象词汇,如果一定要用,可以在具体的情境和实际对话中,这样幼儿才能容易理解。在此过程中,需要家长有足够的耐心、爱心和责任心。
(作者系学前教育学博士)
图片由妮宝妈提供
编辑 朱璐[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