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践教学是职业技术院校的重要教学环节。为加强专业实践教师的培养工作,应采取通过强化安排教师按照企业生产流程,亲自动手带领学生进行产训生产,实现教师在本岗位“顶岗实习”的方法模式,作为建设高素质“双师型”师资队伍的根本措施。
关键词:职业教育;产训结合;顶岗实习;企业实践
在职业教育中,实践实训教师是实用技能的传授者,其传授的技能是学生毕业后生存的根本。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都是年轻老师,大都“从学校到学校”,虽然许多人都进行过教育实习,却极少接受过生产实践实习或者说是顶岗实习,没有企业一线的具体经验,理论研究水平很高,但在实践教学上存在很大的不足。为此,教育部想通过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来解决这个职业教育发展中遇到的难题。
通过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对于创新和完善职教教师继续教育制度,优化教师的能力素质结构,建设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促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是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加强职教教师队伍建设的迫切需要。然而教师到企业实践这件事落到实处,确实存在一些困难。因此,应采取相应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建设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一、教师企业实践制度面临的困难
1.专业课教师紧缺,到企业实践难以抽身。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的升温,不少教育质量较高、学生就业较好的学校,生源充足,而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紧缺,教学任务繁重。一些学校的专业课教师每周要上二三十节课,“一个萝卜好几个坑”,很难让教师有时间到企业去实践。
2.学校对到企业实践教师的管理和监管难度大。对于到企业实践的教师,原则上就是要作为企业的员工,实地工作,在校内就没有教学任务,也不必到学校报到,在长时间内,教师与学校处于脱离状态,容易造成教师自我约束力丧失,致使学校无法准确掌握教师实际实践的情况,也无法掌握教师能否在既定的时间内完成预定的实践目标。
3.企业对此不够积极也不够重视,实践地点难找或实践质量不高。许多学校都是通过熟人朋友介绍或请客拉关系的方式,才找到愿意接收的企业。这些单位对教师到自己单位的顶岗实习持不管不问态度。首先,教师的顶岗实习对企业可能并无大的益处。特别是刚从高校毕业的教师,根本没有实际操作的经验,需要进行培训和指导,企业抽出人员作为培训师傅,会影响企业的生产,却不能给企业带来实际的效益,企业不愿承担这样的损失。其二,多数企业认为教师到企业实习,仅仅是走过场,对教师的态度比较客气,也就不会对教师严格要求。教师开始还能自律,时间久了,就会养成自由散漫的习惯,对自己的实习不够认真、专心,无法获得满意的效果,而且一些企业考虑到技术保密、经济效益等因素,大都不会传授新技能、新工艺,不做技术上的指导,这就使教师的实践过程敷衍了事,效果大打折扣。
二、实施产训结合模式的措施
我们完全将实习工厂的企业管理和生产模式融入教学活动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和深化原有的产训合作模式。
1.改造生产性训练的实习车间。车间设备按生产工艺流程的需要进行配备,兼顾教学与生产两方面要求,在数量上满足教学和批量生产的需要。
2.改变和调整产训班级的学生数量和教师配备模式,每班配备两名教师,即一名主讲教师和一名辅讲教师。主讲教师全面负责组织课堂教学、任务安排、指导生产和班级管理,辅讲教师根据主讲教师的授课计划和进度安排,协助主讲教师进行生产前准备、动手实践、操作示范、质量控制等工作。使得教师配备也兼顾了教学与生产两方面的需要。
3.由一位副院长兼实习工厂厂长,由专门的产训制造部负责实施,统一领导,统一计划,统一指挥教学与生产,更有效地解决教学、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矛盾,更有利于产训结合的实施。
4.以生产任务作为教学课题。要求主讲教师结合生产任务来组织安排实习教学任务,教师动手并带领学生进行生产作业。产训结合的过程既是技能训练过程,也是产品生产过程,必须保证生产的每一个工件或完成每一项生产任务,按生产计划及生产图纸的要求按质、按量、按时完成任务。
5.推行课时与工时的双重任务考核。教师除了有授课课时工作量考核之外,还需要带领学生,直接参加生产,完成标准工时量考核的生产任务。同时,超过标准工作量后,采取了加大奖励幅度等鼓励措施。
6.根据教学计划中的各年级、各专业的实习课题进度和课题难度,将生产计划中的任务按产品类型和紧急程度进行分类。
对于定型产品又不紧急的情况,我们根据课题投放产品,结合产品编制课题,尽量减少随意性和盲目性,避免脱节现象,使教学计划内容与生产计划相符,训练教学周期与生产周期相符,使教学中的循序渐进与生产中的工序复合难度相符。
对于产品紧急的情况,则先考虑质量和工期,从实习班级中抽调优秀的学生和辅讲教师一起组成机动的生产队伍,称为产品加工兴趣小组,由过硬的主讲教师进行指导生产,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同时也不影响大部分学生的训练计划。
7.引入竞争,营造学知识、练本领,人人争当主讲教师的积极氛围。根据每年组织的教师技能竞赛结果,由理论和实践综合成绩排名在前的担任主讲教师,排名靠后的和年轻教师及需要进行重点技能锻炼的教师从事辅讲工作。
8.严格按照ISO9001质量体系,对生产制造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和管理。我们除了认真执行自检、首检、总检三级质量检验制度以外,还建立了生产实习指导教师和学生“教”与“学”质量检查、考核和评估制度。质量责任落实到人,按工件、产品质量的优劣确定教师和学生的工作或学习成绩的优劣,并且与奖惩挂钩。产训结合的产品,其不合格率控制在3%-5%左右。
三、产训结合模式的实效
1.一方面学生既是工人,又是学生;另一方面,教师既是工人师傅,又是具有理论功底的老师,既完成生产任务,又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学习任务,将教学与生产结合在一起进行。产训结合作为教师顶岗实习的一种模式,促进和强化了实践教师动手能力、实操水平、职业素养、作业规范、工艺能力以及按照质量体系进行生产管理的能力,从而培养出了一支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教职工人才队伍。
2.将产训课题带入教学课堂,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对我们原有的所习惯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使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两张皮”,实训与生产现场严重脱节,实习往往形式化甚至走过场的做法彻底改变,在对教师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培养的同时,也突出了对学生职业素质、职业能力的培养。
通过这种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强化教师参加产训劳动,在原岗位进行“顶岗实习”的模式,在师资锻炼、学生培养、经济效益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十分良好的效果,并且创造性地取得了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亚平.中国职业教育实践与探索(高职卷)[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7.
[2] 教育部高教司.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回顾与展望[A].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探索与教学改革实践[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 徐淑芝.高职高专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探讨[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7).
关键词:职业教育;产训结合;顶岗实习;企业实践
在职业教育中,实践实训教师是实用技能的传授者,其传授的技能是学生毕业后生存的根本。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都是年轻老师,大都“从学校到学校”,虽然许多人都进行过教育实习,却极少接受过生产实践实习或者说是顶岗实习,没有企业一线的具体经验,理论研究水平很高,但在实践教学上存在很大的不足。为此,教育部想通过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来解决这个职业教育发展中遇到的难题。
通过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对于创新和完善职教教师继续教育制度,优化教师的能力素质结构,建设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促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是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加强职教教师队伍建设的迫切需要。然而教师到企业实践这件事落到实处,确实存在一些困难。因此,应采取相应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建设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一、教师企业实践制度面临的困难
1.专业课教师紧缺,到企业实践难以抽身。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的升温,不少教育质量较高、学生就业较好的学校,生源充足,而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紧缺,教学任务繁重。一些学校的专业课教师每周要上二三十节课,“一个萝卜好几个坑”,很难让教师有时间到企业去实践。
2.学校对到企业实践教师的管理和监管难度大。对于到企业实践的教师,原则上就是要作为企业的员工,实地工作,在校内就没有教学任务,也不必到学校报到,在长时间内,教师与学校处于脱离状态,容易造成教师自我约束力丧失,致使学校无法准确掌握教师实际实践的情况,也无法掌握教师能否在既定的时间内完成预定的实践目标。
3.企业对此不够积极也不够重视,实践地点难找或实践质量不高。许多学校都是通过熟人朋友介绍或请客拉关系的方式,才找到愿意接收的企业。这些单位对教师到自己单位的顶岗实习持不管不问态度。首先,教师的顶岗实习对企业可能并无大的益处。特别是刚从高校毕业的教师,根本没有实际操作的经验,需要进行培训和指导,企业抽出人员作为培训师傅,会影响企业的生产,却不能给企业带来实际的效益,企业不愿承担这样的损失。其二,多数企业认为教师到企业实习,仅仅是走过场,对教师的态度比较客气,也就不会对教师严格要求。教师开始还能自律,时间久了,就会养成自由散漫的习惯,对自己的实习不够认真、专心,无法获得满意的效果,而且一些企业考虑到技术保密、经济效益等因素,大都不会传授新技能、新工艺,不做技术上的指导,这就使教师的实践过程敷衍了事,效果大打折扣。
二、实施产训结合模式的措施
我们完全将实习工厂的企业管理和生产模式融入教学活动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和深化原有的产训合作模式。
1.改造生产性训练的实习车间。车间设备按生产工艺流程的需要进行配备,兼顾教学与生产两方面要求,在数量上满足教学和批量生产的需要。
2.改变和调整产训班级的学生数量和教师配备模式,每班配备两名教师,即一名主讲教师和一名辅讲教师。主讲教师全面负责组织课堂教学、任务安排、指导生产和班级管理,辅讲教师根据主讲教师的授课计划和进度安排,协助主讲教师进行生产前准备、动手实践、操作示范、质量控制等工作。使得教师配备也兼顾了教学与生产两方面的需要。
3.由一位副院长兼实习工厂厂长,由专门的产训制造部负责实施,统一领导,统一计划,统一指挥教学与生产,更有效地解决教学、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矛盾,更有利于产训结合的实施。
4.以生产任务作为教学课题。要求主讲教师结合生产任务来组织安排实习教学任务,教师动手并带领学生进行生产作业。产训结合的过程既是技能训练过程,也是产品生产过程,必须保证生产的每一个工件或完成每一项生产任务,按生产计划及生产图纸的要求按质、按量、按时完成任务。
5.推行课时与工时的双重任务考核。教师除了有授课课时工作量考核之外,还需要带领学生,直接参加生产,完成标准工时量考核的生产任务。同时,超过标准工作量后,采取了加大奖励幅度等鼓励措施。
6.根据教学计划中的各年级、各专业的实习课题进度和课题难度,将生产计划中的任务按产品类型和紧急程度进行分类。
对于定型产品又不紧急的情况,我们根据课题投放产品,结合产品编制课题,尽量减少随意性和盲目性,避免脱节现象,使教学计划内容与生产计划相符,训练教学周期与生产周期相符,使教学中的循序渐进与生产中的工序复合难度相符。
对于产品紧急的情况,则先考虑质量和工期,从实习班级中抽调优秀的学生和辅讲教师一起组成机动的生产队伍,称为产品加工兴趣小组,由过硬的主讲教师进行指导生产,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同时也不影响大部分学生的训练计划。
7.引入竞争,营造学知识、练本领,人人争当主讲教师的积极氛围。根据每年组织的教师技能竞赛结果,由理论和实践综合成绩排名在前的担任主讲教师,排名靠后的和年轻教师及需要进行重点技能锻炼的教师从事辅讲工作。
8.严格按照ISO9001质量体系,对生产制造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和管理。我们除了认真执行自检、首检、总检三级质量检验制度以外,还建立了生产实习指导教师和学生“教”与“学”质量检查、考核和评估制度。质量责任落实到人,按工件、产品质量的优劣确定教师和学生的工作或学习成绩的优劣,并且与奖惩挂钩。产训结合的产品,其不合格率控制在3%-5%左右。
三、产训结合模式的实效
1.一方面学生既是工人,又是学生;另一方面,教师既是工人师傅,又是具有理论功底的老师,既完成生产任务,又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学习任务,将教学与生产结合在一起进行。产训结合作为教师顶岗实习的一种模式,促进和强化了实践教师动手能力、实操水平、职业素养、作业规范、工艺能力以及按照质量体系进行生产管理的能力,从而培养出了一支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教职工人才队伍。
2.将产训课题带入教学课堂,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对我们原有的所习惯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使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两张皮”,实训与生产现场严重脱节,实习往往形式化甚至走过场的做法彻底改变,在对教师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培养的同时,也突出了对学生职业素质、职业能力的培养。
通过这种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强化教师参加产训劳动,在原岗位进行“顶岗实习”的模式,在师资锻炼、学生培养、经济效益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十分良好的效果,并且创造性地取得了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亚平.中国职业教育实践与探索(高职卷)[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7.
[2] 教育部高教司.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回顾与展望[A].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探索与教学改革实践[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 徐淑芝.高职高专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探讨[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