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我校组织年度考核听课,我随听课组听了六年级平行班的三堂语文课。偏巧,有两位教师讲的都是《一夜的工作》。两厢对比,二位教师的教法截然不同,两位老师在把握新课程标准,更新教育观念上大有差距。现一一列出,兴许给同行或多一点启示。
第一位教师的教学流程是:
第一课时:揭示课题,简介周总理——检查预习,教认生字词——初读课文,找出中心句(“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指导分段,概括段意——讲解第一段——布置作业(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讲解第二段,理解“生活俭朴”的句子——讲解第三段,理解“工作劳苦”的句子——讲解第四段——总结全文,概括中心——布置作业(背诵课文,完成课后“思考、练习” )
若是在前些年,我认为这位教师的教学肯定被大家评价为: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步骤完整,过程清晰,抓住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并能以教材为中心,能围绕教材设计教学流程,把要教的内容全部贯彻了下去,可以说是一堂好的语文课。
但是,第二位教师的教学流程却与第一位教师的流程截然不同:
一、引导自读,领会教材
1、启发谈话,引导自读
(出示图片),请大家看这幅图,图上画的是谁,在干什么?今天我们学一篇新课文《一夜的工作》,这是何其芳同志亲身经历的一件事,作者看了周总理一夜的工作后,深受感动,写下了这篇文章,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介绍周总理一夜的工作的,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2、自读自悟,体会感情
请同学们认真地读读课文,看看文中描述的哪些事使你深受感动,想一想,为什么受感动,然后有感情地读一读。
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给学生充分读书,思考及小组讨论交流的时间,使他们自主参与学习的需求得到满足。在小组交流时,每个学生都参与学习,教师也参与其间或指导,或点拨,或激励。对于“工作劳苦,生活俭朴”这两方面的感人事迹,教师采用了学生体会到哪就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到哪的方法。通过“阅读理解——感情朗读”体会作者对周总理的真情实感。
3、分析对比,升华感情
我们平常说“多劳多得”,工作辛苦,生活也应当好些。可周总理工作十分劳苦,生活却十分简朴。这两者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是为什么呢?再认真读课文,看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体现这一鲜明对比的。可从以下对比中体会:
(1)周总理住的是中南海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然而室内陈设却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2)周总理工作那么繁重,而休息的时间却非常少,晚上工作了一夜,是是上午睡一觉,下午还要参加活动。
(3)周总理自己不停地工作,却让“我”先到值班室去睡,到时候才叫“我”。这些对比更加突出了周总理崇高的思想品质和伟大精神。
二、超越教材,探究“每夜”
1、名言过渡,引导探究
雷峰有这样一句名言:“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周总理这样辛苦工作只是何其芳看到的一个晚上吗?(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课文,学生迅速从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找到答案——“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学生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2、串联教材,自主探究。
这是周总理普通的一夜,却又是周总理无数个繁忙、劳累之夜的真实写照。在过去的五年多时间里,我们已经接触过很多歌颂周总理的文章,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呢?引导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系统回顾小学阶段学过的有关周总理的文章,整体感知周总理崇高形象。此时学生对周总理的真情已与作者的真情产生了共鸣,再以个别诵读,音乐伴读多种形式反复练读最后两个自然段,在情感上进一步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对周总理的崇敬和爱戴之情便会油然面生。
两堂课比较不难看出,第一位教师显然是教教材,没能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第二位教师是在挖掘教材的基础上,活用了教材,不但使学生学到了语文知识,而且掌握了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是一堂双边活动合理,学生兴趣浓厚的好课。同时也体现了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得到听课教师的一致认可。
(作者联通:025358内蒙古赤峰市克旗同兴镇总校)
第一位教师的教学流程是:
第一课时:揭示课题,简介周总理——检查预习,教认生字词——初读课文,找出中心句(“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指导分段,概括段意——讲解第一段——布置作业(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讲解第二段,理解“生活俭朴”的句子——讲解第三段,理解“工作劳苦”的句子——讲解第四段——总结全文,概括中心——布置作业(背诵课文,完成课后“思考、练习” )
若是在前些年,我认为这位教师的教学肯定被大家评价为: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步骤完整,过程清晰,抓住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并能以教材为中心,能围绕教材设计教学流程,把要教的内容全部贯彻了下去,可以说是一堂好的语文课。
但是,第二位教师的教学流程却与第一位教师的流程截然不同:
一、引导自读,领会教材
1、启发谈话,引导自读
(出示图片),请大家看这幅图,图上画的是谁,在干什么?今天我们学一篇新课文《一夜的工作》,这是何其芳同志亲身经历的一件事,作者看了周总理一夜的工作后,深受感动,写下了这篇文章,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介绍周总理一夜的工作的,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2、自读自悟,体会感情
请同学们认真地读读课文,看看文中描述的哪些事使你深受感动,想一想,为什么受感动,然后有感情地读一读。
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给学生充分读书,思考及小组讨论交流的时间,使他们自主参与学习的需求得到满足。在小组交流时,每个学生都参与学习,教师也参与其间或指导,或点拨,或激励。对于“工作劳苦,生活俭朴”这两方面的感人事迹,教师采用了学生体会到哪就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到哪的方法。通过“阅读理解——感情朗读”体会作者对周总理的真情实感。
3、分析对比,升华感情
我们平常说“多劳多得”,工作辛苦,生活也应当好些。可周总理工作十分劳苦,生活却十分简朴。这两者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是为什么呢?再认真读课文,看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体现这一鲜明对比的。可从以下对比中体会:
(1)周总理住的是中南海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然而室内陈设却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2)周总理工作那么繁重,而休息的时间却非常少,晚上工作了一夜,是是上午睡一觉,下午还要参加活动。
(3)周总理自己不停地工作,却让“我”先到值班室去睡,到时候才叫“我”。这些对比更加突出了周总理崇高的思想品质和伟大精神。
二、超越教材,探究“每夜”
1、名言过渡,引导探究
雷峰有这样一句名言:“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周总理这样辛苦工作只是何其芳看到的一个晚上吗?(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课文,学生迅速从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找到答案——“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学生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2、串联教材,自主探究。
这是周总理普通的一夜,却又是周总理无数个繁忙、劳累之夜的真实写照。在过去的五年多时间里,我们已经接触过很多歌颂周总理的文章,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呢?引导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系统回顾小学阶段学过的有关周总理的文章,整体感知周总理崇高形象。此时学生对周总理的真情已与作者的真情产生了共鸣,再以个别诵读,音乐伴读多种形式反复练读最后两个自然段,在情感上进一步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对周总理的崇敬和爱戴之情便会油然面生。
两堂课比较不难看出,第一位教师显然是教教材,没能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第二位教师是在挖掘教材的基础上,活用了教材,不但使学生学到了语文知识,而且掌握了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是一堂双边活动合理,学生兴趣浓厚的好课。同时也体现了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得到听课教师的一致认可。
(作者联通:025358内蒙古赤峰市克旗同兴镇总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