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微观层面的九个方面来阐释高中阶段学习方法与要求,以期能帮助高一新生尽快适应高一的学习和生活。
关键词:高一第一学期;学习方法;要求;技术指导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3-092-2
一要信任老师,以课堂为主阵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科学有效地听好每一节课
在不少同学的眼中,老师的课就是“几个概念 几个例题 几种方法”,这样的认识非常的肤浅,对于每一节课大家不妨在认真听讲的基础上思考以下一些问题:
老师所讲的题目代表哪些知识点?老师究竟想教给我什么?
老师设计的问题,我自己能解决吗?老师的解法有何特别之处,有何可借鉴之处?
这些技巧、方法、思路除了用于这些题目,还能迁移到哪类题目上?
我发现了这一类题型的本质了吗?
我受到什么启发,还有什么疑问?
诸如此类的问题,虽然只在一念之间,却能加深你对很多问题的理解。
二要有务实有效的学法(具体学法很多,这里仅列举两例同学们最容易忽视的问题)
学会按时间顺序整理好练习和试卷,包括周练、晚自修的限时练、老师所发的课后练、月考试卷、期中试卷、期末试卷等。使练习、试卷条理化,从而节省每次找试卷的时间,并能使自己很清晰地知道已做了哪些,掌握了哪些,哪些问题或知识点曾经做错过,等等。当然,这个方法的实现,有一个前提必须成立,那就是我们的所有老师在编制练习和试卷时,就必须在卷首标好练习或考试的时间,并且还必须在卷首标好这份练习或试卷所考查的知识范围、考查的具体目标。
要正确认识“错题集”的概念和内涵。很多学生和老师都极易把“错题集”理解为:按学科用不同的本子将自己考试中做错的题目抄录下来,并在该题的后面附上正确答案或解法,就是“错题集”。这种方法有很大弊端,如耗时太多、所耗的精力太大(有的学科题目太长、甚至还有图)、有形式主义之嫌、方法呆板、效益低下等等。
正确的方法是:从高一开始就用一本子,分别将几个学科典型错题所在练习或试卷的时间、试卷或练习所考查的知识范围(核心内容的名称)、题号等清晰的记录下来。如此一条一条地记下去,每一条错题的出错时间、所在的哪一份试卷或练习、题号、以及所属具体知识范围都非常清晰。然后,在每次复习时就能“按图索骥”翻阅自己的整理得很条理化的试卷集,从而形成心中的真正“错题集”。
三要认真对待每一次考试,绝不放过每一道做错的题目
考试,正是对你所掌握知识程度的一个考查,他的目的在于弄清楚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会?因此我们在庆幸自己取得成绩的同时,绝对不可放弃自己出现的每一个错误,这个错误正是你学习的漏洞所在,正是你知识体系的断层所在,正是你逻辑推理有误的体现。所以紧抓这个错误,从错误着手,找出问题的关键之所在,打破沙锅问到底,究竟是什么导致了我的错误,是某一个概念不清,还是某个方法不会,或某种演绎不到位?
因为知识具有系统性,一步不懂,整个知识链就断了。凡涉及这一点的题目都会出错,所以建议大家对待错误就像对待敌人一样,要将它彻底消灭,绝不能浮光掠影,草草了事。有的人简单地将很多错误归结为粗心,其实我们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往往都不是偶然的,你认为是粗心,但下次遇上还会错,是因为你对某个问题没有足够的经验,没有深刻的认识,你的观点、你的意识、你的思维都有必要做进一步的修正。
四要树立目标意识,制定实现目标的科学具体的计划
综合进位的目标:每个学生都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以每次大考为参照系给自己订出在班级、年级总分进位的目标。虽然我们年级每个名次是一个恒定的量,你上别人下,但如果每个人都能争先进位的话,那么整个年级的总体成绩就会在县、市,乃至于在江苏省范围内向前进位,那么,高考的整体成绩就会提升,学生能够录取到的大学的层次自然就会提高一个层次。
各学科复习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科学具体的计划:没有人专门去计划“失败”,而失败往往源于没有计划。每个学科制定相应的各阶段学习计划,每阶段要有一个明确、详细且具体的计划以达到近期目标。制定目标要“量体裁衣”,只有适合自身特点、适合学科特点的目标才是科学可行的,才是可以实现的。
五要抓差补缺,合理利用时间
由于同学们课务繁杂,难免会出现一两门弱门,毫无疑问,我们应该把自己的学习时间适当地向弱门学科倾斜,但这种倾斜只能是适当的,以不超过它应分配时间的150%为宜,如果分配的时间太多,则会影响到别的学科,甚至会使你的强项学科失去优势,结果会得不偿失。对于弱门,我们的目标应该定在“有所提高”,而不能把目标定在“超过或赶上强门”。
一门功课一次学习多长时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有的同学把时间分得太零碎,一门功课学不到20分钟就去学别的学科,这是很不好的,因为半小时的学习,只在大脑中建立了初步的认识或联系,如果马上去学别的知识,那么刚刚建立的脆弱的联系,就会因别的信息的干扰而中断,这样的学习往往会无功而返。所以,语文、数学一次学习的时间应该控制在40分钟左右,外语一次学习的时间应该控制在30分钟左右,其他必修学科一次学习的时间应该控制在20分钟左右,学习过程中可以适当休息,但尽量不要去学习别的东西,以保持思维的连续性。
六要重视自己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
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勇于积极地用语言表达和勤于书面表达,这样,对你思维的流畅性、深刻性、全面性的培养,对你自信力的提升作用是非常大的,对此所有同学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个问题如果你意识到并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长期坚持训练的话,对未来走向高考考场的你来说是绝对有大好处的。
还有一点是需要引起我们所有同学非常注意的,就是上课被提问时,每个人都要保证自己回答问题的声音能被班上每一个同学都能听清楚,从而绝对避免由于自己声音低而白白浪费全班同学宝贵的上课学习的时间,当每一个同学都注意到这个似乎不是问题的问题时,我们课堂绩效在这一个维度上就得以提升了。 我们绝大多数同学在其他同学口头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或上黑板板书后,大多数情况下都习惯于等老师来评价,或都习惯于跟在老师后面参与评价。
这一方法最值得商榷,由教师来进行评价时,绝大多数学生对老师的评价一般都是在绝对服从或景仰、膜拜的情境下来看或去听的。学生中的大多数在老师对问题解决的陈述过程中仅是处于盲从、附和、跟风的高耗低效质态中。如果我们学生都积极踊跃地站起来对前面同学进行评价的话,其他同学在听讲时大多数总是挑剔性地听,那么,就会非常认真地去倾听,在某种意义上甚至总想听出什么瑕疵。那么,在这种情境下,大多数个体学生都能充分调动全部的注意力来参与问题的解决。这样的话,大家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都将会得到较快的提升。
七要对课堂学习的“深度”有正确的理解
深度,主要是指学生思维深入的程度。一堂课上,对于一个新的智能点,学生从思维层面上一般会经历“听懂——掌握——迁移——探究(创新)”这四个阶段。如果你还没听懂,那当然属于低效甚至无效的课;当时听懂了,过后不记得或不理解,这叫没有掌握。但是仅仅“听懂”了甚至“掌握”了也不能算“有深度”。
对学习内容达到能“迁移”甚至“探究”的层面才是高效。“听懂”了不一定“掌握”,“掌握”了固然很好,但如果仅限于训练到的题目本身,离开了这个题目就不一定能解决,还有一定的差距,只有达到举一反三的程度,才真正训练出了能力。要确保自己能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防止对问题的理解只浮在表面上。这就是高中学习所要求的“深度”。
八要理解关于“记住相关知识的阶梯效率”问题
九要注意紧张的学习与锻炼身体、放松心情的协调发展
要专心,该学就好好学。一心不能二用的道理谁都明白,然而,一心二用的情况却数见不鲜,举个简单的例子,许多同学喜欢一边听歌一边写作业。说实话,笔者也这么做过,可事后发现效率实在太低。笔者建议不妨试试将二者分离,先埋头苦学一段时间,再美美地听上一会音乐,你就会发现,1 1
关键词:高一第一学期;学习方法;要求;技术指导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3-092-2
一要信任老师,以课堂为主阵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科学有效地听好每一节课
在不少同学的眼中,老师的课就是“几个概念 几个例题 几种方法”,这样的认识非常的肤浅,对于每一节课大家不妨在认真听讲的基础上思考以下一些问题:
老师所讲的题目代表哪些知识点?老师究竟想教给我什么?
老师设计的问题,我自己能解决吗?老师的解法有何特别之处,有何可借鉴之处?
这些技巧、方法、思路除了用于这些题目,还能迁移到哪类题目上?
我发现了这一类题型的本质了吗?
我受到什么启发,还有什么疑问?
诸如此类的问题,虽然只在一念之间,却能加深你对很多问题的理解。
二要有务实有效的学法(具体学法很多,这里仅列举两例同学们最容易忽视的问题)
学会按时间顺序整理好练习和试卷,包括周练、晚自修的限时练、老师所发的课后练、月考试卷、期中试卷、期末试卷等。使练习、试卷条理化,从而节省每次找试卷的时间,并能使自己很清晰地知道已做了哪些,掌握了哪些,哪些问题或知识点曾经做错过,等等。当然,这个方法的实现,有一个前提必须成立,那就是我们的所有老师在编制练习和试卷时,就必须在卷首标好练习或考试的时间,并且还必须在卷首标好这份练习或试卷所考查的知识范围、考查的具体目标。
要正确认识“错题集”的概念和内涵。很多学生和老师都极易把“错题集”理解为:按学科用不同的本子将自己考试中做错的题目抄录下来,并在该题的后面附上正确答案或解法,就是“错题集”。这种方法有很大弊端,如耗时太多、所耗的精力太大(有的学科题目太长、甚至还有图)、有形式主义之嫌、方法呆板、效益低下等等。
正确的方法是:从高一开始就用一本子,分别将几个学科典型错题所在练习或试卷的时间、试卷或练习所考查的知识范围(核心内容的名称)、题号等清晰的记录下来。如此一条一条地记下去,每一条错题的出错时间、所在的哪一份试卷或练习、题号、以及所属具体知识范围都非常清晰。然后,在每次复习时就能“按图索骥”翻阅自己的整理得很条理化的试卷集,从而形成心中的真正“错题集”。
三要认真对待每一次考试,绝不放过每一道做错的题目
考试,正是对你所掌握知识程度的一个考查,他的目的在于弄清楚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会?因此我们在庆幸自己取得成绩的同时,绝对不可放弃自己出现的每一个错误,这个错误正是你学习的漏洞所在,正是你知识体系的断层所在,正是你逻辑推理有误的体现。所以紧抓这个错误,从错误着手,找出问题的关键之所在,打破沙锅问到底,究竟是什么导致了我的错误,是某一个概念不清,还是某个方法不会,或某种演绎不到位?
因为知识具有系统性,一步不懂,整个知识链就断了。凡涉及这一点的题目都会出错,所以建议大家对待错误就像对待敌人一样,要将它彻底消灭,绝不能浮光掠影,草草了事。有的人简单地将很多错误归结为粗心,其实我们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往往都不是偶然的,你认为是粗心,但下次遇上还会错,是因为你对某个问题没有足够的经验,没有深刻的认识,你的观点、你的意识、你的思维都有必要做进一步的修正。
四要树立目标意识,制定实现目标的科学具体的计划
综合进位的目标:每个学生都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以每次大考为参照系给自己订出在班级、年级总分进位的目标。虽然我们年级每个名次是一个恒定的量,你上别人下,但如果每个人都能争先进位的话,那么整个年级的总体成绩就会在县、市,乃至于在江苏省范围内向前进位,那么,高考的整体成绩就会提升,学生能够录取到的大学的层次自然就会提高一个层次。
各学科复习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科学具体的计划:没有人专门去计划“失败”,而失败往往源于没有计划。每个学科制定相应的各阶段学习计划,每阶段要有一个明确、详细且具体的计划以达到近期目标。制定目标要“量体裁衣”,只有适合自身特点、适合学科特点的目标才是科学可行的,才是可以实现的。
五要抓差补缺,合理利用时间
由于同学们课务繁杂,难免会出现一两门弱门,毫无疑问,我们应该把自己的学习时间适当地向弱门学科倾斜,但这种倾斜只能是适当的,以不超过它应分配时间的150%为宜,如果分配的时间太多,则会影响到别的学科,甚至会使你的强项学科失去优势,结果会得不偿失。对于弱门,我们的目标应该定在“有所提高”,而不能把目标定在“超过或赶上强门”。
一门功课一次学习多长时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有的同学把时间分得太零碎,一门功课学不到20分钟就去学别的学科,这是很不好的,因为半小时的学习,只在大脑中建立了初步的认识或联系,如果马上去学别的知识,那么刚刚建立的脆弱的联系,就会因别的信息的干扰而中断,这样的学习往往会无功而返。所以,语文、数学一次学习的时间应该控制在40分钟左右,外语一次学习的时间应该控制在30分钟左右,其他必修学科一次学习的时间应该控制在20分钟左右,学习过程中可以适当休息,但尽量不要去学习别的东西,以保持思维的连续性。
六要重视自己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
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勇于积极地用语言表达和勤于书面表达,这样,对你思维的流畅性、深刻性、全面性的培养,对你自信力的提升作用是非常大的,对此所有同学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个问题如果你意识到并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长期坚持训练的话,对未来走向高考考场的你来说是绝对有大好处的。
还有一点是需要引起我们所有同学非常注意的,就是上课被提问时,每个人都要保证自己回答问题的声音能被班上每一个同学都能听清楚,从而绝对避免由于自己声音低而白白浪费全班同学宝贵的上课学习的时间,当每一个同学都注意到这个似乎不是问题的问题时,我们课堂绩效在这一个维度上就得以提升了。 我们绝大多数同学在其他同学口头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或上黑板板书后,大多数情况下都习惯于等老师来评价,或都习惯于跟在老师后面参与评价。
这一方法最值得商榷,由教师来进行评价时,绝大多数学生对老师的评价一般都是在绝对服从或景仰、膜拜的情境下来看或去听的。学生中的大多数在老师对问题解决的陈述过程中仅是处于盲从、附和、跟风的高耗低效质态中。如果我们学生都积极踊跃地站起来对前面同学进行评价的话,其他同学在听讲时大多数总是挑剔性地听,那么,就会非常认真地去倾听,在某种意义上甚至总想听出什么瑕疵。那么,在这种情境下,大多数个体学生都能充分调动全部的注意力来参与问题的解决。这样的话,大家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都将会得到较快的提升。
七要对课堂学习的“深度”有正确的理解
深度,主要是指学生思维深入的程度。一堂课上,对于一个新的智能点,学生从思维层面上一般会经历“听懂——掌握——迁移——探究(创新)”这四个阶段。如果你还没听懂,那当然属于低效甚至无效的课;当时听懂了,过后不记得或不理解,这叫没有掌握。但是仅仅“听懂”了甚至“掌握”了也不能算“有深度”。
对学习内容达到能“迁移”甚至“探究”的层面才是高效。“听懂”了不一定“掌握”,“掌握”了固然很好,但如果仅限于训练到的题目本身,离开了这个题目就不一定能解决,还有一定的差距,只有达到举一反三的程度,才真正训练出了能力。要确保自己能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防止对问题的理解只浮在表面上。这就是高中学习所要求的“深度”。
八要理解关于“记住相关知识的阶梯效率”问题
九要注意紧张的学习与锻炼身体、放松心情的协调发展
要专心,该学就好好学。一心不能二用的道理谁都明白,然而,一心二用的情况却数见不鲜,举个简单的例子,许多同学喜欢一边听歌一边写作业。说实话,笔者也这么做过,可事后发现效率实在太低。笔者建议不妨试试将二者分离,先埋头苦学一段时间,再美美地听上一会音乐,你就会发现,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