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内皮素-1水平在新生儿缺氧性肺动脉高压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来源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lysses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分析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 (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1(ET-1)水平在新生儿缺氧性肺动脉高压(HPH)中的变化,探讨此3种因子在新生儿HPH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的50例HPH新生儿为HPH组,同期25例临床资料相似的非HPH住院新生儿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HPH被诊断时和肺动脉收缩压(PASP)降至35 mmHg(1 mmHg=0.133 kPa)以下时血清HIF-1α、VEGF及ET-1的水平,分析3种因子的水平变化并与同时间点对照组的水平进行比较。

结果

(1)HPH组新生儿的HIF-1α、VEGF及ET-1水平均较对照组水平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51.97、43.31、129.56,P均<0.01),且HPH程度越重,其水平越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2)HPH组PASP降至35 mmHg或以下后,血清HIF-1α、VEGF及ET-1水平也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除血清ET-1水平外,血清HIF-1α、VEGF水平与对照组的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

缺氧引起HIF-1α、VEGF及ET-1水平升高,在新生儿HPH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分析单侧梅尼埃病患者不同频率气导短纯音诱发的眼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VEMP),探讨梅尼埃病oVEMP频率调谐变化的特点。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33例在航天中心医院确诊为单侧梅尼埃病的患者,其中男11例、女22例,年龄35~65岁(中位年龄51岁)。同期20名健康人(40耳)作为对照,男7名、女13名,年龄29~68岁(中位年龄50岁)。分别以500 Hz及1 0
目的探讨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VM)患者前庭自旋转试验(vestibular autorotation test,VAT)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来自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的441例前庭性偏头痛患者(VM组),其中男77例、女364例,年龄14~68岁,平均49岁;同期65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4名、女31名,年龄17~6
目的探讨优化用于检测内淋巴积水的钆增强MRI技术。方法2017年6—12月,就诊于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13例外周性眩晕患者纳入研究。用软头鼓室吸引喷药针将0.10~0.20 ml不同稀释度(10、20、40倍)的钆喷酸葡胺(gadolinium-diethylene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Gd-DTPA)注射液经预先形成的鼓膜穿孔注射到鼓室内
期刊
期刊
期刊
内耳疾病是一类以耳鸣、耳聋、眩晕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其发病机制不清,过去通常认为与血管问题有关,如血栓、血管狭窄等,然而近期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其可能与变态反应介导的多种因素相关。本文就内耳疾病中梅尼埃病可能的免疫相关发病机制,如Ⅰ型变态反应、自身免疫、循环免疫复合物、免疫遗传等作一综述。
目的探讨新生儿颈部肿物的临床特点、诊断思路与治疗方案。方法总结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我院NICU收治的以颈部肿物为主要表现的新生儿病例,对其临床特点、辅助检查、治疗及术后诊断符合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收治颈部肿物新生儿14例,其中生后即发病8例,新生儿早期发病1例,晚期发病5例;以呼吸困难为主诉入院7例;合并局部感染10例;14例均行颈部B超检查,2例行颈部增强CT,10例行颈部MRI检查;
脑卒中是儿童前10位死亡原因,也是儿童残疾的一个重要原因。儿童动脉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众多,其中非粥样硬化性动脉疾病和心脏疾病是最常见的病因。临床表现因年龄而异,新生儿及婴儿临床表现极不典型,治疗管理及预后等方面均明显不同于成人。为进一步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改善预后,本文就上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重症化脓性脑膜炎起病急骤、迅速进展,病死率和致残率高,其发生与患儿年幼,免疫功能与屏障机能发育不成熟,或存在免疫缺陷、异常通道有关;也与致病菌的毒力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有关。早期识别重症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和致病相关因素,尽早加强抗生素治疗,积极进行综合对症支持治疗,监测和处理并发症,对改善重症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