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净土”世界中的信念坚守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ilala7788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宗利华作为山东作家群体的一员,与这个群体有着有“信仰”的共性,这个信仰是对人性的呼唤,也是对一切美好事物的崇敬。宗利华在他的《香树街》里就构筑了象征着美好的“净土”世界,那是宗利华的精神故乡,也是我们所有人的精神家园,不仅是作者的理性思考,也是唤起人性之思的呐喊。
  关键词:“净土”世界;象征;坚守
  作者简介:宋新乐,系山东理工大学文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文艺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9-0-01
  净土,是指佛教里的清净国土、庄严刹土,也就是清净功德所在的庄严的处所。它不仅仅是指清静的生存环境或者状态,更是一种由内在精神信仰编织的理想世界。在《香树街》有两个“净土”是让人印象深刻的,它是作者内心世界和纯净理想的呈现,一个是邱红尘的家也就是香树街10号,而另一个就是小玉的原上。一个“古典”,一个“古朴”,邱红尘的家就像她的名字在红尘闹市中,而小玉的原亦如她的名字般未经雕琢,美好自然,两个女人在各自的“净土”中演绎着不一样生命体验。
  邱红尘的家在作品中也可以看到,很有古典韵味,有紫藤、有梧桐、有小桥、有流水,邱红尘也如一位世外神仙生活在这红尘中,基本不与外界交流,外人也很难知道她家里的情况,而邱红尘喜欢穿旗袍,生活状态也是非常的凝冷,俨然一个隐于闹市的隐者,孤傲清冷。但美惠的来临却慢慢燃起了邱红尘那颗寂静的心,美惠的来临像是一次对邱红尘这个“净土”世界的进攻,是现代社会的躁动对古典美和理性的破坏,破坏了原有的宁静,破坏了那种安静的美,因为美惠,邱红尘脱下了她的旗袍,重新认识自己的身体和男人,甚至想让自己的身体飞翔一次,连对之前不愿联系的方子鱼都开始产生幻想,内心慢慢开始了变化。而之前的她却是始终坚持内心对道德的信念,比如对他徒弟以及这个行业的态度,始终坚持对爱情的信念比如对方子鱼,而如今对最亲的翠云都想拒之门外了,不想让翠云再回那个家了。但是当她对现实生活正充满遐想和期待的时候,方子鱼和美惠的偷情却将这期待击得粉碎,邱红尘再次成为遗体美容师,又回到她的世界里,她的世界里安静、美好,没有喧嚣、没有铜臭、没有欲望,一定意义上是一种精神的世界的象征,它与现实世界发生冲突,但精神世界的坚守却是我最后的选择,我不愿毁灭在现实世界的欲望里,迷失了自己。宁愿保持心灵的那一方简单而美好的“净土”。而这也同样是安然在内心焦虑、惶恐,收到外界压力而愿意去邱红尘那里的原因。因为这块“净土”能让灵魂栖息并给以抚慰,它在香树街上显得那么神秘而迷人,邱红尘也看起来是那么遗世独立,正如她说自己“我邱红尘虽身在红尘,思想却是超凡脱俗的”。在整个大环境变化的情况下,邱红尘仿佛是一种不变的精神象征,有吸引力,却也遥远。
  另一个“净土”就是小玉的原,原同样也是一个具有象征意味的地方。有学者说,“荒原”是宗利华小说创作中的核心意象,是他的精神故乡。他呼唤着自己内心的回归,同样呼唤着每一个人人性之光的回归。小玉因为爷爷去世,而不得不下山,到了香树街。小玉在到橡树街之前可以说处于一种“原始”的状态,内心单纯、一尘不染,丝毫没有受到外面世界的影响,淳朴自然。小玉到了香树街,身处在满是喧嚣味道的现代社会,就像是一块璞玉落在了肮脏的泥土里,显得是那么格格不入,她的那种“纯洁”看起来是那么的刺眼,刺痛了读者的心。外面的世界很大,很多彩,但是小玉到了香樹街却不愿迈出香树街,她想守住自己的“淳朴”和“干净”,因为她觉得世界外面的那种格调和自己并不搭调,她害怕,但她又是勇敢的。作者在把“原”和小玉塑造成精神层面的象征符号的同时,又没有单纯地把她描绘成一个圣母玛利亚般的人,而是有血有肉的人,她也有人性有欲望,但并不看起来那么污浊,志远玷污了他,但却不想对她负责,小玉很淡定很坚强,她不愿打掉孩子,“孩子”是爱的结晶也是希望,小玉想坚守这份爱,也坚守着对生活的希望,默默无闻的。原来的那种天然雕饰的美并没有因为世俗肮脏的性所破坏,就是因为小玉的坚守,对那种原始的人性本善、本净的坚守,这在子曰看到他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出来了,子曰是诗人,懂审美,在这时小玉成了子曰的审美对象,并为之倾倒,愿意不顾一切地随小玉到那没有人的原上。因为那原上没有丑恶,没有污浊的世界。但是这一切很快又被打破,那些看起来高尚的文化、道德、诗意的审美并没有让子曰真正的高尚起来,跟小玉比起来他是那么的龌龊和懦弱,跟那两个强盗比起来子曰显得更加的虚伪和粗鄙。
  而这个“净土”同样受到了攻击,也是外在世界对心灵或精神世界的腐蚀,支撑起这个纯净世界的看起来并不像是诗或者文学,或者什么口头上什么美丑的判断,真正的是对于正义,对内心世界纯洁,对真正的心灵美、内在美的坚守。邱红尘没有走向红尘,而是又重返了自己的家中;小玉最后烧毁的原上的房子,想寻找另一个没人的地方。两者在一定意义上或许是一种因失望而逃避,或许是一种透彻的领悟,或许是一种积极的寻找,寻找我们被毁坏的精神家园,可是没有人的地方又在哪里,没有人的地方我们又要怎样达到一种回归呢?所以,所有问题的解决都要基于现实的环境,宗利华在坚守自己内心理想信念的同时,呼唤着美好的回归,回归现实,回归人本身。
  参考文献:
  [1]唐长华:《荒原守望与城市挣扎——论宗利华的小说创作》,《百家评论》2016年第5期。
  [2]张艳梅:《薄悲世界里的温热之心》,《当代小说》2015年第4期。
其他文献
摘 要:《麦田里的守望者》与《金翅雀》是两部典型的成长类型小说,描述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对所处世界,环境这个“迷楼”的认知,质疑和否定,如同希腊神话里身陷囹圄的伊卡洛斯一样,奋不顾身地飞出迷楼,寻找新生。  关键词:迷楼;成长;反英雄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7--01  希腊神话里的英雄带有宿命式的悲剧性。“迷楼”是希腊神话
摘 要:浸没式戏剧(Immersive Theatre)是近年来国际戏剧舞台上流行起来的最具先锋色彩的戏剧形式,它包含环境戏剧、互动戏剧等一系列先锋戏剧的艺术特点,并发展了纯艺术和商业消费的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向。本文主要关注后一个发展方向——以近年商业上最成功的浸没式戏剧《今夜无眠》(Sleep No More)为研究对象,从观演互动、浸没空间、艺术与消费文化等方面探讨商业时代先锋戏剧的改革与探索。
一个转身  像深秋的最后一片落叶  拉近瑟瑟的冬天  一个摇头  像茫茫的黑夜中  遇到生硬的冰冷铁门  风中摇曳的烛火  挣扎着,喘息着  可最终还是难逃熄灭  当满怀的激情变成过往  一夜之间  忽然清醒的发现  冷的不是想象中的初春  因为迎来的是更加刺骨的冬天  把心都冻上一层霜  如同旷野中遭遇冰雹  瞬间的疼痛  瞬间的迷茫  留下的除了胆却  还有希望的碎屑和内心的恐慌  如果我們是
摘 要:《一切经音义》(又称《众经音义》)共25卷,作者玄应将对佛经中感到困惑的字词录出作为词目,训于其下,并广引字书以证之。其中对《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的引用频率较高,本文主要以《一切经音义》第一卷为例,就其所引《说文》与今“大徐本”相异之处做了比较。  关键词:玄应;《一切经音义》;《说文》  作者简介:王静(1991.11-),云南楚雄人,西南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研究生,研究方向:
湿地  你是天地以鹤鸣为刀锋  在苍茫的草原上  割开的一道汪洋泪泉  我在泪泉边拔下一根芦苇  就扯出他的根  带出故乡那片云  黄沙为肤,黑土成发  冰做骨,雪做肌  而你——大湿地  凝成赤色的心  裝在我大齐的胸膛  养育的汉子就敢于打出江桥抗战第一枪  扬出我中华子孙的豪气  成片的芦苇里  烈士殷红的血迹  浸透湿地  流进母亲河的血脉里  湿地的子宫里有了烈士的种子  阵痛过后孕育一
摘 要:“陕军东征”是发生在九十年代中国文坛上的一个重要文学现象,沉寂的陕西作家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接连推出了几部达到相当艺术水平的长篇小说作品。本文就以“三驾马车”(即高建群《最后一个匈奴》、陈忠实《白鹿原》和贾平凹《废都》)为例,对这一文学现象及其对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重要意义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地域化;传统;个体体验;人物形象;长篇小说  作者简介:张宁(1991-),女,辽宁庄河人,辽宁
摘 要:于连有着自尊又自卑、正直又虚伪的矛盾性格。面对上流社会,他时而表现出对贵族统治阶级的厌恶、愤恨,时而谄媚权贵,卑躬屈膝地迎合上流社会,但反抗始终是他性格的主流。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又使于连的反抗是不彻底的,他始终处于反抗和妥协相互交织的漩涡里。正是这种复杂的性格,注定了于连人生命运的悲剧性。  关键词:自卑;自尊;反抗;妥协;悲剧性  作者简介:任偌希,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2016级研究生。
在云贵高原  在普安  我被大地的手掌  高高托起  无限止地  接近了天空  与灵魂  同样被托起的  還有漫山的茶树  据说  已被这样托举了千年  从一颗茶籽开始  到一棵树  还未结束  普安的茶山  多像拉萨的寺庙  那么多的茶树  把根下黑色的闪电  劈进大地  把枝叶  手臂一样  伸展在空气里  向阳而生  仿佛诵经的喇嘛  举起了一盏盏  闪耀着刺眼光芒的酥油灯  一棵树  一群
摘 要:19世纪唯美主义大师奥斯卡·王尔德著《道林·格雷的画像》,通过幽默而富有哲思的话语为读者刻画了道林这一形象。道林从一开始的迷人王子到后来谋杀他人,走上“迷途”的王子,表面上是物质欲望步步引诱,但实质上自我掉轨才是实质所在。自我迷失,其内在是自我人性发展所面临的一种“断裂”鸿沟,所折射出的这种自我人格“断裂”在当下极具有超强的现实折射意味。  关键词:道林;人性“断裂”;审美舒展  作者简介
摘 要:霜降节气含有天气转冷、除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作者严歌苓以霜降这一节气命名小说和主人公,显然有“霜降杀百草”的意味。小说中的人物,看似光鲜亮丽,实则腐烂至极;看似尔虞我诈,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最大限度地榨取父亲的价值。虽然他们都在抱怨,甚至有的在试图逃离大家庭的藩篱,但最后仍摆脱不了自己与这个家庭的血缘关系。  关键词:《霜降》;悲剧;女性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