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翻译对翻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yi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翻译专业学生的角度出发,论述了计算机辅助翻译课堂的课程设置、特色及其优劣。接下来探讨了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对课程的帮助,以及如何在翻译课程中最大化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笔者调查了上海某高校翻译专业硕士(MTI)学生对于软件的运用比例和水平。最后基于上述内容,笔者对于当前国内翻译专业的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翻译 课程设置 教学有效性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辅助翻译资源是数字化翻译教学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记忆、术语库和对齐工具等功能。计算机辅助翻译资源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翻译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翻译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王颖,等,2016)。面对云计算时代强大的翻译技术以及机器翻译、计算机辅助翻译的数次更新换代,翻译人才面临着职业发展道路上的新难题。翻译并非简单机械的文字转换,机器翻译不能替代职业译者的翻译,而是与之共存的一种多元的翻译服务方式。为了让翻译专业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在翻译实践过程中应有效利用翻译技术、体现职业译者不同的文化内涵和翻译技能(王海丽,2016)。
  从2014年北京、上海的几所高校相继引入计算机辅助翻译(computer-aided translation,简称CAT)课程以来,对于计算机翻译技术的讨论从理论总结进入到实践验证,近两年探讨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的论文也层出不穷,其中不乏讨论翻译课程设计、翻译技术难题、校企合作以及翻译专业学生培养等的好文章(王克非,秦洪武,2015;李艳,2015;朱玉彬,陈坚林, 2015;赵礼粉,2016等),但可惜的是上述论文大多出自授课教师或专业技术人员之手,在此层面的讨论仍局限在教学和软件专业的领域,本文试图从学生对课程的接受程度和反馈角度来总结分析课程的特点和优劣,以期对高校的CAT课程发展有更为全面的参考意义。
  本文主要通过结合目前高校开设CAT课程的现状,探讨了如何在翻译课程中最大化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上;在传统翻译教学方法和现代翻译技术的运用中寻找一个平衡点,让学生全面提高翻译能力,成为新时代社会所需要的翻译人才;经过软件功能的测试和比较,探讨哪一种CAT软件更適合教学;以及在社会对时间的要求逐渐提高的新阶段,如何提高翻译专业学生的翻译效率。
  二、计算机辅助翻译研究与教学
  (一)计算机辅助翻译研究现状
  自1978年以来,我国外语界发表的论文中对于与现代技术相关的翻译教学论文数量逐年增加,其中涉及CAT技术、机器翻译(machine translation,简称MT)技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及语料库等主题(古煜奎,邵曦瑶,2015)。近年来,我国翻译教育的职业化面临与翻译市场脱节的问题:即学生在翻译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并不能马上运用到翻译工作中去。比如目前很多职业翻译公司都使用CAT技术完成翻译工作,然而CAT课程在国内翻译教学中却只占很小比例,翻译公司大多要对翻译专业毕业生进行长时间的在职培训才能让他们独立完成翻译任务。因此,翻译课堂应该以翻译市场需求为主导,寻找翻译课堂与职业市场的契合点,加强翻译教育的职业化。
  (二)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
  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电商、网络的发展,社会对于翻译的需求日益猛增,翻译任务对于时间的需求更为紧迫。严复老先生曾说“一名而立,旬月踯躅”以及他提倡的在翻译过程中“遇理解奥衍之处, 三易其稿”的做法已不能完全适用。如今的翻译公司任务往往要在两天、一天甚至更短的时间内交付。这对于传统地字斟句酌、译员“坐穿冷板凳”的传统翻译方式,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例如:翻译公司常接到的法律、机械产品说明书等文本的翻译,条例繁多且涉及行业术语及专业知识;大型国际会议文件因为保密性要求常常需要在会议进行过程中或讨论完成后与译作同时发布,时间非常紧急;在这些情况下,以往求“稳”不求快的翻译方法显然无法满足要求。
  基于课堂的、以理论为主的传统翻译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有其优势,但基于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实训教学更能有效地营造出翻译公司、外企的海外编辑部、本地化语言服务单位等实习单位逼真的工作环境和自由交流的现场气氛。由于计算机辅助翻译恰好是结合了语言学、翻译与计算机科学的交叉学科,多引入有计算机学习背景的老师加入MTI教学团队有利于发挥“术业有专攻”的作用,提高整个团队的技术水平,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模式在短期内能够达到一定的效果,尤其是对有英语专业本科学习背景的MTI学生。但实训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教师如何更高效地加强对同学们的指导,特别是学生们的优化组合。二是考虑结合传统翻译教学模式,加强实训后点评环节,可以由学生来替代老师的角色,进一步提高实训的效果。总体而言,传统翻译教学与机辅翻译教学并不存在二者选一,应尝试将两者有机结合,更好地服务翻译教学效果。
  三、CAT教学的课堂设计
  (一)课程示例
  “在上海某高校MTI学生的CAT课程中,主要教授了CAT软件SDL TRADOS 2011和2014的使用方法,以翻译项目小组的形式先对计算机辅助翻译有充分的理性认识和理解,在此基础上,从掌握软件操作开始教授术语库、记忆库的建立、管理及应用以及信息搜索和项目管理等内容”(李梅,2016:59)。
  在学生的自主实践部分采用了如下方法,其中项目所涉及的翻译文本皆为实例且有已经翻译完成的标准译文作为参考:
  1.分组
  学生分配小组组成各自的翻译项目管理团队,各组选出一名项目经理负责分配任务、进度跟踪以及产品审校。
  2.译前准备
  各团队在分配任务前首先进行译前准备,团队成员分别建立自己的术语库再由经理进行整合并去除重复项,然后载入SDL TRADOS Multiterm软件新建术语库,进行该步骤的目的是为了统一术语及译文风格。   3.译中
  各组员进行笔译,在笔译过程中使用载入相关翻译记忆库的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进行翻译,提高翻译效率,在规定时间内交给经理汇总。
  4.译后编辑
  初次审校由各位组员完成,比如ABCD四位译员,由A审校B的译文,B审校C、C审校D、D审校A的译文,这一过程全部使用SDL TRADOS 2011的校对功能进行,初审完成后汇总生成新的目标译文;再由项目经理对新的目标译文进行二次审校,编辑修改后签发,形成最终的翻译作品。
  一般的翻译项目管理到这一步就完成结束了,为了结合翻译课程的教学目标,我校在课程设计中特别加入了第五和第六两个步骤。
  5.深入学习
  利用Tmxmall在线对齐工具将原文和标准译文、原文和学生的翻译作品分别组成翻译句对,生成两个翻译记忆库,利用翻译记忆自建小型平行语料库。
  6.反馈
  利用平行语料库中的数据进行检索和学习,让学生自己对照标准译文和自己的译文,学习翻译方法和技巧,学会评估译文,并设置课堂展示环节,让学生展示自己在此次翻译任务的对照中感受到的进步和不足,术语库设计上的问题和有待改善的部分,翻译记忆库载入时设置的模糊匹配度对译文的影响,学生感受到的译前准备和译后编辑审校的重要性,所谓“丘山积卑而为高,江河合水而为大”,学生在交流中博采众长,将课堂上學习的理论知识加以延伸,也将这门课程的价值扩展到了课外并得以提升。
  通过该课程学习,学生发现无论是文学还是非文学语料,翻译汉语与原创汉语相比具有词语变化度偏低、词汇密度偏低、虚词和指代方式显化、常用词频率增加等特征。学生愿意使用现代计算机技术来进行翻译练习、愿意使用语料库来辅助翻译,因为这些工具能帮助他们改进翻译,同时又能把自己的翻译和专业译者进行对比学习,这对提高他们的翻译水平和翻译效率大有裨益。
  (二)课程特色
  该高校MTI的培养目标确立了科技英语翻译的特色,因此在CAT、笔译及口译课程上都采用科技类的文本,这些文本属于专业性较强的文本,专业术语较多,和专业知识联系紧密。因此在CAT课程中着重培养学生平时积累术语建立自己的个人术语库;提高学生的搜商,在研究生第一年增加需要网上搜索完成的作业,让学生快速准确地检索相关资料;更鼓励有相关理工科专业背景的学生向同学讲解专业的基础知识,增加学生在多领域的知识储备,帮助文科背景的学生克服恐惧心理从而快速了解、自学科技专业知识。
  在CAT教学中提倡的学生-计算机互动占了很大比重。为了提高这一教学内容的质量以及学生对工具的使用能力,尤其注意联合多种工具让学生成为“多面手”,培养多种能力,如利用网络词典和语料库提高英语选词能力;利用搜索引擎和语料库学习词语搭配的能力;利用网络词典和语料库增强造句能力;利用搜索引擎和平行文本锻炼语篇表达能力;利用网络论坛等经验交流平台提高疑难问题的查询及解决能力等。
  (三)课程效果
  就CAT软件的选择而言,该高校选取SDL TRADOS 2011、2014作为主要教学工具(授课过程中 MTI学生自行在课外自学其他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如:Déjà vu X, START Transit, Wordfast, 雪人,雅信CAT等),采用在全部装有正版软件的多媒体实验室进行授课,每年会定期进行计算机杀毒和软件更新,并引入最新的技术。这样可以在硬件上保证课程教学的效果。
  以该校2015级MTI学生在2015-2016年春季学期学习的CAT课程为例,在通过上文中介绍的课程内容学习和交流以后,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具体表现为:2015级MTI共68名学生几乎全部需要使用CAT软件完成日常翻译作业或实践任务。其中有46名留在上海参加2016年暑期实习,工作内容与翻译相关并需要使用CAT工具的学生43人,占全班总人数的63.2%,占参加实习人数的93%。因此该班级是将CAT课程学习的方法运用到实践中的良好示例,充分体现了CAT对翻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结语
  基于现代计算机技术发展而开发的CAT技术和语料库资源可以突破传统翻译课堂的限制,能够弥补传统课堂教学同一性的不足,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翻译学习方式,其学习资源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学生能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自行选择翻译学习材料。即使针对相同的学科主题内容,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思维方式等选择不同难度水平的内容进行翻译学习探索、开拓思路、增强感受、强化能力,这些将会进一步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翻译学习的兴趣。
  然而,翻译教学的完善需要从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实践等多方面入手,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对于各个环节的投入都必不可少。目前,国内高校CAT教学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在课程的设计安排、跨学科的交流合作上仍存在许多不足。笔者希望本研究能对不断完善MTI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逐步提高翻译教学效果提供一点借鉴。
  参考文献
  [1] 古煜奎,邵曦瑶.中国翻译教学研究回眸(1978-2013)[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5(1):54-59.
  [2] 李梅.面向文科“技术小白”的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教学实践探讨[J].当代外语研究,2016(3):58-63.
  [3] 李艳.基于培养职业意识的翻译教学思路[J].上海翻译,2015(3):57-61.
  [4] 王海丽.云计算时代翻译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6).
  [5] 王克非,秦洪武.论平行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15(5):763-772.
  [6] 王颖,李洁,齐磊.计算机辅助翻译资源探析——基于数字化翻译教学资源背景[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6(6):107-108.
  [7] 张剑.主流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比较研究.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5(4):57-60.
  [8] 赵礼粉.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与翻译人才培养[J].亚太教育,2016(6):88.
  [9] 朱玉彬,陈坚林.基于语料库的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平台的理论构想与工程实践[J].外语电化教育,2015(164):52-57.
其他文献
摘 要:李清照、姜夔两位词人是宋代著名的爱国词人,他们的大量词篇抒写了宋金和战时期的家国之痛、沦亡之情,并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李清照抒情词表达对丈夫思念之情,从而透露出时代悲哀、亡国之悲、家破之痛。而姜夔则以眷恋合肥恋人为由,词中渗透着身世无奈与家国之哀。  关键词:李清照 姜夔 家国之痛 沦亡之悲  李清照是宋代词坛上杰出的爱国女词人,是能与李白、黄庭坚、苏轼等杰出文人相媲美的伟大女词人。“
期刊
摘 要:《论语》这样的中国典籍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而且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翻译时需要译者使用多种技巧和策略,才能最大限度地再现原文本的魅力。丘氏兄弟《论语》英译本说明译者的主体性发挥对译文价值、原文发展以及文化传播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也表现译者主体性在文学典籍翻译过程中的受动性、能动性、自我性、责任性。  关键词:文学典籍翻译 译者主体性 创造性叛逆 论语  长久以来,译者一直处于从
期刊
摘 要: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中广泛运用了二元对立的结构模式,而喜剧作品《仲夏夜之梦》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而本文将在原型批评的视角下,运用荣格和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和程抱一的第三元思想,通过对《仲夏夜之梦》中的空间、人物、意识的二元对立结构进行分析,来深入研究《仲夏夜之梦》中的二元对立结构的深层意义。  关键词:《仲夏夜之梦》 二元对立 原型批评 第三元  一、《仲夏夜之梦》与二元对立原则  正如卡尔
期刊
摘 要:自20世纪末,理查德·舒斯特曼提出“身体美学”概念,身体美学就日渐盛行。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身体美学的思想在传统中国并不鲜见,从王维的神韵诗《寒食城东即事》中就可以看到这一点。中国的身体美学理论重视个体身心之间的和谐。中西身体美学理念不仅包括了对身体改善的讨论,更涉及运动实践和运动思维上的训练,提出全民健身的理念和使运动回归日常生活的倡导。这种从意识美学到身体美学的转变影响到了现代社会的体育
期刊
摘 要:东方文学的一些作品中时常会出现女性对于男性引诱不成便加以诬陷的文学模式,这一模式的出现与存在是有着极其深厚的社会原因的。首先,在男权社会中,这类母题模式显然对其统治有利,成功地控制第二性在第一性心中的形象,从而为政治服务,为家教服务。其次,从女性心理层面看,女性的这种行径不能不说明男权社会的压抑使其心理受到扭曲,从而产生了这种反抗、报复手段。  关键词:女性 引诱 诬陷 反抗  在东方文学
期刊
摘 要:神话是一种象征语言,具有强大的隐喻功能。在《逃离》中,门罗借用希腊神话中山羊的故事来结构小说,并且把白色以及“弗洛拉”的名字赋予了它,这不仅增强了小说的厚度和深度,而且极大地丰富了小说的内涵。由弗洛拉引发的神秘感点化了主人公,使主人公得以顿悟,由此获得了精神上和心理上的双重成长。  关键词:神话 隐喻 顿悟 成长  一  爱丽丝·门罗是加拿大著名的短篇小说作家。她于20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
期刊
摘 要:话剧《雷雨》是曹禺先生戏剧创作中的代表作,在我国当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周朴园是话剧《雷雨》中的主要人物,也是曹禺先生塑造最成功的一个角色。文章从人物、结构以及剧情等主线分析了周朴园人物特点特征,并分析了周朴园人物塑造手法。  关键词:话剧《雷雨》 故事主线 人物塑造 曹禺  曹禺先生是我国卓越的现代戏剧家,也是享誉世界的著名戏剧作家。他出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祖籍在湖北
期刊
摘 要:伴随着影视剧制作市场竞争激烈,从电视剧收购的角度上来看,市场已经开始有目的地限价出售,但演员的费用却不断上涨,越来越多的影视剧制作者开始注重剧本质量,从源头把关,而优秀的文学作品则是优秀剧本产生的一个主要源头。影视制作公司同出版行业的合作成为普遍现象。这也是本文写作的原因及动力所在。  关键词:媒介传播 出版 影视改编  一、出版进入影视行业的社会文化背景  在出版行业进入市场化以前,出版
期刊
摘 要:本文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消费文化为背景,对杰克·伦敦笔下的马丁·伊登进行新的解读,探究他在追梦过程中与不同阶级的各种抗争。《马丁·伊登》讲述主人公马丁为了爱情和梦想,从一个卑微的水手一步步奋斗为作家的故事。在这一过程中,马丁为了实现阶级流动,英勇地同各种势力作斗争。最后,已成为知名作家的马丁在认清资产阶级丑恶面目之后,毅然决然地选择用自己的生命对这个世界进行最后的反抗。马丁所处时代
期刊
摘 要:高职院校因其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生源质量等与本科院校存在区别,要求形成有针对性、适用性的翻译教学模式。本文从语言、语法及文化三个维度出发,深究学生翻译质量不高的原因,以此作为高职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创新的佐证。  关键词:语言 语法 文化 翻译教学创新  一、引言  国家教育部在颁布实施《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指出,英语教学要遵守“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基于此,许多研究者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