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瞬三十年

来源 :飞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forviv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时我还在乡村小学当代课老师,有一次,同学骑脚踏车来到我们简陋的朱家门小学,她还没来得及跨下车,声音已经飞进办公室。她宣布了震惊我的世界的消息:她要去大西北了!
   当时,我正趴在办公桌上,用一支圆珠笔在写小说。我无限羡慕她,问她通过什么途径去大西北,去那里干什么。她潇洒地甩甩长发,说:有汽车坐汽车,有火车坐火车,没有车就走路去,总能到的。
   那时,浪迹天涯曾是我们共同的理想,我迅速决定跟她一起去大西北——并且,我俩又东拼西凑找出一些我们认为愿意跟我们一起去的人选。
   我们毫不犹豫开始畅想西北之行,怎么跟家人说、要带什么、到了那边找谁——找谁?我们谁都不认识,只听说大西北需要人(其实是人才,我们刻意回避了这一点)。那么,如果我们在西北辽阔的旷野上,没人接收,没饭吃,怎么办?
   《飞天》——我们找《飞天》杂志社的老师,他们会给我们指路。
   过去很多年,两个从未去过大西北的中年女子坐在一起,回望自己的青春时代,共同想到的依然是那个瞬间:我们如何笃定的认为,当我们流落他乡时,《飞天》愿意给予我们杯水解渴呢?
   后来,我写出第一个中篇小说《冥冥花正开》,信封上写下《飞天》编辑部,又想起年少时对一本文学杂志不由分说的信赖。大约过了三个月,我收到张存学老师一封信,告诉我《飞天》很喜欢这个中篇,会发表。这封信,走了大约十五天。因为激动,我还找到电话号码,打过去找张存学老师,语无伦次不知所云半天。张存学先生稳稳地听着,给与一个写作新手最大的默许。
   后来,我陆续投稿到《飞天》,一位年轻的女编辑开始与我联系。每次,她都会给与我中肯的意见,从不忘给与鼓励。爽朗的声音通过电话线,从遥远的西北抵达我江南的溪岸。她告诉我,中篇《冥冥花正开》获得《飞天》十年文学奖,不啻是我离乱时期的另一种温暖。
   我们电话书信往来多年,建立了愉快而令人向往的友谊。我能收到每一期《飞天》,我把《飞天》赠送给周边热爱文学的朋友,跟他们说,把你最满意的作品投给《飞天》。始终相信,在西北那个也许开了两扇窗的编辑部,有一群值得我们尊重的老师,他们躬身书桌,拆开一封封从全国各地飞奔而来的稿件。他们不问出身,不问名声,只问作品。
   我终究没有去到西北,去到《飞天》,但《飛天》从来在。
   2015年下半年,在北京,鲁迅文学院。鲁二八开学典礼结束,有个女子走过来问:你是方格子吗?我是《飞天》赵剑云。
   那个有着爽朗声音和率真性情的女子,扎着两根羊角辫,跟我想象中的那位女编辑略有反差。我以为她应该是比较魁梧的女汉子,一头中年女子的发型。然而,眼前的她,是那样温婉,大眼睛里满满的热情。她的碎花小棉袄、暖融融的长裙,是从江南古镇走来的书卷气十足的女子。
   听课、研讨、社会实践,忙碌的学习之余,剑云在同学中组稿。我们还未从鲁院结业,就看到自己的作品又一次在《飞天》发表。
   鲁院期间,我时常听到她在约稿:“有满意的好的稿子,给我们《飞天》!”她是那样一个钟情文学的女子,我总是在某些彷徨时刻,接到她微信:“亲爱的,有好小说给我们《飞天》!”
   从我第一次读到《飞天》,至今三十年,世事沧桑不提。祝贺《飞天》创刊七十年!
  责任编辑 赵剑云
其他文献
不能说春天偏爱低处  低处的雪有身在低处的暖  也有它悄然流逝的琴音  人世有我三分痴心  葬在雪线以外的蓮下  桃之夭夭的那天  他们说干了这杯 就是兄弟了  我滴酒未沾  于是这些年徒有剑胆  有时也想起你 我的江湖  在那里我义薄云天  干云豪气是你敬我的一盏茶  不能说春天就像没有来过  我们就像不需要告别  我有一盏江湖  你给什么都能盛得下
期刊
撕扯。这个词太残忍了  太阳快要落下去了,天空開始撕扯  满山的余晖。是不是天空  无力挣扎后,勒出的血痕  落叶落下的时候,树枝开始撕扯  夜里,一棵树哭泣的时候  世界都静悄悄的。一棵树  用一生落完了三次眼泪  一次给了花朵,一次给了果实  一次给了叶子  村口,枯木。母亲的目光  撕扯着一条弯弯的小路  二十多年了  母亲,每一次的撕扯,你的眼睛  是不是有着  灼热的疼痛感
期刊
大雨落下,海棠和木棉在凋谢  剩下高楼,噪音,穿墙术,清净的耳根  外出的人,背负舆论和危墙  在瑟瑟春雨中,渴望一个好天气  1901室,与从前一样  简单、空阔,有落魄之美  我与云影,与诗,与她返回后的孤寂  像桌上那盞灯,孤单地亮了一夜  我陪它们静坐。听穗园的雨,不能寐  翻阅一本诗集,辨别那些化名和隐喻  在指向不明的意象中  将语言的光芒,赋予颓败的肉身
期刊
別等了。等不到了  在爱情到来之前  母亲不能再生我一回  我也不是一株草  秋天的时候  把身体里的所有污秽  不堪和肮脏  都脱掉。春天  让我们重新开始吧  然而,我不是那些草  我的母亲也不能重新生我一回
期刊
祖 国  黑暗尽头的一件青铜乐器  用灼烫一遍一遍吹奏,呼唤……  一条源头之水,波涛翻涌  一支尘世的船队,闪闪发光  一团篝火点燃,继续新颖的一天  一列火车穿过隧道,寄身风云  瓦蓝瓦蓝的天空,瓦蓝瓦蓝的平原  有人远游,有人无眠  千里之外,一个黑脸的铁匠  向天下英雄传授捶打与淬火的手艺  立春之后,腰缠红绸的鼓手  向天空深处送上磅礴的肺腑  清风徐徐,水月自在  山坡之上,万物向更远
期刊
是不是風让我鼓起了勇气  坐在春天的山坡上  谈一些朴素的事  把想说给你听的话  一句一句慢慢交出来  身旁的芒草正在拔节  安静地听不出声响  风很轻 让我想起一些  溪流经过的日子  细碎的山花开出阳光经过三棱镜的美  拂面的风啊  能不能吹得久一些
期刊
小 黑  囚禁在身体里  三十年,挠地,狂吠  一次次要跑出来  把我的心,叼出来  我的小脑,骨骼,肌肉  在磨损,变小,撕裂  排列着深深浅浅  细密的牙印  我疼,念念不忘  一条小狗。叫它小黑  就像在为我的来世  命名  魔 镜  从树上放到地面  小黑咽下最后一口气  眼睛还一直睁着  勒死它的大陈  我的无措,妹妹的躲闪  弟弟的起哄  抹着油嘴,心满意足的客人  还有围观的,那些街
期刊
車前子,原名顾盼,1963年生于苏州,现居北京。诗人、散文家、水墨工作者。出版有诗集、散文随笔集、评论集等三十余种。多次参加国内外画展,二十一世纪文人画的代表性画家之一。新时期文学横跨三代诗歌的代表诗人之一。
期刊
乡 音  南下北上,他乡常作故土  俨然醋溜过的普通话,即使不标准  也不得不生硬地说啊  又一口饮下  满杯火一样燃烧的热烈啊  满杯山雀的啼鸣,五谷的清香  竟不知身在何处  乡音跟着醉意不请自来  信天游里的乡音  小米饭里的乡音  父亲母亲的乡音  山坡上野花一样自由地开放了  沟底下小溪似的自在地流淌  一阵暖风从高原吹来  再不用装腔作势了  乡音,土腔土韵  尽管大家云里雾里听不明白
期刊
无限小  “上小学了,可以不用交学费了……”  瘦弱的母亲  牵着七岁的女儿  撵着晨光。像是自言自语  “等攒够钱,我们就带爸爸去昆明治病。”  小女孩点头,说:“嗯!”  她的个头小小的  声音小小的,就连  眼眶里噙着的快乐  也是小小的  在人间  你得抬头看看天空  才会理解一只鹰的孤独  你得努力垫起脚尖  才能碰触一个果实的饱满  和它骄傲的野心  你得赶路,奔跑,哪怕在雨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