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来,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总是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其中固然有方方面面的原因,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所实施的教育,与人的思想、情感脱节,与人的内在道德需求脱节,外在的空泛的说教,使得学校的道德教育变成了人人耳熟能详的一个个概念,谁都知道,谁都会说,谁都会用它来做文章,可就是缺乏实践的自觉和内心的感触,没有内化为自身的意志品质。
《礼记·中庸》里说,知耻近乎勇。所谓知耻,实际上就是指人所具有的道德感。我们的德育不尽如人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注重培养青少年应有的道德感。一些不良现象,不良习气,甚至恶性事件的发生,都是道德感缺失的表现。而既大且空的大一统的说教,根本无法构建每个人具体的道德体系,形成做人做事的内在道德感。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而是我们的内心缺少一种内在的道德约束,才会不太在乎做什么和怎样做,对不该做的事情有所顾忌和不安;才会表里不一,知行脱节;才会使大家对道德的遵从,外部强制多于内在自觉。这也就不难理解,平时看着还不错的一个人,有时会突然做出令人瞠目的事情。对此,古人特别强调君子要“慎独”,因为当一个人没有外部环境约束、失去监督的时候,是最容易出问题的。
一个人真正做到“知耻”是很不容易的。这一点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得到很好的印证。我们以不文明为耻,但到处都有人乱扔烟头,随地吐痰;以损坏公物为耻,而许多公共设施经常遭到破坏;以铺张浪费为耻,而恣意挥霍者却毫不收敛;以贪污腐化为耻,一些官员却“前腐后继”,勇往直前……韩国前总统卢武铉之死之所以让世人叹惋,令他人尊敬,就是因为他“知耻”,他用自己的生命,维护了一个具有道德担当的人的尊严,与一些贪官东窗事发后仍恬不知耻、苟且偷生的丑态,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知耻是一种对道德的敬畏,是生成于人的内心的一条看不见的道德红线。要坚守住这道红线,则需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所谓的“勇”,实际就体现在这里。也就是毛主席说的,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并不是没有理想,没有追求,但却不知何者为耻,何者为荣,个别人甚至十分无耻。这在很大程度上缘于从小就没有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培养出“知耻”的道德感,没有形成“知耻”的约束力和内省力。
目前我们学校教育的内部和外部环境,还远没有形成“知耻”的良好氛围,我们的一些教师还不能在“知耻”方面给学生做出很好的表率,我们的德育主要还在理想成才上做文章,还没有把重点放在如何使学生“知耻”上,放在如何使学生“成人”上,加之社会上存在的言行不一、人格分裂的种种现象,使得我们的许多道德标准和规范变成了“说说而已”的空话,变成了一种装饰门面的宣传口号,无法教人对遇到的一些具体现实问题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各类校园作弊之风的盛行,以及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就是这种问题的具体表现。
许许多多的事例也在不断地告诉我们,无耻也近乎勇,也就是无耻之勇。因为一个人能够抗得住方方面面的道德压力和人格批判,同样也需要很大的勇气。而这种“无耻的勇气”也是在长期的“锻炼”和“磨砺”中培养起来的。因而在这个世界上就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知耻的人和无耻的人;同时也就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勇”:知耻的勇和无耻的勇。当无耻之勇胜于知耻之勇的时候,社会必然陷于道德危机之中。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当一种说教式的教育形式显得苍白无力时,实际上它已经形成了德育的某种空白,但由于现行的一些德育形式的存在,又往往给人一种轰轰烈烈的错觉。这恰恰是问题的严重性之所在:它使得道德教育与道德滑坡并行不悖地存在于一个共同体中,让德育变成了一种空中楼阁,也让知耻和无耻的道德界线变得日渐模糊。
创新德育工作方法,改进德育工作内容,虽然做了不少的努力,但依然不容乐观的局面说明,我们面对一个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具体的人时,在认识和观念上还存在着较大的偏差,我们的德育工作还缺少对人自身的关注,缺少对基于人性之上的道德情感的培养,缺少对个体需求的合理把握,缺少对道德边界的正确定位,从而使我们的教育在宏观上大而无当,在微观上无所作为,从而失去了应有的效力。
如果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可以适当放低身段,不再把重点放在那些不着边际的大道理上,而是静下心来,从教学生“知耻”做起,也许可以取得一些实实在在的成效。
《礼记·中庸》里说,知耻近乎勇。所谓知耻,实际上就是指人所具有的道德感。我们的德育不尽如人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注重培养青少年应有的道德感。一些不良现象,不良习气,甚至恶性事件的发生,都是道德感缺失的表现。而既大且空的大一统的说教,根本无法构建每个人具体的道德体系,形成做人做事的内在道德感。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而是我们的内心缺少一种内在的道德约束,才会不太在乎做什么和怎样做,对不该做的事情有所顾忌和不安;才会表里不一,知行脱节;才会使大家对道德的遵从,外部强制多于内在自觉。这也就不难理解,平时看着还不错的一个人,有时会突然做出令人瞠目的事情。对此,古人特别强调君子要“慎独”,因为当一个人没有外部环境约束、失去监督的时候,是最容易出问题的。
一个人真正做到“知耻”是很不容易的。这一点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得到很好的印证。我们以不文明为耻,但到处都有人乱扔烟头,随地吐痰;以损坏公物为耻,而许多公共设施经常遭到破坏;以铺张浪费为耻,而恣意挥霍者却毫不收敛;以贪污腐化为耻,一些官员却“前腐后继”,勇往直前……韩国前总统卢武铉之死之所以让世人叹惋,令他人尊敬,就是因为他“知耻”,他用自己的生命,维护了一个具有道德担当的人的尊严,与一些贪官东窗事发后仍恬不知耻、苟且偷生的丑态,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知耻是一种对道德的敬畏,是生成于人的内心的一条看不见的道德红线。要坚守住这道红线,则需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所谓的“勇”,实际就体现在这里。也就是毛主席说的,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并不是没有理想,没有追求,但却不知何者为耻,何者为荣,个别人甚至十分无耻。这在很大程度上缘于从小就没有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培养出“知耻”的道德感,没有形成“知耻”的约束力和内省力。
目前我们学校教育的内部和外部环境,还远没有形成“知耻”的良好氛围,我们的一些教师还不能在“知耻”方面给学生做出很好的表率,我们的德育主要还在理想成才上做文章,还没有把重点放在如何使学生“知耻”上,放在如何使学生“成人”上,加之社会上存在的言行不一、人格分裂的种种现象,使得我们的许多道德标准和规范变成了“说说而已”的空话,变成了一种装饰门面的宣传口号,无法教人对遇到的一些具体现实问题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各类校园作弊之风的盛行,以及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就是这种问题的具体表现。
许许多多的事例也在不断地告诉我们,无耻也近乎勇,也就是无耻之勇。因为一个人能够抗得住方方面面的道德压力和人格批判,同样也需要很大的勇气。而这种“无耻的勇气”也是在长期的“锻炼”和“磨砺”中培养起来的。因而在这个世界上就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知耻的人和无耻的人;同时也就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勇”:知耻的勇和无耻的勇。当无耻之勇胜于知耻之勇的时候,社会必然陷于道德危机之中。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当一种说教式的教育形式显得苍白无力时,实际上它已经形成了德育的某种空白,但由于现行的一些德育形式的存在,又往往给人一种轰轰烈烈的错觉。这恰恰是问题的严重性之所在:它使得道德教育与道德滑坡并行不悖地存在于一个共同体中,让德育变成了一种空中楼阁,也让知耻和无耻的道德界线变得日渐模糊。
创新德育工作方法,改进德育工作内容,虽然做了不少的努力,但依然不容乐观的局面说明,我们面对一个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具体的人时,在认识和观念上还存在着较大的偏差,我们的德育工作还缺少对人自身的关注,缺少对基于人性之上的道德情感的培养,缺少对个体需求的合理把握,缺少对道德边界的正确定位,从而使我们的教育在宏观上大而无当,在微观上无所作为,从而失去了应有的效力。
如果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可以适当放低身段,不再把重点放在那些不着边际的大道理上,而是静下心来,从教学生“知耻”做起,也许可以取得一些实实在在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