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情境创设激发思维”阅读案例分析

来源 :求学·教学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t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试图以案例的方式解释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的层次、梯度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引导学生利用预测、分析、质疑、总结、评价等审辩式思维方式,达到对阅读材料的深刻理解,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最终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阅读能力。
  关键词:创设情境;激发思维;案例分析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开篇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的工具性给出了明确解释:就工具性而言,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 [1]
  进入初中以来,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能理解一般的抽象概念,掌握一些定理,但必须有直观的、形象的经验支持。另外,初中生的发散思维发展迅速,喜欢大胆提出自己的意见,但是辩证思维能力有待提高。初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心理和思维发展状况设计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审辩思维。
  阅读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心,笔者作为任教多年的一线初中英语教师, 发现我们的日常英语阅读教学存在以下现状:
  1.阅读课上的训练活动以学习语言知识为主。阅读的目的似乎仅仅是借助所读课文的语言材料来学习语音、语法、词汇。
  2.阅读教学仅停留在对阅读材料表层意义的理解上。教师在上阅读课时,往往采取与学生一问一答的方式, 并仅仅局限于对文章故事情节进行提问,缺乏深层次的思维训练。[2]
  3.阅读课上滥用多媒体或电化教学手段。教师课前把课文材料制成课件,上课时在屏幕上呈现该课故事的几个情节画面,然后提出几个表层问题让学生回答,学生对阅读方法、阅读策略知之甚少,常常不能正确判断文章的主旨大意和写作意图。
  情境创设是指在课堂上设置一些真实性或准真实性的情境来学习和使用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和创设一些具体的场景, 这些场景具有一定情感色彩,并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和技能, 启迪思维。[3]情境教学法可消除学生因为缺乏语言环境而产生的畏难情绪,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阅读课中设置情境,可以使课堂生动活泼起来,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教师作为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要牢固树立创新教育思想,依据教学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实际,创造性地设计学生学习的每一个环节,通过创设各种情境,让思维火花在课堂上被点燃,使学生在宽松、愉悦、自主的学习氛围中,增强审辩思维和创新思维,发展和提高思维能力。
  案例分析
  下面以牛津深圳版9A Unit 4 Problems and advice为例,浅要分析阅读课中如何设置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
  一、文本解读
  这篇阅读的文本是四封求助信,四个同学给Aunt Linda 写信,分别提出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碰到的问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一些问题,因此学会分析问题, 寻求帮助并解决问题是他们成长过程必经的一课。词语和短语的学习已经在第一课时完成,在这一课时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除了让学生理解文本中四个学生的问题,还要引导他们学会如何提出问题,学会思考问题,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学会给他人提供帮助。
  二、教学步骤
  Step 1:引入。
  今天Peter同学没来上学, 你能猜猜他出了什么问题吗?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提高他们的兴趣,不同学生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Step 2: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會碰到问题。
  通过图片展示提出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四个问题:问: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are late for school / if you break a window of your classroom? / if two of your friends quarrel?/ if your mum blame you for your poor grades?
  学生对教师设置的这几个问题有话可说,畅所欲言, 给出自己的观点。教师继续追问学生“Do you agree with him? Why or why not? What is your idea?”,从而培养学生的审辩式思维。
  Step 3:完成书本上课前的提问。
  What would you do in the following situations? Discuss the pictures with your classmates.
  Then write the correct piece of advice under each picture.
  通过简单的选择, 培养学生碰到问题应变的能力。
  Step 4:展示文中四个孩子的图片,展开讨论。
  (1)Have you ever done anything that you regret? If so, have you thought of doing anything to make up for it?
  (2)Have you ever met a problem and had difficulty dealing with it by yourself?
  (3)If you do not know how to deal with a problem, who do you turn to for help?
  (4)Why do you turn to that person for help?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派代表report, 引出Agony Aunt。这四个问题的设定具有一定的思维高度,训练学生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Step 5:通过文章简介、标题、图片进行预测。
  Where can you find the passage?/Who is Aunt Linda?
  通过标题和图片预测文段內容是很重要的一种阅读策略, 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该经常训练学生使用这种方法。
  Step 6:略读各段首句找出文段大意。
  (1)Anna is worried about .
  A. her cousin B. her sister C. her friend
  (2)Peter was with his yesterday.
  A. classmates B. friends C. relatives
  (3)Simon has probably got some problems with his .
  A. teeth B. feet C. heart
  (4)Julie probably feels .
  A. nervous B. excited C. unhappy
  训练学生读各段首句确定文段主题, 这是阅读策略二。
  Step 7:细读,回答问题。
  Anna:
  1.Why is Jolin always on a diet?
  2.Whats Annas attitude about Jolin?
  3. Why did Anna write this post?
  Peter:
  1.What did Peter see in the street yesterday?
  2. Whats the attitude of Peters friends towards the sick lady?
  3. What did Peter think of the activities of his friends?
  4.Did Peter help the lady at last?
  Simon:
  1.Why does Simon hate the braces?
  2.Is there any advantage in wearing braces?
  3. Whats your advice for Simon?
  Julie
  1.Whats the habit of Julies sister?
  2. How does Julie feel when she lives with her sister?
  3. Does Julie love her sister?
  4. How old is Julies sister?
  5. Whats your advice for Julie?
  阅读策略三:细读文章,带着问题迅速定位,从而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到出处。关于Simon和Julie的问题涉及学生对他们的建议,这些问题可以训练学生的独立思维和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Step 8:重读文章,完成表格。
  Who
  What
  Why
  Anna
  Worried about her friend Jolin.
  Jolin is .
  Peter
  Ashamed of
  .
  His friends laughed at
  .
  He but his friends told him not to.
  Simon
  Embarrased about .
  His friends .
  Julie
  Annoyed with her sister.
  Her sister is noisy. She takes her things and .
  通过Who—What—Why表格,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Step 9:深层次讨论。
  (1)Why is Jolin always on a diet? What do you think of her behaviour?
  (2)Why did not Peter stop his friends? Have you had a similar experience?
  (3)Do you think Simon needs braces? Why or why not?
  (4)Do you like sharing a room with others? Why or why not?
  深度思考,让学生充分讨论, 得出自己的观点, “What do you think of/ why/ why not”等问题的设置训练学生的审辩式思维。
  Step 10. Homework:选择四个人中的一个写下对他(她)的建议。
  三、简要分析
  阅读中所需的思维能力概括为广度、深度、灵活度,对中学生来说更强调创造性、独立性和审辩性。创造性指能将发散思维与聚敛思维同时并用,创造出新观点、新见解;独立性指在思维过程中,独立地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审辩性强调凭证据讲话,善于提出问题,不懈质疑, 这些正是我们培养创新型人才所需要的。   这节课创设了真实情境,由同班同学的问题导入引发他们的兴趣, 后面的设问: 上课迟到、同学吵架、打破教室窗子、成绩不好被妈妈批评都是跟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这种真实情境容易让学生产生共鸣共情,感到有话可说。
  当一些同学发表意见后,教师继续追问其他同学: 是否同意他的观点? 为什么? 培养他们的审辩式思维。看课文中的图片,设问:“有没有做过自己后悔的事情?碰到问题会向谁寻求帮助?为什么?”学生的答案会是不一样的,引出课文中四个孩子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活动可以是一对一的,也可以是以小组为单位, 教师可以走到同学中间,听他们的观点,给予评价或点拨,另外要不断用眼神或语言进行鼓励,激励他们大胆质疑,发表不同的观点。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运用智力或交际手段来实现学习和运用语言的程序。”[4]纽南认為,学生越清楚意识到自己在学习阶段中使用了何种知识策略,他们的学习将越高效。这节课中教师训练了学生三种阅读策略。一是看标题和图片引导学生预测文中四个孩子分别碰到的问题。二是略读,看每段的第一句话,找出各段的大意。 三是带着问题阅读,通过关键词定位找到答案及出处,提高学生寻找细节的能力。
  随后通过Who—What—Why的表格,培养他们总结和归纳的能力。最后抛出深层次的问题:“你怎么看他们的问题?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为什么?”引导他们独立思考,激发审辩思维,从而给出不同的答案。随后的家庭作业,自己选择一个文中的问题, 结合本课的More Practice让学生学会如何提出建议。
  四、课后小结
  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对阅读的态度与兴趣,影响着学生对阅读策略的掌握与运用。本课的设计通过设置情境引入课题,贴近学生的生活, 兴趣指引学生积极阅读。要真正实现阅读课“阅读”的目的,一定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来阅读文本,思考问题。审辩式阅读教学强调设置有层次、有梯度的问题,指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利用预测、分析、质疑、总结、评价等思维方式,达到对阅读材料的深刻理解,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最终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阅读能力。
  增强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创设英语课堂教学情境的方法还有很多,表演创设——丰富同学的阅历;游戏情景——激发学习动机,启发思维和想象力。总之,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认真创设与学生学习内容和生活实践相契合的情境,并灵活运用它来组织课堂教学,就能给课堂带来良好的学习氛围。
  但是教师在创设情境时,不能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创设的情境只是为了让课堂看起来热闹,一定要牢记设计的初衷,紧扣教学目的。也不能简单地把教师主观认为较好的情境让学生去感受,或者将每一步的发展都设定好,挖一个接一个的坑,等着学生往里跳,一定要给予学生自我发挥的余地,让学生通过交流作出判断,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
  [2]徐明东.中学英语阅读的深层次理解[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05.
  [3]郭素林.情境创设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3(3):85.
  [4]NUNAN D.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M]. Monterey, California: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1999:249.
其他文献
生活是一种总结,回忆从前,不后悔当属不易。我喜欢回忆,即使痛苦,也不过是过眼云烟。将一段段往事诉诸笔尖,那是我心最静的时候。这些触动心底的故事,关于某些温情,某点感动。  一  上高中时,我对温婉诗意的小镇生活向往极了。为此我在无数个夜里挑灯苦读,和闺蜜约定:“等我们考上苏州大学,一定要吃遍苏州,玩遍苏州。”  可是,“命运”这两个字,偏偏对我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我没能如愿考上苏州大学。苦涩的
期刊
一个人听说某地的“落日余晖”特别好看,所以就报了个旅行团,专门前去观看。一路上,她幻想着那令人神往的景观,无暇顾及其他。可万万没想到,到达目的地后,却恰逢阴天,无法看到落日,于是她心中充满着无限的懊恼、沮丧,以至于后面的行程也无心思安排。旅游回来,身边的朋友问她:“这一路的风景可好?”她沮丧地回答:“不好。”朋友觉得奇怪:“这次行程历时七天,你至少到过三四个自然风景区,看过五六处名胜古迹,难道一点
期刊
有关高考的很多记忆已经模糊,但有一段经历却鲜明无比。  至今记得,6月7号早上考语文的过程中我忽然头痛欲裂,此后只能靠着布洛芬熬过了接下来的考试。考完最后一门出来,我的心情低落到了谷底,非常迷茫和后悔。迷茫的是考不好怎么办,后悔的是自己平时没好好锻炼,那么久的努力竟然败给了身体。  高考结束那天晚上,班上所有同学都去聚会了,我以自己身体不舒服为理由没有去参加。我哪里都没去,一个人在宿舍坐着,不知道
期刊
在镜头前,有的河狸用嘴啃着碗口大的树干,样子非常滑稽;有的河狸带着自己的孩子“散步”。这些温馨和谐的场面,让观看这次野生动物直播的网友内心倍感温暖。这次直播的主要拍摄者是一个叫初雯雯的女孩,她带领着野生动物保护团队和中央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对河狸进行跟踪拍摄。  初雯雯的父亲很早就到新疆从事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因此,这些活泼可爱的小动物,成了年幼的初雯雯的好伙伴。初雯雯从小和河狸一起长大,河狸俨然成了她
期刊
表弟关关高考后的那几天,我的心里生出几丝危机感。  表弟一直在市里上学,平日总是一副很优秀的模样。约他出来玩的时候,不到一会儿他就说要回家看书。这次高考也不知道他考得如何?我的心一直悬着,可又不好直接向父母打听。  高考出成绩那天,我在卧室里竖起一只耳朵偷听父母在客厅的动静,时不时也假装出去喝杯水看看父母的神情。可是父母始终没有提起表弟高考的事情。  我内心焦急,坐立不安,想到自己高考出成绩的时候
期刊
@龙猫软糖:对我来说,当我“见怪不怪”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我长大了。曾经有太多的未知需要我去探索,而在探索的过程会发现很多新奇的事物,就像进度条一样,当进度条趋于一个比较饱满的数值时,也就见怪不怪了。  @Shiniya_:当我学会了妈妈的拿手菜香焖煎豆腐时。  @gainwbb:长大了好像会释怀很多事,从前我觉得你对我不好,现在又觉得不能怪你。我把一切都放下了,大家都好好生活,你也是。  @嘻嘻
期刊
《古诗十九首释》:深衷浅貌,语短情长  “诗缘情”是中国诗歌故有的特点,《古诗十九首》能流传千古,或亦因其能言“情”。文中的诗句虽无唐诗之恢宏,却以最简单的语言描绘了最质朴的诗情世界。除此之外,后人对经典的注解亦在经典传承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这本《古诗十九首释》的作者就是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  1941—1942年,他用颇具抒情性的文章解读《古诗十九首》中的九首诗,并发表《古诗十九首释》于《国文
期刊
树与藤  庭院中,翠绿的藤缠绕着树。无论雨晴风雪,还是昼夜四时,藤对树始终不离不弃。  “好美的一道风景线!” 主人每每望之,总会由衷赞美。  “好烦,拜托你别再缠着我了,缠得我气都喘不均匀。” 时日渐久,树抱怨起藤来。  后来,藤终于松开了树,黯然退落,慢慢枯萎。树感到一阵轻松,在院中傲然独立。  再后来,主人嫌没有了绿藤缠绕的树单调不中看,便挥斧砍掉了它,重新培植了新的盆景。  形影不离  人
期刊
世界的参差   出自选秀节目《创造营2021》。在节目引进国际学员后,导师邓超面对国际学员的高光表现,对比本土学员的水平,委婉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赛制制定得很好,让你们看到世界的参差”。“世界的参差”由此热传,被人们用于感慨日常生活中所见的人和事物的差异之大。随着节目的继续播出,这个表达有了更多元的展开,不定义、不设限、更包容,更偏爱个人的无限可能。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形
期刊
当我和世界不一样那就让我不一样/坚持对我来说就是以刚克刚/我如果对自己妥协如果对自己说谎/即使别人原谅我也不能原谅/最美的愿望一定最疯狂。  ——五月天《倔强》  我必须以我自己的方式追求我所见的光。  ——《牛虻》  师傅,我从来没忘记自己说过的话。有些梦虽然遥不可及,但并不是不可能实现。  ——《秦时明月之诸子百家》  决定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的,不是我们的能力,而是我们的选择。  ——《哈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