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古诗文,学道以修德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huxin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有助于我们充分认识语文学科的优势所在,即在教学中进行一定的德育教育。虽然这不仅是因为《中小学德育大纲》规定“学科教学是德育的主载体……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也不仅是因为课标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要全面提升高中生的语文素养”,“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主要是因为这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而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文言文这一“中国人千百年来的思想、情感、智慧的载体”,无论是其深厚的文化背景还是其丰富的思想境界,作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平台,都是极具价值的。
  一、利用文章背景,感受道德思想
  入选高中语文教材的文言文,无一不文质兼美、才情兼备,在这些文章背后又无一不隐含着作者的人生追求与理想信念,这就使文言文在助力学生语文修养水平提升的同时,也兼具重要的德育价值。这一点在相关单元前的单元说明中即有体现,如必修二第三单元的单元说明中的文字:“山水游记……往往包含着抒情和说理的成分。”“阅读这类文章……还要联系作者的身世和作品的时代背景,品味作者抒发的感情和文章寄寓的旨趣。”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讲述文章背后的故事,以作者的人生经历来感染学生,进而使之“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如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虽然属于山水游记,可作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并于1069年为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主持了历史上著名的熙宁变法,也就是王安石变法。有了这样的关于作者的认知,再引领学生去感悟作者在文中以游山为喻来说明要“实现理想、成就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就非常好理解。这也会在无形中影响学生做事情“尽吾志”,以“有补于世”。
  又如学习韩愈的《师说》,有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设定为引导学生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和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的品格。这一点,教师在介绍写作背景时就会涉及,即《师说》是韩愈针对唐以来教师地位日益低下而彼时世人“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和陋习所作,即如柳宗元所言:“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自然,在教师的讲解中学生也会初步感受到韩愈身上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非凡勇气和斗争精神。
  二、感受德育因素,提升道德境界
  文言文中蕴含丰富的德育因素。尽管教师在用心发掘这些德育因素时,会因视角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基本上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是爱国主义思想。与世界其他历史文明发展出现中断的历史不同,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的发展,并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明,这与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强大的爱国主义信念息息相关。这一点在人教版教材所载文言文中有着丰富的体现。如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即表达出作者对当年鏖战于此的英雄人物孙权、刘备、周 瑜等人的无限钦慕和赞美,这也非常有助于激发学生为国学习、为国战斗的爱国与报国之情。又如学习《寡人之于国也》时,引导学生理解并抓住孟子在譬喻中所体现出的民为国之本的仁爱思想,对于学生爱祖国、爱家乡、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形成有积极意义。
  二是不畏艰难、执着追求的精神。今天我们讲要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其实质在于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面对困难时的能力,这实际上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自强不息、不畏困难——在今天的具体表现。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具体文章进行引导。如《劝学》,教师要引导学生体味“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执着精神;学习《游褒禅山记》,要让学生明白人生在世,唯有坚韧不拔“尽吾志”才能持续挺进,直抵目标;学习《报任安书》,则要让学生懂得为了理想而不计付出的坚韧不屈的战斗精神。一旦学生真正明白了蕴含于“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之中的宏图远志、忘我执着与献身精神,并内化为自身信念,就会变成一个无比强大的人。
  三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材中的文言文有很多都描写了祖国的秀丽山河,《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一句“江山如画”亦不能尽皆概括。再如《兰亭集序》中的“崇山峻岭,茂林修竹”,《赤壁赋》中的“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望海潮·东南形胜》中的“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等。引导学生领略祖国的大好山河之美,可有效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总之,文言文是高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要恰到好处地进行德育,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思想境界。
其他文献
笔者是江苏省一所重点高中的语文教师,非常有幸被选派到新疆一所高中工作三年,成为一名国家援疆战略实践者。在高中担任副校长,分管学校教研、科技等工作,还分管一个年级,有机缘能为祖国边疆的教育事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荣幸之至。与各位语文同仁一起开展的教学、教研活动,促使我不断反思:如何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现提出几点粗浅的想法和大家商榷。  一、审视语文地位  一所学校的文化内涵、精神
期刊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中明确:“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所以,教师应激活想象,让麻木的心孕育出一片诗情画意;少讲精讲,还学生读思的时间;讲授力避重复而凸显篇章的艺术魅力。如此,也许我们能突破重围,还诗歌课堂以生机。下面笔者以《氓》的教学为例谈谈诗歌教学的诗意和有效性。  一、课例回顾  师:从大家的回答来看,对《氓》中的难字难词和
期刊
所有考生都知道,高考打响第一炮,考好语文很重要。要考好语文?写好作文是第一条。考生要在作文评分的天平里加两个镇盘砝码,第一个砝码是审题要精准,而精准审题的根本则在于加第二个砝码,就是很好地发挥思辨能力。  一、如何做到精准审题  自恢复高考制度起,直至新课程实施前后,高考作文除了少数年份、少数省份偶尔出现命题作文或话题作文之外,差不多都是自定立意、自拟题目的材料作文。要写好材料作文,精准审读材料是
期刊
新课标倡导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倡导运用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高效课堂,不仅是达成高效率的课堂,更是教育教学形式的巨大变革。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巧妙的导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在课堂上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高效提高、高效进步和高效收获。教师是构建高效课堂最直接的一环,这一点,笔者通过参加本校举
期刊
《可以预约的雪》这样的散文,看似简单,但学生如果没有生活体验,是很难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怀的。“浅文深教,深文浅教”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如何实现?听一位教师所讲的《可以预约的雪》一课,深受启发:语文课无论是什么样的课,有“生成”,必活。  一、预设“生成”。意料中的惊喜  师(投影):看到标题《可以预约的雪》,你读出了哪些信息,或者有什么疑问?  学生思考。  生1:如果不看文章,单从标题上看,会觉
期刊
德国作家席勒认为;“若要把感性的人变为理性的人,唯一的路径是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语文课堂是学生审美教育的重要阵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审美特质,完全符合新课标“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的要求。而古诗词在学生审美特质的培养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以审美的观念和方法引导启发学生。学生在认识美、感悟美的同时,审美需求和审美感
期刊
2001年秋季学期起,江苏省中职学校开始使用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由谷公胜主编的国家审定语文教材。2006年,编写组结合实际使用情况对该套教材进行了修订。四册书的体例布局和内容总量基本不变,调整了一些难度较大的课文,此版教材于2011年秋季停止使用。  2011年秋季学期起,江苏省中职学校和五年制高职学校开始使用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由杨九俊主编的职业学校文化课语文教材。2012年在听取了多方意见
期刊
古代诗歌鉴赏是语文高考的重要内容,在古代诗歌鉴赏中,最重要的是读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从读标题、读注释、读关键词、读意象及色彩、分析句子结构等几个方面来引导学生,以求先读懂,再鉴赏。  福建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等能力提出了要求。自2016年开始,福建省高考又转为使用全国卷,诗歌鉴赏的分值由6分提高到11分,诗歌鉴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高考诗歌复习中,我
期刊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它推动学生产生探索知识的内驱力,使学生产生进一步的学习需要和求知欲。文言文首先是“文”,而不是文言词语的堆砌。如果教师能够以文言文中的人文精神、文化内涵等为抓手,使学生在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中产生兴奋、共鸣等反应,将有助于学生更有动力理解词句,提高对文言知识的掌握程度。  一、还原古人血肉之躯,亲之以形  1.补充资料,知人论世  文言文或是塑造了个性鲜明、闻名于世的
期刊
精致课堂是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指导下,结合“精讲、善导、激趣、引思”的课堂教学八字要求出现的一种教学模式。精致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求教学主题更加精炼深刻,教学方法更加精巧有效;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其大力提倡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方式,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进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
期刊